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日本都市农业的特征

wenxin 2015-08-13 来源:景观中国网
日本都市农业的特征

  日本的都市农业是指都市内的零星插花型的农业。在地价和劳动力价格偏高的形势下, 日本的都市农业着重从设施型农业、加工型农业和观光型农业等类型发展。

  一、特征

  (一)耕地零碎,农业集约化程度高

  在日本,由于城市无序发展,土地变得狭窄细小,耕地十分零碎,常呈“格子田”、“箱 子田”。据东京都1988 年调查,都内8347 公顷市街化区域农田中,经营规模不满0. 1 公顷 的约占总面积的7%;经营规模在0. 1~0. 5 公顷的农户共9249 户,经营面积2101 公顷, 约占总面积的25. 1%;经营规模在0. 5~1 公顷的农户1894 户,经营面积1325 公顷,约占 总面积的 15. 9%;经营规模在 1~2 公顷的农户 983 户, 经营面积为 1300 公顷,约占总 面积的 15. 6%。从总体来看,绝大多数地块都十分零碎,规模狭小。相反,土地较为完整 的仅占一小部分。据统计,东京都经营规模在5 公顷以上的农户仅167 户,经营面积为1514 公顷,约占总面积的18. 2%。

  与东京都相仿,大阪府现有耕地面积 1. 7 万公顷, 约占全府总面积的 1/10。大阪府 耕地也十分零碎,规模不满2 公顷的占70%。

  伴随着耕地的不断减少,都市内的生产者愈来愈认识到农地所内含的价值。与日本国其 它农地相比,都市内不少农家十分注重引进先进科技、引进新品种,增加物质的劳力投入, 农业专业化、集约化程度明显高于其它农区。据统计,各大都市内农业技术骨干所占的比重 高于其他一些农区。如在专业农家中,有1 人以上专职从事农业的, 日本全国占24. 5%, 而东京都则达40. 2%,神奈川县为30. 1%;有2 人以上专职从事农业的,东京都达7. 7%, 神奈川县和爱知县分别达 8. 3%和 5. 6%,都高于日本全国的 4. 2%的平均数。一年投入超 过 1000 个工作日的, 东京都占 2. 8%,神奈川县占 3. 7%,爱知县占 4. 9%,也高于全国 2. 2%的平均数。因此,尽管从事都市农业的农家绝对数逐年减少,但经营农业的人员相对 比较精干,不少地区还十分注重资金、劳力投入,专业化较强,农业集约化程度高,从而大 大提高了单位面积产出率。如大阪府尽管耕地面积较少,但单位面积农产品的生产量都较高, 生产量排名在全国前十位的农产品有茼蒿、香菜、雪菜(盐渍类蔬菜)、洋葱、葡萄、无花 果等7 种,卷心菜、芋艿、茄子、毛豆、柑桔等生产量稳定在全国排名20 位以内。

  (二)兼业性强,农民收入以不动产收入为主

  由于大批劳动力向农外转移,三大都市圈内的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兼业化程度很高;同 时这些地方具有紧靠大城市、农地价格日涨夜升的优势,不少农家充分利用现存的零星土地 建造停车场、仓库,出租房屋、店铺,以此增加收入。1991 年日本三大都市圈内农家收入 中,平均有69. 3%的农家有不动产收入,局部地区83. 5%的农家其收入中都有不动产收入。 据同年东京都对练马区农家收入情况的调查,“以农业收入为主的”的农家约占被调查总数 的19. 5%,“以不动产收入为主”的农家约占被调查总数的39. 1%;“农业收入与不动产收 入各占一半”的农家约占被调查总数的 39%。而对东京都小金井市农家的调查表明,上述 比例则依次为5. 8%、66. 7%和3. 9%。地域不同,农业收入的结构也各有差异。从总体来 看,以出租房屋为主的不动产收入已成为都市农业中农家收入的重要支柱。这样,在都市化 进展较快的大都市,已蜕化出依靠租贷业收入而生活的新型农民。

