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地理论与实践
admin
2007-03-28
来源:景观中国网
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地就是以尽可能少的土地、水、和财力、选择对周围生态环境尽可能少的干扰来绿化和美化城市。在技术上,必须通过生态设计来实现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地。生态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遵循地方性、保护与节约自然资本、让自然做功和显露自然。中国的园林传统从来都与节约无关,因为它的起源和本质就是贵族和士大夫的骄奢淫逸生活的场景,也是颓废文化最佳的温床。 因此,城市园林绿地理论,亟需变故革新,首要的是续唱新文化运动之歌,彻底抛弃被奉为国粹的“造园”之术,面对重重的环境危机,回归生存的艺术,更应倡导”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
1节约型城市绿地的设计理论
通俗地讲,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地就是“以最少的用地、最少的用水、最少的财政拨款、选择对周围生态环境最少干扰的绿化模式”。[1] 广义地讲,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地就是生态化的城市绿地,也是可持续的绿地。这样的绿地的设计成为可持续景观设计或生态设计[2,3]。通过生态设计来实现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地,可以遵循地方性、保护与节约自然资源、、让自然做功和显露自然4条基本的原理。
1.1地方性
城市绿地的设计应根植于其本身所在的地方。对于任何一个绿地的设计,设计师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是:我们在什么地方?自然允许我们做什么?自然又能帮助我们做什么?这一原理可从以下3个方面来理解:
其一,尊重乡土知识:当地人的经验。当地人依赖于其生活的环境获得日常生活的一切需要,包括水、食物、庇护、能源、药物以及精神寄托。其生活空间中的一草一木,一水一石都是有含意的。他们关于环境的知识和理解是场所经验的有机衍生和积淀。所以,一个适宜于场所的生态设计应是一个关于天地-人神关系的设计,必须首先考虑当地人给予设计的启示。例如,在云南的哀牢山中,世代居住这里的哈尼族人选择在海拔1500-2000m的山坡居住,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最适宜于居住;村寨之上是神圣的龙山,丛林覆盖,云雾缭绕,村寨之下是层层梯田。丛林中涵养的水源细水长流,供寨民日常生活所用,水流穿过村寨又携带大量牲畜粪便,自流灌溉梯田。山林里丰富多样的动植物,都有奇特的药用功能。山林是整个聚居群落生态系统的生命之源,因而被视为神圣的净土。哈尼梯田文化之美,正因为她是一种基于场所经验的生态之美。遍布大江南北的村落,由于世代人与土地的相互依存,其每一景观元素和空间关系都有其独特的生态意义。
其二,适应场所自然过程。现代人的需要可能与历史上本场所中的人的需要不尽相同。因此,为场所而设计决不意味着模仿和拘泥于传统的形式。生态设计告诉我们,新的设计形式仍然应以场所的自然过程为依据,自然过程即场所中的阳光、地形、水、风、土壤、植被等能。设计的过程就是将这些带有场所特征的自然因素结合在设计之中,从而维护场所的健康,同时也是维护设计物本身的健康。
其三,当地材料:乡土植物和建材的使用,是设计生态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乡土物种不但最适宜于在当地生长、管理和维护成本最少,还因为乡土物种的消失已成为当代最主要的环境问题之一。所以保护和利用乡土物种也是时代对景观设计师的伦理要求。
1.2保护与节约自然资源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如水、森林、动物)和不可再生资源(如石油,煤)。要实现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必须对不可再生资源加以保护和节约使用。即使是可再生资源,其再生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对它们的使用也需要采用保本取息的方式而不应该是杀鸡取卵的方式。因此,对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流和能流,生态设计强调的解决之道有4条。
其一,保护,保护不可再生资源。将不可再生资源作为自然遗产,不在万不得已,不予以使用。在东西方文化中,都有资源保护方面的优秀传统值得借鉴,它们往往以宗教戒律和图腾的形式来实现特殊资源的保护,如印度文化中对榕树的保护传统,中国文化中对风水树、风水林的保护传统。在大规模的城市发展过程中,特殊自然景观元素或生态系统的保护尤显重要,如城区和城郊湿地的保护,自然水系和山林的保护。这些特殊自然景观元素或生态系统是千万年自然演替和进化的结果,是生物与土地,生物与生物,人与人,以及土地和其它生命长期共存共生的结果,体现为独特的生境和种群,以及人与土地和谐共生的文化景观(如梯田、风水林、宅旁的药用和薪碳林)。
其二,减量,这也是节约最狭义的定义。尽可能减少包括能源、土地、水以及生物资源的使用,提高使用效率。设计中如果合理地利用自然的过程,如光、风、水等,则可以大大减少能源的使用。新技术的采用往往可以数以倍计地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在城市绿化中,即使是物种和植物配植方式的不同,如林地取代草坪,乡土树种取代外来园艺品种,就可大大节约能源、减少资源的耗费,包括节约灌溉用水、少用或不用化肥和除草剂,并且植物能够进行自身繁衍。不考虑维护问题的城市绿化工程,无论其有多么美丽动人,也是一项非生态的工程。
如何用有限的土地来建立满足多种生态服务功能的城市绿地系统是更深意义上的“减量”概念。通过“反规划”途径,判断和建立对土地生态过程和文化遗产保护过程具有战略意义的生态基础设施,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基本结构,是用最少的土地来实现多种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途径。
其三,再用,利用废弃的土地以及原有材料,包括植被、土壤、砖石等服务于新的功能,可以大大节约资源和能源的耗费。如,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倒闭和废弃的工厂可以在生态恢复后成为市民的休闲地。其实,在发达国家的城市景观设计中,这已成为一个潮流。国内的广东省中山市在这方面也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一个始建于20世纪50-60年代的粤东造船厂,不是被彻底拆掉和推平用于地产开发,而是利用现有的榕树、厂房和机器,设计成一个开放的市民休闲场所——歧江公园。在这里,古树讲述着这块场地的历史,厂房和机器铭刻了城市的记忆,茂盛的野草将新的环境伦理引入现代都市中。
其四,循环与再生。在自然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流动是一个由“源—消费中心—汇”构成的、头尾相接的闭合循环流,因此,大自然没有废物。而在现代城市生态系统中,流动过程是单向的、不闭合的。因此在人们消费和生产的同时,产生了垃圾和废物,因此有了水、大气和土壤的污染。
土地资源是不可再生的,但土地的利用方式和属性是可以循环再生的。从原野到高密度城市,再到花园郊区、边缘城市和高科技园区,随着城市景观的演替,大地上每一寸土地的属性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昔日高密度中心城区的大面积铺装或迟或早会重新变为森林或高产的农田,已被填埋、固化的水系会被重新恢复。在当前的城市化背景下,城市棕地的开发利用、河流的生态恢复、雨洪的收集和利用、农业进入都市等,都将是资源循环再生和节约型城市绿地的主题。
