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描述·诠释·判断——现代景观设计批评方法研究

admin 2007-11-05 来源:景观中国网
景观设计批评方法是景观批评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哲学、逻辑学、景观设计学的交汇点上探讨景观设计批评方法的建立,并对景观设计批评方法的三个层面:描述、诠释、判断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提出景观设计批评方法是景观主体理性认识和理解客体的工具。
  进入21世纪,中国的景观行业开始进入转型期。经济的繁荣和环境意识的提高使景观行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对现代景观设计理论的研究也进入到全新的时期。而作为景观设计基础理论之一的景观设计批评,在中国景观设计理论的研究中还是一项空白,更没有形成系统化的理论和方法。
  在历史上,批评是以文学批评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古代诗学、修辞学、文体论等学科中都包含着批评的要素。对景观设计批评的研究不仅晚于文学批评的研究,也滞后于景观设计基础理论的研究和景观设计实践。从学科层面来讲,景观设计批评是对景观设计学科涉及的诸多层面问题进行评价和判断的一门学科。从概念上讲,景观设计批评是以一种价值观念为基础,选择适宜的批评方法和模式,对景观设计作品、景观所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景观设计师的创作思想和实践,以及所涉及的支撑景观设计师、培养景观设计师制度与体系的鉴定和评价。在景观设计批评学科中,价值论和方法论是两大基础性理论。价值论是景观设计批评的基点,方法论是批评主体认识及批评客体的中介和途径。景观设计批评方法的引入,使我们在进行景观设计批评的过程中,摈弃了个人化的、感性的和随意性的评价,从而将其纳入理性分析的过程,使景观设计批评成为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并具有学科意义的行为。

  1 哲学的方法和方法论

  “方法”一词,起源于希腊语,指的是沿着道路通往某一目的的意思。在现代科学意义上,“方法”指研究主体认识客体本质及其规律的中介,它决定于研究主体的目的和研究客体的本性,在二者的契合点上构建沟通的桥梁。“方法”作为探讨真理的工具,是人们掌握世界的方式,在科学研究中能有效地推动观念的演进和理论的发展。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Hegel)说过,“方法”具有使主体与客体联系的工具性质,从宏观角度看,它是人们掌握世界的方法和手段。
  “方法论”是关于研究方法的体系、形式的原理的学说,是在一定的科学领域内运用诸种方法和手段的系统化的理论。德国哲学家、逻辑学家西格瓦特(Christoph Sigwart)在《逻辑》一书中,这样定义方法论:“方法论的任务是说明这样一种方法:凭借这种方法,从我们想象和认识的某一给定对象出发,运用天然供我们使用的思维活动,就能完全地、即通过完全确定的概念和得到完善论证的判断来达到人的思维为自己树立的目的。”方法论的重要意义在于超越个人的直观、经验和主观判断,而上升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
  对方法论认识的不同深度决定了运用方法的不同层次。通常,科学研究方法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哲学上的方法。指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这里的方法,就是世界观的运用,即用世界观作指导去观察、认识和行动。
  第二个层次,是逻辑学上的方法。形式逻辑是研究推理形式和证明形式的科学,它为所有科学研究提供方法。形式逻辑的方法,包括演绎与归纳、分析与综合。
  第三个层次,是各门具体学科的方法。哲学的方法和逻辑学的方法本身具有普遍性,各门学科都要运用它,而具体学科的方法则是以该学科形成的方法为依据,具有特殊性。

  2 景观设计批评的方法

  景观设计批评的方法是批评主体认识、批评客体的中介和途径,也是在特定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在景观设计批评活动中的反映,它涉及到批评主体在实践中所运用的思考原则、思维方式和工具的总和。我们是在哲学、逻辑学、景观设计学的交汇点上来讨论景观设计批评的方法,一方面它不是孤立的,它是同哲学的方法、逻辑学的方法紧密联系的;另外一方面它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它是在借鉴其他学科已有的成熟方法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造自己特有的方法的。 
  在西方,文学批评比景观设计批评有更广泛的基础、更悠久的历史和更坚实的理论支撑,对它的研究有助于将文学批评理论引入到景观设计批评理论中,从而构建景观设计批评的方法和模式。斯蒂芬森(S.S.Stephenson)在《评论的技巧》中,提出批评的四个层次:描述、解释、分析、评价。李普曼(M.lipman)在《艺术中发生的是什么》中,认为批评的方法涵盖六个层次:鉴定、说明、描述、解释、分析、评价。法国哲学家杜夫海纳(Mikel Dufrenne)在《美学与哲学》一书中指出:他们(批评家)的使命有三种功能:说明、解释和判断。
  这几种对批评方法的阐释都指向批评方法的三个层次:对批评对象的描述;基于对象描述之上的解释、说明以及分析;以某种价值标准对景观对象做出判断。这三个层次不仅是对批评对象认识的层次,也是景观设计批评的方法操作的层次。描述,是对批评对象的叙述,它构成了诠释和判断的基础。诠释,是对批评对象进行分析和阐述,揭示隐藏在景观现象背后的意义和机制,它建立在对批评对象的客观描述的基础之上。判断,是以某种价值标准对景观设计批评进行评价和鉴定,它为批评方法注入价值观的内核,使批评方法具备批判性的特质。这三个层次层层深入,前者是后者的分析基础,后者是前者的逻辑必然,共同构成了景观设计批评方法的整体框架。

