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环境中的雕塑设计
admin
2007-05-10
来源:景观中国网
雕塑在居住区环境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好的雕塑设计有助于创造出充满活力的住区环境。居住区环境中的雕塑设计从主题的选定,材料的运用,以及具体位置的布置都与其它类型的环境有着根本的不同。它应与整个住区环境协调一致,营造出可人的社区环境品质。
雕塑与环境景观有着密切的联系。历史上, 雕塑一直作为环境中的装饰物而存在, 即使到了现代社会, 这一传统依然保留。与其它类型的环境相比, 雕塑在居住区环境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 它的形式与位置, 以及数量的多少都对整个居住区环境气氛的营造有着重要作用。因为,居住区环境与其它类型的环境不同, 它更加着重于创造出一个人们愿意交流、充满活力的场所。所以其中的雕塑也应顺应这一主题。
雕塑是住区小环境的点缀, 但它不是仅作为独立的装饰品而存在。它应尽量提供给人们一种开放的心境去与他一块儿观赏、使用的人进行交流。这时雕塑成为一种道具,它的目的是让它服务的群体使用的过程中去发现彼此的共同点, 去沟通与交流, 而不是仅仅作为独立于人之外的“风景”。
同时, 正是人们的相互交流和丰富的激情感受构成了富于生机的社会生活。只要有人的存在, 无论在建筑内,在居住小区, 在城市中心, 还是在其他娱乐场所, 人及其他的活动总是吸引着另外一些人。人们被另外一些人所吸引, 就会聚集在他们的周围, 新的活动又会萌发。所以,人们总是愿意到有东西看, 有事情发生的地方去。比如说,如果有两条道路可供选择, 一条荒芜凄凉, 一条充满活力,那么在大多数情况下, 大多数人会选择后者。也就是说,人是城市空间中最好的风景线。这对于居住区环境中的雕塑设计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即在设计中考虑的着重点在于创造富有活力的“场”环境。“场”在这里不单指雕塑本身, 还指由雕塑和雕塑四周所组成的空间, 还指不同具体摆放点的雕塑之间形成的无形空间。
雕塑要做到增进居住区环境的活力, 最重要的是要鼓励大多数人参与到雕塑其中, 去观看它, 去触摸它, 去倾听它, 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性地使用它, 在使用与参与中促进人们的交流。因此这在雕塑主题的选择上要仔细斟酌, 因为居住区环境中不同于其它类型的环境, 在于它的“温馨亲切”的气氛的塑造。这显然与商业环境的热闹、办公环境的明亮、政府大楼的庄严等是不同的。所以这里雕塑所要表达的题材应以人们所熟悉的, 所关心的和所喜爱的为主, 让人们在这一题材上“愿意说、有话可说、甚至是不得不说”, 在人们的述说中交流也就开始了。在创造性地使用雕塑上, 小孩是最好的例子, 我们常常可以看见小孩在雕塑上爬上爬下, 雕塑往往被他们当作了一个“大玩具”而已。
在另一方面, 居住区环境可分为私密空间、半私密空间、半公共空间、公共空间四个层次。其中, 私密空间一般指住宅户内空间和自家的阳台、平台和院子; 半私密空间一般指住宅群落围合的,属于围合住宅院落的住宅居民的住宅院落空间; 半公共空间一般是指几个群落共同构筑的, 属于这些住宅群落居民共同拥有的街坊、居住小区、或居住区外部空间; 公共空间一般指归属于城市空间的居住区或城市外部空间。基于以上的空间分析, 在雕塑设计时, 属于不同的空间类型的雕塑在手法、尺度和主题的选择上都应有不同的表现, 其具体的考虑点为以下几点。
(1) 在每一空间领域中的雕塑其主题应与该空间的文化内涵相契合。如在居住区环境中建一纪念性的雕塑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合适的。一般都以人们喜闻乐见的题材为主 。
(2) 在针对不同的空间塑造中, 要考虑到不同层次生活空间的尺度、围合程度和通达性, 建造不同尺度大小、不同比例与不同造型的雕塑。总的来说, 私密性越强, 尺度越小, 围合感宜强, 通达性宜弱。如民间匠人经常对传统四合院进门时的照壁精雕细刻, 究其原因也就是其内的空间是完全的半私密空间。它是只供院内的居民所使用的,它应与其外的半公共空间和公共空间相区别。另一方面,公共性越强, 尺度越大, 围合感宜弱, 通达性宜强。如小区内的集中绿地, 一般都设计得较开敞, 四通八达, 所以其中的雕塑设计要考虑到人们进入绿地的各个方向的视觉感受, 以及远观和近视的不同效果, 因而一般都设计的较大型。
(3) 雕塑也可作为两个不同空间的分隔手段之一。这时雕塑起到了一种空间向另一种空间过渡的节点的作用。它应该向人们说明的是其内的空间是特定的一部分人所拥有的, 而这部分人之外的不鼓励进入, 所以, 这时雕塑起到了“门”的作用, 但又不仅仅像门那样“绝对的拒绝”。这是一种很暖昧的关系, 在造型与尺度, 和主题的选择上都有更高的要求。
最后, 值得强调的是, 在居住区环境中的雕塑设计上与所处的环境的协调同样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但要求其主题与小区建筑文化主题一致, 雕塑尺度大小与周围环境的协调, 关键在于社区美学品质的营造。
参考文献
[1 ] [美]杰拉尔德1A1 波特菲尔德,等. 社区规划简明手册[M]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 [英]伊恩1 本特利,等. 建筑环境共鸣设计[M] .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3 ] 许正龙. 雕塑学—立体材料艺术探索[M] . 辽宁美术出版社.
