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王澍的设计——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新的象山校区位于转塘镇,周围是青山绿水。新建一期工程建筑面积6.4万平方米,设有视觉艺术学院、传媒动画学院和基础教育中心三个教学单位。校区总体规划十分注重校园整体环境的意境营造和生态环境保护,借鉴中、西方大学校园的发展模式,创造一个功能分区合理,融建筑、空间、园林绿化、自然环境于一体的校园总体布局,真正建成符合教育旅游要求的园林式、开放式的校园环境。总体布置从地势和环境特点出发,遵循简洁、高效的原则,分区明确,充分考虑未来发展的可变性、整体性。
(1)重造自然
设计者认为:规划并建设一个美术学院的校园,不仅是一个景观问题,而是在更本质的层次上对建设模式的选择。决定着知识与教育将来在一个什么样的人文世界中成长,决定着学生的世界观、艺术观、道德观将在一个什么样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养育,并最终影响、决定着我们所生存的这块土地的未来。
所以整个方案正是重新发现自然,并让建筑场所回到重新再造自然场景之中,回到一个有森林、花草、山水组成的原生态的自然之中的一个尝试。
据王澍教授介绍,他在这个规划完成之前,几次爬上六合塔,并拍下了从塔内各个窗口向外看的镜头,这些镜头表现的是一系列变化微妙的山水美景,王教授后来把这些镜头的效果分散在了象山校区的各个角落,当然是做了一些更改的。
因此我们在一路的参观中,就经常会有一些似曾相识的风景跃如眼中,最妙的是在一个院子里,一回头,透过那个大门框,我们竟然看到了《溪山行旅图》的镜头!在这个迷宫一样的校园里,你走着走着,就常常会有这样的惊喜。
(2)整山理水
象山山耸水环,风景充满诗性迷蒙,设计者从中国传统造园思想出发,对山水进行整理,这种思想隐含的一个重要意思是:人的房屋不应是最重要的,在江南的弱势山水中,房屋应该质朴而谦逊,避免过分夸张的建筑体量与造型表现,建筑首先应考虑隐退。
而“天人合一”的人文思想,也在其中体现。设计者建立起一个以“回”字为基点的场所模式,“回”即合院,从此出发,遵循一种减法原则,所有校园建筑都是“回”的莫种削减结果,如汉字的偏旁部首,而聚合的形态,直接来自对象山原有自发性山地建筑聚落形态的直觉把握。为保持这种文化上的连续性,规划方案种选择了两组旧农舍,建议迁而不拆,就地改造。我们看到远处田野中的高压线铁架,成了视觉中的灭点,真是绝妙!
设计者营造出了一个半人工的缓坡谷地,与现代大学较大体量的建筑对应,不用传统的小桥流水程式,而是选用类似与庆元、龙泉一带的廊桥跨越谷地和象山北麓的艺术工作室群相连。但这种对景区进行有意分隔的做法,既是传统中国的,也是全新的当代创造,形成在喧嚣繁华的市镇中,一片宁静旷远的场所。园区的西端有意不布置高大建筑,使风景向远处延伸,以借西侧远山之景。园区东端入口保留了大片鱼塘、茭白地和稻田,不做建筑,不做改动,设计者希望一片本真的阡陌田园能够在一座大学校园中一直存在下去,特别是在一所美术学院的校园中。“天人合一”本身就是一种风景,它特别和某种贴近自然的劳作有关。
(3)漫游性场所
校园设计中特别注意了穿越山水、建筑的漫游环路,建筑中的宽大走廊,如路亭般的山边、水边小屋,都是某种既可步行,又可展览,又可以进行学术讨论的地方,它们甚至是某种非常规的教室、会议室,与它们相连,是连绵不断的步行小道,在山上山下、水边水上,使校园既是理想的教育场所,同时也成为城市旅游西进的一个新的文化景观。集中布置在象山南北两侧,杜家浦河边,方案为此专门设计了环山沿河的开放的艺术走廊,宽度从30秘道120米不等,以林木花草为主体,间杂小型美术馆,艺术家工作室群,室外雕塑,环境艺术作品。
朴素的砖墙、石墙、夯土墙、水泥抹灰本色墙,简单的砌筑方式,随自然而变,生趣盎然,间杂以简易木作,钢构,体现出人们在长期与山水的共存中,发展出一种面对自然的本能的基本智慧。这促使设计者做出一种选择:不将任何人为的设计思想强加在这片土地,将现场先在的建筑原则,将建构材料的选定为无前提的第一选择,它们应扎根在象山这片土地之中。
这就是象山校区,设计者相信,它还应该是会在岁月的流逝中不断变化、不断有新的创造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