  3 景观设计批评的操作

  3.1 描述
  描述,是对于景观现象的客观性叙述,是以中立的态度将客体涉及的各个层面呈现出来。描述态度的中立,从现象学意义上解释,它需要遵循“现象的还原”原则,通过主体客观的描述,使对象自我呈现,让作品自己说话,使之被大众理解和掌握。
  由于景观设计批评客体类型的不同,对它进行描述的内容和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对具体景观设计作品的批评,描述内容主要关注的是景观设计作品本身,涉及到在景观创造过程中景观项目的社会条件、自然条件、场地现状等背景概况的描述,也涉及到景观的布局、结构、语言、手法等设计本身的描述。当然,对具体景观设计作品的批评,离不开对景观创作者的了解,也离不开相关的景观风格与流派的研究。
  例如,对法国巴黎拉维莱特公园的研究,需要对公园设计方案产生的背景、公园三层结构体系和功能布局进行叙述,需要对结构主义的思想渊源以及设计者伯纳德·屈米(Bernard Tschumi)的思想进行阐述。对纽约中央公园的研究,需要对纽约中央公园的总体布局、设计语言、设计手法和风格,以及美国公园运动的产生历程、美国当时的社会思想基础和弗雷德里克·奥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的设计理念进行客观的叙述。
对景观设计创作者的批评,描述内容主要关注的是创作者自己特有的创作轨迹,也就是创作者主要景观作品的构思、各个景观作品在设计过程中的演变,以及创作者的职业经历、教育背景、设计思想的源流、所处的社会环境、风格演变的轨迹等。例如,我们在讨论丹麦建筑师乔恩·伍重(John Utzon)时,就要深入了解他的经历和教育背景,研究1946年他在芬兰建筑师阿尔瓦·阿尔托(Alvar Aalto)事务所及1949年在美国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的事务所工作时受到的教育,研究勒·柯布西埃(Le Corbusier)对他的影响,以及阿兹台文化和玛雅文化给他的熏陶。在讨论伊安·麦克哈格(Ian McHarg)时,不仅要叙述他在《设计结合自然》这本书中所提出的生态规划的观念,以及在美国华盛顿特区、纽约斯塔腾岛等许多地方的评析研究中呈现出的思想及方法,而且需要了解童年时期在苏格兰的生活、青年时期在哈佛大学的教育对他学术观念形成的影响,还要研究20世纪上半叶兴起的生态主义思想和建筑师路易·康(Louis Kahn)对他的影响,研究在苏格兰和瑞士养病的经历对他思想转变的巨大作用,从而全面理解他的思想理论形成的历史轨迹和时代必然。
  对景观设计理论和思想、运动和思潮、流派和风格的批评,描述内容主要关注的是该理论和思想、运动和思潮、流派和风格形成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基础、演变的历史轨迹以及代表人物和主要景观作品。例如,我们在讨论北欧的现代景观设计风格时,需要对当时北欧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政治基础进行叙述,研究“斯德哥尔摩学派”在北欧现代景观中的地位以及影响,研究阿姆奎斯特(Oswarld Almqvist)、布劳姆(Holger Blom)、格莱姆(Erik Glemme)、布兰德特(Gudmund Nyeland Brandt)、索伦森(Carl Theodor Sorensen)、安德松(Sven-
Ingvar Andersson)的思想和作品。在讨论极简主义景观时,需要对极简主义绘画、极简主义雕塑和极简主义小说的基本特征和思想演变进行叙述,需要研究禅宗思想与极简主义艺术之间的关系,需要研究丹·克雷(Dan Kiley)、彼得·沃克(Peter Walker)的思想及其作品。

