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途径探索——场地信息解读
admin
2005-09-25
来源:景观中国网
1 景观设计学概述 1.1 景观设计学含义 景观(Landscape)的概念及景观研究的进展,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是对景观概念及有关研究学科的概要
1 景观设计学概述
1.1 景观设计学含义
景观(Landscape)的概念及景观研究的进展,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是对景观概念及有关研究学科的概要总结。按照规划设计对象的更迭,分析历史的来龙去脉,从传统的风景园林到当代的景观建筑学,经历了这样一种演进过程:荒野-景物-囿-苑-花园-园林-城市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大地景观。随着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其应用范围已扩展到多种多样的景观类型。景观规划的发展也经历了从定性描述到定量模型,从景观分化到景观综合,从局部分析到整体优化,从传统美学到生态美学,从常规方法到现代化技术的过程,在景观开发保护和管理中的作用不断增强,应用前景广阔[2]。
景观设计学是一门关于如何安排土地及土地上的物体和空间来为人创造安全、高效、健康和舒适的环境的科学和艺术。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历史悠久的造园活动发展的必然结果。“景观设计师(Landscape Architect)”最早于1858年由美国景观设计学之父老奥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正式使用,于1863年正式作为一种职业的称号,第一次在纽约中央公园委员会中使用。1900年,小奥姆斯特德(F.L.Olmsted )和舒克利夫(A.A. Sharcliff)首次在哈佛大学开设了景观规划设计专业课程,并在全美国首创了4年制的景观规划设计专业学士学位。经过许许多多景观设计师先驱们的不懈努力,现代景观设计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取得了很大成就。
现代意义上的景观规划设计,因工业化对自然和人类身心的双重破坏而兴起,以协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为己任。与以往的造园相比,最根本区别在于,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主要创作对象是人类的家,即整体人类生态系统,其服务对象是人类和其他物种;强调人类发展和资源及环境的可持续性。
1.2 职业景观设计师的工作范围
设计包括对问题的分析,设计是一种解决方法以及监理这一解决方法的实施。Simonds在其经典著作Landscape Architecture(Simonds,1997)一书中对景观设计师的工作及其对应学科的定义:“我们可以说景观设计师的终生目标和工作,就是帮助人类,使人、建筑、社区、城市以及他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和谐相处”。
现代景观设计的范围非常广阔,包含了如下方面:宏观环境规划、土地发展规划、区域景观规划。包括对土地使用和自然土地地貌的保护以及美学和功能上的改善强化,城市设计,场地规划,各类环境详细规划;重点除了建筑、城市构筑物等实体以外的开放空间,如街道、广场等通过美学感受和功能分析的途径,对各类构筑、道路交通进行选址、营造和布局,并对城市街区、广场、公园系统、植物配置、绿地灌溉、照明、地形改造,生态规划和设计,绿化空间的布局与设计,生态敏感区的保护性设计;城市水系整治,遗产廊道的复新[13]。
因此,景观规划设计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景观规划设计是对人类从摇篮到坟墓的关怀”(俞孔坚)。同时,景观规划设计也是对自然的关怀。
2 景观设计途径探索——场地信息解读
