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上海:外滩

admin 2010-12-23 来源:景观中国网
外滩一般指苏州河与黄浦江交汇处,北起苏州河口、南至金陵东路一段长约1500米的沿江地带。上海市区数条东西干道均起始于此,外滩可以说是上海城市的中心。近三十座并排而立的洋式建筑,加上东面的大道、绿化带,连同黄浦江,形成了外滩独有的风貌。
  上海:外滩
  
  1843年11月17日,上海正式开放为通商口岸。1845年11月29日《上海租地章程》的公布,成为西方建筑进入上海的序幕,“洋泾浜以北,李家场以南”成为英租界;随后,法、美租界相继划定。1847年上海有外侨108人,到1850年增加到143人。他们最初都居住在上海南市老城外、沿黄浦江一带的民房,到上世纪四十年代末陆续搬进租界,并开始经营建设外滩(Bund of Shanghai,又称“黄浦滩”)。
  
  外滩一般指苏州河与黄浦江交汇处,北起苏州河口、南至金陵东路一段长约1500米的沿江地带。上海市区数条东西干道均起始于此,外滩可以说是上海城市的中心。近三十座并排而立的洋式建筑,加上东面的大道、绿化带,连同黄浦江,形成了外滩独有的风貌。
  
  外滩建筑样式基本为“洋风”,其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
  
  ⑴ 初建期:十九世纪中、下叶。
  
  建造的房屋先是木结构,后来很快发展成砖木结构,基本为外廊样式(Veranda Style)。1857年间,外滩由北往南大致有16处重要建筑:
  
  旧英国领事馆、怡和洋行、沙逊洋行、仁记洋行、琼记洋行、迪克逊医所、萧氏兄弟洋行、宝顺洋行、江海关、华记洋行、史密斯·甘纳地洋行、旗昌洋行、会德丰洋行、亚森丹洋行、福格洋行、旧法国领事馆(租用旧房)。
  
  此后陆续建成的早期英国总会(1864年)、法国领事馆(1865年)、汇中饭店(1866年)、英国领事馆(1873年)和早期汇丰银行(1880年)仍保持外廊样式。现存的仅有1873年所建英国领事馆。
  
  ⑵ 发展期: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
  
  原有旧房基本拆除,新建筑多为三、四层的砖木结构,样式转以仿西方古典主义为主。汇中饭店新楼(1906年)具文艺复兴特征,东方汇理银行(1911年)、第二代英国总会(1911年)、亚细亚火油公司则仿古典主义样式。
  
  ⑶ 形成期: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外滩建筑格局基本形成,现代派的影响有所表现,但“洋风”建筑则达到顶峰。以公和洋行(Palmer & Turner)设计的第三代汇丰银行(1923年)、海关大楼(1925年)为标志;沙逊大厦(1928年)则可看作从“洋风”到现代派的过渡性建筑。  1843年11月17日,上海正式开放为通商口岸。1845年11月29日《上海租地章程》的公布,成为西方建筑进入上海的序幕,“洋泾浜以北,李家场以南”成为英租界;随后,法、美租界相继划定。1847年上海有外侨108人,到1850年增加到143人。他们最初都居住在上海南市老城外、沿黄浦江一带的民房,到上世纪四十年代末陆续搬进租界,并开始经营建设外滩(Bund of Shanghai,又称“黄浦滩”)。
  
  外滩一般指苏州河与黄浦江交汇处,北起苏州河口、南至金陵东路一段长约1500米的沿江地带。上海市区数条东西干道均起始于此,外滩可以说是上海城市的中心。近三十座并排而立的洋式建筑,加上东面的大道、绿化带,连同黄浦江,形成了外滩独有的风貌。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