自然资本的节约概念不是简单的一时一地的少消耗,设计过程必须对设计对象整个生命周期、整个能流物流过程,包括对资源的消耗、污染的产生以及栖息地的丧失进行生态算帐,必须考虑生态代价。城市绿地中的一件户外家具可能是以东北长白山的红松为材,长途运到广东某地加工为成品后,又运至北京置于各种场地之中,待其破旧后它就变成了垃圾,进入垃圾处理场。这件家具的流动整个过程中都蕴含着物质、水、能量和土地的消耗,也就是说,这件家具的生态费用都应该作为设计时的考虑因素。一张简单的园林绿地中的座椅,实际上关联着河流的水质、森林的状态以及山体的水土流失程度。通过对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对环境影响的考察,我们可以评价设计和使用的产品的生态性。我们需要理解产品的生产过程,考虑这些产品对物质和能量的影响是节约的或是浪费的,是有毒的或是无害的。生态设计要求我们对所有我们使用的东西进行探究,探究生产它们意味着牺牲什么?它们的创造会给人、动物及自然带来什么危害?比如,一件物品可能在建造时较为昂贵,但如果放在十年或更长时间里来计算,可能反而更节约了;又比如,绿地中的设施可能用钢来建造会很贵,但钢材恰恰是最容易回收和再利用的,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可能也是节约的。
1.3让自然做功
自然生态系统生生不息,不知疲倦,为维持和满足人类生存的各种需要提供各种条件和过程,这就是所谓的生态系统的服务。城市绿地的自然服务功能体现在对自然系统自身健康的维护、对生物多样化和生命系统的维护、对人类社会的物质和精神的服务上,包括:空气和水的净化,减缓洪灾和旱灾的危害,废弃物的降解和去毒,土壤肥力的创造和再生,生物多样性的维持,保护人类不受紫外线的伤害,局部气候调节,缓和极端气温、风及海浪;维持文化的多样性,建立城市形象和城市特色,唤起认同感和归属感,提供休憩、美感和智慧启迪以提升人文精神,等等。
城市绿地提供给人类的服务是全方位的。让自然做功这一设计原理强调人与自然过程的共生与合作关系,通过与生命所遵循的过程和格局的合作,我们可以显著减少设计的生态影响。
在城市绿地设计和营造中,这一原理着重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第一,自然界没有废物。每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都有一个完善的食物链和营养级。秋天的枯枝落叶是春天新生命生长的营养。公园中清除枯枝落叶实际上把自然界的一个闭合循环系统切断了。在城市绿地的维护管理中,变废物为营养物质,如返还枝叶、收集雨水补充地下水等就是这一原理的最直接应用。
第二,自然是具有自组织或自我设计能力的,整个地球都是在自我的设计中生存和延续的。一池水塘,如果不是人工将其用水泥护衬,或以化学物质维护,在其水中或水边便会生长出各种水藻、杂草、和昆虫,并最终演化为一个物种丰富的水生生物群落。自然系统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远远超出人为的设计能力,与其过多的人为设计,不如开启自然的自组织或自我设计过程。自然的自我设计能力,导致了一个新的领域的出现,即生态工程。传统工程是用新的结构和过程来取代自然,而生态工程则是用自然的结构和过程来设计。目前盛行于大江南北的河道硬化、渠化工程,最终都应该被与洪水为友、与生物为友并与城市绿地系统有机结合的生态工程所取代。自然系统的这种自我设计能力在水污染治理、废弃地的恢复(包括矿山、采石坑、采伐遗迹地等)以及城市中乡土生物群落的建立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自然是具有能动性的,几千年的治水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对待洪水这样的自然力,应因势利导而不是绝对的控制。李冰父子所设计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其成功之处,就在于充分认识、利用了自然的能动性,用竹笼、马槎、卵石与河神为约,如此造就了川西平原的丰饶。大自然的自我愈合能力和自净能力,维持了大地上的青山秀水。湿地对污水的净化能力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系统之中。生态设计意味着充分利用自然系统的能动作用。
第三,边缘效应,即在两个或多个不同的生态系统或景观元素的边缘带有更活跃的能流和物流,具有丰富的物种和更高的生产力。如海陆之交的盐沼是地球上产量最高植物群落。森林边缘、农田边缘、水体边缘以及村庄、建筑物的边缘,在自然状态下往往是生物群落最丰富、生态效益最高的地段。边缘带能为人类提供最多的生态服务,如城郊的林缘景观既有农业上的功能,又具自然保护和休闲功能,这种效应是设计和管理的基础。然而,在通常的城市或绿地水系的建设中,我们常常看到的是水陆过渡带上生硬的水泥护衬,在这本来应该是多种植物和生物栖息的边缘带中,只有暴晒的水泥或石块铺装;又如在公园里丛林的边缘,自然的生态效应该产生一个丰富多样的林缘带,而人们通常看到的是修剪整齐的外来草坪;又如建筑物的基础四周是一个非常好的潜在生态边缘带,而通常我们所看到的却是硬质铺装和单一的人工地被。人类的建设活动往往不珍惜边缘带的存在,生硬的红线把本来地块之间柔和的边缘带无情地毁坏。所以与自然合作的生态设计就需充分利用生态系统之间的边缘效应,来创造丰富的景观。
第四,自然系统是宽宏大量的,包容了丰富多样的生物。生物多样性至少包括三个层次的含意,即:生物遗传基因的多样性,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多样性维持了生态系统的健康和高效,因此多样性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基础。与自然相合作的城市绿地设计应尊重和维护其丰富多样性,生态设计的最深层的含意就是为生物多样性而设计。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是保持和维护乡土生物与生境的多样性。针对这一问题,生态设计应在三个层面上进行,即:保持有效数量的乡土动植物种群;保护各种类型、多种演潜阶段的生态系统;尊重各种生态过程和干扰,包括自然火灾过程,旱雨季的交替规律,以及洪水的季节性泛滥。关于如何通过景观格局的设计来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景观生态规划的一个最重要方面。自然保护区、风景区、城市绿地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后堡垒。曾一度被观赏花木和栽培园艺品种和唯美价值标准主导的城市园林绿地应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最重要的设计指标。在每天都有物种在地球上消失的今天,乡土杂草比异国奇卉具有更为重要的生态价值;五星瓢虫和七星瓢虫是同样值得人们珍爱的,勤于除草施肥、打药杀虫的小农不应成为城市绿地管理者的形象。通过生态设计,一个可持续的、具有丰富物种和生境的城市工业园林绿地系统才是未来城市所要追求的境界。
1.4显露自然
现代城市居民离自然越来越远,远山的天际线、脚下的地平线和水平线,都快成为抽象的名词。儿童只知水从铁管里流出,又从水槽或抽水马桶里消失,不知从何处而来又流往何处;忙碌的上班族不知何时月圆月缺,潮起潮落;在全空调的办公室中工作的人们,就连呼吸一下带有自然温度和湿度的空气都是一件难得的事,更不用说他对脚下的土地的土壤类型、植被类型和植物种类有所了解了。大自然的高山流水、飞禽猛兽、沼泽丛林都只是电视银屏上的画面和想象中遥远的自然保护区景观。
如同在传统设计中的自然过程从大众眼中消失一样,城市生活的支持系统也往往被遮隐了。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发电厂及变电站都被作为丑陋的对象而被有意识地加以掩藏。自然景观及其过程以及城市生活的支持系统结构与过程的消隐,使人们无从关心环境的现状和未来,也就谈不上对于环境生态的关心而节制自身的日常行为。因此,要让人人参与设计的过程、关怀环境,必须重新显露自然过程,让城市居民重新感到雨后溪流的暴涨、地表径流的汇聚。从枝叶的摇动、感到自然风的存在;从花开花落、看到四季的变化;从自然的叶枯叶荣,看到自然的腐烂和降解过程。城市的绿地景观是用来显露自然和生态过程、显露土地上的历史与人文过程的。