景观(Landscape)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景观设计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是一门关于如何安排土地及土地上的物体和空间来为人创造安全、高效、健康和舒适的环境的科学和艺术。景观设计涉及到很多领域的理论:生态学理论、美学理论,历史学理论,感知理论,认识论,设计过程理论,相关法学理论等。而景观设计途径又有诸如“风水”途径、“城市印象”途径、“场所精神”途径、“设计遵从自然”途径、“景观生态”途径等等,再加上东西方各种设计思潮、设计原则,设计师难免手足无措,在设计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面对一块基地,我们用什么途径才能设计出一处适用的、生态的、有思想内涵的……美观的景观?我们在景观规划设计领域内孜孜不倦的探索新方法,甚至在绘画、雕塑、音乐等相关领域寻求灵感;在寻找更好的设计方法的过程中,我们只试图去发现新的形式,但形式并不是规划的本质。我们应该探索的并不是借用的形式,而是一种有创造性的规划哲学。
“天人合一”、“设计遵从自然”已成为现代景观设计学的规划原则。成功的景观设计使所有的元素——土地、水体、植物、构筑物、道路……都处于和谐的关系中。当我们试图达到这个目标的时候,需要什么样的方法和途径呢?面对一个景观设计项目复杂的场地现状和种种环境矛盾,怎样达到设计目标,我们急需探索一条科学实用的设计途径。
纵观中外园林史上著名的景观设计作品,其悠远的生命力和魅力都在于其拥有独特的景观特质,或地理的、或人文的、或自然生态的……研究这些特质,我们会惊喜的发现,它们都与场地信息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场地信息是各种物质作用于场地的历史积淀,这种“信息”记载着场地在历史长河中时间、空间、人文、自然、地质……的烙印,场地信息包含了场地具有的所有特质。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人门对信息重要性的认识表现在它的功能特性上,即信息也是人们(包括生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种必须资源。所以对场地信息进行解读,从场地信息中寻找景观设计的线索,将是景观设计中的科学实用的途径。
2.1 场地信息的概念
设计师设计的目标有一定的地方、特定的环境,而且这个环境还有自己的历史。铭刻着岁月沉积的多种痕迹,这些痕迹既有物理形态存在,也有人们的记忆存在,在对场地进行设计之前,将此类痕迹找出来进行解释,并了解其蕴涵意义。土地岁月的痕迹,可以通过道路、城市构造、遗留的建筑物等等以及自然的多重作用表现出来。这多种多样形态存在的痕迹是铭刻千年历史的场地遗迹。“场地信息”就是指各种物质作用于场地的历史积淀,这种“信息”记载着场地在历史长河中时间、空间、人文、自然、地质……的烙印,场地“信息”包含了场地具有的所有特质。
2.2 场地信息的分类
景观设计就是将各类事物和事件在其特定的环境中进行创造与组织,使景观的形象、意境、风格能有效地表达与显现。景观的形象是指外部形态的形状、尺度、色彩等等;景观的意境是指设计者通过对各个元素在空间结构的组织,对各元素的符号化处理,使景观表现出设计者的意愿及内涵,以充分显示其环境特征、性质及可识别性[42];构成景观的元素虽然众多,归纳起来不外乎三个方面:一是自然因素,即自然的山川地形、气候、河流、植物、岩石、土壤及其他各种自然材料;二是文化因素,主要是指各类建筑物及各种人工设施及历史印迹等,三是审美因素,即视觉、听觉、味觉、形状、尺度、色彩、文化等;这些素材的相互组合,相互作用,使景观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态及不同的景观效果。因此根据景观的诸多要素,“场地信息”可划分为:自然因素、文化因素和审美因素三大类。
2.2.1 自然因素场地信息
自然因素场地信息,是指自然界长期生成的一切遗留于某一地域内的所有印迹。包括地质因素,既岩床的类型和地表特征;地貌因素,包括地形、地势;水文情况,包括地面水径流、溢流槽、地下水、湿地;土壤类型及其用途的划分的土壤因素;地面植被及植物生态类型;野生动物及其生活环境;气候,包括产地的朝阳性、风向、风力、降水量、湿度等情况。
2.2.2 文化因素场地信息
文化因素场地信息,泛指一切人类行为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历史与艺术层面,包括潜在于景观环境中的历史文化、风土民情、风俗习俗等与人们精神生活世界息息相关的东西。包括场地的使用性质及其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场地的干扰情况;场地内外车辆、行人的交通与运输;场地容量;区域社会经济因素,包括人口构成、年龄构成、性别构成、职业、收入情况;公益设施的分布情况——污水及雨水排放系统、供水、电力、电话、暖、燃气等市政设施的配套情况;安全设施,即是否需要设置防火通道、紧急避难场所;现存建筑物、构筑物的功能,结构,损毁程度;历史因素,即历史性建筑物、历史文化遗迹、考古学的状况等。
2.2.3 审美因素场地信息
