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詹克斯与克斯维科的私家花园

admin 2006-07-28 来源:景观中国网
詹克斯与克斯维科通过在苏格兰的私家花园的设计与建造,表达了詹氏的新著《跃迁的宇宙的建筑》的一些观点,及克斯维科对中国古代堪舆学研究的体会。
  查尔斯·詹克斯(Charles Jencks)是建筑评论界非常时髦的人物,20年前作为第一个在建筑中定义了“后现代主义”的评论家而广为人知。这以后他不断推出新的著作和文章,或是预言一种新的建筑风格的诞生,或是提出一些新的术语和口号。他也参与一些小型的建筑设计实践,来展现自己的理论。1995年,詹克斯出版了新著《跃迁的宇宙的建筑》(The Architecture of the Jumping Universe),从更大范围的科学领域来探讨未来的建筑学,并且提出了一个新的口号:“形式追随宇宙观”。在对现代“复杂科学”与当代建筑的对照研究后,他提出了“宇源建筑”(Cosmogenic Architecture)的概念。他认为,与牛顿理论对宇宙的定义和基督教的宇宙观相反, 宇宙是复杂的、混沌的、自我组织的及不可预见的,它是宇宙源生(cosmogenic)的,非线性的,随时都可能跃迁。 宇宙也并非象二十年前人们所普遍认为的,仅仅是一个复杂的机器, 它是化学的、生物学的、有机的、富有创造力的。

  当年在诠释后现代建筑中,詹克斯曾时常提到中国园林,用中国园林的错综复杂、曲径通幽、充满矛盾的空间效果,来比喻后现代空间。詹克斯对于中国园林的了解显然来自其夫人,园林设计师和历史学家玛吉·克斯维科(Maggie Keswick),她于1978年出版的《中国园林——历史、艺术与建筑》(The Chinese Garden: History, Art and Architecture)一书,成为西方研究中国古典园林为数不多的权威性专著之一。

  克斯维科对中国古代的风水理论抱有浓厚的兴趣,她认为,中国的堪舆学来自道家看待大地的地形、风向、水体、山脉的传统,即所谓的“地脉”的思想。气是存在于其间的能量流,这种能量流决定着房屋、营商和阴宅的位置。詹克斯非常推崇克斯维科对中国园林的研究,他在新近出版的文章《艺术与设计》(Art and Design)中写道:“玛吉在研究关于中国园林的书中,已经为我们在其中进行设计的苏格兰景观建立了一种恰当的隐喻,柔和的山谷和曲线的小山。中国的山水画家,追随道教的道士和哲学家,将山丘和山脉看作是‘大地之骨骼’,充满了‘气’——地下之龙的‘生命呼吸’,这种隐喻成为花园的一个构思。”詹克斯在这里所说的花园即始建于1990年、位于苏格兰西南部Dumfriesshire的他与克斯维科的私家花园,他们利用这个花园的设计与建造,不仅为“形式追随宇宙观”作了形象的注释,而且体现了其对中国风水思想的理解。詹克斯在《跃迁的宇宙的建筑》中提到的一些基本准则,在此得到运用,如设计应接近自然并且用自然的语汇,反映宇宙源生力量的本质,即自组织、演生和向更高或更低层次的跃迁, 设计必须借助于科学,特别是现代科学,去解释宇宙的规律。在这个花园里,他们在景观设计的天地中创造了一个巨大的跃迁。

  詹克斯夫妇在设计中采用了许多曲线,它们来自自然界的一些动物,如蛇、蠕虫、蜗牛、以及虚幻的神灵——龙。花园始于住宅的餐室“龙舞屋”(Dragon Dance Room)之外,屋内的天花板有着不断变化的叠合和波动的纹样,它构成花园主轴线的一端, 另一端是整个花园景观最突出的部分——覆盖着草地的小山和水面。这里曾经是一块沼泽地,克斯维科改造了地形,并从附近的小河引来了活水,创造了良好的景观环境,也改善了这块地的风水。绿草覆盖的螺旋状小山和反转扭曲的土丘构成花园视觉的基调,水面随地形而弯曲,形成两个半月形的池塘,两个水面合起来恰似一只蝴蝶(图1,图2)。蝴蝶是詹克斯所喜欢的自然界中自我不断改变的象征,詹氏认为:“宇宙的大部分是自我组织的,不可预见的、创造性的,象蝴蝶一样自我蜕变的”。扭曲的土丘在立面上剧烈地变化,构成一个复杂的,令人迷惑的景观,这种波动与叠合源自于詹克斯对混沌理论和复杂科学的理解。小山和水面组成一个并置的、突然爆发和跃迁的、视觉和主题差异的景观,一个有活力的、不定的、不可预见的、自我组织的景观,而不是静止的、永恒的、普遍的、如画的景观。波浪线是花园中占主导地位的母题,地在波动,水在波动,其它园林要素也在波动,詹克斯甚至将这个花园称为“波动的景观”。在《跃迁的宇宙的建筑》中,他认为:“波浪运动,象非线性一样,在自然界中是如此重要和无所不在......因而,要强调它们在设计中的基础地位”。波动是视觉和象征的设计,也象征着詹克斯试图去改变设计实践的方法。詹克斯在文章《艺术与设计》中说:“我从来不明白,为什么建筑师、画家和哲学家追随柏拉图,认为事物背后最终的现实存在于直线、直角和完全几何的实体中。自然从根本上是曲线的、弯曲的、无尽的、凹凸不平的、折线的、有时非常漂亮地卷曲着。”詹克斯认为,接近自然的设计的语言是由弯曲、叠合和无边无尽构成的,它常常是一个基于波浪运动的形式语言,这种波浪运动构成了量子世界。同时,景观的波动与叠合也符合中国古代堪舆学中“藏风聚气”的说法。这一扭曲的小山曾被称为蜗牛、神塔和螺旋土丘,但是无论叫什么,它都产生了戏剧性的景观效果。从16米高的小山顶上,俯瞰120米长,10米高的草地覆盖的双波浪的土丘以及小山上的住宅,景色引人入胜。引向土丘的螺旋形道路是特别设计的,人要想走上去反而首先要往下走,詹氏认为这体现了能量的“间歇性”,并且与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有些类似。