显露自然作为生态设计的一个重要原理和生态美学原理,在现代城市绿地设计的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景观设计师不单设计景观的形式和功能,他们还可以给自然现象加上着重号,突显其特征以引导人们的视野和运动。雨洪不再被当作洪水和疾病传播的罪魁和城乡河流湖泊的累赘,也不再是急于被排泄的废物。雨洪的收集和再利用的过程应通过城市雨水生态设计与绿地系统相结合,成为城市的一种独特景观。
2节约型城市绿地几个实践案例
2.1“反规划”建立高效的绿地系统:台州生态基础设施案例
“反规划”途径试图找到在各方面都可行的、便于管理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将各种生态服务功能、文化遗产保护及人与土地的精神联系,通过一个完整的、连续的生态基础设施整合起来,担当城市生态安全、文化认同和精神给养的重任。这一生态基础设施成为城市绿地系统的结构,框限城市建设规划。
台州位于中国的东南沿海,总面积9411km2,拥有550万人口。蓬勃发展的小型私营经济使其成为中国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在这一城市化过程中,土地被滥占,湿地和水系统遭到了破坏和污染,动植物栖息地以及生物多样性也相应地遭到了破坏,旱涝灾害频发,疾病滋生,景观的文化特色也渐渐地消失了,而建立在文化景观上的草根信仰体系也正在解体。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师将整个地域作为一个活的系统,首先通过建立生态基础设施来引导和框限城市扩张。应用景观安全格局的理论和方法,用最少的土地资源,建立一个高效的景观格局,保护生态过程的健康和安全,保护乡土遗产的完整性。
从宏观的区域和国土范围上来讲,生态基础设施被视为洪水调蓄、生物栖息地网络建设、生态走廊和游憩走廊建设的永久性地域景观,用来保护和定义城市空间发展格局和城市形态。
从宏观的城市尺度来讲,区域的生态基础设施将延伸到城市结构内部,与城市绿地系统、雨洪管理、休憩、自行车通道、日常步行和通勤、遗产保护和环境教育等多种功能相结合。
从微观的地段尺度来讲,EI将被作为城市土地开发的限定条件和引导因素,落实到城市的局部设计中。
生态基础设施成为各种过程相互作用的媒介,联系了自然、人以及精神。在保护生态环境完整性、建立文化归属感以及为人们提供精神需求方面,EI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景观安全模式。生态基础设施是建立节约型城市绿地系统的根本手段。
中山岐江公园在粤中造船厂旧址上建设,占地11公顷,从1953年到1999年,走过了由发展壮大到消亡的简短却可歌可泣的历程。本案例以产业旧址历史地段的再利用为主旨,对产业旧址及构筑物和机器采用了多种利用方式,在此基础上融入了新的设计形式,并由此引发了对节约型城市绿地设计概念的理解:
(1)保留:尊重场地自然与人文印迹。良好的景观不是职业设计师的凭空创造,它们经历时间而发展,创造良好而富有含意的环境的上策是保留过去的遗留。作为一个有近半个世纪历史的旧船厂遗址,过去留下的东西很多:从自然元素上讲,场地上有水体,有许多古榕树和发育良好的地带性植物群落,以及与之互相适应的生境和土壤条件。从人文元素上讲,场地上有多个不同时代船坞、厂房、水塔、烟囱、龙门吊、铁轨、变压器及各种机器,甚至水边的护岸,厂房墙壁上“抓革命,促生产”的语录。正是这些“东西”渲染了场所的氛围。公园设计组对所有这些“东西”以及整个场地,都逐一进行测量,编号和拍摄,研究其保留的可能性。自然系统和元素的保留:水体和部分驳岸都基本保留了原来的形式。全部古树都保留在场地中,为了保留江边十多株古榕,同时满足水利防洪对过水断面的要求,而开设支渠,形成榕树岛;构筑物的保留和再利用:两个分别反映不同时代的钢结构和水泥框架船坞被原地保留,一个红砖烟囱和两个水塔,也就地保留,并结合在场地设计之中;机器的保留和再利用:大型的龙门吊和变压器,大量的机器被结合在场地设计之中,成为丰富场所体验的重要景观元素。
(2)改变:再利用。原有场地的“设计”必竟只反映过去人的工作和生活,以及当时的审美和价值取向,从艺术性来讲,这些与现代人的欲望和功能需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还需加以提炼。所以,有必要对原有形式和场地进行改变或修饰。通过增与减的设计,在原有“设计”基础上产生新的形式,其目的是更艺术化地再现原址的生活和工作情景,更戏剧化地讲述场地的故事,和更诗化地揭示场所的精神,同时更充分地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岐江公园中几个典型的加法和减法设计包括:旧水塔的利用和改造,烟囱与龙门吊的再利用,船坞的再利用,机器肢体的再利用。除了大量机器经艺术和工艺修饰而被完整地保留外,大部分机器都被选取了部分机体被保留下来,并结合融入到了一定的场景之中。此举一方面是为了儿童的安全考虑,另一方面则试图使其更具有经提炼和抽象后的艺术效果。
(3)再生设计。原场地内的材料,包括钢材、乡土物种等,都可以通过加工和再设计,而体现为一种新的景观、满足新的功能。经过再生设计后的钢被用做铺地材料,乡土野草成为美丽的景观元素。甚至场地的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也通过诸如“红盒子”的设计而得以再现。
这是一个关于河流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案例。把一个以防洪为单一目的的硬化河道,用最经济的途径,恢复重建为充满生机的现代生态与文化游憩地。永宁江公园方案提出六大景观战略,其核心思想是用现代生态设计理念来形成一个自然的、“野”的底,然后在此基底上,设计体现人文的“图”;基底是大量的、粗野的,它因为自然过程而存在,并提供自然的服务,而“图”是少量的、精致的,它因为人的体验、和对自然服务的接受而存在。
永宁公园于2003年5月正式建成开园,由于大量应用乡土植物,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内,公园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设计之初的设想和目标已基本实现,2004年夏天它虽然经历了25年来最严重的台风破坏,但也很快得到了恢复。作为生态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节点和示范地,永宁公园的生态服务功能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a)自然过程的保护和恢复:长达2km的永宁江水岸恢复了自然形态,沿岸湿地系统得到了恢复并完善;形成了一条内河湿地系统,对流域的防洪滞洪起到积极作用;
(b)生物过程的保护和促进:保留滨水带的芦苇、菖蒲等种群,大量应用乡土物种进行河堤的防护,在滨江地带形成了多样化的生境系统。整个公园的绿地面积达到75%,初步形成了物种丰富多样的生物群落。
(c)人文过程: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个富有特色的休闲环境。无论是江滨的芒草丛中,还是在横垮在内河湿地的栈桥之上,抑或是野草掩映的景观盒中,我们都可以看到青年男女、老人和小孩在快乐地享受着公园的美景和自然的服务:远山被“招引”入公园中的美术馆,黄岩的历史和故事不经意间在公园的使用者中传咏着、解释着,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由此而生;不曾被注意的乡土野草突然间显示出无比的魅力,一种关于自然和环境的新的伦理犹如潤物无声的春风细雨,在参观者的心中孕育:爱护脚下的每一种野草,它们是美的;籍借着共同的自然和乡土的事与物,人和人之间的交流也因此在这里发生:青年男女之间,家庭成员之间,同事和同游之间。
永宁公园通过对生态基础设施关键地段的设计,改善和促进自然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同时让城市居民充分享受到了这些服务。
