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休闲背景下的开放式城市公园建设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步伐的不断加快及城市居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逐渐提高,城市公园在城市休闲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凸现,城市公园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成为满足城市居民休闲需要必然的选择。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某一时期的社会历史变迁,城市公园中特定的场所和活动都曾承载不同主体对其时代生活特有的感受和回忆,经过时间的沉淀,这些感受和回忆带来的独特精神体验和强烈的归属感,城市居民在城市公园休闲娱乐的同时,也激发他们对其城市历史记忆的追寻和对文化景观的感知与解读。随着城市休闲时代的到来,开放式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居民休闲游憩的主要场所,对其建设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城市休闲,开放式城市公园,城市公园建设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的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在体能和心理方面的压力不断增大,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绿化和游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居民日常休闲的主要场所,在城市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凸现而且无可取代。从2001年开始,全国各大城市的原有收费公园开始逐步免费向游人开放,真正实现了以人为本和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思想观念。开放式公园是人们交流、放松、休闲的公共场所,
它承载着休闲、游憩、文化等多种功能,随着城市休闲时代的到来,对开放式公园的建设与发展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1城市休闲、开放式城市公园的概念、特征
1.1城市休闲
对于什么是城市休闲,中外学术界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郑胜华等(2004)将城市休闲定义为城市范围内的个体及群体所特有的休闲观念、产生的休闲行为以及相关的休闲产业的供给和休闲消费的需求的总和[1]。吕宁(2009)认为城市休闲是“城市居民(指城市常住人口)以特有的休闲观念、休闲行为在可拓展的休闲空间下产生的带有一定经济性的现代文明生活方式。”[2]本文把城市休闲理解为在闲暇时间内,主要发生在城市地域范围内的,以放松身心,愉悦心情的游憩活动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文化、社会现象的总和。
1.2开放式城市公园的概念、特征
到目前为止,中外学者对城市公园有诸多概括,但尚未形成公认界定。国内学者对城市公园的描述则多见于一些规范标准。例如《现代汉语词典》将城市公园描述为:“城市中供公众游览休息的园林。”[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T91-2000
J217-2002)是至今为止,对城市公园最权威的行业定义,认为城市公园是“公供公众游览、观赏、休憩、开展户外科普、文体及健身等活动,向全社会开放,有较完善的设施及良好生态环境的城市绿地。”[4]
因此,本文认为开放式的城市公园是指由政府或其它主体建设经营,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主要目的,主要承载城市休闲游憩功能,免费向社会开放,有较完善的休闲基础设施和良好的绿化生态环境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开放有表示张开,释放,解除限制等意义。而针对城市公园的开放有2个方面,一方面是指经营管理上的开放,就是取消门票,另一方面是空间上的开放,就是拆除公园的围墙。
基于前文对开放式城市公园的定义,本文认为开放式城市公园有六大最基本特征。第一,公共性,向城市居民和外地游客开放。第二,游憩性,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居民日常休闲活动的载体,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和设施是其主要功用。第三,绿色性,城市公园需要有一定的植被覆盖。第四,可达性,城市公园所处的到地里位置应该有便捷的交通。第五,防灾减灾性,城市公园往往也是城市紧急避难场所,在发生严重灾害时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的避难救灾和灾后恢复空间。第六,公益性,开放式城市公园建造目的不是盈利,而是为了提高市民生活质量。
2现代开放式城市公园内部资源与外部环境分析
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种程度上无疑是城市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的缩影,并由此成为城市居民生活记忆中不可抹灭的部分。在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过程中,我国很多城市公园因为管理方式、设施落后等原因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日常休闲的需求,曾一度淡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但随着休闲时代的到来,城市居民对精神文化需求的增加,回归自然是人们内心里的一种潜在意识,开放式的公园作为城市里最贴近自然的人工环境,人们对城市公园的功能有了新需求,在城市休闲的社会背景下,一些城市公园正在向着开放式公园转变,城市公园开放性的管理是归位城市空间,进入市民生活,落实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
