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南京:下关

admin 2010-12-23 来源:景观中国网
1899年,南京下关正式对外开放为商埠,并在下关设金陵关。开埠之初仅限于下关沿江一带,未及城内,各国均纷纷在下关设领事馆与商行。招商局和太古、怡和洋行以及大阪商船会社等陆续在江边兴建码头,促使下关大马路、二马路、永宁街一带商业区发展起来,成为“洋风”建筑影响南京的中介。
  虽然中法《天津条约》规定南京开埠,但因当时南京是太平天国的首都,英、法不敢前来通商,建筑方式仍按旧制。
  
  太平天国失败后,1868年法国传教士在原佛教古寺废址上新建天主堂,1870年建成,是南京现存最早的 “洋风”建筑实例。此后,基督教在南京发展,教堂、教会学校和医院也日渐增多。1888年美国传教士创设汇文书院,同年建有三层教学楼,砖木结构,是南京最早的三层“洋风”建筑。
  
  1899年,南京下关正式对外开放为商埠,并在下关设金陵关。开埠之初仅限于下关沿江一带,未及城内,各国均纷纷在下关设领事馆与商行。招商局和太古、怡和洋行以及大阪商船会社等陆续在江边兴建码头,促使下关大马路、二马路、永宁街一带商业区发展起来,成为“洋风”建筑影响南京的中介。
  
  二十世纪初年,南京的一些官方建筑及商店铺面都相继仿造“洋风”样式。较典型的有:
江苏省谘议局(1908年,孙支厦设计)、南洋劝业会场建筑(1910年)、扬子饭店(1915年)、下关电灯厂(1917年)、下关中国银行(1918年)、江苏邮政管理局(1918年)。
  
  进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南京近代建筑开始繁荣时期,尤其是国民党政府于1927年正式将首都定在南京,促使了城市的全面规划与建设,形成建设高潮。这以吕彦直设计的中山陵(1926-1929年)和南京政府制订的《首都计划》(1929年12月)为代表。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第二个时期,南京占有重要地位。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