在沈阳建筑大学新校园里,设计者用东北稻作为景观素材,设计了一片校园稻田。在四时变化的稻田景观中,分布着一个个读书台,“让稻香融入书声”。用最普通、最经济而高产的材料、在一个当代校园里,演绎了关于土地、人民、农耕文化的耕读故事,诠释了“白话”景观的理念,也表明了设计师在面对诸如土地生态危机和粮食安全危机时所持的态度。
沈阳建筑大学原名沈阳建筑工程学院,位于沈阳市区,始建于1948年。为发展需要,像全国其它上百所大学一样,学校迁入规划中的浑南大学园区。新校园总占地面积80hm2。项目主要面对以下几个方面的机遇和挑战:
(1)场地原属高产农田,是东北稻的种植地,土地肥沃,水源丰沛。这一场地特征在现场踏勘时便给设计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尽管场地因建筑施工而面目全非,但茂盛生长的稗草、水蓼等乡土物种,仍然能告诉设计者,这里适宜栽种的植被。
(2)时间紧迫:校方希望在最短时间内形成新校园的景观效果,迎接当年九月的新生入学;
(3)资金有限:校园基建预算基本只能满足校舍建设,很难有资金用于环境建设;
(4)特色要求:新校园需要有独特的个性,而景观起着关键的作用。
面对这些机遇和挑战,注定了稻田将是一个最合适的景观战略。因为:
(1)稻田最适宜于本地生长,而且,东北稻有150~200天的生长期,因此,有较长的观赏期;
(2)稻田的建设和管理成本低,技术要求低,比传统校园的花草管理还要简单,几个普通农民就能很好完成从播种到收割的全过程,不但如此,还可以有收入。目前沈阳建筑大学每年有一万多斤的稻米产出;
(3)见效快,几个月内就可以形成有着四季交替的稻田景观;
(4)有特色,符合场地特点,可以形成独特的稻田校园。
(5)具有深刻的教育和文化意义,经过3年的春种秋收,目前,沈阳建筑大学已经围绕校园稻田形成的了独
特的校园文化。中国农耕文化、包括二十四节气在内,在师生的劳动参与和季节变换中得到了活生生的展现。校园的插秧节,收割节,接待中学生参观稻田,等等,已成为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最近,校园稻田还被沈阳国际园艺博览会作为博览园的一个部分。
(6)“建院金米”,年产近万斤的稻米收获,被包装成学校的纪念品,深受国内外嘉宾的喜爱。袁隆平院士为之题词曰:“校园飘稻香,育米如育人”,可谓意味深长。
在此稻田校园的对策下,如何使稻田同时能满足一个现代化校园的功能,并能超越大田稻作,而成为“后农业”时代的稻田景观,兼具审美启智、休闲读书等功能,则是景观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案例展示了城市绿地设计和建设中,如何利用原有场地资源,用最少的设计,最简单、经济的人工干扰,来创造一个真正节约的城市绿地,为当代城市居民提供最多最好的生态服务。
在城市化和城市扩张过程中,自然河道的渠化和硬化以及“美化”运动在中国大小城市中方兴未艾,这是一种悲哀,我们完全可以有更明智的城市河流改造和利用方式。这个案例试图说明如何在城市化过程中保留自然河流的绿色与蓝色基底,最少量地改变原有地形和植被以及历史遗留的人文痕迹,同时满足城市人的休闲活动需要,创造一种当代人的景观体验空间。在完全保留原有河流生态廊道的绿色基底上,引入一条以钢为材料的红色飘带。它整合了包括漫步、环境解释系统、乡土植物标本种植、灯光等功能和设施需要,用最少的干预,获得都市人对绿色环境的最大需求。
本项目位于秦皇岛市区西部,海港区西北,汤河的下游河段两岸,长约1公里左右,总面积约20hm2。场地有以下几大特征,它们为设计提出了挑战和机会:
(1)良好的自然禀赋:由于上游的山地和下游的防潮蓄水闸,使本地段内的水位保持恒定,水质清澈,是秦皇岛市的一个水源地;设计地段内除部分被破坏和被占用地段外,两岸植被茂密,水生和湿生植物茂盛,主要以菱角、菖蒲和芦苇为主;东岸的乡土乔木尤其壮观,主要有杨、柳、刺槐,许多柳树甚至长在水中;多种鱼类和鸟类生物在此栖息。
(2)“脏乱差”的人为环境和残破的设施:场地具有城郊结合部的典型特征,多处地段已成为垃圾场,污水流向河中,威胁水源卫生;残破的建筑和构筑物,包括一些堆料场地和厂房、农用民房、皮划艇服务用房、汤河苗圃用房、水塔、提灌泵房、防洪丁坝、提灌渠等,大部分遗留构筑物外立面有破损、陈旧,有些已废弃不用,部分河岸坍塌严重;
(3)使用需求压力:目前这一地带的利用比较复杂,一方面当地居民和村民继续以原有方式使用,如放牧;同时,由于位于城乡结合部的特点和缺乏管理,场地被低劣的餐馆、废品收购等使用方式所青睐;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把它当作游憩地,包括游泳、垂钓、体育锻炼、猎采等。所以,及时的规范和引导显得非常重要。
(4)安全隐患和低可达性:场地虽然在城市主干道边上,对城市居民有很大的吸引力,但可达性差,可使用性差;同时,由于人流复杂,空间无序,存在许多管理上的死角,场地对城市居民存在安全隐患,环境治理迫在眉睫。
(5)开发压力:沿河的自然景观吸引了房地产开发,城市扩张正在胁迫汤河,渠化和硬化危险迫近。就在场地的下游河段,两岸已经建成住宅,随之,河道被花岗岩和水泥硬化,自然植被完全被“园林观赏植物”替代,大量的广场和硬地铺装、人工的雕塑和喷泉等彻底改变了汤河生态绿廊。这是对本地段河道的一个警示和教训。而实际上,本河段的东侧也已经建成了大量的住宅,新的房地产项目也在进行中。
基于以上场地分析以及与城市的关系研究、发现,如何避免对原有自然河流廊道的破坏,同时又能满足城市化和城市扩张对本地段河流廊道的功能要求,成为本设计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也是本设计的主要目标。河流廊道的自然过程和城市居民对它的功能需求两者合起来,就是汤河滨河公园的生态服务功能,包括水源保护、乡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休憩、审美启智和科普教育。
为健全上述生态服务功能,本方案提出以下设计对策:
(1)保护和完善一个蓝色和绿色基底:严格保护原有水域和湿地及现有植被;设计要求工程中不砍一棵树;避免河道的硬化,保持原河道的自然形态,对局部塌方河岸,采用生物护堤措施;在此基础上丰富乡土物种,包括增加水生和湿生植物,形成一个乡土植被的绿色基地。
(2)建立连续的自行车和步行系统:沿河两岸都有自行车道和步行道,并与城市道路系统相联系,使本区成为城市居民安全可达性都很好的场所。木栈道或穿越林中、或跨越湿地,使得公园成为慢步者的天堂。
(3)一条红飘带:这是一个绵延于东岸林中的线性景观元素,具有多种功能:它与木栈道结合,可以作为座椅;与灯光结合,而成为照明设施;与种植台结合,而成为植物标本展示廊;与解说系统结合,而成为科普展示廊;与标识系统相结合,而成为一条指示线。它由玻璃钢构成,曲折蜿蜒,因地形和树木的存在而发生宽度和线型的变化;中国红的色彩,点亮幽暗的河谷林地。绵延的红飘带上,分布多个为使用者驻停和活动用的节点,以乡土野草为主题,这些野草包括狼尾草、须芒草、大油芒、芦苇、白茅等。
中国的园林传统从来都与节约无关,因为它的起源和本质就是贵族和士大夫的骄奢淫逸生活的场景,也是颓废文化最佳的温床。昔有商之纣王辟沙丘筑苑台,悬肉为林,又有宋之徽宗启“花石纲”造寿山艮岳,拆城毁桥只为怪石[4],更有清之慈禧,卖江山、挪军费修颐和园;今有暴富城市,继承和发扬“园林传统”,挖龙池,堆假山,掘祖坟以获巨木,毁湿地良田更造广场庭榭。贵族之气一脉相承,铺陈之风有过之而无不及。 正因如此,城市园林绿地理论,亟需变故革新,首要的是续唱新文化运动之歌,彻底抛弃被奉为国粹的“造园”之术,面对重重的环境危机,回归生存的艺术,更应倡导”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的白话景观和白话城市[5,6],用节约和可持续的理念和生态科学,营建人地关系之和谐。
参考文献:
(1) 仇保兴,2006.开展节约型园林绿化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在全国节约型园林绿化现场会上的讲话,2006年8月17日
(2) 俞孔坚,李迪华. 可持续景观[J]:城市环境设计,2007(1):7-12
(3) 俞孔坚,李迪华.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概念与原理[J]:中国园林, 2001(6):03-10