  由两种当地石块筑成的“巨龙Ha Ha”①(Giant Dragon Ha Ha)蜿蜒在花园中,两种颜色的石块在立面构成斜向的条纹,仿佛地质变迁中形成的断裂的岩层,一直可延续到草地下面的地之深处(图3)。这使得整个 Ha Ha 不仅在水平方向,而且在垂直方向都象是一条扭动的巨龙。位于Ha Ha的凹入处的“对称休息平台”(Symmetry Break Terrace)上有草地的条纹图案,代表着自宇宙产生以来的四种“跃迁”:能量、物质、生命和意识(图4)。

  詹克斯和克斯维科在花园中还规划了一系列小园,其中一些在1995年克斯维科去世后由詹克斯独自完成。这些小园都有着令人遐想的题咏, 如住宅旁的“旱瀑”(Dry Cascade),未及实现的白卵石与绿草构成的“迷宫”(Maze Brain),被称为“公平比赛花园”(Garden of Fair Play)的绿篱围合的网球场。“植物园”②(Physics Garden)的名称来自于中世纪修道院中的“physick Garden”,其侧面是两条被称为“龙墙”(Dragon Walls)的红砂岩墙, 墙顶部的起伏如同中国园林中的云墙。 通过墙上三个几何形漏窗可见花园的景色。这三个漏窗均由石材建造, 在形式和色彩上模仿苏州园林的漏窗, 并且在窗上分别有诙谐的题字, 圆窗为“食用的/和谐”,方窗为“药用的/理性”, 三角形窗为“烹饪的/美味”(图5), 题字分别代表着植物园内三类不同用途的植物。另外,在植物园的花床中,詹克斯设计了他的六种感觉——代表味觉、嗅觉、触觉、视觉、听觉、以及他自己创造的第六种感觉——本能或直觉。龙墙引向其它构筑物,包括温室, 其屋脊的铁饰远看如典型的维多利亚式漂亮的装饰,实际上,它由解释宇宙万物和物理定律的数字和字母构成。

  花园中还有一些有趣的装饰物,如植物园入口门墩的顶部装饰,它们是詹克斯和科学家合作设计的关于宇宙观念的三个金属模型:宏观世界(宇宙,星系),中观世界(盖亚女神)和微观世界(原子)(图6)。盖亚是希腊神话中的大地女神,掌管自然的能量和万物,詹克斯借用她的名字来代表地球上的中观世界,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古希腊的和平与艺术的赞美。詹克斯在盖亚假说模型中表达了宇宙的历史是多种力量相互作用的螺旋发展的结果。模型中扭曲在一起的蛇状的金属条显示了生命与物理化学反映之间的紧密联系。1834年科学家发现的代表着能量的脉动的孤立子波(Soliton Waves)也被詹克斯转换为“孤立子门”(Soliton Gate)用于园中(图7)。

  詹克斯和克斯维科的花园, 运用了他们夫妇俩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并以此为指导进行设计,贯穿始终,产生了独特新颖的效果。园中最吸引人最成功的部分,恐怕就是波动的草地土丘和池塘,它不仅表达了詹氏在《跃迁的宇宙的建筑》中提到的诸如波动、折曲、叠合、自组、生态等多种引人入胜的、体现了詹克斯“形式追随宇宙观”的观点,而且也创造了强烈的视觉效果。花园中的一些细部处理,由于其理论独特,表现出来的形式也随之独一无二。不过园中那些反映某些深奥的科学理论的漂亮的金属饰物却多少显得有些肤浅。是否“形式追随宇宙观”的设计仅仅是简单地把理论转化为科普模型,值得怀疑。似乎科学对设计的指导应当有更深层的影响。但无论如何,詹克斯和克斯维科用这个园子对他们的理论作了一个具体而形象的说明。詹克斯身体力行,在园中实践了自己新近提出的设计方法。美国著名建筑师艾森曼(P. Eisenman)评价詹克斯为:“詹克斯具有在一个建筑运动来到之前预言它的神奇的能力。用后现代主义,他回顾过去。现在,用关于形态生成的新书,他第一个展望未来。毫无疑问,他的观点将在新的千年开始之际对建筑学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对于那些对詹克斯的理论有兴趣,而又感到费解的人来说,这个花园至少是一个很好的诠释。通过它,可以更好地理解詹氏和克斯维科的形态生成理论、混沌理论、宇源建筑和风水堪舆的思想。

注释
① Ha Ha: 十八世纪英国风景园常用一条深沟作为园林的界限, 既限制了园外人的进入,又不限定园内的视域。它由Charles Bridgeman在园林Twickenham中首用。
② 植物园:亦称药物园,为中世纪修道院中种植蔬菜和草药的实用性植物园。 

参考文献
1. Guy Cooper and Gordon Taylor: Paradise Transformed--The Private Garden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Monacelli Press 1996 
2. Keswick, Maggie: Chinesische Garten — Geschichte, Kunst und Architektur. Stuttgart 1989 
3. 张钦楠: 跨世纪将有什么建筑学——读三本书有感。《世界建筑》1996.1 
4. 张利: 跃迁的詹克斯和他的“跃迁的宇宙”——读查尔斯·詹克斯的《跃迁的宇宙的建筑》,《世界建筑》1994.7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