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津生城”的规划建设模式分析
2007年11月.中国政府与新加坡政府签署了有关在天津建设生态城的框架协议2008年5月.《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对外发布.9月底中新天津生态城正式开工建设。
根据中新合作规划.建设生态城的宗旨是要实现人与人、人与经济活动、人与环境和谐共存.运用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文化、和谐社区、科学管理的新理念,建设“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构建自然、城市与人融合、互惠共生的有机整体.成为可持续发展的范例。
在宗旨和理念达成共识之际.规划和建设就成为实现蓝图的关键环节在通过规划建设实现宗旨、理念的过程中.中新天津生态城项目独具特色模式的价值在于目标、途径和实现方式的完美统一。笔者认为,中新天津生态城项目蕴含着三大核心元素:滨海国策、狮城经验、生态实践:其规划逻辑主线为:水一人一路一业一能;其规划模式特征包括:新建城区、利用盐碱滩涂、建立多重目标、进行系统规划。
一、中新天津生态城项目核心元素
(一) 滨海新区开发开放
2008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津考察时.对天津发展提出了“两个走在全国前列”、“一个排头兵”的重要要求。5月2日,胡锦涛会见来访的新加坡资政李光耀时表示.生态城符合十七大精神主旨.即全面、平衡、可持续发展。将二者联系起来即可看出。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为生态城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创新发展空间.而生态城的建设同时也成为滨海新区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和生动体现。
从功能定位来看.滨海新区将成为“一个门户、两个基地、两个中心”和“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所谓门户、基地、中心都是功能,而真正的定位则是具有这些功能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在滨海新区的规划建设中.几大产业功能区发展迅速.但“宜居生态新城区”建设相对要复杂以及困难得多显然,宜居生态城区建设涉及科学发展的各个侧面.属于多目标的社会发展范畴.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生态城项目无疑成为滨海宜居生态建设的一个重要突破.滨海新区元素为中新天津生态城项目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
(二) 新加坡的成功经验
新加坡属城市岛国.土地资源是发展的最大约束.因为一切基础设施和社会活动都要在641.4平方公里的土地内进行这其中包括过滤水的提供、污水处理、焚化工厂、发电厂、军事设施、机场以及住宅、工业、商业和娱乐设施等因此,新加坡的规划对于国家的生存尤为重要虽然新加坡的城市规划管理者面临着诸多挑战.但在过去的4O年中.新加坡的自然环境和生活品质得到了飞跃式提高.其设施建设也发生了惊人的变化:世界一流的机场、港口、高速公路、地铁网络和主干道.目前新加坡国土建成面积已超过5O%。
事实上.过去新加坡面临的危机也正是我国当前需要解决的重大难题弹丸之地的新加坡,人口高度密集.包括人力在内的各种资源匮乏.但却充分利用其独特的地理优势.依靠科技进步.制定了有远见、高起点、高标准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空间发展规划.建立了高效率的决策和管理机制.大力发展服务业.坚持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推行社会福利政策.创造了一个长期稳定发展的环境。新加坡的经验正是我们当前所需要的.中新天津生态城项目中的新加坡元素与滨海新区元素一样.是不可或缺的。
(二) 生态城区建设实践
现代生态城市研究与示范建设总的发展趋势是:从城市的“元件”生态到整体的系统生态:在方法上,从单一向综合.从理论到方法与工程技术相结合:从纯自然到人与自然结合:从城市的纯粹社会学到心理、文化、经济与环境的整合:从经济发展到可持续发展:从开发利用城市中的自然到开发与保护相结合.以增强城市生命支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等总之.理想的生态城市必须是自然生态与社会发展的全面协调和完美统一。
上述的结合、整合和协调都必须在一个共同空间和社会活动中去实现.中新天津生态城项目是我国生态城市建设进程中一次不可多得的创新实践.生态城区元素也正是滨海新区和中新天津生态城项目的核心目标价值之所在生态城若能成功打造.则能为中国600多个城市起到重大的标杆和示范作用。
二、中新天津生态城规划的逻辑主线
(一) 治水
近年来.天津已成为我国缺乏水资源的城市之一.地表水资源短缺和水体污染致使天津水环境功能遭到破坏.水生态系统全面退化在水生态治理方面.中新天津生态城将借助新加坡成功的治水经验.计划用5年时间改造面积达2.7平方公里的营城污水库.将滨海新区的污水治理为景观水保留生态城西南侧水系人海口的生态湿地.形成复合式水生态系统预留七里海湿地鸟类迁徙驿站和栖息地.保障“大黄堡一七里海”湿地连绵区向海边延续.形成以河流为脉络的区域生态网络.构建“水库一河流一湿地一绿地”多层次生态网络格局在节水方面.将多渠道开发利用再生水和淡化海水等非常规水资源.通过雨水收集和再生水利用.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循环利用。
(二) 聚人
向中新天津生态城聚集大量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一靠政策.二靠环境2020年生态城将规划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约35万人同时.能够容纳外部就业人口6万人和内部暂住性消费人口3万人在政策上.实现城市产业结构与人口结构的联动调控:落实吸引高素质人才的各项政策:妥善安置原有农村居民,提供住房和就业保障:改革户籍管理方式.减少人才流动障碍,使外来人员享受市民待遇在环境上.构建“生态城中心一生态城次中心一居住社区中心一基层社区中心”4级公共服务中心体系.切实安排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医疗、体育、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为居民提供舒适便利的服务.满足居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均衡发展。
