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青年建筑师该具备多方面防灾减灾能力

admin 2009-04-30 来源:景观中国网
  2009年1月14日我为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的学生讲授了“建筑师如何构建安全空间”的课程,我将它定义为一次3小时的防灾设计观念速成讲座。
2009年1月14日我为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的学生讲授了“建筑师如何构建安全空间”的课程,我将它定义为一次3小时的防灾设计观念速成讲座。在讲课中,我首先引用2003年11月24日发生在俄罗斯莫斯科人民友谊大学留学生楼的火灾事故及2008年11月14日上海商学院某女生宿舍失火,4名学生为逃生从6楼跳下身亡的事件,强调作为建筑院校的学生,应当学习在紧急情况下如果逃离危险地区,应该懂得怎样设计安全空间。在建筑中,“生命第一”是准则,也是维系生命的艺术。为了提高我国城乡建设防灾减灾规划设计水平,让青年建筑师理解并熟悉城市防灾安全设计的责任与要点,本文试从几个方面分析青年建筑师如何培养防灾减灾能力。

  一、建筑师防灾减灾素质是社会责任的反映

  建筑师职业与其他职业相比,具有广泛的社会责任。因为他不仅要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生活空间,还要保证空间的安全性。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一书中用相当大的篇幅,从13个方面描述城内建筑的划分和避免有害气流的空间布置方法,这无疑是早期防灾安全卫生设计的导则。现在高风险社会对建筑师提出了不少挑战,对建筑空间的安全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无论是社区、城乡,安全正逐渐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

  建筑师尤其是正在成长的青年建筑师要勇于向大自然学习,要虚心接受来自安全的防灾减灾知识,使之与肩负的社会责任趋于一致。当今社会,灾害仍然是世界各国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

  统计数据表明,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每年有5%%的社会财富用于救灾、救济活动中。1998年发生在长江流域的特大洪灾,属于全流域大洪水,上游形成大洪峰,与中游洪水叠加,形成上压下顶之势,当时全国有29个省(区市)遭受不同程度洪涝灾害。建筑师虽不是灾害学专家,但需要在其视野中注入自然科学工作者的眼光及阅历,阅读多方面的书籍,如《中国之雨量及风暴说》、《中国历史上之旱灾》;地质学家翁文灏1921年发表了《中国震中地域及其地质构造》;水利专家李仪祉20世纪30年代发表的《中国之水利》、《纵论河患》等,这些文章提出了治理黄河、海河、长江的系统方案,成为每一位有责任感的青年建筑师拓展视野的最佳书籍。

    二、建筑师要树立城市综合减灾的新观念

  从对城乡造成很大影响的北京极端气象天气来看,建筑师要提高三个认识:

  其一,气候变化对交通运输和城市生命线系统的影响

  大雾、大风、暴雨、降雪、雷暴等灾害性天气对交通运输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近60年来北京年平均雾日数呈下降趋势。上世纪60年代中期~70年代,平均雾日数达到近50年来的最高点,80年代至今雾日数有所下降,低于常年平均值。由于交通流量增大和现代高速交通设施的大量使用,灾害性天气引发交通事故的风险继续加大。

  随着城市高层建筑和现代化通讯设备的增多,城市热岛效应逐渐明显,导致对流性天气增多,北京城区年雷暴日数由50年代的30多天增加到90年代的40天左右,经济损失增大,对交通也造成一定影响。其中感应雷的危害加剧,直击雷的危害减轻。

  随着全球变暖,极端天气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再加上北京城市化进程加快,不透水地面大幅度增加,使得相同降雨条件下的径流系数增大,洪峰提前,洪量增大,城市暴雨内涝积水现象时有发生。这些情况对于城市排水和河道行洪构成巨大的压力,也威胁着首都的城市安全。

  其二,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健康人具有高效的热调节系统,在一定的环境温度范围内,人体可通过适当的温度调节保持机体的舒适度。但是如果温度变化超出一定的冷热限值时,发病和死亡危险就会增加。一些极端天气现象如热浪或寒潮出现后,死亡人数都会增加。研究表明,北京的人群死亡事件有“热阈”和“冷阈”现象。当夏季气温升高或冬季气温降低到某一临界值时,发病或死亡人数有剧增的现象,前者称为“热阈”,后者称为“冷阈”。冬季寒冷天气的影响比夏季高温要明显得多。

  其三,气象灾害防御与城市规划建设

  按照北京市4类主体功能区(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应该采取有限开发、区域协调的规划模式,新城建设规划必须满足低能耗的发展模式,使其成为水土资源节省、生态协调、基础设施完善且具有较强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的居住区。合理分配产业布局,并配以相应的财税政策,对北京的生态涵养区设立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各区域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提升城市的运行效率。

