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科学发展观与城市科学学科体系建设

admin 2005-09-24 来源:景观中国网
益驱动性。因此,有必要对城市经济、城市土地和城市住房进行统筹研究。在城市经济方面,结合城市规划进行城市产业结构分析,城市经济和人口发展预测,同时加强城市职能与分类研究,尤其是注重国际性城市、城市经济结构、城市周边地域关系研究。在城市土地经济方面,主要从事城市土地利用变化态势的长期预测分析,城市土地利用空间拓展机制研究,以及城市增长的城市土地质量、容量基础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优化配置模式研究,可持续城市化的城市土地政策与制度创新

1、科学发展观的概念与基本内涵

发展观,从哲学层面看,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科学发展观的发展,不仅仅是指经济增长的单项突破,更不仅仅是指GDP的增长速度。科学发展的内涵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相协调的发展,是促进人和自然相和谐的发展。

更具体地说,科学发展观要求确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战略。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所谓协调,就是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子孙后代的发展着想。总之,科学发展观是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提倡新的科学发展观,纠正一些地方和领域出现的重经济指标轻社会进步,重物质成果轻人本价值,重眼前利益轻长远福祉的偏颇;提倡新的科学发展观,主要强调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以达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目的。近年来,随着国家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中国城市化正面临着比发达国家和多数发展中国家更加复杂的背景和社会转型压力,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城市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2、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城市科学学科体系建设

2003年我国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我国的经济社会进入一个关键的发展时期。从城市与区域发展看机遇和挑战同在,具体表现在: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外部环境日趋复杂多变;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速,经济结构调整加速,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胡锦涛,2005)。要解决中国的城市与区域发展问题,就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科学学科体系。

从总体上说,城市科学是人类建设城市、改造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实践经验在观念形态上的系统总结和反映,其目前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学科体系。建筑学家、地理学家、历史学家、环境学家、经济学家、心理学家、人口学家、法学家等都相继或同时剖析城市,目的在于了解城市、解释城市、指导城市的发展,甚至创造新的城市。从整体上看,国内外城市研究学科群的发展是和实践与应用紧密相结合的,其主体主要由基础理论与方法和实际应用两部分组成。我国城市科学的发展,一方面,逐步建立我国的城市科学理论与方法体系,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方面是结合实际解决问题。据此,结合中国国情,用新的科学发展观指导城市科学学科体系建设就显得特别重要。

工业革命以后,有关城市的研究经历了从单一专题评论到全面综合分析的尝试,从对单一城市的研究过渡到对区域城市群的研究的过程。发达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城市研究与规划的教育已走过了以工程学为基础,或以建筑学为主体的阶段,主要招收文、理、工多学科交叉的攻读硕士学位及其以上学位的研究生。从国际城市研究学科发展潮流看,规划理论与方法、社会经济分析、环境保护与资源、规划分析技术与方法及市政建筑工程等成为城市规划专业教育的五大支柱学科。就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国家、地区和城市的发展需要,积极跟踪国内外城市与区域规划的发展动向,以规划实践为基础,以理论研究为突破口,以立足国内、接轨国际为目标,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城市科学学科体系显得非常紧迫和重要。

3、城市科学学科体系建设设想

3.1中国城市化理论框架研究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发展、改革的根本性问题,特别是在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的经济社会关键时期,完成城市化这一对人类社会产生最大影响的社会过程意义重大。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与工业化、经济增长互相交织在一起,殖民主义的空间扩张将城市化过程推向不发达地区,其城市化过程始终与城乡人口转型和经济结构变化相适应,是一个渐变、平滑的“Davis城市化曲线”,发达国家城市化理论构筑在社会剩余产品(social surplus product)理论的框架之上。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具有不同的特征:高人口自然增长率,快速城市化与工业化滞后,城市贫困和人口爆炸。西方城市化研究理论框架长期受欧洲中心论影响,是建立在依附理论框架之下的依附型城市化(Dependent Urbanization)理论。中国城市化研究起步较晚,还没有建立自己的理论框架。当代中国城市化过程远比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高潮时期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状态和问题更加错综复杂。国际科学界于20世纪80年代先后发起并组织了四大全球环境变化研究计划,最近IGBP/IHDP明确将“城市化”(Urbanization Project)和“全球土地计划”(GLP)作为新的两项推进研究计划①。进入21世纪,中国城市化已被公认为是世界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驱动因子之一。据此,按照科学发展观,加强城镇化发展规律研究及解决城镇化过程中的城乡统筹问题显得尤其重要。