  (三)以蔬菜为主,多作物、多品种生产

  劳动密集型的蔬菜生产是都市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蔬菜易 变质,不耐贮存、运输,因此市场离产地越近越好。目前东京圈、大阪圈内的城市农业已很 少生产水稻,而主要生产蔬菜、水果,特别是不耐运输的鲜绿时菜大都是由大城市近郊的农 家生产经营的。为了确保新鲜蔬菜的供应,政府对蔬菜的产销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如提供 蔬菜供给安全基金,一旦蔬菜大量增产,增产部分不运到城市而就地处理的,政府进行全额 补贴。如果价格下跌,政府则提供一定的补贴。在这种情况下,尽管都市农业内的蔬菜生产 形式仍是高度资本集约型的,如温室栽培、无土栽培等,但正因为其单位时间的劳动率都比 较高,所以,从总体来看,农家还是乐意投资生产经营蔬菜。 如1994 年,东京都蔬菜生产 产值占农业生产总额的59%,花卉、果树占16%。相反,稻米仅占1%。又如大阪1995 年 农业生产总额550 亿日元,其中蔬菜类占41. 8%,果树类17%,花卉类6. 6%,畜产类19. 2 %, 而稻米类仅占19%。另据1985 年对东京都中央批发市场调查,青菜进货量的86. 4% 都是由东京都生产的;1995 年大阪府生产的青菜市场占有率达90. 4%,茼蒿市场占有率为 71. 3%。同时为了充分满足大都市市民多层次、多形式的消费需求,三大都市圈内的农家都 十分注重依靠先进的农业科技推广网络,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农作物种植种类丰富、 品种繁多。

  (四)注重投入,实行设施化栽培

  都市土地价格高、劳动成本大,因此三大都市圈内的不少地方充分利用城市的资金、物 资、科技优势增加对农业的投入,设施农业应运而生。其主要发展形式是增加投入,种植甜 椒、茄子、草莓、网纹甜瓜、观叶花、香石竹等经济价值较高的蔬菜、花卉和果树,同时还 采取提前和延后作物生长,拉长上市供应期,尽可能使蔬菜、花卉、果树实现周年生产、周 年供应,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和产值。 据 1990 年对东京都、神奈川县、大阪府、爱知县的调查,4 县(都、府)的农业半数 以上都已实现了设施园艺化栽培,农户拥有玻璃温室和塑料大棚的比例明显高于全国平均 数。1994 年大阪府蔬菜设施现代化面积达482. 8 公顷。

  (五)与城市相适应的观光农业盛行

  观光农业的发展,已渐渐成为农民的主要业务。这其中,主要有两种形式:

  1. 市民农园。不少农家的土地除少量自己耕作外,还有一大部分出租给城市市民业余耕 种。市民农园比较注重参与性,市民们可以亲自购苗、培肥、种菜、浇水,尝试农田管理, 参加农业技术展评会,收获农产品进行展评,将自己种植的蔬菜、瓜果等农产品做成各种食 品共同品尝。 除综合性的市民农园外,日本三大都市圈的不少地方还专门为老人与儿童设立了专业性 比较强的农园,如老人农园、学童农园等。特别是在学童农园里,可以经常看到中小学生, 这是学校让他们温习科学功课,增进农艺知识,避免五谷不分而上的必修课。因此,尽管日 本水稻种植和收割已全部实现了机械化,但从电视、报纸上经常可以看到日本各地中小学生 进行插秧和割稻的情景与消息。

  2. 农业公园(观光农园)。日本的农业公园内容丰富,菜、果、花、树均可入园。从种 类来看,主要有生梨类、柑桔类、柿子类、葡萄类、芋艿类、草莓类、垂钓类和其它类等。 同时,不同的农园风格也不相同,有精雕细刻型的,也有粗放自然型的。

  从总体来看,日本的农业公园有三点特点:一是因地制宜,根据本地的实际,发展特色 农产品。如大阪府利用山坡发展山间葡萄,颇有特色。横滨市则根据优越的自然环境以及原 有的农业设施在寺家町规划建设了农业公园——横滨故乡村。二是广泛采用先进的玻璃温 室、营养液栽培等技术,不少农业公园新奇独特。如周年葡萄农业公园,多层悬挂式番茄, 草莓栽培,采摘蔬菜要架上扶梯。三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不少地方的农业公园把生产的农 产品加工成食品、饮料、化妆品等,供市民选购。

