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里的“里程碑”
admin
2010-02-16
来源:景观中国网
华灯初上,透过红镶绿的窗棂,柔和而昏黄的灯光打在东四四条59号院青砖地上,胡同里的生活看起来已与以往迥然不同。
住房保障政策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相对接,使北京有信心面对“世界级难题”
华灯初上,透过红镶绿的窗棂,柔和而昏黄的灯光打在东四四条59号院青砖地上,胡同里的生活看起来已与以往迥然不同。
青砖灰瓦,古朴的窗棂,天井里头顶上傍晚的夜空很干净,可以看见的只是邻院里的树梢。61岁的金大钧与3岁的乔金悦祖孙俩,在整洁的青砖地上玩游戏。而此前59号被称为低洼院,晴天飘尘雨天泥泞。
在全北京,并不止金大钧一家人,开始了这样与以往不同的生活——2007年年底,北京市在旧城内东城、西城、宣武、崇文四区开始了新中国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房屋修缮和市政改造工作,最终将有40条胡同、1474个院落、9635户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改善。
此前,旧城胡同内“大杂院”的生活,往往使人产生时光倒流的感觉,烧煤取暖、在简易厨房里做饭、出行100米外上厕所等生活上的“大问题”,时刻影响着居住在那里的居民的生活质量。
这次北京市政府投放10亿元人民币的改造工程,将使近万户胡同内的居民过上现代化的生活。不仅如此,这一举措也将试图破解居民住房保障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这一纠结在一起的双重难题。
一向“苛刻”的著名文保专家谢辰生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说:“我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奋斗了半个世纪。我认为,北京市现在搞的这个修缮四合院的工程,就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里程碑。”
面对世界级难题
“以前天井里,是孩子们练习自行车的地方。”西廊下胡同82岁的魏秀阁说。
但这个情况,在唐山大地震后发生了改变。当时,西廊下胡同的居民在天井里搭起了抗震棚,后来就开始搭建一个个小房子,再后来天井就都挤满了房屋。
西廊下西邻福绥境胡同。福绥境胡同的谢治老人说,原来院子里铺了砖,但是由于低洼,下雨时会积水,这时他只能把水扫出去。在胡同里,一些生活上的困难很长时间没有解决,比如冬天取暖还要烧煤,上厕所也不方便,要到院外的胡同去。他有肠炎,肚子疼起来的话,有时来不及,只能便在盆里,然后再出去倒。
谢治说,他记得周恩来总理在世时,福绥境胡同上过电影纪录片,那时的福绥境胡同被称为“文明一条小街”。可现在,“用‘危、破、挤、乱’来形容胡同里的四合院毫不为过,天井普遍被自建房、棚子、煤堆占满,两户人家打开窗户窗框就碰到了一块儿,危破的房屋雨天漏水是常态,胡同里居住条件已远远落后于时代。”
胡同里的居民大多数是住在公房里,而这些租金并不够弥补房屋本身的维修费用。以北京市西城区为例,直管公房一直是政策性租金,楼房3.05元/平方米,平房每平方米一两块钱,租金不够养房,由于人口密集,使用率高,修缮速度赶不上房屋破损速度。
由于历史原因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胡同中的四合院早已失去风采。居住条件差,安全隐患多,房屋大多属于三类以上危险房屋,加之私搭乱建现象严重,一些有价值的建筑得不到修缮。
“老大难呀,”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徐苹芳在评价北京古都风貌保护和旧房改造时说,“旧城的胡同还是规矩的,布局没有变,还是元代留存的胡同肌理,这是宝贵的文化传承。可是住在胡同里的群众生活要改善,这对矛盾是世界级的难题呀。”
走出开发带危改的模式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北京市用开发带危改、市政带危改的方式,来解决群众的住房问题。
谢辰生认为,这种“推平头、盖大楼”的模式本身是有问题的,因为开发商必然追求利益,强拆的方式,伤害了居民的利益。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面,虽然划定了保护区,但没能把旧城作为一个整体来保护。
2004年11月,北京市政府组织成立了由十名专家组成的“古都风貌保护与危房改造专家顾问组”,凡涉及文物保护和古都风貌保护的建设项目,在立项前必须召开专家论证会。
同年,北京市东城区确定了以“微循环”方式实施平房院落修缮改造的工作思路,以居民自愿为前提,通过政府组织,产权人实施,居民共同参与,为旧城渐进式更新打开了新局面。