雕塑是住区小环境的点缀, 但它不是仅作为独立的装饰品而存在。它应尽量提供给人们一种开放的心境去与他一块儿观赏、使用的人进行交流。这时雕塑成为一种道具,它的目的是让它服务的群体使用的过程中去发现彼此的共同点, 去沟通与交流, 而不是仅仅作为独立于人之外的“风景”。
同时, 正是人们的相互交流和丰富的激情感受构成了富于生机的社会生活。只要有人的存在, 无论在建筑内,在居住小区, 在城市中心, 还是在其他娱乐场所, 人及其他的活动总是吸引着另外一些人。人们被另外一些人所吸引, 就会聚集在他们的周围, 新的活动又会萌发。所以,人们总是愿意到有东西看, 有事情发生的地方去。比如说,如果有两条道路可供选择, 一条荒芜凄凉, 一条充满活力,那么在大多数情况下, 大多数人会选择后者。也就是说,人是城市空间中最好的风景线。这对于居住区环境中的雕塑设计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即在设计中考虑的着重点在于创造富有活力的“场”环境。“场”在这里不单指雕塑本身, 还指由雕塑和雕塑四周所组成的空间, 还指不同具体摆放点的雕塑之间形成的无形空间。
雕塑要做到增进居住区环境的活力, 最重要的是要鼓励大多数人参与到雕塑其中, 去观看它, 去触摸它, 去倾听它, 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性地使用它, 在使用与参与中促进人们的交流。因此这在雕塑主题的选择上要仔细斟酌, 因为居住区环境中不同于其它类型的环境, 在于它的“温馨亲切”的气氛的塑造。这显然与商业环境的热闹、办公环境的明亮、政府大楼的庄严等是不同的。所以这里雕塑所要表达的题材应以人们所熟悉的, 所关心的和所喜爱的为主, 让人们在这一题材上“愿意说、有话可说、甚至是不得不说”, 在人们的述说中交流也就开始了。在创造性地使用雕塑上, 小孩是最好的例子, 我们常常可以看见小孩在雕塑上爬上爬下, 雕塑往往被他们当作了一个“大玩具”而已。
在另一方面, 居住区环境可分为私密空间、半私密空间、半公共空间、公共空间四个层次。其中, 私密空间一般指住宅户内空间和自家的阳台、平台和院子; 半私密空间一般指住宅群落围合的,属于围合住宅院落的住宅居民的住宅院落空间; 半公共空间一般是指几个群落共同构筑的, 属于这些住宅群落居民共同拥有的街坊、居住小区、或居住区外部空间; 公共空间一般指归属于城市空间的居住区或城市外部空间。基于以上的空间分析, 在雕塑设计时, 属于不同的空间类型的雕塑在手法、尺度和主题的选择上都应有不同的表现, 其具体的考虑点为以下几点。
(1) 在每一空间领域中的雕塑其主题应与该空间的文化内涵相契合。如在居住区环境中建一纪念性的雕塑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合适的。一般都以人们喜闻乐见的题材为主 。
(2) 在针对不同的空间塑造中, 要考虑到不同层次生活空间的尺度、围合程度和通达性, 建造不同尺度大小、不同比例与不同造型的雕塑。总的来说, 私密性越强, 尺度越小, 围合感宜强, 通达性宜弱。如民间匠人经常对传统四合院进门时的照壁精雕细刻, 究其原因也就是其内的空间是完全的半私密空间。它是只供院内的居民所使用的,它应与其外的半公共空间和公共空间相区别。另一方面,公共性越强, 尺度越大, 围合感宜弱, 通达性宜强。如小区内的集中绿地, 一般都设计得较开敞, 四通八达, 所以其中的雕塑设计要考虑到人们进入绿地的各个方向的视觉感受, 以及远观和近视的不同效果, 因而一般都设计的较大型。
(3) 雕塑也可作为两个不同空间的分隔手段之一。这时雕塑起到了一种空间向另一种空间过渡的节点的作用。它应该向人们说明的是其内的空间是特定的一部分人所拥有的, 而这部分人之外的不鼓励进入, 所以, 这时雕塑起到了“门”的作用, 但又不仅仅像门那样“绝对的拒绝”。这是一种很暖昧的关系, 在造型与尺度, 和主题的选择上都有更高的要求。
最后, 值得强调的是, 在居住区环境中的雕塑设计上与所处的环境的协调同样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但要求其主题与小区建筑文化主题一致, 雕塑尺度大小与周围环境的协调, 关键在于社区美学品质的营造。
参考文献
[1 ] [美]杰拉尔德1A1 波特菲尔德,等. 社区规划简明手册[M]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 [英]伊恩1 本特利,等. 建筑环境共鸣设计[M] .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3 ] 许正龙. 雕塑学—立体材料艺术探索[M] . 辽宁美术出版社.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