  确保控制热岛效应所需要的城市绿地和水体面积比例。由于北京的高层建筑很多,需要考虑绿地和水体的三维空间布局。栽种低耗水爬墙攀缘植物,利用楼顶集雨,选用适宜的植物品种,推广屋顶花园技术。利用地下室蓄积雨水。将现有广场、停车场和建筑物之间的空地分批改造为透水地面,在不影响交通和景观的前提下,利用透水地面的空隙种植矮草以拦蓄雨洪和补给地下水。

  按照气候变化,调整城市街区、园林和新农村社区的景观设计与花草树木的栽植。新农村社区景观规划设计要在适应未来的气候变化和保持乡村风貌的前提下,兼顾观赏、生产与生态价值,栽培成本低廉的乡土品种或种植能够适应本地气候、土壤的优良品种。

  改善建筑物、街道和绿廊的规划方式,改善通风环境,减少全封闭式建筑物的比例。新建建筑之间应保持合理的通风间距。

  控制玻璃墙面建筑物数量以减少眩光,城区主干道、十字路口、立交桥等处应禁止新建玻璃墙面的建筑物。

  研发适应北京气候季节变化、具有一定热调节功能的新型建材及涂料,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和地热等天热能源调控室温,鼓励研制经济上可接受的零排放或极低排放的建筑与住宅。

  通过对已有城区基础设施进行改进,使新城区和卫星城镇的建筑物能更有效地抗御雷电、高温热浪、暴雨、冰雹、强降雪、低温等气象灾害或极端天气的影响。

  2008年“5·12”汶川巨震给建筑界的启示是深刻的,它不仅要求大家提高设防水准,还要求建筑师、规划师与结构工程师配合,共同推进综合减灾建设的城市安全:

  ⑴Ⅸ度区域内,90%以上建构物倒塌、滑坡和地基失效;

  ⑵结构整体破坏坍塌如北川县城区内最高建筑——青少年活动中心,八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发生整体破坏而坍塌;

  ⑶北川县城为小型旅游型城市,由于商业需要,县城及新城区街道两侧建筑几乎均为办公及商住房,地震中柔性底层破坏严重,房屋出现整体下坠、倾斜、移位等;

  ⑷极震区房屋震害也有异常现象。如北川希望小学教学楼(新2层砌体结构)未受损坏,而近邻的2层砌体结构教学楼(老楼)则遭受了严重损坏。分析表明,极震区房屋及设施震害异常现象是开展深入抗震设防研究的重要资料;

  ⑸相对平原地区,山区城镇的抗震设防任务更为严峻;

  ⑹相邻和具有相似结构的房屋破坏程度具有十分明显的差异性,给人们展示了巨震对工程结构影响的复杂性和随机性;

  ⑺汶川地震及引发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使阿坝、绵阳、广元、成都、德阳、雅安等市(州)交通基础设施严重损毁,汶川、茂县、北川、青川、平武、卧龙等县(区)和震中地区多数乡镇对外交通一度完全中断,造成五条国道及十条省道干线公路受损,桥梁损坏达到1177座,生命线系统受毁是造成汶川地震灾后救援困难的主要原因;

  ⑻汶川巨震引发的滑坡、崩塌是极为严重的,其外因是地震引起的地表破裂,而内因是高山峡谷地形、岩体层理与节理发育、风化及沉积层松散,因此灾后城镇选址成为工程建设最重要的环节;

  ⑼汶川地震极震区的损失大小取决于该区域社会经济单元的GDP值。由于汶川地区经济不发达,甚至生命线系统都极不完善,所以它对经济的毁灭打击并不深重。不难设想,若极震区发生在现代化程度极高的成都,其损失将是巨大的,生命线等系统的二次损失也将是无法估量的;

  ⑽汶川地震之所以迅速震动全世界,不仅是因为地震的惨烈,还在于现代灾害的综合扩展性。这场地震表面是一场自然灾害,但它体现出多灾齐发的属性,整个救援及重建过程迄今已近十个月,但灾区仍有一系列根本问题没有解决。因此,它留给中国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安全启示是,决不可就单灾种说灾害,必须建立综合减灾的大思路,从预测、预警、预防、抗灾、救援、恢复的全过程入手,如果没有细化的防灾减灾应急策略,我们将无法确保大城市的安全。

