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我国城市住区景观与环境建设问题探讨

admin 2007-08-22 来源:景观中国网
本文结合我国城市住区景观设计的具体情况,指出当前存在的几点问题,旨在探讨具有中国特色的景观建设道路。
  近些年来,我国务城市居住区建设如火如荼,数量巨大且质量明显提高.充分展示了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建筑业的繁荣.这也是广大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的标志。人们过去最关心的是住宅使用面积的增加.随后转向关注室内环境,现在普遍重视住区的室外环境和景观。房地产商千方百计地运用住区的外观与景观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住区的环境与景观已成为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标准。
  住宅与居住区的建设历来是我国城市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它的建设量大且与城市居民生活关系密切,是建设小康和谐社会的重心。近几年来,我国各地城市住区的建设质量正在迅速提高,实用、经济又美观的居住区四处涌现、层出不穷,形势令人振奋。但是,在向市场经济转型中,建筑业受商业利益的驱动,出现了大批以“大量堆砌的奢华、虚浮的人工景观”为特色的“高标准、豪华型”住区,这并不是我们所期望的健康住区的形象,也不是我国城市住区应有的”健康、良好、舒适的室外景观与环境质量”。我们有必要冷静地面对客观现实与未来的发展需求,对照各地经典案例进行研究与讨论。同时,对比国外住区建设的优秀成功经验,取长补短。在当前建设形势下,清晰地找到我们自己正确的方向和目标,切实地指导、建设好我国城市住区的景观环境,这是一件急迫而有意义的任务。

  一、政策的缺失

  首先,我国城市住区建设多是在政府严格管理下实施的,规划部门对住区的绿化率有明确的规定。而建设中往往因资金短缺,没有达到绿地应有的质量要求,仅完成了住区环境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如环境绿化,道路照明、铺地等),仅仅满足了居住者一般性室外休闲活动的需求。其次,许多住区缺乏室外环境建设的维护资金,后期保养不良加上建筑本身的老化,使住区的景观环境陈旧且缺乏特色,影响了居民生活和城市景观。显而易见,这些问题的症结在管理体制,福利分房体制下由单位负责维护环境.而现在正处于住区向社会化管理过渡时期,政策尚未确定,住区环境完善更新的建设任务被长期搁置起来。
  我们常提“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居民参与、建设美好家园”等口号,然而面对这样大量而又实际的问题,应该积极研究合适的对策,改变这种困难的处境。住区环境的更新和改善,原则上依据“朴素自然,完善基本需求,掌握好标准和分寸”的原则,要和居民商量、一同做好设计与施工,任何合理细小的改善都会得到百姓的欢迎和支持。笔者认为国家应当尽快研究、公布一套强制性的规范.利用一段时间完成城市旧住区环境改造的任务。建设绿色住区是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强有力的措施,是提高城市整体景观质量的有效途径。

  二、设计手法的浮华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各项基本建设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住区建设中的住宅标准、设计观念、施工质量、环境建设等都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刻苦、奋进改革的时代精神。但是,随着国民精神的变革住区环境设计的深度和广度也必将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步加深。现在住区建设经验与改革初期的认识已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在学习国外经验方面,我们尚未真正地把国外成功经验学以致用。借鉴和学习别人的经验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要消化、转译,不能生搬硬套,更不能借助国外的招牌,蒙骗自己的百姓。试看那些“欧陆风”制造的豪华住区的外环境,虽然建有许多西方古典的廊桥亭榭、喷泉水景.但粗制滥造”华丽雕塑”的庭园却塑造不出舒适宜人、和谐健康的住区生活环境。现代化的城市生活要求住宅区的环境要”舒适,自然,朴素,实用”。功能设施完善、安全是基本条件,道路。照明、排水、无障碍设计等是设计中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良好的照明可减少住区犯罪的可能与行车道隔离的步行道路设计可以保证行人的安全;住区的地形本来很平整,没有必要人为地堆山加台阶,更没有必要在每个住区都要挖湖堆山造水景。许多景观设计师只注意平面构图如何美观花哨,而忽略一些基本与人亲近的细节,给使用者的日常生活带来许多不便。

  三、绿地建设的缺憾

  住区绿地是景观设计的重点,但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诸多。住区的绿化环境设计要”尊重自然、模仿自然、高于自然”,要适合人的生活居住需求,发挥和谐、安静、优美的景观生态效能。虽然多数住区依照这一原则进行设计施工,但建成后的效果与水平却不尽相同.甚至相去甚远。
  严格地讲.住区室外空间的功能不仅仅是为休闲活动提供场地,它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变化。上世纪80年代,人们有室外晾衣晒被的需求;多数人因室内面积狭小.夏季要在室外庭院树下乘凉;儿童活动所需的场地也相对较大。而现在的住区都希望拥有硬质场地,供人进行适量的体育活动;老年人在室外活动的时间相对较长,需要为他们提供坐下来休息聊天的场地;而晾衣晒被的需求逐渐消失;虽然儿童的数量在减少,活动场地可缩小但仍需设置;私人汽车数量不断增加,对步行者的安全造成威胁,需明确设计出人行道。总之.这些功能的变化对绿地设计提出新要求。我们应按规划要求确保住区的绿地面积,不应该随意侵占绿地,或放置一些不恰当的设施。绿地的设计与营造应突出朴素自然的风格,虽是人工创造,但也应保留景观的园林特色。试想,外出工作的人们每天见到的城市景观多半是森林般混凝土建筑、稠密的人群、扑面而来的商业广告,内心形成无形的压力;回到了住处,面对的仍然是复制的西方古典亭台廊桥、没有水的水景、不喷水的喷泉、大量堆砌的人工景点,没有回归自然、令人放松的环境氛围。事实上,这些抄袭的人工景点多半是强加给居住者的一种布景式”欧陆庭园的幻觉”,是毫无创造性的伪作.是被开发商奉为推销的热点,是在浪费居民的金钱。
  如果开发商把建造人工景点的经费用于绿化投资和后期的保养管理,使住区绿化效果尽快达到丰满期.就能真正地满足居民的景观需求。但是,此项任务需要投入更多的心血、更多的持续的努力和细心的经营。