(三) 养路
先修后养.重点在养.充分体现绿色出行理念规划“绿色出行所占比例”这一生态城特色指标控制在90%以上绿色交通是指为了减轻交通拥挤、降低污染、促进社会公平、节省建设维护费用而发展的交通运输系统绿色出行方式是指区域内人的出行选择除小汽车以外的污染小的交通出行方式.如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等。所谓养.一方面是指绿色交通体系的硬件设施需要精心养护:另一方面.由于绿色出行所占比例是指选择以上绿色出行方式的人数占总出行人数的比例.因此居民的绿色出行意识也需要培养和加强当然.在宣传引导绿色出行方式的过程中.必须从规划设计源头人手.以人为本.提供给居民足够的绿色出行的便利条件。
(四) 乐业
为扩大区内就业.生态城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定了八大产业发展方向,包括节能环保、科技研发、教育培训、文化创意、服务外包、会展旅游、金融服务以及绿色房地产等低消耗、高附加值产业。根据生态型规划理念和我国社区管理要求.结合新加坡“邻里单元”理念.形成符合生态城示范要求的“生态社区模式”,包括基层社区、居住社区、综合片区三级。而为社区自身服务一项就可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为了测算本地居民就业人口中有多少同时在本地就业.规划特别引入了衡量居民就近就业程度的指标——就业住房平衡指数就业住房平衡指数越高.说明就近就业比重越高.对外出行交通的需求越少。
(五) 节能
在中国目前巨大的环保压力下.实现建筑领域的节能降耗将成为未来该领域发展的主要方向.中新天津生态城的建设有望开拓中国未来节能环保居住建筑模式与常规同等规模城市相比.中新天津生态城的能源结构、绿色交通出行方式、产业结构、环保建材的使用等.都可以保证规划实施后二氧化碳少排80%.其中45%来自于能源结构的贡献.24%来自绿色交通的实施.5%来自绿色建筑材料的使用:同时.按照规划建设实施的生态结构,其中的绿地、屋顶绿化和水面还可以进一步实现二氧化碳的吸收.折算成少排碳的比率为6%。
三、中新天津生态城的规划模式特征
(一) 新建城区特征
20世纪80年代.我国现代生态城市的理论与实践得到了迅猛发展.在生态市、生态县、生态村等不同层次建立了一些有推广价值的示范点.对我国城市建设的转型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类似中新天津生态城这样在一个既成规模又相对狭小的新区域内,独立建设一座系统的高水平生态城.在国内尚无先例。
在新的未开发区域统一规划集中建设有许多好处。最重要的是可以大规模、整体性地快速构建城市基础设施体系.这在老城市原址改造中是难以实现的而整体构建城市基础设施系统.正是新加坡面对资源稀缺挑战.不断累积获得的独特成功经验新加坡基础设施的建设是特别引人注目的.空间狭小.在选择性方面受到严格限制.需要运用系统方法在以下各个层面整合基础设施:功能的整合、管理机构的整合、时间的整合、与其他国家的整合这使新加坡成功地发展了大规模、整体性的城市基础设施系统。该系统包括公屋、地面交通、航空港口、裕廊岛石化工业区、整体通信和信息系统。
(二) 盐碱滩涂特征
在中新两国协商之初.就确定了生态城选址的两条原则:一是要体现资源约束条件下建设生态城市的示范意义.特别是要以非耕地为主二是要靠近中心城市.依托大城市的交通和服务优势.节约基础设施建设成本。
中新天津生态城所在的区域生态环境比较恶劣.项目所在地原始状况是盐田、水面、荒滩各占l/3,土壤盐碱化程度高.属于水质性缺水地区.完全符合选址原则.一方面开启了我国成片开发、高效利用盐碱荒滩的先河.节约了大量耕地.进一步提升了生态城建设的示范意义:另一方面.大面积人工改造水资源环境建立水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使新加坡的治水技术和经验有了真正的用武之地。
(三) 多重目标特征
作为滨海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新天津生态城的城市职能与滨海新区定位紧密衔接.不仅将生态宜居功能作为主要发展目标之一,更要贯彻生态经济理念.通过建立新型的国际技术和经贸合作机制、建立与生态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投融资体制等政策措施.以科技创新引领.构筑高层次的产业结构.构建国际一流生态型的产业体系和现代服务业体系.成为国际生态环保技术的策源地、总部基地和引领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提升服务能力.增强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与各产业功能区相互补充、紧密衔接,促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为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提供保障为此.生态城总体规划按照建设一个经济蓬勃、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社会和谐的生态城的目标要求,提出26项指标.其中控制性指标22项。引导性指标4项指标突出了生态保护与修复、资源节约与重复利用、社会和谐、绿色消费和低碳排放等理念.既体现了先进性.又注重可操作性和可复制性。
(四) 系统规划特征
中新天津生态城在世界范围内并不是第一家.全世界已有30多个城市开展类似项目但是.在对全球很多已建和在建生态城项目研究后发现.像中新天津生态城规模这么大.一开始就按照生态城市的理念、指标体系进行全面系统规划建设管理的案例还没有从这个角度看.这个项目意义重大。新加坡方面承诺.将与中国分享在水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方面的经验.将一个面对水资源短缺难题的地区,发展成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经济发展相和谐的宜居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