(4) 庞伟.“花石纲”析——兼及中国传统园林思考[J]:城市环境设计,2007(1):92-94
(5) 俞孔坚.生存的艺术:定位当代景观设计学[J]:建筑学报,2006(10)39-43
(6) 俞孔坚,李伟. 续唱新文化运动之歌:白话的城市与白话的景观[J]:建筑学报,2004(08): 5-8
作者简介:
俞孔坚,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首席设计师。
通俗地讲,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地就是“以最少的用地、最少的用水、最少的财政拨款、选择对周围生态环境最少干扰的绿化模式”。[1] 广义地讲,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地就是生态化的城市绿地,也是可持续的绿地。这样的绿地的设计成为可持续景观设计或生态设计[2,3]。通过生态设计来实现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地,可以遵循地方性、保护与节约自然资源、、让自然做功和显露自然4条基本的原理。
1.1地方性
城市绿地的设计应根植于其本身所在的地方。对于任何一个绿地的设计,设计师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是:我们在什么地方?自然允许我们做什么?自然又能帮助我们做什么?这一原理可从以下3个方面来理解:
其一,尊重乡土知识:当地人的经验。当地人依赖于其生活的环境获得日常生活的一切需要,包括水、食物、庇护、能源、药物以及精神寄托。其生活空间中的一草一木,一水一石都是有含意的。他们关于环境的知识和理解是场所经验的有机衍生和积淀。所以,一个适宜于场所的生态设计应是一个关于天地-人神关系的设计,必须首先考虑当地人给予设计的启示。例如,在云南的哀牢山中,世代居住这里的哈尼族人选择在海拔1500-2000m的山坡居住,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最适宜于居住;村寨之上是神圣的龙山,丛林覆盖,云雾缭绕,村寨之下是层层梯田。丛林中涵养的水源细水长流,供寨民日常生活所用,水流穿过村寨又携带大量牲畜粪便,自流灌溉梯田。山林里丰富多样的动植物,都有奇特的药用功能。山林是整个聚居群落生态系统的生命之源,因而被视为神圣的净土。哈尼梯田文化之美,正因为她是一种基于场所经验的生态之美。遍布大江南北的村落,由于世代人与土地的相互依存,其每一景观元素和空间关系都有其独特的生态意义。
其二,适应场所自然过程。现代人的需要可能与历史上本场所中的人的需要不尽相同。因此,为场所而设计决不意味着模仿和拘泥于传统的形式。生态设计告诉我们,新的设计形式仍然应以场所的自然过程为依据,自然过程即场所中的阳光、地形、水、风、土壤、植被等能。设计的过程就是将这些带有场所特征的自然因素结合在设计之中,从而维护场所的健康,同时也是维护设计物本身的健康。
其三,当地材料:乡土植物和建材的使用,是设计生态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乡土物种不但最适宜于在当地生长、管理和维护成本最少,还因为乡土物种的消失已成为当代最主要的环境问题之一。所以保护和利用乡土物种也是时代对景观设计师的伦理要求。
1.2保护与节约自然资源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如水、森林、动物)和不可再生资源(如石油,煤)。要实现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必须对不可再生资源加以保护和节约使用。即使是可再生资源,其再生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对它们的使用也需要采用保本取息的方式而不应该是杀鸡取卵的方式。因此,对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流和能流,生态设计强调的解决之道有4条。
其一,保护,保护不可再生资源。将不可再生资源作为自然遗产,不在万不得已,不予以使用。在东西方文化中,都有资源保护方面的优秀传统值得借鉴,它们往往以宗教戒律和图腾的形式来实现特殊资源的保护,如印度文化中对榕树的保护传统,中国文化中对风水树、风水林的保护传统。在大规模的城市发展过程中,特殊自然景观元素或生态系统的保护尤显重要,如城区和城郊湿地的保护,自然水系和山林的保护。这些特殊自然景观元素或生态系统是千万年自然演替和进化的结果,是生物与土地,生物与生物,人与人,以及土地和其它生命长期共存共生的结果,体现为独特的生境和种群,以及人与土地和谐共生的文化景观(如梯田、风水林、宅旁的药用和薪碳林)。
其二,减量,这也是节约最狭义的定义。尽可能减少包括能源、土地、水以及生物资源的使用,提高使用效率。设计中如果合理地利用自然的过程,如光、风、水等,则可以大大减少能源的使用。新技术的采用往往可以数以倍计地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在城市绿化中,即使是物种和植物配植方式的不同,如林地取代草坪,乡土树种取代外来园艺品种,就可大大节约能源、减少资源的耗费,包括节约灌溉用水、少用或不用化肥和除草剂,并且植物能够进行自身繁衍。不考虑维护问题的城市绿化工程,无论其有多么美丽动人,也是一项非生态的工程。
如何用有限的土地来建立满足多种生态服务功能的城市绿地系统是更深意义上的“减量”概念。通过“反规划”途径,判断和建立对土地生态过程和文化遗产保护过程具有战略意义的生态基础设施,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基本结构,是用最少的土地来实现多种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途径。
其三,再用,利用废弃的土地以及原有材料,包括植被、土壤、砖石等服务于新的功能,可以大大节约资源和能源的耗费。如,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倒闭和废弃的工厂可以在生态恢复后成为市民的休闲地。其实,在发达国家的城市景观设计中,这已成为一个潮流。国内的广东省中山市在这方面也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一个始建于20世纪50-60年代的粤东造船厂,不是被彻底拆掉和推平用于地产开发,而是利用现有的榕树、厂房和机器,设计成一个开放的市民休闲场所——歧江公园。在这里,古树讲述着这块场地的历史,厂房和机器铭刻了城市的记忆,茂盛的野草将新的环境伦理引入现代都市中。
其四,循环与再生。在自然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流动是一个由“源—消费中心—汇”构成的、头尾相接的闭合循环流,因此,大自然没有废物。而在现代城市生态系统中,流动过程是单向的、不闭合的。因此在人们消费和生产的同时,产生了垃圾和废物,因此有了水、大气和土壤的污染。
土地资源是不可再生的,但土地的利用方式和属性是可以循环再生的。从原野到高密度城市,再到花园郊区、边缘城市和高科技园区,随着城市景观的演替,大地上每一寸土地的属性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昔日高密度中心城区的大面积铺装或迟或早会重新变为森林或高产的农田,已被填埋、固化的水系会被重新恢复。在当前的城市化背景下,城市棕地的开发利用、河流的生态恢复、雨洪的收集和利用、农业进入都市等,都将是资源循环再生和节约型城市绿地的主题。
自然资本的节约概念不是简单的一时一地的少消耗,设计过程必须对设计对象整个生命周期、整个能流物流过程,包括对资源的消耗、污染的产生以及栖息地的丧失进行生态算帐,必须考虑生态代价。城市绿地中的一件户外家具可能是以东北长白山的红松为材,长途运到广东某地加工为成品后,又运至北京置于各种场地之中,待其破旧后它就变成了垃圾,进入垃圾处理场。这件家具的流动整个过程中都蕴含着物质、水、能量和土地的消耗,也就是说,这件家具的生态费用都应该作为设计时的考虑因素。一张简单的园林绿地中的座椅,实际上关联着河流的水质、森林的状态以及山体的水土流失程度。通过对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对环境影响的考察,我们可以评价设计和使用的产品的生态性。我们需要理解产品的生产过程,考虑这些产品对物质和能量的影响是节约的或是浪费的,是有毒的或是无害的。生态设计要求我们对所有我们使用的东西进行探究,探究生产它们意味着牺牲什么?它们的创造会给人、动物及自然带来什么危害?比如,一件物品可能在建造时较为昂贵,但如果放在十年或更长时间里来计算,可能反而更节约了;又比如,绿地中的设施可能用钢来建造会很贵,但钢材恰恰是最容易回收和再利用的,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可能也是节约的。
