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巴黎城市空间价值的探讨
1引言
城市空间不仅担负城市的复杂活动(政治、经济、文化)和多种功能,亦是城市生态和城市生活的重要载体。当前我国城市化率已超过40%,正进入快速发展期。迅速发展所带来的是城市空间的均质化与标准化,多数城市空间毫无特色、千篇一律、更缺乏对人性尺度、历史文脉及自然生态的思考。目前,对中国城市建设种种症结的批判屡见不鲜,宽广气派的景观大道;以“大”为美的城市广场;水泥固化的河床堤岸等等(俞孔坚,2002),由于场地特质与人群真实需求得不到充分的尊重与满足,致使空间品质下降,活力丧失。
在这样一个大兴土木的地球,自然空间正在消逝,纵然它的抵抗无限深远,却无奈败下阵来。城市空间的命运,在设计师手中被反复浇铸,终究该何去何从?如何理解城市空间?其价值何在?如何将城市空间的价值最大化?本文即从空间价值的分析入手,以巴黎优秀的城市空间为例,试图回答上述问题,期望对国内的空间设计提供可借鉴和参考的信息。
2城市空间与空间价值
2.1 “空间就是产品”
“空间从来就不是空洞的,它总是蕴含着某种意义。(列菲伏尔)”这位来自法国的城市政治经济学派创始人用他的哲学近乎苛刻地揭示出空间的本质,创造性的提出了空间生产理论。所谓空间生产不是指在空间内部的物质生产,而是指空间本身的生产,即空间自身直接和生产相关,生产是将空间作为对象的。空间是带有意图和目的地被生产出来的,“空间就是产品”。
2.2 空间与产品
“物的有用性使其具有使用价值。”按照这样的逻辑,作为产品理解的空间,既是生产资料,可以被生产,表现为设计师的缔造;又是生活资料,可以被利用,庭院、街道、广场、公园都要为人所用。对空间的使用和消费过程,构建出空间的价值(图1)。两者价值实现上的异同见下表:
相同点 | 相异点 | |
普通产品 | 利用原材料(或场地)的内在属性,满足不同的人群需求; 对人群需求满足的充分度与对内在属性的利用度,决定了其价值能否最大化。 | 满足同一需求的产品可以批量生产,如法炮制。 |
城市空间 | 因社会、经济、人文、地缘等差异,具有多样化特点,不能也不应被复制。 |
2.3 空间价值
空间既具有挥之不去的原始物质属性,也饱含着历史主义的时空色彩,而现代城市空间又不可避免地布满了人工雕琢的印痕。城市空间以容器的姿态,承受起人类的活动与生产。其价值实现的两要素,人群需求与空间属性,均具有多样化的特征,促成城市空间价值的极度复杂。
美国城市设计师罗纳德.托马斯(Ronald Thomas)在《Cities by design》一书中指出:“城市设计的最高目标是为人们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因此,城市设计并非从图板开始,而是从研究人类需求开始的。” 笔者也正是透过人的需求建构空间价值体系。
柱阵的多样化使用
根据马斯洛(A.H.Maslow)的“需求层次理论”,人除了生理需求外,还有安全需求,感情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这一理论本身的层级倾向表明,随着人们需求层级的提高,对空间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特定空间,因地缘 、社会、经济、人文、历史、地理的差异而有别于其他。故设计师须通过分析和决策,即对需求和属性聚焦归纳,尽量提高人群需求的“满足度”和空间属性的“利用度”,合理选定价值点,并将其反映到空间形态上,才能创造高品质的空间产品。
此外,空间为人所创造,被人所使用,并形塑着人们观念,社会意识等。需求具有未可遇见性,高品质的城市空间能够刺激使用,促成丰富的城市生活。 生活伴着空间价值的提升而成长。从这个意义上说,成功的空间产品,不仅要低调的利用属性特征,满足需求;也应该能够张扬的激发需求,创造更新,从而最大化价值。
3.巴黎城市空间价值实例解析
文章选取了三处优秀的空间实例,解析其设计师如何探求空间属性与人群需求的平衡,最大化空间价值,期望对国内的设计师提供有益的启示。
3.1穿越历史的柱廊
历史留给巴黎的是拱券和柱廊,唯美的黄金分割与视觉震撼带给法国人的压力丝毫不亚于四合院和故宫之于中国人。而当我们对故宫顶礼膜拜,对仅存的文化遗产诚惶诚恐时,巴黎的历史空间却生气盎然且深入人心。
3.1.1空间属性
该空间序列位于卢浮宫北翼。围合空间的皇宫(Palais Royal)始建于1629年,古典主义风格,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现供法国文化部和高等法院使用。
历史建筑和柱廊共分隔了四个空间段落,从南至北依次为:1.门庭;2.荣誉广场;3.过渡空间;4.皇宫花园。19世纪以前,该空间序列作为御用或集会使用。门庭、荣誉广场和过渡空间均开敞空旷;皇宫花园为典型巴洛克轴线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