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对美国城市化进程的新探索

admin 2003-08-17 来源:景观中国网
笔者认为该书的第三个特点是材料翔实,文字流畅,图文精细。《美国城市史》一书广泛吸取了西方城市史学界的较新材料和研究成果,参考资料尤其是外文资料极为丰富,仅全书参考的外文书籍就达62本之多。王旭还充分运用了国际互联网,从网上下载了许多第一手资料,极大地充实了该书的内容,并增强了该书的可信度和说服力。此外,书中还穿插了30幅具有各时期特色和代表性的插图,是对文字叙述的极好补充,有很好的直观效果,极大地增强了文字的说服力。

城市史研究最初在美国作为社会学的一部分,起步于20世纪20年代,到了60年代,它开始作为一门独立的、跨学科的新兴学科在美、英、德等国发展起来。在我国,美国城市史作为美国历史的一个新的分支学科在80年代兴起。我国的美国城市史研究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且研究领域也在不断地拓宽。在研究美国城市史为数不多的先行者中,王旭即是其中一位。

王旭师从东北师范大学美国研究所的丁则民教授。丁教授在多年研究美国移民和边疆史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城市史产生兴趣,并在其主持的国家项目《美国内战与镀金时代》中将城市史列为专门研究课题。王旭从80年代初涉足于美国城市史研究至今己将近20午了,具有扎实的基础和深厚的功底。《美国城市史》一书可以说是王旭近20年来城市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在此之前,我国尚无由国人自己撰写的对美国城市的发展历程作全面论述的专著,因此,在这个意义上,《美国城市史》一书起了很好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城市问题研究热潮持续不衰,其中以有关城市化道路的研究最热,但大部分的研究仅限于中国城市化本身,关于国外城市化研究和比较研究则为数有限,且内容大多空泛甚至还出现误解。王旭认为,"这当然远远不能适应城市化研究和我国对外开放的实际需要。对此,我们专攻国外城市史的学者,包括我在内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而美国是一个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国家,了解美国的城市化道路,从中寻求某些规律性的认识,对处于城市化初期的我国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因此,"对美国城市发展进行一番全面介绍和探讨,及时为我国城市化研究提供更准确的借鉴,显然是很有必要的。这种想法日趋强烈,最终促使我完成了这部书稿"(后记,第363页)。在学者责任心的推动之下,《美国城市史》一书于千禧年之交面世了。

王旭作为一名史学工作者,其研究城市史的难度是很大的,既要区别于地理学、人口学、经济学等其他学科,又要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运用其研究方法,但同时又必须突出其历史学科的特点:从历史学角度研究城市史强调社会历史的全局,把城市放在历史发展的整个进程之中,研究其产生、发展和走向成熟的过程,从而发现、总结其历史规律。从对该书的整体把握而言,王旭做到了这一点。他在书中并没有笼统地从头讲到尾,而是将全书内容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殖民地时期到1920年——美国成为城市化国家;下篇是1920年至今——美国成为大都市区国家。之所以这样划分,主要是由于王旭认为在城市化进程方面,20世纪前是美国追随欧洲发达国家之后,沿袭传统的城市化道路;进入20世纪,尤其是20年代之后,美国就领各国城市化之先,城市发展越来越多地带有"先导"的特征。美国的城市发展可以明显地分出两个阶段,且第二个阶段是一个新现象,目前很少探讨,因此把它作为独立部分加以专门论述,突出其创新点,不仅有利于认识美国城市发展的主导趋势和阶段性特征,而且对于了解乃至比较世界范围内的城市化也很有借鉴意义。王旭这样处理,既纵观了历史全局,又抓住了各个时期的特点及美国与其他国家城市化的差异。他先将美国城市化放到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潮流之中,分析其必然产生和发展的共同规律,然后,根据美国的历史特征,发现其城市化的独特之处,既将个性蕴于共性之中,又从其共性之中突出其个性,这样,使得该书对美国城市史的研究由宏观走向微观,又能从具体研究中走出来,避免陷入微观而不能自拔。笔者认为,王旭通过这样研究升华而成的历史规律和历史教训,对于我国的城市发展和经济建设,必将有所借鉴。

再三细读全书,笔者认为,治史严谨是该书最大的特点。"王旭本着科学的研究态度,对美国城市史学界的一些定论提出了质疑。作为中国学者,无论资料占有,还是实地考察,王旭均无法与美国学者相比,但他以令人信服的论证、富于理性的辩解,反驳了美国学界的一些普遍观点,能够做到尊重历史,得出客观、公正的结论,实为勇气可嘉,亦难能可贵,值得钦佩。下面笔者即举例以说明之。