  3.2 诠释
  诠释,从解释学的意义上讲,就是对作品的理解。它不仅是对创作者创作的“物质”层面——要素、形式、结构做语言学上的分析,更是要对作品进行“精神”层面的解读,理解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所表达的思想和观念,探求语言和思想、形式和意义的关系,揭示出隐含在景观现象背后的社会动因和机制。从这个过程来,诠释的目的在于复原和重建作品本身的意义,即通过诠释,使作品的意义或作者的思想在理解者头脑中进行还原。只有实现这样一个还原,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景观作品的真实性,这是实现批评的一个前提和基础。
  诠释作品的涵义,必须遵循思维运动的规律,才能保证结果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因此,运用逻辑的方法是不可缺少的。逻辑思维注重思维的规律性,逻辑学的方法就是主体掌握思维的规律性后,用来研究客体的一种程序化的思维途径和方法,它按照逻辑规律,借用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形式和比较、类比、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方法来理解事物,获取正确认识的成果。在逻辑思维的方法中,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这是最重要的两种方法。
  3.2.1 归纳与演绎相结合
  归纳法是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逻辑方法,它从一系列的具体事实中概括出一般原理或规律。在景观设计批评过程中,批评者通过观察景观现象,搜集、阅读、分析有关景观活动的资料,得出一般性的结论或规律。例如,从金县监狱庭园中充满隐喻和寓意的语言运用和空间塑造、面包圈花园里包含着诙谐和戏谑的面包材料的使用、怀特海德学院拼合园中日本庭园和法国园林的抽象与拼接手法运用、瑞欧购物中心庭园镀金青蛙呈现出来的怪诞意味中,我们可以得出玛莎·施瓦茨(Martha Schlwartz)是一个设计上的后现代主义者的结论:她批判继承了现代主义的形式和观念,又不拘泥于现代艺术的限制,充满想象和戏谑地把它运用到景观领域。
  演绎法是从一般到个别的逻辑方法,是指人们以一定的自然规律或思维规律为依据,从服从该规律的事物已知部分推知事物未知部分的人类认识自然界的一种方法。演绎法由前提、逻辑规则和结论三部分组成,前提是已有的知识、原理,逻辑规则是应遵循的形式结构,结论是指根据前提按一定规则推出的判断。例如,从文化是社会政治和经济反映的这样一个基本原理,我们可以推导出法国古典园林的兴起与当时法国社会思想基础的“唯理论”哲学存在联系,及美国的城市公园运动与当时美国社会自由民主思想的普遍被接受密不可分的结论。
  3.2.2 分析与综合相统一
  分析法是在思维中把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要素、特性等,以便逐个地加以研究的方法。分析法可以分为三类: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功能分析。例如,我们对路易·巴拉干(LuisBarragan)的圣·克里斯多巴尔住宅庭园进行解读时,可以将作品分解成总体布局、设计手法、设计语言、理念等几方面,并针对这几个方面内容逐个加以分析,从而更好的理解作品本身的内涵和寓意。我们对中国现代城市公园进行研究时,可以从功能上对不同类型的公园进行定性分析,再从规模、布局、风格等对不同类型的公园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全面地把握中国现代城市公园的整体面貌。
  综合法是指把分解开的各个部分、要素、特性等在思维中重新组合成统一整体的研究方法。
  这种综合不是简单信守“部分相加等于整体”的公式,而是在思维中把对象的各个本质方面按内在联系有机组合起来,其中关键的是对立面的综合。例如,我们在研究布雷·马克斯(RobertoBurle Marx)时,可以把他流动、自由、有机的形式语言和超现实主义、立体主义的绘画风格综合理解,从而清晰把握他的景观设计和绘画之间的源流关系,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我画我的花园”。

