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走出黄金宝地上的萧条
在北京率先打出“四合院专业代理评估”招牌的井蕴娇这段时间很是着急,找她代理购买四合院的人越来越多,买下来之后多要彻底翻修。眼见一处处四合院被拆了又建,井蕴娇心中不是滋味,她在想:这些老院子,到底包含着多少文化遗产的信息?能不能请专家鉴定一下,把这些信息提前告诉给买家呢?
在北京的老城区,有20多年没有公布新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了。这20多年,正是老城被大拆之时,已公布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数量有限,即使如此,有的也未逃脱被铲除的命运。一段时间以来,市、区两级政府都忙于旧城改造,不公布新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也算是不给推土机找麻烦。情况在2000年发生了变化,这一年,北京市公布了首批历史文化保护区,禁止在保护区内大拆大建。此后,鼓励社会力量购买四合院的政策出台,井蕴娇的四合院买卖便越发地红火。
“北京的四合院见证了许多历史故事,如果我能发掘到这些历史文化信息,它们就更有吸引力,销售价格肯定比普通的院子要高,买家也会备加珍惜,不会轻易地拆改,因为这些信息,既有文化价值,又有经济价值。”井蕴娇向我道出了她心中的秘密。
近年来,北京四合院的行情大涨,找井蕴娇买院子的多为投资客,前几年卖几百万元的院子,现在一转手就是上千万。“谁说这些老院子是破烂玩意?”井蕴娇说,“四合院的投资回报率多高啊!”
可是,在中国的城市里,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传统民居在成片成片地“腐烂”,它们多身处市中心区,多在优质地段,可长期以来,无人爱惜,无人交易,危房率急剧上升,成为黄金宝地上的萧条。
在过去,对房屋的养护,是一种基于房屋自由交易的市场行为,无需政府投入财力——买家购得房产后,多会加以修缮翻新,如无现金保持房屋质量,可通过出租或房屋抵押贷款获得修缮费用,或干脆将房屋售卖。在此种关系中,财产权的稳定最为重要,否则,这种市场行为就不会发生。
经历1958年对私房的改造,“文化大革命”对私房的没收,中国城镇房屋的产权关系出现了混乱,大量受宪法保护的私有房屋被违法侵占。“文革”结束后落实私房政策,由于种种原因,被侵占的房屋未能彻底退还原产权人,旋即大规模旧城改造开始,“拆”字旗下,这些老房子更是无人敢修、无人敢买,它们不是被拆掉,就是自己烂掉。
于是,中国的城市出现了一个罕见的现象:在经济增长的和平时期,城市的细胞——房屋——出现了大规模的衰败。其衰败之因,一是这些细胞的细胞核——财产权——遭到了破坏,二是这些细胞已不能够通过市场的交易自由地呼吸,它们多被划入危改的范围,产权、户籍均被冻结,结局只有一个——拆。
令人窒息的“拆”屏蔽了市场信息,使这些黄金地段上的房屋完全失去了市场价值。井蕴娇的故事告诉我们,情况完全不必如此,只要把那个“拆”字抹掉,修复并保护房屋的财产权,市场就会让这些房子好起来。
“北京的四合院已越来越少,越来越稀缺了,它们已经是古董,怎么会不值钱呢?”井蕴娇说。她急于请专家鉴定老院子文物价值的想法,也部分地暗示了这样一个市场规则:文化遗产的价值不仅仅存在于精神层面,它还会积淀为物质财富。文化遗产的吸引力不但会提升自身的市场价值,也会提升周边不动产的市场价值。打一个比方,这个城市有故宫,它的不动产价值就会比没有故宫的城市高。
所以,在一个自由而开放的市场环境里,文化遗产的价值多能通过市场信号敏感地显现。人们支持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是因为这当中还包含着最为实际的经济理由——文化遗产会提高这一地区的吸引力,其价值会积淀为这一地区不动产的市值。
于是,文化遗产拥有者的权利必须受到限制,他们被规定必须按照文物保护的要求对房屋进行修缮。他们由此获得补偿——其房屋修缮方面的税负得到优惠(美国便是如此)。
从经济层面来看,此种政策设计的潜台词是:你们家的房子作为文化遗产留下来,使得街坊邻居们的房子更值钱了,大家就会要求保护你们家的房子,并通过减免税收,来购买你们家因保护而被限制的权利。
显然,只有在财产权稳定的情况下,以上市场规则才会显灵,与之相关的政策设计才会发生。相比之下,尽管中国的市场化改革持续了三十年,1998年通过住房制度改革,建立了房屋产权交易市场,2008年施行了物权法,可房屋产权的稳定性仍面对诸多不确定因素。在这样的情况下,文化遗产的价值更是难以得到真实的市场反馈。
眼下,井蕴娇最头疼的仍是规划问题:“我们最担心的是,刚把院子卖给客户,那个地方就被规划了,要被拆迁了。你说,这让我们怎么向客户交代?”
她得出结论:“四合院的衰败,完全是政策导致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