后工业景观公园的典范——德国鲁尔区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考察研究
1.后工业景观公园
后工业景观是指工业生产活动停止后,对遗留在工业废弃地上的各种工业设施、地表痕迹、废弃物等加以保留、更新利用或艺术加工,并作为主要的景观构成元素来设计和营造的新景观。这些工业设施涵盖了与工业生产相关的各类设施,主要类型有生产设施、仓储设施、交通运输设施、动力设施、给水与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等,具体包括各类车间厂房、库房、变配电站、锅炉房、烟囱、井架、水塔、水池、水渠等建、构筑物;高炉、气罐、油罐等工业生产设备;铁路、机车、管道、传送带、特种车辆等交通运输设施或动力传输设备等。
后工业景观公园指的是依托工业废弃地上的后工业景观,将场地上的各种自然和人工环境要素统一进行规划设计,组织整理成能够为公众提供工业文化体验以及体闲、娱乐、体育运动、科教等多种功能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后工业景观公园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成熟于20世纪90年代的德国。其中,德国鲁尔区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被认为是后工业景观公园的代表作。
2.鲁尔区后工业景观公园建设背景框架——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计划
鲁尔区在历史上曾经是德国乃个整个欧洲的工业中心,20世纪50年代由于结构性危机导致地区主导产业衰落,产生丁一系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其中受影响至深的就是埃姆舍地区(Emscher Region)。埃姆舍地区在区域空间的意义上是指多特蒙德与杜伊斯保之间沿埃姆舍河流域的工业都市圈,区域内面积784 km2,沿东西轴向长70 km,包括17个城市,地区总人口约200万。为推动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经济结构的更新和持续发展,将地区的工业、历史文化、教育、劳动力、土地资源、区位条件、交通等优势条件转化为发展潜力,北莱因——威斯特法伦州政府的区域规划联合机构(KVR)于1989年开始启动“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International Building Exhibition Em scher park,简称IBA)计划的第一个10年(1991年~2000年)规划。埃姆舍公园计划包括七大主题。
主题一:绿色框架——埃姆舍景观公园(The Green Framework-The Em scher Landscape Park)。基于对20世纪20年代曾由“鲁尔煤矿区房屋协会”提出的“区域绿色走廊”计划目标的实现,该主题提出将320 km2区域范围内保护和再生的绿地连按成一个链状的绿地空间结构,构建成完整的区域性公园系统(图1)。该项目的理念在于通过开放空间整合、景观恢复和提升环境的生态和美学质量,实现区域内居民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的持续改进。在区域内规划了7条南北轴向的绿色廊道,邀请世界著名的建筑和景观设计师共同参与规划和设计区域内的主题公园,包括北杜伊斯堡公园、城西公园、诺德斯特恩公园等。绿色框架计划在1999年之前全面开始运行。
主题二:埃姆舍河道系统再生(Regeneration of the Em scher River System)。埃姆舍河道系统过去曾是大量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的载体,是开放的“排污系统”。经过生态恢复后将使其转变成为动植物栖息的场所和城镇居民娱乐、体闲的景观区域。
主题三:在公园中工作(Working in the park)。对废弃的土地重新利用和组织,建设现代化的商业、服务设施及科学园区,并布置大量的绿色开放空间。各种工作场所都建设在优美的高质量的生态和建筑环境中,犹如“在公园中工作”。
主题四:新技术链(A Chain of Technology Centers )。吸引和支持高新技术企业进入该区域。
主题五:工业纪念物(Industrial Monuments)•工业化过程在该区域留下了大量的工业遗迹,应作为工业文化的见证和标志以及重要的旅游资源加以保护和更新利用。
主题六:住宅建设和城市开发(Housing Construction and Urban Development)。通过新建住宅和旧住宅的现代化改造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Living in the park)和生活方式,并带动城区更新。
主题七:社会创新、就业和培训(Social initiatives, Employment and Training )。创新性的活动和项目带动了整个地区的结构性自我活化,提供了新的培训机制和就业机会。
可以看出,整个建设计划涵盖了污染治理、生态恢复与重建、景观优化、产业转型、文化发掘与重塑、旅游业开发、就业安置与培训以及办公、居住、商业服务设施、科技园区的开发建设等环境、经济、社会多个层面的目标和措施,是综合性的用地更新改造策略。虽然计划的名称是“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但景观公园建设只是从属于“绿色框架”主题的子目标之一,是基于建构“绿地空间结构”目标前提下对景观文化内涵、美学价值、生态思想的深入发掘和积极推动。在州政府、城市、企业和市民的共同推动下,历经十余年的埃姆舍公园计划建设已取得很大成效。截至2001年,共计有300多个项目已完成或正在运行。
3.经典案例分析——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3.1背景概况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位于杜伊斯堡市北部,总占地而积230 hm2(2.3 km2),利用原蒂森公司(August Thyssen)的梅德里希钢铁厂(Meiderich Ironworks)遗迹建成。该钢铁1903年投产,总产量共3700万吨,仅1974年生铁产量就达100万吨,是高产量的钢铁企业(图2~3)。1984年为从对欧洲产品配额限制的要求,工厂5号高炉为现代化改造付出了高昂的成本。1987年钢铁厂关闭,曾经与杜伊斯堡市共存了大半个世纪的工厂而临着拆除或保留的抉择,最终城市选择了后者,对工业遗迹予以保留,赋予其新的功能,并在景观美学意义和生态特质上加以强化。1989年北莱因一一威斯特法伦州政府机构在一项房地产基金的支持下购买了钢铁厂的用地,组建了开发公司;杜伊斯堡市也调整了规划,将用地性质转化为公园用地。这样该工厂改造项目被纳入到“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计划“绿色框架”主题下的景观公园系统中,作为前期的探索性重点项日,手1990年举办了国际设计竟赛。组织者在报名的6.5个设计机构中遴选出包括法国景观设计大师伯纳德•拉索斯(Bernard Lassus)和德国景观设计大师彼得•拉兹(Peter Latz)在内的5个设计团队参赛。1991年竟赛结果公布,彼得•拉兹事务所的方案以其新颖独特的“后工业景观”设计思想、手法和现实可行的实施对策而最终获胜。1994年夏天公园首次对公众正式开放,好评如潮。彼得•拉兹先生因其在项目中的卓越工作成果而于2000年获得第一届欧洲景观设计奖,并被尊为后工业景观设计的代表人物。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则被誉为后工业景观公园的经典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