2.1我国开放式城市公园内部资源分析
第一,
每个城市公园在自身的建设发展过程中,都会形成自己独有的标志性文化景观,或者说城市公园本身就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性景观。有些是在公园建造初期就存在的,有些是在后来的改造中逐渐发展形成的。[5]就像是成都市人民公园内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人们游园过程中纷纷摄影留念,久而久之就成为人民公园的独特标志。
第二,城市公园中的绿色景观,来自岁月的积累,不仅形成其特有的景观和浓郁宁静的氛围,更因为其无可复制与替代性,与城市其他绿化用地一起构成完成的城市绿地系统,成为岁月留给城市公园的无形的财富。
第三,在不同历史时期,城市公园中特定的场所和活动都曾承载不同主体对其时代生活特有的感受和回忆,经过时间的沉淀,这些感受和回忆带来的独特精神体验和强烈的归属感激发他们对公园文化传承的渴望。[6]
第四,文化成为公园的灵魂。每个老的城市公园经过时间的积累和历史的沉淀,都有能够反映当地的文化和历史。而公园文化的表现形式有许多种,既有造景艺术、建筑、美术、哲学和文学等表现形式,也有以群众文化活动和科普教育为背景的形式。
2.2我国开放式城市公园外部环境分析
第一,社会经济条件。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生活节奏的增加,城市居民面临收入时间增多、工作压力增加、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等诸多社会经济问题,呼吁着低成本、高质量的城市休闲空间的出现,开放式城市公园应运而生。
第二,思想意识条件。休闲活动的兴起标志着现代社会的人们从对物质的满足转向对精神需求的满足,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休闲时哲学、艺术和科学诞生的基本条件之一”。开放式城市公园的发展无疑反映了人们对休闲这种生活方式的认同,从功能上成为了城市不同尺度休闲空间等级系统的组成部分。
第三,成熟稳定的周边社区与城市环境。城市公园最初的建设选址,一般会选择经济相对发达,人口相对密集的城市中心区,从而有比较成熟的周边社区和城市环境。
第四,政策条件。2007 年 3 月 5
日温家宝总理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完善消费政策,积极培育旅游、文化、休闲、健身等消费热点,扩大居民消费”。诸如《成都市开放式城市公园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开放式城市公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3 开放式城市公园对城市休闲的意义
城市居民的日常休闲活动需要一定的公共空间和休闲设施。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的组成部分,不仅有着宽阔的活动空间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而且为游憩者提供了很多娱乐设施,因此成为城市居民放松身心的好去处。休闲设施是城市休闲发展的基础,城市居民借助休闲设施,保障、促进和提升休闲需求和休闲质量,从而获得更好的休闲体验。而开放式城市公园则具备以上两个重要条件。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和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向城市居民提供了开阔的活动场地和良好的环境。同时,开放式城市公园内部的基础设施和娱乐设施等也是进行休闲活动的载体。因此,开放式城市公园无疑因为承载了城市居民日常休闲活动,深深地融入了城市之中,成为城市居民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人们通过述说、聆听和观看等不同的方式来达到互相交流的目的,成为社会交流的良好载体。城市公园的开放,是城市服务功能的完善,也是城市质量的提升,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城市休闲氛围,培育宜居的城市生活,提升城市的总体品牌,是和谐社会创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人为本的根本性的体现。
4目前我国开放式城市公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城市公园实行开放式管理后,政府对开放式公园有了大量资金投入,进行一系列的功能布局和绿化建设,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但在营造休闲气氛、建设休闲环境、打造休闲空间的品质和提供休闲服务产品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第一,休闲产品类型单一。以成都的人民公园为例,在被调查者中有80.10%的游人认为目前人民公园提供的休闲产品较为单一。在进一步的访谈和实地调研中发现人民公园目前提供的主要休闲产品包括(室内外)茶馆、本地特色餐馆、棋牌麻将馆、游乐场娱乐、定期举办书画展,及为游人提供免费的活动场所以开展跳舞、唱歌等活动。从休闲活动的状态而言,尽管人民公园提供了动态与静态的休闲产品,然而休闲产品类型仍然集中于大众娱乐型休闲游憩,甚少涉及文化型休闲游憩、生态型休闲游憩与度假型休闲游憩。因此,休闲产品类型单一成为城市公园营造休闲气氛、建设休闲环境、提供休闲服务产品面临的一大问题。