如在谈及美国南部城市化时,美国绝大部分研究南部城市的学者都认为,南部城市化虽然速度较慢,但与美国其他地区的城市化基本相同。持类似观点的有著名南部城市史学者布菜恩·布劳内尔、理查德·霍普金斯等人。王旭认为,这些看法排斥南部城市化的特点,有失偏颇,且"忽视甚至抹杀南部城市与其他地区城市化的区别,势必妨碍人们对南部经济持续落后的原因展开进一步的探讨"(第98页)。因此,王旭依据史实,着重阐明了19世纪南部城市化的特点,进而分析了它对南部经济的影响。

王旭认为商业发展状况在南部城市化诸因素中居主导地位。1820一1860年间,美国经济的发展使全国形成了三大专业经济区:东北部、中西部和南部,其中南部侧重于工业原料,主要是棉花。南部的主要城市分布在南部的边缘地带,就整个南部而言,城市化水平相当低。城市的地域分布鲜明地反映了南部城市化的特点。南部的工业社区非常少,导致南部工业经济落后而薄弱,不仅无力带动农业经济的发展,而且也因此对农业原料需求很少,不能刺激农业的多样化,这样就影响了南部城市在商业贸易中的竞争能力。由于单纯从事商业活动,南部各城市间的有机联系很少,因而未形成南部城市体系,反而更依赖东北部,处于类似"殖民地"的状态中,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在有限的商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南部城市化有其自身特点,它并不具备农业经济和工业化的坚实基础,不是本地经济自然而然协调发展的结果,而主要依赖于外力的作用,它的依赖性使它长期受控于北部,经济持续落后。由此可见,南部城市化显然有别于在生机勃勃的工业化过程中兴起的东北部城市化和西部城市化。

除此之外,王旭还驳斥了美国学界普遍持有的西部城市化模拟东部说;驳斥了美国史学者据70年代美国非都市区人口增长率超过大都市区人口增长率的统计数据而得出的大城市已衰落的"逆城市化"论;驳斥了西方新闻界大力喧染的"阳光带"之崛起与"冰雪带"之衰落的观点……他不迷信权威,不囿旧说,均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王旭的这种种精辟见解,的确让人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笔者认为该书的第二个特点是勇于创新,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视角。

郊区化是美国城市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城市史学界对美国郊区化的研究起步较晚且成果较少,从80年代后期起步至今,专门论述美国郊区化的论文也不过几篇而已,散见于各大学学报等刊物和论文集中,至于专著、译著和论文集就更加寥寥无几了。王旭对美国郊区发展情况的介绍是对国内城市史学界薄弱领域的极好补充。他着重探讨了汽车和零售业(以购物城为例)对郊区化的影响,他认为汽车的普及促成了郊区的发展,而购物城的兴起又进一步强化了郊区的优势。其中,汽车的普及对美国郊区化起了促进作用,这是国内外城市史学界达成的普遍共识,国内的学者如李红梅等和美国城市史学家肯尼恩·杰克逊等人对此均有论及;但国内城市史学界就购物城作郊区化研究的人就很少了,即使有所提及也只是一带而过,论述得并不充分。可以说,王旭从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以购物城(或称购物中心)为切人点对美国的郊区化作了非常细致深入的研究。

郊区购物中心是美国郊区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美国城市史学界的一些学者[5]从购物中心着手对美国郊区化作过深人研究:科恒和汉切特探讨了牺牲城市发展郊区的政府政策,论述了购物中心在战后美国社会生活和公共政策中的重要地位,后者着重从政府的税收政策角度加以阐述;杰克逊则将购物中心放在一个更广阔的背景之下加以考虑,分析了美国为什么会有一个如此有利于购物中心发展的环境及购物中心何以能产生如此广泛的吸引力的原因,并对购物中心的社会和经济影响进行了论述。

王旭既吸收了美国城市史学界同仁的一些见解,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购物城与郊区化一样,是20世纪美国社会生活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现象"(第196页)。他指出,购物城的出现实际上是人口构成变化的反映,是种族分离的一种新形式,因为购物城大多设在郊区,而郊区居民主要是白人中产阶级、社会上层和高收入者,黑人、其他少数民族及低收入者则聚居在市中心区,郊区购物城是战后城市化空间结构和零售业变革的集中体现。他还细致分析了购物城的种种优势,如提供多种便利,适应郊区中产阶级居民的需要,管理科学而有效等;同时也指出其负面影响:使种族与阶级的界限更加分明,牺牲少数民族、穷人及工会的利益,过于奢华,千店一面,娱乐和美学价值弱化等。王旭的这些看法都是国内别的学者所不曾涉足和涉足较少的,确实比较新颖。