  (六)畜牧业比重下降,日渐萎缩

  在三大都市圈内的都市地域范围内经营畜牧业,所需的饲料主要从外购入。由于生产的 蛋、肉、奶等畜产品上市容易,且可充分利用城市的废弃物,因此在城郊经营的畜牧业集约 化程度高,效益也比较好。特别是在都市地域范围内经营奶牛业,通过规模化饲养、企业化 管理,收益明显好于一般农区。但由于城市规模不断扩展,畜产污染问题越来越尖锐,加之 劳务费用迅速上涨,都市地域范围内的许多畜牧场变得无利可图,被迫大量向纯农区转移, 畜牧业在大都市农业中的比重逐年下降。

  二、功能

  (一)为市民提供新鲜农副产品

  由于紧靠城市,与一般农区相比,市民更关心都市内生产的农产品是否受到污染,因此 在都市范围内生产,收获农作物,市民可以眼见为实,充满安全感。同时,都市农业生产还 有其明显的地理、科技、信息优势,因此都市农业生产的各类优质、新鲜、卫生、安全的农 副产品,主要是提供给大城市,以满足市民多层次的需求,这已经成为都市农业的主要功能 之一。其中最显著的特点是利用各类现代化生产设施和先进技术,生产一般农区不易替代的 不耐贮藏、运输的各种新鲜绿叶菜及部分水果。以东京都农业为例,1991 年全都蔬菜生产 总量14. 4 万吨,其中绿叶菜4. 2 万吨,分别占1200 万市民年消费量的11. 1%和12. 2%。 又 如大阪、东京的批发市场上经营的蔬菜中,由本府(都)生产的各类绿叶菜占相当大的比例。 由于依靠现代化的设施栽培,府(都)内农民可在较短时间内生产各种短期绿叶菜,有的地 方年间收获上市次数可达7~8 次,由此确保了新鲜农产品的供给率和市场占有率。值得一 提的是,不少地区还十分重视挖掘与开发富有本地特色的农副产品,以满足市民的各种需求。

  (二)为市民提供优质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由于城市急剧扩张,都市被水门汀、建筑物所笼罩,热岛效应不断加剧,气候日趋恶化, 因此在都市内留有一些农地空间,发展一些以林果业栽培为主的农业,既为城市增添了绿色, 增加了观赏景点,又改善了大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了都市人的生活质量,自有其存在的价 值。为了通过都市农业搞好都市的绿化,1974 年日本出台了《生产绿地法》,对搞好和促进 都市农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1991 年日本又修改并出台了《改正生产绿地法》,规定划为市 区区域内500 平方米以上的农地,原则上不批准建设住宅、工厂,并按照一定的比例绿化。 只有这样,20 年后对农地继承的税收予以优惠减免。如继承人不愿再从事农业的,可以自 由进行土地买卖。根据《改正生产绿地法》的规定,日本三大都市圈的市街化区域内的农地 生产绿地指定率为 35. 8%,其中东京与京都为 60%、大阪 47%、横滨 44%、奈良 32%, 其他县也都在 20%。同时在整个城市范围内,市区化区域内农地、绿地指定率明显高于其 他一些农区。据调查,这些法规的出台,对保障三大都市圈内大城市都市农业的良好生态循 环创造了条件,在增强水源涵养、防止沙土流失、促进城市大气净化以及保护野生鸟兽等方 面都取得了明显进展。

  (三)为市民提供休憩娱乐场所

  随着物质的日益丰富,市民在从事紧张劳动之余,迫切需要使一直紧绷的心弦能够得到 休闲调整。据民意调查,都市农业在为都市人提供休憩娱乐场所方面,发挥了以下几方面的 作用:一是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二是满足都市人体验农业的需要;三是能够体验农业、了 解农业、理解农业、发展农业;四是加强市民与农民之间的交流;五是利用空余时间进行适 当的劳作,有益于增强体质;六是为孩子们提供学农基地,可以了解农业知识,热爱农业的 信心。