3.2完善城乡空间规划体系

处于发展转型期的中国城市空间结构增长,受到了自然、社会、经济、政治等多种因素的约束而表现出复杂的过程与特征。当代中国仅城市规划获得了国家法定地位,其它层次的空间规划如国土规划、区域规划等多处于探索阶段,而且城市规划还存在着城乡分割、部门分割、专业分割等诸多弊端。据此,建立“社会—空间统一体”分析框架,研究发展转型—社会变迁—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基本关系,阐述社会—空间互动的总体过程,运用域层(scale)理论完善城乡空间规划体系。主要重点有:①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体系规划研究。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全球产业的重构与转移。主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努力在新国际劳动地域分工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同时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和基础,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提升竞争力,已经成为我国主要城市、外向型城市、国际化城市发展战略的重点。从国际经验看,市场经济环境中“空间规划”是政府对社会、经济及环境发展的基本调控手段之一,也是社会经济计划在空间上的具体落实。结合经济全球化过程对城市体系的影响进行研究,探讨新时期城市体系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尤其重视全球经济一体化与世界城市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通过网络分析有助于形成我们想象中的城市网络,以便寻求城市与区域发展的整体效应。②基于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研究。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规划包含三部分内容:社会发展规划、经济发展规划和城市建设(物质)规划。当代中国城市规划还处在以物质规划为主的阶段。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重点研究城市经济发展方向分析、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拟定、城市产业结构调整规划,达到实现社会经济与城市空间的协调发展的目的。③重视CAD和公众参与机制下的城市总体规划研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大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大、中型企业和房地产走向市场,城市总体规划的理论和方法有待进一步更新。重视投资者的行为,进行投入资金的效益性、开发建设可行性和规划管理有效性分析,将规划、建设、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是该领域的研究重点;学习和应用先进国家较为成熟的新的规划思想和规划手段,重视城市规划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公众参与机制下的城市总体规划理论和方法研究等。

3.3城市经济、土地与住房的协调发展研究

国外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者一开始大多局限于城市土地经济研究,重点关注城市的土地市场、土地利用和城市布局等方面的研究。从国内市场化不断深入的角度看,由于土地利用的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呈现出越来越强的经济利益驱动性。因此,有必要对城市经济、城市土地和城市住房进行统筹研究。在城市经济方面,结合城市规划进行城市产业结构分析,城市经济和人口发展预测,同时加强城市职能与分类研究,尤其是注重国际性城市、城市经济结构、城市周边地域关系研究。在城市土地经济方面,主要从事城市土地利用变化态势的长期预测分析,城市土地利用空间拓展机制研究,以及城市增长的城市土地质量、容量基础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优化配置模式研究,可持续城市化的城市土地政策与制度创新研究。在城市住房研究方面,通过借鉴国外有关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深入分析中国城市住房的经济、文化、政策背景和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构建中国城市住房研究的理论框架,为城市住房供给、城市居住社区规划、城市贫困群体住房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3.4区域经济、区域规划与区域政策研究

区域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的观点研究人类活动的区域规律,同时强调从区域或空间的角度研究经济现象。我国区域经济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经济分析、区域经济政策和区域经济规划3个方面。区域经济研究将主要集中在区域经济差异研究上,主要包括:区域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及机制研究;区域均衡与非均衡发展及区域空间极化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研究,尤其是关注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新经济活动的空间区位变化;创新空间与企业集群研究。

3.5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

城市空间是在政府、市场、社会三者互相制约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一方面,社会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城市贫困与失业人口的大量增加,已经导致中国城市出现社会极化现象,从而对城市的居住空间分布产生影响;另一方面,面对城市移民与非正规经济,如何维持城市经济发展、社会秩序与空间匹配之间的有效平衡,将是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研究无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应该注重以下方面内容:从城市社会学层面进行城市社区组织结构、城市婚姻与家庭、城市社会阶层、城市社会空间分异、城市犯罪等社会问题及小城镇等方面的研究;从城市社会结构的角度描述和解释社会空间要素,理解和认识社会群体对空间的利用而产生的结构模式,以及这一结构形成和变化的过程;从城市问题层面强化对现代城市社会环境、城市人类生态系统、城市社会区与社会极化、新城市富裕阶层、新城市贫困现象、城市异质社区、街角帮犯罪、城市社会冲突与融合及城市空间分异等进行实证研究。

3.6城市亚文化群研究

在城市化、全球化与后现代主义浪潮的推动下,通过侵入、分离、异化等过程,城市文化群体多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在高度集约化的城市地域上,不同文化群体的行为空间进一步发生着偶然的交会、功能性叠加、情感上的排斥与隔离等作用,加剧了城市空间的复杂性。城市中多元的亚文化群体,正不断碎化、改变与塑造城市空间。在既有巨大的包容性又充满竞争和冲突的城市里,建立各自的行为空间(包括认知空间和生活空间),塑造城市的文化景观成为新的课题。传统的关于城市空间的社会物理学、空间统计学和经济学理论已经不能对当今城市空间的复杂多样性和文化意义提供令人满意的解释。因此,通过城市文化的研究,可以揭示城市多元文化群体行为空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和影响因素,用以评估文化群体行为空间对城市社会文化要素变动的敏感性,为解决城市空间不平等问题提供制定公共政策的理论依据。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