2005年制定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提出对北京旧城要整体保护的概念,被誉为一大转折。
其后,文物、规划及建设部门又共同制定了《北京旧城房屋修缮与保护技术导则》。“改善、修缮、疏散”成为北京旧城危旧房改造的总体要求,文物保护工程和民生建设工程得以统一。
这是一个整体配套的方案:房屋外观整体不动,主要是加强内部基础设施,提高生活质量;但是又因地制宜,不同宽度的胡同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改造和修缮,保持胡同的肌里和尺度。
“危改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使老百姓的生活改善。”谢辰生说,“人是以群分的,所以危改存在一个到底倾向于哪些人的问题。它的对象应该是平民,是弱势群体。那些大款和有钱人,不是也不应该是危改的照顾对象。”
“然而,恰好是以往的危改模式伤害了弱势群体,这显然有悖于危改的初衷,事实上也制造了许多社会矛盾,比如和群众的矛盾,和城市保护的矛盾。”
“赔本买卖”物有所值
“五十年前老四合院的感觉又找回来了。”东四四条胡同61号院的杨庆林说。
院门是朱红的如意门,门簪上刻着“吉祥”二字。屋檐底下,几行刻着梅花、菊花等花纹的砖雕颇为引人注目。
“都是过去的老东西。‘文革’期间‘破四旧’,用白灰给糊上了。这次整修,两个工人用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又把它一点儿一点儿地剔出来了。”望着重见天日的精美砖雕,杨庆林不无感慨地说道。
“这下心里安生了。”杨庆林的夫人李淑娥说,“当时院里人都以为翻建完这院就不让搬回来了,所以参加全院动员的时候我们还不乐意。没想到是政府出钱给我们盖新房子,而且说四合院里要没有老百姓,胡同就没民间风情了。”
金大钧说:“原来拆、搬都不确定,现在心里踏实了。原来院子里乱糟糟的,现在好了,院子里很整洁,大家也开始珍惜起来,美上加美进入了良性循环。”
北京市对这一次旧房改造的指导原则是“解危先行,修缮为主,完善市政,适当疏散”,“以人为本”被要求落实到所有房屋修缮方案的制定之中。
老北京民居气韵的恢复,得益于文保部门对修缮工程的参与和监督。根据文保部门的要求,这次院落修缮总的原则是“修旧如旧”。《北京旧城房屋修缮与保护技术导则》对不同类型的房屋规定了不同的修缮办法,甚至屋面铺什么瓦,墙面贴什么砖,门窗用什么木材,都有细致的规定。
这次北京市老城区旧房改造工程得到了大部分市民的认同,这在北京市的旧城改造工程中是比较少见的。
“对以前的危改方式,专家组成员之间总有意见分歧,对这次改造,所有的专家一致赞成,这是大好事!”谢辰生说,“由政府主导,就排斥了开发商的介入,这是一个根本的转折。原来只是思想的转变,现在是思想与现实都是统一的了,这是一个转折点。”
“旧城改造,地方政府可以拆房卖地挣钱,还可以创造GDP;而旧房改造,地方政府不仅赚不到钱,还要倒贴一大笔——这次北京市给四个城区的旧房改造经费总额达十亿元。可是,这笔钱花得合情合理,花得物有所值。”当地媒体对此发表评论,“其实,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维护者,它常常要做一些‘赔本的买卖’,它更多考虑的应是对历史对未来的负责,如此才能科学决策,赢得最大的认可。”
兼顾民生的新思路
北京市文物局文保处业务负责人王昕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这次改造的思路是渐进性地改进居民的居住环境,是一种改善,而不是一步到位。
由于四合院内的人口一时难以疏散,院内临时搭建的房屋仍然得到保留。这次旧房改造工程是以修缮、改善与疏散三原则来进行的,其中最困难的就是疏散。“疏散能解决的话,其他工作就都好办了。”王昕说。
“这是一个过渡。”谢辰生说,“坚持下去,持续做下去,最终就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北京大学博士生姚远今年1月24日在媒体上发表文章《我给市长进一言》:“2007年的北京‘旧房改造’堪称是保护文化兼顾民生的新思路,得到了社会各界和住户们的普遍称赞。努力将这条新思路从保护区推广到旧城的整体保护,是落在新一届市政府肩上的重任。此外,如何遵从民意,依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审慎处理前门、宣南以及那些尚未实施的旧城‘危改’项目,我认为是北京市长需要细细思量的大事。”
2月17日,北京市市长郭金龙来到宣武区,就老城区改造和古都风貌保护工作进行了调研。他在现场说,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要和改善民生、疏解人口结合起来,在推进过程中不要沿用简单的房地产开发模式,要积极推进、依法推进、加强规划、维护稳定,在加大力度的同时要审慎对待,抓住主要矛盾,在认真规划的基础上成熟一块推进一块,不断探索更多的经验。