  四、材料市场的不健全

  建设住区良好的室外环境需要大笔的经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了,更需要精打细算.应该求经济、重实用,但朴素的风格不等于简易,更不等于简陋。住区的景观工程是持续发展的过程,因此,充足的养护资金和长期的工作更是必需的。目前材料市场的不完善造成住区景观设计的盲目性,设计师为了景观效果的豪华大量使用花岗石材料,或是为了节省资金简单地选用最便宜的水泥方砖铺地.造成千篇一律、让人厌烦又无奈的景观现象。近期.许多景观设计选择水泥花格地砖,虽然颜色新颖,但表面光滑不便行走,而且不耐用。

  五、植物设计的重要性

  住区的植物配置是提高景观环境质量的必要手段.我们应该把住区的植物种植设计放在重点的位置,创造出多样、美观、朴素的视觉效果。明确区分户外环境可逗留与不希望逗留的空间,避免居民把楼间绿地当作活动空间,影响其他居民的正常生活消除封闭式绿化,避免形成无法利用的死空间:使用有限的资金创造出造型丰富多样、色彩搭配得当的植物景观,合理搭配使用速生和慢生的树种,让住区先绿起来,然后再调整树木品种和疏密程度.修剪树木的姿态,以达到预期效果。总之,精心的植物配置所形成的美感远远胜过那些人工的硬质构筑物,而且具有自然、持久、生态等优势。居住区景观设计应结合各地区的气候、自然条件来经营住区的植物景观:借助大乔木的骨干作用,为各种户外活动提供空间场所,为居民提供树下乘凉、打坐、休息的可能;发挥花灌木的作用,借用其不同的季相、姿态、色彩,打破乔木单调的感觉,从尺度上起到协调过渡的作用;成片种植不同季节花期的灌木花卉群,并加大其群栽面积,通过不同的开花季节给人带来无限的喜悦和美感;住区内面积较大的基地种植耐旱的草皮、地被植物是必要的.而且它们的生长只需少许的管理。此外,在有条件的地方种植攀缘植物绿化住区山墙,形成垂直绿化效果;利用耐修剪的灌木做成植物造型的小品景观.有助于形成精美细致的视觉效果。

  六、细部处理的差距

  在人们欣赏园林景观美的同时,常常以苛刻的眼光挑剔它的细部材料、比例构造等,这是习以为常的审美过程.只有能在细部上满足观赏者视觉需求的才是好的作品。我国景观设计的细部处理与国外相比相差甚远,这是压缩设计周期、施工粗制滥造的结果。景观细部设计与建筑设计一样,凡是与人接触越密切、越频繁的地方越应精心设计。像园路铺地、台阶、座椅、灯具等。但国内景观材料市场不均衡,质地好、颜色丰富、质感又好的材料可选择余地小。有些人造石饰面虽然效果不错,但价格让人难以接受;有的室外座椅几千元一个。严重地脱离现实;灯具市场亦是,国产的既坚固耐用又美观大方的室外灯具较少.过分豪华、浪费能源的大华灯却比比皆是……市场的不完善让设计者处在尴尬的境地。

  七、结语

  现在,我国城市居住环境建设的原则总体上仍脱离不开“实用、经济和美观”.但应该正确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纯粹为了美观而存在的景观,在当今社会中是站不住脚的,经济上也难以承受;机械地搬用古典园林中的廊榭、喷泉水景营造的“私家园林”气氛也并非老百姓需要的景观特色与风格。创造良好的、友善的交往空间,就需要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找出适合中国居民户外交往活动的行为模式,营造出亲切友好的邻里交往氛围.完善住区内适合各年龄层居民的活动设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住区的环境和建筑一样,共同反映出我国居住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经济水平。社会主义的中国更应该体现安居乐业、和谐社会的繁荣景象。21世纪是以“绿色环保”为主题的新世纪,我们的城市住宅应是节能的、生态的、经济的、小康水平的健康住宅,而住区的环境也应该是舒适的、完善的,与人友善、为人所用的和谐自然的绿色社区。我们应当正确理解勤俭节约、适度消费、保护环境、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文明社会先进思想,我们要用先进的思想铸造出中华民族的新社会时代精神,我们要大声疾呼”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保护资源”.摒弃那种浮躁、短视、脱离国情的盲目设计,创造出具有我国特色的绿色生态家园。

  作者:孙凤岐,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