1.3让自然做功
自然生态系统生生不息,不知疲倦,为维持和满足人类生存的各种需要提供各种条件和过程,这就是所谓的生态系统的服务。城市绿地的自然服务功能体现在对自然系统自身健康的维护、对生物多样化和生命系统的维护、对人类社会的物质和精神的服务上,包括:空气和水的净化,减缓洪灾和旱灾的危害,废弃物的降解和去毒,土壤肥力的创造和再生,生物多样性的维持,保护人类不受紫外线的伤害,局部气候调节,缓和极端气温、风及海浪;维持文化的多样性,建立城市形象和城市特色,唤起认同感和归属感,提供休憩、美感和智慧启迪以提升人文精神,等等。
城市绿地提供给人类的服务是全方位的。让自然做功这一设计原理强调人与自然过程的共生与合作关系,通过与生命所遵循的过程和格局的合作,我们可以显著减少设计的生态影响。
在城市绿地设计和营造中,这一原理着重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第一,自然界没有废物。每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都有一个完善的食物链和营养级。秋天的枯枝落叶是春天新生命生长的营养。公园中清除枯枝落叶实际上把自然界的一个闭合循环系统切断了。在城市绿地的维护管理中,变废物为营养物质,如返还枝叶、收集雨水补充地下水等就是这一原理的最直接应用。
第二,自然是具有自组织或自我设计能力的,整个地球都是在自我的设计中生存和延续的。一池水塘,如果不是人工将其用水泥护衬,或以化学物质维护,在其水中或水边便会生长出各种水藻、杂草、和昆虫,并最终演化为一个物种丰富的水生生物群落。自然系统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远远超出人为的设计能力,与其过多的人为设计,不如开启自然的自组织或自我设计过程。自然的自我设计能力,导致了一个新的领域的出现,即生态工程。传统工程是用新的结构和过程来取代自然,而生态工程则是用自然的结构和过程来设计。目前盛行于大江南北的河道硬化、渠化工程,最终都应该被与洪水为友、与生物为友并与城市绿地系统有机结合的生态工程所取代。自然系统的这种自我设计能力在水污染治理、废弃地的恢复(包括矿山、采石坑、采伐遗迹地等)以及城市中乡土生物群落的建立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自然是具有能动性的,几千年的治水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对待洪水这样的自然力,应因势利导而不是绝对的控制。李冰父子所设计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其成功之处,就在于充分认识、利用了自然的能动性,用竹笼、马槎、卵石与河神为约,如此造就了川西平原的丰饶。大自然的自我愈合能力和自净能力,维持了大地上的青山秀水。湿地对污水的净化能力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系统之中。生态设计意味着充分利用自然系统的能动作用。
第三,边缘效应,即在两个或多个不同的生态系统或景观元素的边缘带有更活跃的能流和物流,具有丰富的物种和更高的生产力。如海陆之交的盐沼是地球上产量最高植物群落。森林边缘、农田边缘、水体边缘以及村庄、建筑物的边缘,在自然状态下往往是生物群落最丰富、生态效益最高的地段。边缘带能为人类提供最多的生态服务,如城郊的林缘景观既有农业上的功能,又具自然保护和休闲功能,这种效应是设计和管理的基础。然而,在通常的城市或绿地水系的建设中,我们常常看到的是水陆过渡带上生硬的水泥护衬,在这本来应该是多种植物和生物栖息的边缘带中,只有暴晒的水泥或石块铺装;又如在公园里丛林的边缘,自然的生态效应该产生一个丰富多样的林缘带,而人们通常看到的是修剪整齐的外来草坪;又如建筑物的基础四周是一个非常好的潜在生态边缘带,而通常我们所看到的却是硬质铺装和单一的人工地被。人类的建设活动往往不珍惜边缘带的存在,生硬的红线把本来地块之间柔和的边缘带无情地毁坏。所以与自然合作的生态设计就需充分利用生态系统之间的边缘效应,来创造丰富的景观。
第四,自然系统是宽宏大量的,包容了丰富多样的生物。生物多样性至少包括三个层次的含意,即:生物遗传基因的多样性,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多样性维持了生态系统的健康和高效,因此多样性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基础。与自然相合作的城市绿地设计应尊重和维护其丰富多样性,生态设计的最深层的含意就是为生物多样性而设计。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是保持和维护乡土生物与生境的多样性。针对这一问题,生态设计应在三个层面上进行,即:保持有效数量的乡土动植物种群;保护各种类型、多种演潜阶段的生态系统;尊重各种生态过程和干扰,包括自然火灾过程,旱雨季的交替规律,以及洪水的季节性泛滥。关于如何通过景观格局的设计来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景观生态规划的一个最重要方面。自然保护区、风景区、城市绿地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后堡垒。曾一度被观赏花木和栽培园艺品种和唯美价值标准主导的城市园林绿地应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最重要的设计指标。在每天都有物种在地球上消失的今天,乡土杂草比异国奇卉具有更为重要的生态价值;五星瓢虫和七星瓢虫是同样值得人们珍爱的,勤于除草施肥、打药杀虫的小农不应成为城市绿地管理者的形象。通过生态设计,一个可持续的、具有丰富物种和生境的城市工业园林绿地系统才是未来城市所要追求的境界。
1.4显露自然
现代城市居民离自然越来越远,远山的天际线、脚下的地平线和水平线,都快成为抽象的名词。儿童只知水从铁管里流出,又从水槽或抽水马桶里消失,不知从何处而来又流往何处;忙碌的上班族不知何时月圆月缺,潮起潮落;在全空调的办公室中工作的人们,就连呼吸一下带有自然温度和湿度的空气都是一件难得的事,更不用说他对脚下的土地的土壤类型、植被类型和植物种类有所了解了。大自然的高山流水、飞禽猛兽、沼泽丛林都只是电视银屏上的画面和想象中遥远的自然保护区景观。
如同在传统设计中的自然过程从大众眼中消失一样,城市生活的支持系统也往往被遮隐了。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发电厂及变电站都被作为丑陋的对象而被有意识地加以掩藏。自然景观及其过程以及城市生活的支持系统结构与过程的消隐,使人们无从关心环境的现状和未来,也就谈不上对于环境生态的关心而节制自身的日常行为。因此,要让人人参与设计的过程、关怀环境,必须重新显露自然过程,让城市居民重新感到雨后溪流的暴涨、地表径流的汇聚。从枝叶的摇动、感到自然风的存在;从花开花落、看到四季的变化;从自然的叶枯叶荣,看到自然的腐烂和降解过程。城市的绿地景观是用来显露自然和生态过程、显露土地上的历史与人文过程的。
显露自然作为生态设计的一个重要原理和生态美学原理,在现代城市绿地设计的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景观设计师不单设计景观的形式和功能,他们还可以给自然现象加上着重号,突显其特征以引导人们的视野和运动。雨洪不再被当作洪水和疾病传播的罪魁和城乡河流湖泊的累赘,也不再是急于被排泄的废物。雨洪的收集和再利用的过程应通过城市雨水生态设计与绿地系统相结合,成为城市的一种独特景观。
2节约型城市绿地几个实践案例
