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杭州武林商圈的T字瓶颈构想
杭州武林广场区域是杭州乃至全国著名的商业圈,也是杭州最完善和具有活力的商业圈,区域集购物、娱乐、饮食、休闲于一体,是杭州市民主要的购物休闲区域,每天都有众多的人群活动,同时也是来杭州旅游的人们必游之处,特别是节假日更是人潮汹涌。但是现在的武林商圈显然已经力不从心,与其杭州主要城市中心和重要商业圈的地位不相符合。一遇到节日拥挤、嘈杂的人流使人窒息郁闷,没有休息的座位、买不到清凉的水喝,还要时时提防快速的汽车、自行车。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何在?武林商圈如何改造自身才能给人们一个更加舒适的环境呢?
一、交通成为其最大的制约因素
体育场路、环城北路是杭州东西向最主要的交通干道,延安路是杭州南北向主要的交通干道。这三条道路的机动车流量非常大,他们在武林广场交汇,形成了一个“T”字将武林广场分割成Ⅰ、Ⅱ、Ⅲ、Ⅳ四部分,完全破坏了武林广场的完整性,阻碍了其发展(图一)。而且这四部分之间也只有四个连接通道(图二),Ⅰ和Ⅳ、Ⅱ和Ⅲ之间分别是一人行天桥连接,可供行人安全的专门通过。Ⅰ和Ⅱ、Ⅰ和Ⅲ之间就只有马路上的A、B两个人行横道供人们与机动车抢路了。一遇到节假日在AB两口混乱不堪,大规模的车流与拥挤的人流互相搀合,非常的不安全。更特别的是B口还是一个重要的公交车站,上下车的人也非常的多。另外两个天桥也远远不能容留那么大的人流量,并且这两个天桥连接的并非人行道路,而是自行车道路。但是近几年出现的电动自行车在城市内速度也不亚于汽车,非机动车路也不是安全的慢速车道了。随着西湖文化广场的建成,武林广场更加成为杭州的骄傲,会聚集更加多的人流,环城北路与体育场路就象两把钢刀把武林商圈拦腰截成三段。并且京杭大运河上也只有一座人行桥,也将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交通的混乱状况导致了这些路段车流行进非常的缓慢、拥挤,从而影响到了其他的道路,如:凤起路的塞车状况就很严重。
图一
图二
二、解决这种状况的办法有三种不同的方式
第一在A、B两处增加过街天桥;第二修建人行过街通道(图三);第三修建机动车过街隧道,将地面空间还给市民(图四)。笔者认为第三种是最有效的方法。
1、增加过街天桥
过街天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通行的问题,将武林广场四部分连接在了一起,给行人提供了比较安全的通道。但是这种连接是比较松散的,连接点毕竟是有限的,通行量也有很大的限制,没有解决大量人群拥挤在各个商厦前狭窄的人行通道上的问题,整个武林广场的人流容量没有增加。况且过街天桥在中国的广大城市中并没有被人们有效的使用,因为人喜欢走平路,高差比较大时,宁可加长运动距离,也不想爬坡的。同时造成了广场空间的不平等性,因为老人、残疾人等无法容易的通过。
2、修建人行过街通道
从人们的心理经历和视觉观察来说,武林广场这个大的空间中存在着三个不同特征的次空间。过街地下通道给人的心理意象是黑暗的、危险的、向下的。人都有趋光的本能和趋近的习惯,所以就会很不情愿走地下通道。地下通道除了上述的空间特征外,还是过路的方向目的性明确的空间;体育场路、环城北路和延安路属于交通空间,这个空间速度流量非常快,充满了机动车的噪音和尾气的污染,并且与人流方向是垂直的,互相切割的;而人们的购物休闲空间是阳光的、明亮的、休闲的、轻松的、漫无目的的 。这三个不同平面、不同特征的空间很难将人们购物的快乐、散漫的休闲情绪连接在一起并使之扩大。那么就意味着武林广场这个空间存在着不同质的因素,是不完整的、不完美的、不完全愉悦的(图三)。
3、修建机动车过街隧道
以人为本,采取立体的复层结构,人车垂直分流,将整个武林广场和阳光、空气还给市民,消除了三种空间带来的不良因素,扩大了整个广场的人流容量, 增加绿地和休息娱乐设施,形成杭州商业休闲的“中央公园”,给人们一个真正的绿色生态的购物天堂。人们可以随意的穿梭于原来四部分之间,或购物、或游玩,不会在为躲避汽车或自行车而打扰愉悦的休闲心情,这里是平等的,老人、残疾人也无通行的障碍。
如图四所示位置设置机动车地下通道和出入口,公交车站也可以放入地下,在地面设置出入口,同时将原武林广场在保留浙江展览馆的前提下进行彻底的改造,建设大型的地下停车库,其通风口和人行出入口可以在广场上与景观相结合。同时为以后的地铁留下发展的空间。这样三条道路的交通流量增大了,道路变得通畅了,同时也缓解了附近道路的交通压力。
改造后的武林广场应增加外币兑换点、免税店等等设施与国际接轨,适应杭州国际旅游城市的地位,为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市民、游客提供全方面的服务。
交通状况影响着武林广场人流的集结与疏散,并决定了人的步行行为的自由度。人们只有在不受交通干扰的条件下才能轻松愉快的购物和休闲。令人欣慰的是杭州市政府也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也正在努力的去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