    三、建筑师应该不断增强备灾能力

  安全作为人类生活的“第一伦理”,它表明人的生命存在与人的生存基本权利的保障已被置于社会发展的核心地位,是建筑师的创作必须把握的准则。有资料记载,自2001年以来,我国政府就在一系列文件中使用“非传统安全”及风险控制等词语,表明中国已全面开始关注联合国倡导的“全球减灾活动”。那么如何在建筑设计界树立安全发展观?安全发展,关键是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权,在这方面建筑师的责任重大,因为无论是住宅还是社区,无论是校园还是公共建筑,都要尽可能排除各种危险要素,减少设计中对人造成伤害的各种因素,努力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培养忧患意识及责任意识;要把自己的任务转化到实际行动中,扎实落实到每一个建筑设计的细节;要培育防灾减灾设计能力。这不仅需要综合减灾的协作度,更有赖于操作层面上的基础内容,真正落实“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的作法。具体讲要做到:

  1.确立责任标准

  国家已有健康安全标准,世界标准化协会也有社会责任标准。

  早在1953年企业社会责任之父博文便提出:“商人有义务按照社会所期望的目标和价值来制定对策,进行决策或采取某些行动”。1976年、联合国综合组织(OECD)也制定了《跨国公司行为准则》。1999年美国“社会责任国际”(简称SAI)咨询委员会以国际第二组织ILO和联合国13个公约为依据,起草了一份社会责任标准即SA8000,它标志着国际认证活动的开端。2002年联合国正式推出《联合国全球协议》,要求建筑师加强有价值的“安全健康”社会责任,找准危险源,确保一系列“安全健康”行动。在此基础上,建筑师还应该逐渐了解灾变区域性及时间性;突发事件的分类及灾害特点、规律;威胁城市化发展的典型灾害影响;对建筑设计安全的需求;面对频频发生的灾害,如何配合城市巨灾的国家战略,在城市设计中融入本质安全的内容等。在这方面尤其要汲取国内外防灾设计的先进经验;特别还要协助有关部门整理防灾减灾实践数据,为这个重要的软资源献计献策;

  2.五大防灾能力

  未来建筑师的安全减灾教育培训是国家安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学生应具有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在灾害出现后有调研及分析能力、心理素质、知识水平,更要在常态情况下使自己从事的建筑设计、城市规划项目符合国家防灾安全设计的标准。安全减灾教育培训的具体内容包括:

  第一点:国家为建筑师提供充分发达的安全减灾教育通道。通过灾后重建规划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尤其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领域培养一批懂综合减灾的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在高校培养一批规划学、建筑学、防灾减灾学“双学位”的复合型人才;要在每年一度的建设行业各类职业教育中将“城乡防灾学”作为必修课,不仅要讲应用,更要从灾害学与抗灾学的不同理论视角去展开;要通过3年~5年的时间真正改变中国城乡建设缺少安全减灾人员的现状。

  第二点:具备安全减灾行为标准,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行为,也是学生及建筑师自身素质和知识的外在表现。突发事件具有不确定性,这就要求建筑师在平时的积累中,见微知著,观察敏锐,及时总结,这样才能处变不惊。灾时与平时都做到多谋善断,有能力从灾害发生及发展的态势下使自己的设计作品有抵御灾害的能力及准备。

  第三点:具备安全减灾的知识标准。截止到2007年3月,全国已有91所院校开设安全工程专业,但它们没有一所是规划、建筑专业的。要培养具备工程防灾素质的建筑师,至少要掌握安全与健康的原理、事故与灾害预测预防方法、必要的建筑学常规课程之外的安全减灾工程学内容,不仅包括灾害防范知识、医疗防疫知识、心理救援及伦理知识,更要有安全与场地设计、工程事故与安全分析的常识“面”,而不是深入的“点”。

  第四点:具备安全减灾的技能标准。作为一个在灾害面前迅速制定应对策略的建筑师,他不可能很快发展成灾害学家,但由于在项目设计时有一系列备灾考虑,所以他应具有稳定的情绪自我控制技能、调查研究技能、对快速疏散建筑内人员的设计方案、组织各专业间在应对危机时的技术措施的协调能力。

  第五点:具备架设常态建设与应急建设“桥梁”的能力。因为通过法规、规范等“法条”下的责任已使建筑师更多地承担社会功能整合工作,所以无法使城市总体规划、城市防灾规划、建筑消防、人防、疏散、抗震、抗风、防洪等设计措施都要集中在建筑师的空间设计中,建筑师至少应在此问题上充当一个“防灾系统工程师”的职责。

  3.推荐防灾课程

  我以为中国建筑师继续教育及高校建筑学师生最根本的事是选择合适的教材。学科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理论组织起来的科学基础知识体系,课程设置是学科建立与发展的基石,没有足够数量的知识及课程支撑,很难形成一个成熟的学科。

  由于每个学科的课程都会分成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类,所以宜在基础课阶段选《城市灾害概论》课,在专业基础课选《城市灾害学》及《性能化防灾设计》等课;专业课应与规划设计项目实践结合起来,选择防灾公园或避难场所设计等较为宽泛的项目,也可针对灾后重建做些更实际的工作。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副秘书长  金磊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