2.1“反规划”建立高效的绿地系统:台州生态基础设施案例
“反规划”途径试图找到在各方面都可行的、便于管理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将各种生态服务功能、文化遗产保护及人与土地的精神联系,通过一个完整的、连续的生态基础设施整合起来,担当城市生态安全、文化认同和精神给养的重任。这一生态基础设施成为城市绿地系统的结构,框限城市建设规划。
台州位于中国的东南沿海,总面积9411km2,拥有550万人口。蓬勃发展的小型私营经济使其成为中国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在这一城市化过程中,土地被滥占,湿地和水系统遭到了破坏和污染,动植物栖息地以及生物多样性也相应地遭到了破坏,旱涝灾害频发,疾病滋生,景观的文化特色也渐渐地消失了,而建立在文化景观上的草根信仰体系也正在解体。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师将整个地域作为一个活的系统,首先通过建立生态基础设施来引导和框限城市扩张。应用景观安全格局的理论和方法,用最少的土地资源,建立一个高效的景观格局,保护生态过程的健康和安全,保护乡土遗产的完整性。
从宏观的区域和国土范围上来讲,生态基础设施被视为洪水调蓄、生物栖息地网络建设、生态走廊和游憩走廊建设的永久性地域景观,用来保护和定义城市空间发展格局和城市形态。
从宏观的城市尺度来讲,区域的生态基础设施将延伸到城市结构内部,与城市绿地系统、雨洪管理、休憩、自行车通道、日常步行和通勤、遗产保护和环境教育等多种功能相结合。
从微观的地段尺度来讲,EI将被作为城市土地开发的限定条件和引导因素,落实到城市的局部设计中。
生态基础设施成为各种过程相互作用的媒介,联系了自然、人以及精神。在保护生态环境完整性、建立文化归属感以及为人们提供精神需求方面,EI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景观安全模式。生态基础设施是建立节约型城市绿地系统的根本手段。
图1
中山岐江公园在粤中造船厂旧址上建设,占地11公顷,从1953年到1999年,走过了由发展壮大到消亡的简短却可歌可泣的历程。本案例以产业旧址历史地段的再利用为主旨,对产业旧址及构筑物和机器采用了多种利用方式,在此基础上融入了新的设计形式,并由此引发了对节约型城市绿地设计概念的理解:
(1)保留:尊重场地自然与人文印迹。良好的景观不是职业设计师的凭空创造,它们经历时间而发展,创造良好而富有含意的环境的上策是保留过去的遗留。作为一个有近半个世纪历史的旧船厂遗址,过去留下的东西很多:从自然元素上讲,场地上有水体,有许多古榕树和发育良好的地带性植物群落,以及与之互相适应的生境和土壤条件。从人文元素上讲,场地上有多个不同时代船坞、厂房、水塔、烟囱、龙门吊、铁轨、变压器及各种机器,甚至水边的护岸,厂房墙壁上“抓革命,促生产”的语录。正是这些“东西”渲染了场所的氛围。公园设计组对所有这些“东西”以及整个场地,都逐一进行测量,编号和拍摄,研究其保留的可能性。自然系统和元素的保留:水体和部分驳岸都基本保留了原来的形式。全部古树都保留在场地中,为了保留江边十多株古榕,同时满足水利防洪对过水断面的要求,而开设支渠,形成榕树岛;构筑物的保留和再利用:两个分别反映不同时代的钢结构和水泥框架船坞被原地保留,一个红砖烟囱和两个水塔,也就地保留,并结合在场地设计之中;机器的保留和再利用:大型的龙门吊和变压器,大量的机器被结合在场地设计之中,成为丰富场所体验的重要景观元素。
(2)改变:再利用。原有场地的“设计”必竟只反映过去人的工作和生活,以及当时的审美和价值取向,从艺术性来讲,这些与现代人的欲望和功能需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还需加以提炼。所以,有必要对原有形式和场地进行改变或修饰。通过增与减的设计,在原有“设计”基础上产生新的形式,其目的是更艺术化地再现原址的生活和工作情景,更戏剧化地讲述场地的故事,和更诗化地揭示场所的精神,同时更充分地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岐江公园中几个典型的加法和减法设计包括:旧水塔的利用和改造,烟囱与龙门吊的再利用,船坞的再利用,机器肢体的再利用。除了大量机器经艺术和工艺修饰而被完整地保留外,大部分机器都被选取了部分机体被保留下来,并结合融入到了一定的场景之中。此举一方面是为了儿童的安全考虑,另一方面则试图使其更具有经提炼和抽象后的艺术效果。
(3)再生设计。原场地内的材料,包括钢材、乡土物种等,都可以通过加工和再设计,而体现为一种新的景观、满足新的功能。经过再生设计后的钢被用做铺地材料,乡土野草成为美丽的景观元素。甚至场地的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也通过诸如“红盒子”的设计而得以再现。
图2
图3
图4
图5
这是一个关于河流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案例。把一个以防洪为单一目的的硬化河道,用最经济的途径,恢复重建为充满生机的现代生态与文化游憩地。永宁江公园方案提出六大景观战略,其核心思想是用现代生态设计理念来形成一个自然的、“野”的底,然后在此基底上,设计体现人文的“图”;基底是大量的、粗野的,它因为自然过程而存在,并提供自然的服务,而“图”是少量的、精致的,它因为人的体验、和对自然服务的接受而存在。
永宁公园于2003年5月正式建成开园,由于大量应用乡土植物,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内,公园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设计之初的设想和目标已基本实现,2004年夏天它虽然经历了25年来最严重的台风破坏,但也很快得到了恢复。作为生态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节点和示范地,永宁公园的生态服务功能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a)自然过程的保护和恢复:长达2km的永宁江水岸恢复了自然形态,沿岸湿地系统得到了恢复并完善;形成了一条内河湿地系统,对流域的防洪滞洪起到积极作用;
(b)生物过程的保护和促进:保留滨水带的芦苇、菖蒲等种群,大量应用乡土物种进行河堤的防护,在滨江地带形成了多样化的生境系统。整个公园的绿地面积达到75%,初步形成了物种丰富多样的生物群落。
(c)人文过程: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个富有特色的休闲环境。无论是江滨的芒草丛中,还是在横垮在内河湿地的栈桥之上,抑或是野草掩映的景观盒中,我们都可以看到青年男女、老人和小孩在快乐地享受着公园的美景和自然的服务:远山被“招引”入公园中的美术馆,黄岩的历史和故事不经意间在公园的使用者中传咏着、解释着,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由此而生;不曾被注意的乡土野草突然间显示出无比的魅力,一种关于自然和环境的新的伦理犹如潤物无声的春风细雨,在参观者的心中孕育:爱护脚下的每一种野草,它们是美的;籍借着共同的自然和乡土的事与物,人和人之间的交流也因此在这里发生:青年男女之间,家庭成员之间,同事和同游之间。
永宁公园通过对生态基础设施关键地段的设计,改善和促进自然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同时让城市居民充分享受到了这些服务。
图6
图7
图8
图9
图10
在沈阳建筑大学新校园里,设计者用东北稻作为景观素材,设计了一片校园稻田。在四时变化的稻田景观中,分布着一个个读书台,“让稻香融入书声”。用最普通、最经济而高产的材料、在一个当代校园里,演绎了关于土地、人民、农耕文化的耕读故事,诠释了“白话”景观的理念,也表明了设计师在面对诸如土地生态危机和粮食安全危机时所持的态度。
沈阳建筑大学原名沈阳建筑工程学院,位于沈阳市区,始建于1948年。为发展需要,像全国其它上百所大学一样,学校迁入规划中的浑南大学园区。新校园总占地面积80hm2。项目主要面对以下几个方面的机遇和挑战:
(1)场地原属高产农田,是东北稻的种植地,土地肥沃,水源丰沛。这一场地特征在现场踏勘时便给设计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尽管场地因建筑施工而面目全非,但茂盛生长的稗草、水蓼等乡土物种,仍然能告诉设计者,这里适宜栽种的植被。
(2)时间紧迫:校方希望在最短时间内形成新校园的景观效果,迎接当年九月的新生入学;
(3)资金有限:校园基建预算基本只能满足校舍建设,很难有资金用于环境建设;
(4)特色要求:新校园需要有独特的个性,而景观起着关键的作用。
面对这些机遇和挑战,注定了稻田将是一个最合适的景观战略。因为:
(1)稻田最适宜于本地生长,而且,东北稻有150~200天的生长期,因此,有较长的观赏期;
(2)稻田的建设和管理成本低,技术要求低,比传统校园的花草管理还要简单,几个普通农民就能很好完成从播种到收割的全过程,不但如此,还可以有收入。目前沈阳建筑大学每年有一万多斤的稻米产出;
(3)见效快,几个月内就可以形成有着四季交替的稻田景观;
(4)有特色,符合场地特点,可以形成独特的稻田校园。
(5)具有深刻的教育和文化意义,经过3年的春种秋收,目前,沈阳建筑大学已经围绕校园稻田形成的了独
特的校园文化。中国农耕文化、包括二十四节气在内,在师生的劳动参与和季节变换中得到了活生生的展现。校园的插秧节,收割节,接待中学生参观稻田,等等,已成为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最近,校园稻田还被沈阳国际园艺博览会作为博览园的一个部分。
(6)“建院金米”,年产近万斤的稻米收获,被包装成学校的纪念品,深受国内外嘉宾的喜爱。袁隆平院士为之题词曰:“校园飘稻香,育米如育人”,可谓意味深长。
在此稻田校园的对策下,如何使稻田同时能满足一个现代化校园的功能,并能超越大田稻作,而成为“后农业”时代的稻田景观,兼具审美启智、休闲读书等功能,则是景观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
图11
图12
图13
图14
图15
本案例展示了城市绿地设计和建设中,如何利用原有场地资源,用最少的设计,最简单、经济的人工干扰,来创造一个真正节约的城市绿地,为当代城市居民提供最多最好的生态服务。
在城市化和城市扩张过程中,自然河道的渠化和硬化以及“美化”运动在中国大小城市中方兴未艾,这是一种悲哀,我们完全可以有更明智的城市河流改造和利用方式。这个案例试图说明如何在城市化过程中保留自然河流的绿色与蓝色基底,最少量地改变原有地形和植被以及历史遗留的人文痕迹,同时满足城市人的休闲活动需要,创造一种当代人的景观体验空间。在完全保留原有河流生态廊道的绿色基底上,引入一条以钢为材料的红色飘带。它整合了包括漫步、环境解释系统、乡土植物标本种植、灯光等功能和设施需要,用最少的干预,获得都市人对绿色环境的最大需求。
本项目位于秦皇岛市区西部,海港区西北,汤河的下游河段两岸,长约1公里左右,总面积约20hm2。场地有以下几大特征,它们为设计提出了挑战和机会:
(1)良好的自然禀赋:由于上游的山地和下游的防潮蓄水闸,使本地段内的水位保持恒定,水质清澈,是秦皇岛市的一个水源地;设计地段内除部分被破坏和被占用地段外,两岸植被茂密,水生和湿生植物茂盛,主要以菱角、菖蒲和芦苇为主;东岸的乡土乔木尤其壮观,主要有杨、柳、刺槐,许多柳树甚至长在水中;多种鱼类和鸟类生物在此栖息。
(2)“脏乱差”的人为环境和残破的设施:场地具有城郊结合部的典型特征,多处地段已成为垃圾场,污水流向河中,威胁水源卫生;残破的建筑和构筑物,包括一些堆料场地和厂房、农用民房、皮划艇服务用房、汤河苗圃用房、水塔、提灌泵房、防洪丁坝、提灌渠等,大部分遗留构筑物外立面有破损、陈旧,有些已废弃不用,部分河岸坍塌严重;
(3)使用需求压力:目前这一地带的利用比较复杂,一方面当地居民和村民继续以原有方式使用,如放牧;同时,由于位于城乡结合部的特点和缺乏管理,场地被低劣的餐馆、废品收购等使用方式所青睐;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把它当作游憩地,包括游泳、垂钓、体育锻炼、猎采等。所以,及时的规范和引导显得非常重要。
(4)安全隐患和低可达性:场地虽然在城市主干道边上,对城市居民有很大的吸引力,但可达性差,可使用性差;同时,由于人流复杂,空间无序,存在许多管理上的死角,场地对城市居民存在安全隐患,环境治理迫在眉睫。
(5)开发压力:沿河的自然景观吸引了房地产开发,城市扩张正在胁迫汤河,渠化和硬化危险迫近。就在场地的下游河段,两岸已经建成住宅,随之,河道被花岗岩和水泥硬化,自然植被完全被“园林观赏植物”替代,大量的广场和硬地铺装、人工的雕塑和喷泉等彻底改变了汤河生态绿廊。这是对本地段河道的一个警示和教训。而实际上,本河段的东侧也已经建成了大量的住宅,新的房地产项目也在进行中。
基于以上场地分析以及与城市的关系研究、发现,如何避免对原有自然河流廊道的破坏,同时又能满足城市化和城市扩张对本地段河流廊道的功能要求,成为本设计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也是本设计的主要目标。河流廊道的自然过程和城市居民对它的功能需求两者合起来,就是汤河滨河公园的生态服务功能,包括水源保护、乡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休憩、审美启智和科普教育。
为健全上述生态服务功能,本方案提出以下设计对策:
(1)保护和完善一个蓝色和绿色基底:严格保护原有水域和湿地及现有植被;设计要求工程中不砍一棵树;避免河道的硬化,保持原河道的自然形态,对局部塌方河岸,采用生物护堤措施;在此基础上丰富乡土物种,包括增加水生和湿生植物,形成一个乡土植被的绿色基地。
(2)建立连续的自行车和步行系统:沿河两岸都有自行车道和步行道,并与城市道路系统相联系,使本区成为城市居民安全可达性都很好的场所。木栈道或穿越林中、或跨越湿地,使得公园成为慢步者的天堂。
(3)一条红飘带:这是一个绵延于东岸林中的线性景观元素,具有多种功能:它与木栈道结合,可以作为座椅;与灯光结合,而成为照明设施;与种植台结合,而成为植物标本展示廊;与解说系统结合,而成为科普展示廊;与标识系统相结合,而成为一条指示线。它由玻璃钢构成,曲折蜿蜒,因地形和树木的存在而发生宽度和线型的变化;中国红的色彩,点亮幽暗的河谷林地。绵延的红飘带上,分布多个为使用者驻停和活动用的节点,以乡土野草为主题,这些野草包括狼尾草、须芒草、大油芒、芦苇、白茅等。
图16
图17
图18
图19
中国的园林传统从来都与节约无关,因为它的起源和本质就是贵族和士大夫的骄奢淫逸生活的场景,也是颓废文化最佳的温床。昔有商之纣王辟沙丘筑苑台,悬肉为林,又有宋之徽宗启“花石纲”造寿山艮岳,拆城毁桥只为怪石[4],更有清之慈禧,卖江山、挪军费修颐和园;今有暴富城市,继承和发扬“园林传统”,挖龙池,堆假山,掘祖坟以获巨木,毁湿地良田更造广场庭榭。贵族之气一脉相承,铺陈之风有过之而无不及。 正因如此,城市园林绿地理论,亟需变故革新,首要的是续唱新文化运动之歌,彻底抛弃被奉为国粹的“造园”之术,面对重重的环境危机,回归生存的艺术,更应倡导”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的白话景观和白话城市[5,6],用节约和可持续的理念和生态科学,营建人地关系之和谐。
参考文献:
(1) 仇保兴,2006.开展节约型园林绿化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在全国节约型园林绿化现场会上的讲话,2006年8月17日
(2) 俞孔坚,李迪华. 可持续景观[J]:城市环境设计,2007(1):7-12
(3) 俞孔坚,李迪华.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概念与原理[J]:中国园林, 2001(6):03-10
(4) 庞伟.“花石纲”析——兼及中国传统园林思考[J]:城市环境设计,2007(1):92-94
(5) 俞孔坚.生存的艺术:定位当代景观设计学[J]:建筑学报,2006(10)39-43
(6) 俞孔坚,李伟. 续唱新文化运动之歌:白话的城市与白话的景观[J]:建筑学报,2004(08): 5-8
作者简介:
俞孔坚,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首席设计师。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