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浅谈街道意象设计

admin 2010-09-26 来源:景观中国网
街道作为城市的交通流线,承载了城市中人员与物品在空间上的流动,同时街道作为城市基本的线性开放空间之一还是城市居民重要的公共活动场所,后者的功能更强于前者。道路虽然与街道同属线性空间,但是道路多以交通功能为主,而街道更多地与居民的日常生活以及步行等活动方式有关。这也是区分街道与道路的重要标志,即街道与居民的日常活动关系更为密切,而道路更侧重于交通功能。

1、街道意象的含义

  街道作为城市的交通流线,承载了城市中人员与物品在空间上的流动,同时街道作为城市基本的线性开放空间之一还是城市居民重要的公共活动场所,后者的功能更强于前者。道路虽然与街道同属线性空间,但是道路多以交通功能为主,而街道更多地与居民的日常生活以及步行等活动方式有关。这也是区分街道与道路的重要标志,即街道与居民的日常活动关系更为密切,而道路更侧重于交通功能。

  城市居民和外来参观者在街道行进的过程中,不断地感受和认知城市空间和城市的市井活动,不断累积最终形成了对城市的印象。简•雅各布(Jane Jacobs)在《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The Death and life of American Cities)中曾说“当我们想到一个城市时,首先出现在脑海里的就是街道。街道有生气,城市也就有生气;街道沉闷,城市也就沉闷”(图1)

  街道是人们停留时间较长的户外公共场所,人们从一个地点向另一个地点行进要穿越不同的街道,因止街道对于人们形成城市的意象尤为重要。街道展现给观者的不仅仅是街道的外在景观,而且还展示了城市景观以及街道中人的活动所体现的不同城市的各自空间特点和传承已久的城市文化和城市场所精神。

  2、城市设计理论对城市街道意象的启发

  (1)凯文•林奇(Kevin Lynch)的《城市意象》(The image of The City)

  凯文•林奇(Kevin Lynch)1960年出版的《城市意象》(The image of The City)被认为是战后最重要的建筑理论著作。林奇考察了普通市民对城市的感受,研究他们是如何认知和理解城市的,提出了城市意象物质形态的五种构成因素及其特性和相互关系,从而找出城市设计的依据、在城市新建和改建中的意义。

  ①  路径(Path)路径是观察者习惯或可能沿其移动的路线,如街道、步行街、运输线、运河和铁路等。路径是构成城市形态的基本因素,其他环境因素多沿路径布局。

  ②  边界(Edge)边界是两个部分的边界线,是连续过程中的线形中断,比如海岸、铁路、围墙等,是一种横向参照,而不是坐标轴。

  ③  区域(District)区域是城市空间中中等或大型尺度的一部分,具有两向性尺度,使观察者有“进入内部”或“走出内部”的感觉,它也是城市的控制性因素。

  ④  节点(Node)节点是观察者可以进入的战略性焦点,如广场、城市道路交叉点、运输线的起始点等。

  ⑤  标志(Landmark)标志是观察者的外部观察参考点,为一种类点状因素,有着与周围环境迥然不同的特征和风格,易于识别,如建筑、标志牌或山头等。

  (2)《城市形态和自然过程》(City Form and Natural Process)中的观点

  由荷夫(M.Hough)著的《城市形态和自然过程》(City Form and Natural Process)一书,于1984年出版。该书重新审视了第二代城市设计理论与观点的不足,检讨了目前城市形态构成的基础,提出用生态学的观点重新发掘城市生活场所的内在品质和特征。其主要论点包括①以往那种对形成城市物质景观起主导作用的传统设计,对于创造一个健康的环境或是文明多样性的生活场所贡献有限②城市环境观是城市设计的一项基本设计元素。文艺复兴以来城镇规划设计所表达的环境观,除一些例外,大都与乌托邦理想有关,而不是与决定城市形态的自然过程相关。

  荷夫加深了对城市设计内涵的理解,城市设计不是简单寻求一种可塑造的人工美,在某种意义上,城市设计寻求一种包含人及人赖以生存的社会和自然在内的、以舒适性为特征的多样化空间。

  (3)雅各布关于“城市的多样性”

  1969年简•雅各布(Jane Jacobs)在《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The Death and life of American Cities)中,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了“城市的多样性”的概念以及保持城市多样性的意义和方法。并且指出产生丰富城市多样性所需的4种情况(图2)。①混合的基本功用Mixed primary uses)将人们的出行时间分散到一天的各个时间段②小的街块(Small block)增加街道的数量和面积,增加人们接触的机会③不同年代的老房子(Aged building)满足经济能力不同功用的需要④人口的充分密集(Dense concentration of people)使用各种功用充分发挥经济效能,增加城市的舒适性。


  3、城市街道意象设计因素

  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开始注意城市的形象和景观的改善,对街道进行了景观改造,城市街道面貌因此也有了较大的改观。但是大多数街道的景观设计与改造,还只是停留在街道视觉形象设计的层面:街道铺设了崭新的地砖,增植了整齐的树木和花草,更新了街道的公用设施。这些措施对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崭新的街道却很少缅怀其过去的面貌,割断了现实与历史之间的联系;同时街道绿化并未真正从生态角度出发,为改善城市环境以及保持城市原有的生态环境而有所贡献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