书中还论及美国革命与城市的关系,指出"美国革命带有很强的城市色彩(序言,第4页),除了王旭和陈海宏之外,很少有人论及于此;论及妇女参政权与城市社区改良运动,提出"妇女成为美国城市舞台上一文活跃的力量"(第132页),上述种种观点都是从一些较新的视角来研究美国城市发展历程的,这给后来者以启迪。

笔者认为该书的第三个特点是材料翔实,文字流畅,图文精细。《美国城市史》一书广泛吸取了西方城市史学界的较新材料和研究成果,参考资料尤其是外文资料极为丰富,仅全书参考的外文书籍就达62本之多。王旭还充分运用了国际互联网,从网上下载了许多第一手资料,极大地充实了该书的内容,并增强了该书的可信度和说服力。此外,书中还穿插了30幅具有各时期特色和代表性的插图,是对文字叙述的极好补充,有很好的直观效果,极大地增强了文字的说服力。

《美国城市史》在很多方面都作出了新的探索,但笔者认为书中尚有一些值得商榷之处,略作表达以求教于作者。

关于城市大众文化,美国史学界已经作了相当多的研究,国内学者史明正和姚波、查日新等人[7]均对此有所介绍:大众文化的涉及面极广,各种文体生活,如电影、体育、舞会、音乐、酒吧等等,都属于城市大众文化研究的范畴。对这些大众娱乐方式的研究,有助于弄清楚在城市发展的某一阶段这些娱乐方式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以及它们是如何塑造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这两篇文章都介绍了冈瑟·巴思(Cunther rth)的《城市大众:19世纪美国现代城市文化的兴起》一书,该书具体分析了五种大众文化形式:城市单元住房、都市报纸、百货商店、舞场和剧院,并指出,这五种大众文化形式随着美国现代城市的发展而产生,代表了现代城市大众文化的特点。正是由于美国是一个多种族、多元化的国家,共同的文化娱乐方式才显得日益重要,因为大众文化方式可以帮助不同背景的城市居民适应紧张的、快节奏的城市生活。此外,大众文化还有强烈的凝聚作用,有利于社会各阶层人士和不同种族、性别和年龄的人们互相沟通和接触,有助于全社会人士接受和吸收某一特定的价值体。从这个意义上讲,大众文化的传播在美国现代城市兴起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作用不亚于工厂的兴建和政治机器的运转。由此可见,城市大众文化在城市发展历程中的作用应该是不可忽视的。王旭在书中虽大力阐述了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政府的城市政策等等内容,但对城市大众文化却涉及较少,只是在论及郊区购物城的时候提及了一下。如果书中能适当地增加一些城市文化方面的内容,也许会使该书的内容更为丰满。

另外《美国城市史》一书对白人、黑人的城市化情况均有详细论述,但却只字未提北美土著居民印第安人的城市化进程。据笔者了解,国内学者李剑鸣和李晓岗均对此作过研究。进入20世纪以来,保留地的经济状况不断恶化,生存的压力迫使印第安人走出保留地到白人社区寻找就业途径,而美国政府为了同化印第安人,促使其尽快融入美国的主流社会,50年代开始实施大规模的重新安置印第安人的计划,鼓励印第安人向城市移居并为之提供培训机会和支付搬迁开支等种种有利条件,这样使得城市印第安人不断增多:1900年只占土著人口的1%,1940午占了%,此后每10年翻一番,到1980年为止达到74万,占印第安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可见,印第安人的城市化现象是比较突出的。由此,笔者认为,在美国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中,印第安人的城市化应与自人、黑人的城市化一样都是不可缺少的内容。

以上为笔者之拙见,不知作者以为妥否?

总之《美国城市史》是一部研究美国城市化发展历程的力作,它为我国城市化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如在比较西部城市化与东部城市化的不同道路时可以引申出一个结论:在一个国家,尤其是大国,即使经济已有相当程度的发展,只要依然存在着地区差异,就不能简单重复发达地区城市化的老路,而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走适合于当地城市化的道路,从而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这一点,对于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的城市化,无疑具有可借鉴的重要价值。作者科学、严谨、创新的研究态度贯穿全书,令人信服。我们相信,该书是对我国美国城市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贡献,也必定会为我国的城市化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本文作者曾艳梅,2002年7月毕业于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现留校工作]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