第二,缺乏优质人文环境。王东(2004)在对武汉市免费开放的滨江公园的调查中发现,滨江公园的声景比较杂乱,相互干扰比较大。不同的声音对不同的人群感觉完全不一样[7],一些喜欢唱戏和听戏的老人,通过扩音器把声音传递到的公园的每一个角落,而在一些不喜欢戏曲的人耳中,这就是一种噪声。一走进公园的大门,就会听到歌声、乐器声、喧闹声就通过麦克风、高音喇叭传了过来,园内十余个唱歌、跳舞的场子十分火爆,扩音器音量开到了最大,喧嚣的噪声以及人群打乱了公园的清幽,让公园乱成了“一锅粥”。
这种现象可以说在全国的开放式公园都普遍存在的现象。
第三,缺乏文化创新和内涵的提升。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种程度上是城市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缩影,并由此成为城市居民生活记忆中不可抹灭的部分。因而,城市公园应该成为历史文化、景观意象、地域特色文化内涵等这些综合艺术表现与表达载体。周玮,黄震方在城市公园免费开放对游客(包括本地和外地游客)感知价值维度的影响及效应分析中以南京中山陵为例,对文化价值的感知测量中,建筑景观文化内涵和旅游商品文化品位的均值偏低,说明中山陵虽然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名人价值,但在开发与建设中,并未遵循史脉—地脉—文脉的时空机理,深度挖掘名人文化—景观文化—商品文化存蓄的内生价值,而使游客对文化价值的整体感知相对较弱[8]。
第四,由于开放式的管理使各类休闲设施、环境卫生和植被遭到破坏。城市公园实行开放式管理,改善了城市生态及人居环境,广大市民也得到了实惠和便利,但由于公园免费向市民开放后,进入公园的次数迅速增加,对公园内各种资源的使用更加频繁,因此公园内的基础设施、环境卫生和绿色植被都有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偷盗珍贵花木等系列问题。而门票的取消,让公园减少了较大部分的收入,仅靠政府对公园有限的扶持资金和其他方面的营业收入进行日常的维护和管理,这本身就变得更加困难。
第五,公园的治安及安全存在隐患。城市公园免费开放满足了城市居民对城市休闲空间的需求,但是公共空间安全性让人担忧,小偷、乞讨、不法商贩大量涌入,乱摆卖、偷窃、抢劫等现象常常出现,园内随处可见乞讨者围着游人打转,严重干扰了游园的正常秩序。另外,城市公园免费开放后,管理不到位或管理缺失,本身也有存在着安全隐患,如树木倒塌伤人、儿童溺水身亡等事件。
5城市休闲背景下开放式公园建设的建议
5.1打造开发多层次休闲产品
城市休闲在我国城市社区发展的实践证明,它已经成为现代城市社区居民社会生活方式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市民城市休闲需求的多样化决定了开放式城市公园休闲产品供给的多层次化与体系化。要积极开发多层次休闲产品,城市公园应当首先创新休闲产品结构,构建大众娱乐型休闲游憩、文化型休闲游憩、生态型休闲游憩与度假型休闲游憩产品为主的产品体系;其次应当提高休闲产品质量,不断提升休闲产品开发设施的规模、服务理念、产品功能等模块的发展层次及需求。
5.2合理设计活动空间
很多城市公园是重绿化、轻空间的传统公园,存在活动空间不够,或者是空间布局不合理的问题。为了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休闲活动需求,合理布局动态区与静态区,既要有空间大、视野开阔的活动广场场所,人们可以进行非私密性的健身活动,又有满足个人空间私密性需求的小场所,适合于安静的欣赏风景、听音乐、看书、交流,同时,又能观赏到动态区的活动,以满足“人看人”的心理需求。利用围栏、绿植矮墙、建筑小品等营造一个开敞与封闭相结合的外部空间。在不同活动区域的交汇处种植绿篱、爬藤植物和乔木,它们能使空间具有流通感,还能吸收一定的噪声,在带来的良好的视觉效果的同时,会减少噪声干扰的影响[9]。
5.3承载历史记忆,突显地方文化特色
一个城市公园,它处在城市之中,是城市居民休闲游憩的主要活动空间,但它也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变迁的映像,因而,应该有责任和义务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在城市公园中以一种大众化的艺术形式展现和表达出来,并达到一种延续,实现厚重的文化,轻松地表达。在开放式城市公园的初建和改造中一定要保留传统文化元素,在设计中一方面应注重合理挖掘与合理展现当地传统文化的,另一方面应当予以保留或者谨慎的维护改建公园里原有的凝聚文化内涵的园林元素符号[10]。由于现代人的生活形态的更新速度加快,更加回归物质生活,为现代人创造一些城市精神文化内涵丰富、地域景观特色鲜明的生活环境,显得格外重要。承载历史记忆,突显地方文化特色的公园会更有艺术魅力,也同时也具有独特性[11],这样的城市公园会成为城市的一张名片。
5.4公园加大管理力度,通过各种手段,强化游人保护公园环境的意识
建立和完善公园经营与管理的相关的法律与法规,为公园管理提供法律依据与保障,公园还可以通过向游人发放宣传单、公益广告、广播宣传等多种手段,向市民宣传园林管理条例与环境保护意识、卫生维护和安全防范等方面的知识,提倡游客文明游园。同时,面向社会公开聘请义务监督员和志愿者参与公园管理。
5.5借鉴外国经营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
城市公园免费开放之后,管理的难点在于基础设施的投入与维护、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公园的环境容量研究,还有园内治安的维护等等。原有的管理体制显然不能解决免费开放之后出现的新问题,英国和美国在对公众免费开放的城市公园经营与管理有着长期积累的丰富经验,这些经验应该值得我们充分的研究和借鉴,这样才能创造出新的管理体制,避免少走弯路。
结语
城市公园由传统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结果,开放式城市公园的建设,不仅体现着以人为本的城市和谐,更承载着着城市居民的对生活质量的追求的美好愿望。我们期待着,随着建设的不断建设与发展,开放式城市公园真正成为城市居民城市休闲场所,承载着城市休闲的各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