华灯初上,透过红镶绿的窗棂,柔和而昏黄的灯光打在东四四条59号院青砖地上,胡同里的生活看起来已与以往迥然不同。
青砖灰瓦,古朴的窗棂,天井里头顶上傍晚的夜空很干净,可以看见的只是邻院里的树梢。61岁的金大钧与3岁的乔金悦祖孙俩,在整洁的青砖地上玩游戏。而此前59号被称为低洼院,晴天飘尘雨天泥泞。
在全北京,并不止金大钧一家人,开始了这样与以往不同的生活——2007年年底,北京市在旧城内东城、西城、宣武、崇文四区开始了新中国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房屋修缮和市政改造工作,最终将有40条胡同、1474个院落、9635户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改善。
此前,旧城胡同内“大杂院”的生活,往往使人产生时光倒流的感觉,烧煤取暖、在简易厨房里做饭、出行100米外上厕所等生活上的“大问题”,时刻影响着居住在那里的居民的生活质量。
这次北京市政府投放10亿元人民币的改造工程,将使近万户胡同内的居民过上现代化的生活。不仅如此,这一举措也将试图破解居民住房保障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这一纠结在一起的双重难题。
一向“苛刻”的著名文保专家谢辰生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说:“我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奋斗了半个世纪。我认为,北京市现在搞的这个修缮四合院的工程,就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里程碑。”
面对世界级难题
“以前天井里,是孩子们练习自行车的地方。”西廊下胡同82岁的魏秀阁说。
但这个情况,在唐山大地震后发生了改变。当时,西廊下胡同的居民在天井里搭起了抗震棚,后来就开始搭建一个个小房子,再后来天井就都挤满了房屋。
西廊下西邻福绥境胡同。福绥境胡同的谢治老人说,原来院子里铺了砖,但是由于低洼,下雨时会积水,这时他只能把水扫出去。在胡同里,一些生活上的困难很长时间没有解决,比如冬天取暖还要烧煤,上厕所也不方便,要到院外的胡同去。他有肠炎,肚子疼起来的话,有时来不及,只能便在盆里,然后再出去倒。
谢治说,他记得周恩来总理在世时,福绥境胡同上过电影纪录片,那时的福绥境胡同被称为“文明一条小街”。可现在,“用‘危、破、挤、乱’来形容胡同里的四合院毫不为过,天井普遍被自建房、棚子、煤堆占满,两户人家打开窗户窗框就碰到了一块儿,危破的房屋雨天漏水是常态,胡同里居住条件已远远落后于时代。”
胡同里的居民大多数是住在公房里,而这些租金并不够弥补房屋本身的维修费用。以北京市西城区为例,直管公房一直是政策性租金,楼房3.05元/平方米,平房每平方米一两块钱,租金不够养房,由于人口密集,使用率高,修缮速度赶不上房屋破损速度。
由于历史原因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胡同中的四合院早已失去风采。居住条件差,安全隐患多,房屋大多属于三类以上危险房屋,加之私搭乱建现象严重,一些有价值的建筑得不到修缮。
“老大难呀,”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徐苹芳在评价北京古都风貌保护和旧房改造时说,“旧城的胡同还是规矩的,布局没有变,还是元代留存的胡同肌理,这是宝贵的文化传承。可是住在胡同里的群众生活要改善,这对矛盾是世界级的难题呀。”
走出开发带危改的模式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北京市用开发带危改、市政带危改的方式,来解决群众的住房问题。
谢辰生认为,这种“推平头、盖大楼”的模式本身是有问题的,因为开发商必然追求利益,强拆的方式,伤害了居民的利益。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面,虽然划定了保护区,但没能把旧城作为一个整体来保护。
2004年11月,北京市政府组织成立了由十名专家组成的“古都风貌保护与危房改造专家顾问组”,凡涉及文物保护和古都风貌保护的建设项目,在立项前必须召开专家论证会。
同年,北京市东城区确定了以“微循环”方式实施平房院落修缮改造的工作思路,以居民自愿为前提,通过政府组织,产权人实施,居民共同参与,为旧城渐进式更新打开了新局面。
2005年制定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提出对北京旧城要整体保护的概念,被誉为一大转折。
