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审视建筑,寻找城市精髓

admin 2007-01-04 来源:景观中国网
  不知道有没有人沿着白颐路的起点走到过尽头,不过,当你从Google Earth 卫星遥感图上审视这条长达6公里的横穿北京南北的道路时,它确实会给人一种完全不同的感受。
  不知道有没有人沿着白颐路的起点走到过尽头,不过,当你从Google Earth 卫星遥感图上审视这条长达6公里的横穿北京南北的道路时,它确实会给人一种完全不同的感受。
  
  白颐路现在被称为中关村大街,分为三段,从四环上中关村一桥到五环厢白旗桥是中关村北大街;中关村一桥到三环四通桥为中关村大街;四通桥以南至白石桥是中关村南大街。但习惯上,我们经常提到的白颐路指的是从清华大学西校门到白石桥的这段道路。 
  白颐路过去是北京西部最重要的引水通道,玉泉山的水就是从这条路送到西直门、送到皇城里去的,因此,白颐路的变迁也是城市历史的写照,即使是现在,白颐路沿线的建筑也带有不同时代的深刻烙印。 

  说起来,白颐路上现存年代最久的建筑几乎都是大师的作品,清华西校门是梁思成的作品,看上去不起眼,形式大约是仿1911年原清华校门,去掉了烦琐的装饰,代之以简化的线脚,大门的尺度、比例和谐统一,手法简练干净,对于现在的使用者来说虽然体量小了点,但比起一些张扬浮夸的大学校门,它的内敛淡泊堪称典范。过了四通桥,路西就是张镈1954年设计的友谊宾馆,以前叫西郊宾馆,完全仿古的两层迎宾楼面对白颐路,多达1700个欧洲安皮尔风格中国化的客房排列在两侧和内院,布局严谨工整,工艺精巧华丽,一丝不苟,宾馆建成后被认为是亚洲最大的花园式酒店。1987年,在靠近白颐路终点、紫竹院北侧区域,国家图书馆新楼建成,这座建筑几乎集中了中国现代建筑界最有影响的几位设计师的智慧,杨廷宝、戴念慈、吴良镛、张镈,每一个人都称得上是界内泰山北斗。整个建筑最突出的部分是两个高达63.5米的塔状藏书楼和东面入口的硕大台阶,建筑风格也采用了仿古的形式,布局平稳、匀称,比例细致讲究。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国图成为白颐路上的地标性建筑。

  中国现代建筑史有两次复古主义思潮,分别发生在上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中期,由于其设计实践没有推动建筑设计领域的前进,而受到理论界的批评,友谊宾馆和国图被认为是这两次复古思潮的典型作品而地位黯然。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虽然复古的声音小了,但仍然可以在一些新的建筑上看到其影响:这个时期建成的北京大学东门附近的逸夫楼,北大资源楼(太平洋大厦)、中央民族大学新主楼、锡华高科技技术大厦等,虽然这些建筑分布在白颐路上的位置各不相同,但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在一个现代建筑的外壳上加上了体现“传统风格”的屋顶,由于对尺度的把握不当, 使建筑的比例严重失调,事隔多年,作为白颐路上比较重要的建筑,我们仍然无法找到它们在美学意义上的可取之处。值得一提的是,到了90年代中末期,四通桥的两侧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建筑,一个是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的当代商城,另一个是它对面的由建设部建筑设计院完成的北京科技会展中心。当代商城与人民大学相对,主体七层,局部12层,高43米,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绿地也达到了3千多平方米,立面采用幕墙和石面墙相间的处理形式,建筑体量十分巨大,与一街之隔的双安商场成为海淀区最重要的商业中心。如果说当代商城对现代设计手法的运用还略显粗糙,北京科技会展中心在细节的处理上则表现的精细很多。建筑的用地呈L形,分为写字楼、商住楼、会展中心三部分,100米高的写字楼位于三环与白颐路的交汇处,竖向线条简洁流畅,没有过多的装饰,转角部分的实墙面与另外两部分的处理相统一。整组建筑在空间、色彩和体形的变化上都体现了建筑师强烈的表现欲望,运用了切割、转换、对比、镂空不同的手法来丰富立面效果,但由于元素过多,建筑看上去有些琐碎和凌乱。

  随着中关村西区的全面建设,2000年以来,白颐路两侧的建筑越来越密,也越来越高。它的北段,方正大厦、北大生命科学院新楼、北大法学院相继建成,继续以灰色调来延续北大一贯的建筑色彩;中段,建了近5年的海淀剧院终于竣工;南段,白颐路新的终点式地标已经成为金隅大厦高125米的腾达大厦,建筑全部采用灰色镀膜钢化玻璃,幕墙面积达到22000平方米,还使用了日本白色、灰色4mm厚铝复合板、氧化铝型材等新兴材料,由于运用了新的照明技术,夜色下的腾达大厦变换着不同的色彩,使街道显得繁华而绚丽。在最近建成的建筑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白颐路中部的北京-国际大厦(军艺大厦),由方略建筑设计公司设计,这个公司设计了著名的“北京印象”楼盘,与之相似,北京—国际仍然是典型的德国简约风格,方正凝练、纯粹大气、卓而不群,巨大的出挑、转折构成建筑体型的基本特色,大胆、统一的色彩使建筑群具有非常高的识别性,7个空中廊桥将四个楼体相连,整体性得到强化。此外,近10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使其成为白颐路上的又一个商务巨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北京—国际反应了这条路最新的审美和价值取向。 

  白颐路上的建筑活动横跨了半个世纪,这里不可能逐一而述。随着时代的进步,围绕白颐路的建设远远没有停止,建筑设计水平也日趋成熟,但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是,鳞次栉比的建筑之间,不论在时间还是空间上几乎没有任何联系,街道的历史没有因为它们而贯穿起来,所有建筑孤立、零散、机械地排在道路两侧,正是这种孤立、零散的排列无法串起一条连续的步行道、建立起一个人性化的城市界面,如此长的一条城市街道,甚至没有一处足够大的开放空间供人们休憩、驻足。当毫无节制的交通对城市生活造成持久性的影响和侵扰,公共空间变得越来越局促和脆弱,空气污染日益严重,居民不愿进入到这种产生紧张和惶恐的城市区域中去,城市的精髓——人文活动——丧失殆尽的时候,留下的只有城市的躯壳、萧条的街道和冷漠的建筑。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想,现在应该没有人会从白颐路的起点走到尽头,但在将来,当我们认识到一个人性化的城市空间、街道空间的营造要比建成一个标新立异的建筑更有意义时,你会发现,人,才是道路真正的君王。  

  注:该文发表在2006年10月18日《新京报》特02—03版——溯源.地标。 

  作者简介:刘向军,建筑师,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二所副所长。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