  3.3 判断
  判断,是以某种参照体系,衡量批评客体,将批评客体依据一种标准体系进行分解,然后加以对照,逐步做出关于客体的评价。判断从根本上讲是一种评价行为,一种价值判断活动。在明确批评的目的前提下,判断的理性化程序可以分为两个步骤:首先,确立判断的参照体系,即判断的标准;第二个步骤是把判断的标准与客体进行对照,做出关于客体的价值判断。
  在判断活动中,判断的标准是核心问题。价值观念反映了人们对景观现象的认识和理解,它构成了判断标准的基础。曼弗雷多·塔夫里(Mafredo Tafuri)在《建筑学的理论和历史》中指出批评不承认预先设定的褒贬,并强调说批评应当连续自我改革以寻找参数。判断是有一定标准的,是以一定的价值观念为标准,但却没有一个先验的、绝对的标准。实践证明,人们总是按照自己对景观价值的认识进行判断,但人们的认识和价值观念是随着时空的演变而变化的,并受到视野、知识背景等的限制,因而判断就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性、社会性和个人局限性。
  3.3.1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景观设计批评标准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自己的文化沉淀,并在这种沉淀之上形成了社会的共同观念、思想和愿望。时代的变化必然引起社会整体价值观念的变迁,也必然会影响到人们评价和鉴赏景观标准的变化。前LA时代,景观作为与文学、诗歌、电影、绘画、音乐一样的艺术门类而存在,不管是西方的理性主义审美思维,还是东方的自然美学思想的传统,艺术审美都是衡量景观的一个重要的标准。现代主义运动给景观带来了关于社会和功能性的思考,提出了设计的起点是社会功能而不是某种美学观念,从而使景观设计学摆脱了传统园林的范畴,进入到更广阔的社会和环境背景中,赋予了景观设计学以社会的启蒙意义。工业时代,随着生态主义的兴起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环境伦理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在景观中注重环境价值成为人们的共识。正如俞孔坚所言,“景观是人类的世界观、价值观、伦理道德的反映,是人类的爱和恨、欲望与梦想在大地上的投影”(俞孔坚,2001)。
  3.3.2 相同的时代,面对不同的景观对象也有不同的景观设计批评标准
  现代语境下景观是多种意义的集合体,“它兼有视景和地域综合体的含义”(林广思,2006),涵盖了地理学、生态学、设计学三个学科。随着景观内涵的丰富和景观类型的增加,景观已经从古典时期的花园和庭园,扩展到城市公园、城市广场、城市社区、滨水绿地、旅游休闲地、自然和历史遗产、国家公园。不同类型的景观,不同尺度的景观,都是为了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层次的需要。因此,在同一个时代,面对不同的景观对象,也需要使用不同的标准去评价。同样是当代景观作品,玛莎·施瓦茨(Martha Schlwartz)设计的面包圈花园和彼得·拉茨(Peter Latz)设计的德国杜伊斯堡公园是基于不同需求和价值取向的作品,在评价这两个作品时就不能用同一个标准去评价。同样的,罗伯特·文丘里(Robert Verturi)设计的华盛顿西区广场和野口勇设计的“加州剧本”庭园也不能用同一个标准去评价。
  3.3.3 相同的时代,对同一个景观也会有不同的景观设计批评标准
  由于批评主体存在差异性,他们的社会地位、经历、教育背景等各不相同。依据各自的出发点和价值观,面对同一个景观作品,也可能会采用不同的标准进行判断。面对彼得·拉茨(Peter Latz)设计的港口岛公园,有些人反对,“认为那是垃圾美学,认为公园在材料、形式及表现手法上都非常混乱” ; 有些人赞成,认为这个公园具有开创性意义,重新定义了人们印象中诗意花园的概念,启发了人们对公园含义的再认识。前者是依据传统公园中田园牧歌式的审美进行判断,后者是基于工业时代生态思想下对废弃地的新的价值观的重塑。两者是运用不同标准对同一个客体进行评价,从而得到不同的结论。

  4 结语

  对景观设计批评进行学科性的思考,意味着景观设计批评不仅仅是对景观现象“好”与“坏”、“对”与“错”简单意义的技术性评判,它更是我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方式。在这里,景观表达了我们对“生活的世界”的理解和认识,它涵盖了我们对人与人关系、人与自然关系、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度思考。因此,景观设计批评不应该只是个人感性的断语,而应该是有理有据地对具体的景观思想、作品或现象进行充分研究后作出的论证和阐述。相比景观创作,景观设计批评更强调冷静客观,是一种理性分析与思考的过程,这种理性来源于批评意识的理性,来源于批评方法的引入。正如一代批评大师别林斯基(Belinsky Vissarion Grigoryevich)所说的“判断应该听命于理性,而不是听命于个别的人,人必须代表全人类的理性,而不是代表自己个人去进行判断。‘我喜欢,我不喜欢’等说法,只有在涉及菜肴、醇酒、骏马、猎犬之类的东西的时候才有可能有威信;在这种时候,这种说法可能是有权威性的。可是,在涉及历史、科学、艺术、道德等现象时,仅仅根据自己的感觉和意见任意妄为地、毫无根据地进行判断的人,都会令人想起疯人院里的不幸病人。”作为理性认识景观客体的工具,景观设计批评方法以景观设计学为主体,从景观的特性出发,在哲学方法的指导下,遵循逻辑学的要求和规律,吸取其他具体学科方法的优势,对景观设计作品、思想以及现象做出科学的论证和阐述,揭示出隐含在景观现象背后的社会动因和机制,从而准确、全面地理解和认识景观世界。

  参考文献:
[1] 罗小未,张晨.建筑评论[J].建筑学报,1989,(8):41-47.
[2] 林广思.景观词义的演变与辨析(1)[J].中国园林,2006,(6):42-45.
[3] 林广思.景观词义的演变与辨析(2)[J].中国园林,2006,(7):21-25.
[4] 徐千里.策略纳入方法——当代建筑批评的一种趋向[J].新建筑,1998,(3):59-60.
[5] 徐千里著.创造与评价的人文尺度——中国当代建筑文化分析与批判[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6] 王向荣,林箐著.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7] 郑时龄著.建筑批评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8] 支文军,徐千里著.体验建筑——建筑批评与作品分析[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
[9] 周忠厚编著.文艺批评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0] 朱大明.关于建筑评论的标准和尺度[J].建筑,2001,(5):40-42.
  
  致谢:本文承蒙导师王向荣教授的悉心指导和帮助,在此深表谢意。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