其后,文物、规划及建设部门又共同制定了《北京旧城房屋修缮与保护技术导则》。“改善、修缮、疏散”成为北京旧城危旧房改造的总体要求,文物保护工程和民生建设工程得以统一。
这是一个整体配套的方案:房屋外观整体不动,主要是加强内部基础设施,提高生活质量;但是又因地制宜,不同宽度的胡同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改造和修缮,保持胡同的肌里和尺度。
“危改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使老百姓的生活改善。”谢辰生说,“人是以群分的,所以危改存在一个到底倾向于哪些人的问题。它的对象应该是平民,是弱势群体。那些大款和有钱人,不是也不应该是危改的照顾对象。”
“然而,恰好是以往的危改模式伤害了弱势群体,这显然有悖于危改的初衷,事实上也制造了许多社会矛盾,比如和群众的矛盾,和城市保护的矛盾。”
“赔本买卖”物有所值
“五十年前老四合院的感觉又找回来了。”东四四条胡同61号院的杨庆林说。
院门是朱红的如意门,门簪上刻着“吉祥”二字。屋檐底下,几行刻着梅花、菊花等花纹的砖雕颇为引人注目。
“都是过去的老东西。‘文革’期间‘破四旧’,用白灰给糊上了。这次整修,两个工人用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又把它一点儿一点儿地剔出来了。”望着重见天日的精美砖雕,杨庆林不无感慨地说道。
“这下心里安生了。”杨庆林的夫人李淑娥说,“当时院里人都以为翻建完这院就不让搬回来了,所以参加全院动员的时候我们还不乐意。没想到是政府出钱给我们盖新房子,而且说四合院里要没有老百姓,胡同就没民间风情了。”
金大钧说:“原来拆、搬都不确定,现在心里踏实了。原来院子里乱糟糟的,现在好了,院子里很整洁,大家也开始珍惜起来,美上加美进入了良性循环。”
北京市对这一次旧房改造的指导原则是“解危先行,修缮为主,完善市政,适当疏散”,“以人为本”被要求落实到所有房屋修缮方案的制定之中。
老北京民居气韵的恢复,得益于文保部门对修缮工程的参与和监督。根据文保部门的要求,这次院落修缮总的原则是“修旧如旧”。《北京旧城房屋修缮与保护技术导则》对不同类型的房屋规定了不同的修缮办法,甚至屋面铺什么瓦,墙面贴什么砖,门窗用什么木材,都有细致的规定。
这次北京市老城区旧房改造工程得到了大部分市民的认同,这在北京市的旧城改造工程中是比较少见的。
“对以前的危改方式,专家组成员之间总有意见分歧,对这次改造,所有的专家一致赞成,这是大好事!”谢辰生说,“由政府主导,就排斥了开发商的介入,这是一个根本的转折。原来只是思想的转变,现在是思想与现实都是统一的了,这是一个转折点。”
“旧城改造,地方政府可以拆房卖地挣钱,还可以创造GDP;而旧房改造,地方政府不仅赚不到钱,还要倒贴一大笔——这次北京市给四个城区的旧房改造经费总额达十亿元。可是,这笔钱花得合情合理,花得物有所值。”当地媒体对此发表评论,“其实,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维护者,它常常要做一些‘赔本的买卖’,它更多考虑的应是对历史对未来的负责,如此才能科学决策,赢得最大的认可。”
兼顾民生的新思路
北京市文物局文保处业务负责人王昕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这次改造的思路是渐进性地改进居民的居住环境,是一种改善,而不是一步到位。
由于四合院内的人口一时难以疏散,院内临时搭建的房屋仍然得到保留。这次旧房改造工程是以修缮、改善与疏散三原则来进行的,其中最困难的就是疏散。“疏散能解决的话,其他工作就都好办了。”王昕说。
“这是一个过渡。”谢辰生说,“坚持下去,持续做下去,最终就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北京大学博士生姚远今年1月24日在媒体上发表文章《我给市长进一言》:“2007年的北京‘旧房改造’堪称是保护文化兼顾民生的新思路,得到了社会各界和住户们的普遍称赞。努力将这条新思路从保护区推广到旧城的整体保护,是落在新一届市政府肩上的重任。此外,如何遵从民意,依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审慎处理前门、宣南以及那些尚未实施的旧城‘危改’项目,我认为是北京市长需要细细思量的大事。”
2月17日,北京市市长郭金龙来到宣武区,就老城区改造和古都风貌保护工作进行了调研。他在现场说,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要和改善民生、疏解人口结合起来,在推进过程中不要沿用简单的房地产开发模式,要积极推进、依法推进、加强规划、维护稳定,在加大力度的同时要审慎对待,抓住主要矛盾,在认真规划的基础上成熟一块推进一块,不断探索更多的经验。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