  (四)为市民提供防灾御害的生存空间

  由于城市土地少、人口多,各种建筑物毗邻相接,加之日本是个地震多发国家,因此, 如果在都市内不留部分农地,将给防灾御害带来很大的困难和问题。现有的镶嵌在城市社区 内的农地可以增加空间,起到缓冲作用,防止大规模灾害的发生和发展,通过隔离空间来减 少损失。

  日本的有关农业专家认为,都市农业公益功能的作用明显大于经济功能,且公益功能都 是无偿向社会提供的。据日本农林水产省统计, 1991 年日本生产的稻米的经济效益为4 兆 日元,而其公益功能发挥产生的效益为12 兆日元。

  三、问题

  先行一步的日本都市农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不少困惑和难题。由于都市农业往往在 大城市内的一个特定区域,正日益受到城市的多重影响,离城市越近,影响就越大。

  (一)对农田的侵占和农业的不稳定性

  城市的发展必须依托一片土地,而市民将农村特别是被划为市街化区域的农地作为未来 所需土地储备处的首选。这样,征得的土地都是东一块西一块,给城市规划带来了不少麻烦。 非农业项目对农田的侵占,使都市农民失去了耕地;由于建设所需,田地变得支离破碎。修 建主干道、环形道路、铁路、石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也会引起多种麻烦。农地被建筑物包围 以后,设施遭破坏,采光不足,交通不便,流通不畅,更难以扩大生产规模。其次,农业经 营活动还因同居一处的市民对农业带来的种种不便而难以开展。此外,交通繁忙,使农业机 械不能再利用某些道路,道路两旁的农田被隔开,也给管理和耕作带来了不少困难。 由于非农业项目对农田的持续侵占,农业的不稳定性已成为阻碍都市农业发展的最大问 题之一。从东京都对农业的稳定性的调查看,10 年后打算离农者中有57%的农民认为“农 业今后会消亡”;有43%的农民认为“经营农业的国内外环境太差”;有35%的农民认为“力 不从心”。

  (二)农业的污染和城市对农业的干扰

  由于都市农业经营日趋集约化,在生产过程过量施用化肥、农药、除草剂,加之畜牧业 集约化规模不断扩大,畜禽粪尿处理不当,由此对土地、湖泊和地下水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不少市民对农业造成的环境污染十分关注,特别是对养殖场的指责有增无减,纷纷要求采取 措施予以搬迁解决。

  据大阪府调查,各类干扰影响都市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水质恶化、偷窃破坏、 猫狗破坏作物、日照通风不良、城市灰尘污染、工厂散发浓烟危害、夜间光照过长危害、农 业设施损坏等。

  (三)农村劳力老龄化、女性化和农业高度兼业化

  大城市的急速发展,迫切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因此,三大都市圈内大城市农村劳力特别 是年轻男劳力都显著减少,导致农村劳动力严重老龄化、女性化,农业后继乏人已成为日本 都市农业面临的又一大难题。据东京都1990 年对农业主要劳力的年龄类别调查,男性主要 农业劳动力中,60 岁以上的占51. 9%,其中70 岁以上的20. 1%;女性主要农业劳动力中, 60 岁以上的占 47. 4%,其中 70 岁以上的占 12. 5%。同时对专业农户调查显示,子女愿意 继承前业继续搞农业的仅占19. 3%,而绝大多数都不愿再象其父母那样从事农业。

  都市农村劳动力锐减,使农业兼业化程度不断加剧。由于大批农业劳动力走向农外兼业, 农业就业劳动力严重老化,质量相对降低,从而阻碍了农业劳动率的进一步提高。加上兼业 农户越来越依赖非农收入,农业收入的比重显著降低,结果造成农业经营日益粗放,土地生 产率和利用率相对降低。

  四、对策

  对都市农业出现的一些困难及危机,日本政府和农业界不少有识之士提出了诸多建议对 策,不少地方也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就总体来说,进 展并不是十分显著。今后日本都市农业如何进一步完善发展,综合多方意见,其主要对策简 述如下:

  (一)制定政策,确保都市与农业长期共存

  日本不少专家学者指出,要把农业规划放到城市规划中统一考虑,通过立法和规划,让 农业作为城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长期存在。在土地使用的政策措施方面,着重抓好几点: 一是贯彻执行《改正生产绿地法》,对已划入保护范围的土地依法固定下来,30 年不变;对 从事农业生产的给予倾斜、支持。二是在土地利用上,首先考虑农业的需要,未经政府批准 不许出售和占用耕地。三是严禁在良田上从事建筑业,加强土地规划和整治。四是加强土壤 改良工作,搞好灌溉和排水工程建设。

  (二)创建新型都市农业,加强市民与农民的交流与合作

  近年来,日本的社会、生活等各方面正向三大都市圈集中,而都市农业的活动却有所降 低。因此,一些日本农业专家与学者提出,应进一步明确都市农业的作用,扬长避短,创建 新型都市农业,增强其活力。都市农业都分布在大城市内,与消费者十分紧密,在地理上、 技术上有不少优势,因此可充分利用都市农业特有的位置,依托先进的科技和工业技术,创 造农业的新附加值。都市农业的定位要尽可能地满足城市市民的消费特性,在治理生活环境、 启发创造性劳动方面多作些探索。此外,还应对文化、历史、地区间固有的资源和技术重新 评价,积极探索新路,创建新型都市农业,以增强都市农业的活动。同时还应十分注重促进 都市市民与农村农民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继续发展以体验农业、亲近农业为宗旨的观光农园 与市民公园,并且贯彻从消费中来、到消费中去的生产技术路线,发展适应消费者需要的农 业生产,特别要开发适用于加工、就餐用的优质、高级、符合健康意向的农产品。此外还可 通过采用举办农产品品评会、讲习会、农业节等多种形式,增强市民与农民之间的了解与沟 通,进而引起广大市民对农业兴趣,给予支持帮助,共同提高和增强都市农业的活力。

  (三)增加投入,扩大农业经营,加强农业对环境的作用

  农业的发展,日益需要更多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也需要水利、电力、交通、设施予以配 套。因此,要维持和发展都市农业,必须继续增加对农业的投入,除稳定政府补贴、贷款投 入政策外,还要多渠道地筹集资金,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同时,今后都市农业必须进一步向 专业化、区域化、社会化发展,因而对现有的零星农业必须要使土地有计划地向种田能手集 中,提高其规模效率,加快农业科技普及。

  日本农业专家与学者普遍认为,都市农业、农村具有保护国土和环境的功能,不仅对农 民,而且对包括城市居民在内的全体国民都十分有利有益,因此,要教育全体国民理解其重 要性。为了维护和增进都市农业保护生态环境等诸种功能,应珍惜利用好水资源,维修景观, 并研究开发环境保护型农业技术,推进畜禽粪尿的转化利用,以确保人类良好的生存环境。

  (四)培养和造就与都市农业现状相适应的接班人

  在确保都市农业发展的生产基础设施的同时,多层次、多元化地培养下一代年轻农业骨 干是至关重要的一着。鉴此,日本不少农业专家与学者提出培养与造就一批优秀的农业骨干, 应拓展视野,采取综合措施,多管齐下寻找出路:一是设定确保都市农业继承者的专业基金 会,多方筹集资金,以培育农业骨干、提高务农者劳动素质、推广普及农业科技、吸引农外 人员从事农业等。二是针对都市农业劳动的实际情况,女以的作用,为女性充分发挥能力和 开展活动创造必要的条件。三是通过推进研修教育、低利资金的融通、优惠提供土地和信息 的网络化等,使本来是农家出身,但在农业以外行业就业的劳动力能又回到农业上来,同时 吸引非农家出身的劳动力能加入从事农业的行列。四是由各级农业普及所和农协举办形式多 样的农业科普知识、技术讲座等,在社会上形成热爱农业、关心农业、理解农业、支持农业 的良好风气。五是重点投资,注重培养一批既懂农业技术,又会经营管理,更善于搞好销售 流通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