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园林的低桥之美
金学智在《中国园林美学》一书中写到: “扬州宅园,往往以低桥为美”。此处所论园林,当不包括现今湖上园林的瘦西湖,而是城市山林的个园、寄啸山庄、片石山房、小盘谷等。从造园观景的视角看,所指低桥,应是梁式平桥或步石两类。因是私家宅园,故面积不大,园内池水,多是浅浅一勺,无疑以低亚近水,通水不通舟的梁式平桥或步石为佳。
梁式桥,曲者生动;直者古朴。而扬州园林以平曲桥为多。平曲桥之美首先在于充分体现了中国园林贵“曲”的造园思想。清代学者钱泳就说过:“中国园林如作诗文,必曲折有法。”尚曲,以曲为美,曲径通幽,由曲而生成园林中山水丘壑的深邃之境是曲桥最根本的特点。个园夏山、卷石洞天湖石假山,岸,水,山之间,俱是以青石板作桥,婉蜒有三,将游人引入山腹或洞室深处。其次,曲桥之美是在于与四周环境的和谐统一,相互生色。如片石山房的梁式曲桥就被陈从周誉为“古朴浑成,富有山林的气氛。”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城北录·卷六》记:“桥之佳者……'九峰园'美人桥为最。低亚作梗,通水不通舟。”《卷七》又记:“雨花庵门外嵌石刻曰'砚池染翰'。联云:'高树夕阳连古巷,小桥流水接平沙'。门前石板桥三折……”此石板桥即美人桥。“美人桥在扫垢山尾砚池”(《卷八》)。在《扬州名胜录·卷三》则又有以下记载:“《梦香词》云:听莺宜近美人桥。”桥本无声,却助听兴,是移情,还是通感,略略想来,只会更助一份游园之乐,更添一份赏园之趣。再有,园林中的平曲桥还美在既显于水,又隐于水。所谓显于水,是它架于水上,一方面,对平的水面起到了隔而不隔、蔽而不蔽的审美效果,拓宽和丰富了水景的层次和空间;另一方面,曲桥又由于自身的宛转、小巧,常成为水面造景、显景的一部分。如扬州何园通向水心亭的平曲桥,就是看景和被看的绝佳处。所谓隐于水,是由于它低平贴水,又成了水面最好的装饰与点化。假若把水面比喻成一张纸,那么平曲桥就是这纸上最动人的一条曲线。
如果说梁式曲桥重形,那园林中的点其步石则是重意了。所谓“点其步石”,是将一些石块平落于水中,形成线、形成道,使人能蹑步而行,故又叫“掇步桥”、“汀步桥”、“踏步桥”。它介于似桥非桥,似石非石之间,无架桥之形,却有渡桥之意;有人工的巧作,却更有自然的野趣。故有专家称,(点其步石)尤与自然相契合,实远胜架桥其上。扬州小盘谷所用步石之法,古今学者已多有论述,可谓是其佳构的代表。
点其步石的美,首先表现为与水的关系更为亲近,人行其上,最有凌波之意。站在步石上看诸景,看山须仰视,看水似汪洋。山愈显其高,水愈显其近。再看步石通丘壑水尽处,隐隐点点的褐色石面,更易让人感受到“水因断而流远”的意境。其二,步石之美还在于是中国园林美学“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最好阐释。步石石体大部分浸于水中,只露水面稍许,其稍许部分,又因水故,久而生苔,青青点点,尤显自然古韵。扬州小盘谷西园曲池的步石排列,或疏、或密、或紧贴、或斜出,有动感、有节奏,石与石之间,间隔较宽,见水不见石处,便宛如中国书法中的飞白,更有几分墨不到而意到的艺术趣味。看一段扬州学者朱江在《扬州园林品赏录》中对小盘谷的描述:“(小盘谷)踏石越水,紧贴东墙,有悬崖滨水,嵌'水云深处'四字额,以寓其意”。“水云深处”四字,妙极,实在是对小盘谷步石、池水、假山所共同营造出自然之境的传神写照。
以上所述,只算是对扬州园林的管中一窥,它的形、它的声、它的色、它所有的美,或许,只有当你亲临其境,才会真正感受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