审美因素场地信息,严格讲,不是存在于场地的信息,而是存在于生活在场地区域内的人群的感性信息,根据审美过程分为两类:其一是感性的审美认识,即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感知因素。其二是深层的审美体验,包括人群的社会经验和文化经历等可以引起联想与想象的审美基础[45]。
我国几千年的文化时代给每一块土地都留下了人类活动的印记,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通过经济活动和开发活动制造并保留了许多独特的文化景观,蕴藏着有关文化因素的许多信息,是反映过去人类土地利用的历史和遗迹的证据,可以作为人类土地持续利用的活样板,并为人类提供享受美和愉快以及自然与文化多样性的机会。充分提取相关信息,进行深刻的分析评价,可能获得许多有益的信息资源。文化因素的场地信息提取包括:场地的使用性质及其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场地的干扰情况,交通与运输,场地容量,社会经济因素,公益设施,安全设施,现存建筑物,历史因素等。
场地的审美因素的信息提取,就是把存在于场地周围一定区域内的传统审美习惯、审美特征进行分析,以确定重要的审美因素。发掘场地的自然美感和其使用者的审美体验是同等重要的。人的审美过程大致经过感觉、知觉、联想和想象等阶段即感性的审美认识及深层的审美体验。
1.1 景观设计学含义
景观(Landscape)的概念及景观研究的进展,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是对景观概念及有关研究学科的概要总结。按照规划设计对象的更迭,分析历史的来龙去脉,从传统的风景园林到当代的景观建筑学,经历了这样一种演进过程:荒野-景物-囿-苑-花园-园林-城市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大地景观。随着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其应用范围已扩展到多种多样的景观类型。景观规划的发展也经历了从定性描述到定量模型,从景观分化到景观综合,从局部分析到整体优化,从传统美学到生态美学,从常规方法到现代化技术的过程,在景观开发保护和管理中的作用不断增强,应用前景广阔[2]。
景观设计学是一门关于如何安排土地及土地上的物体和空间来为人创造安全、高效、健康和舒适的环境的科学和艺术。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历史悠久的造园活动发展的必然结果。“景观设计师(Landscape Architect)”最早于1858年由美国景观设计学之父老奥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正式使用,于1863年正式作为一种职业的称号,第一次在纽约中央公园委员会中使用。1900年,小奥姆斯特德(F.L.Olmsted )和舒克利夫(A.A. Sharcliff)首次在哈佛大学开设了景观规划设计专业课程,并在全美国首创了4年制的景观规划设计专业学士学位。经过许许多多景观设计师先驱们的不懈努力,现代景观设计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取得了很大成就。
现代意义上的景观规划设计,因工业化对自然和人类身心的双重破坏而兴起,以协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为己任。与以往的造园相比,最根本区别在于,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主要创作对象是人类的家,即整体人类生态系统,其服务对象是人类和其他物种;强调人类发展和资源及环境的可持续性。
1.2 职业景观设计师的工作范围
设计包括对问题的分析,设计是一种解决方法以及监理这一解决方法的实施。Simonds在其经典著作Landscape Architecture(Simonds,1997)一书中对景观设计师的工作及其对应学科的定义:“我们可以说景观设计师的终生目标和工作,就是帮助人类,使人、建筑、社区、城市以及他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和谐相处”。
现代景观设计的范围非常广阔,包含了如下方面:宏观环境规划、土地发展规划、区域景观规划。包括对土地使用和自然土地地貌的保护以及美学和功能上的改善强化,城市设计,场地规划,各类环境详细规划;重点除了建筑、城市构筑物等实体以外的开放空间,如街道、广场等通过美学感受和功能分析的途径,对各类构筑、道路交通进行选址、营造和布局,并对城市街区、广场、公园系统、植物配置、绿地灌溉、照明、地形改造,生态规划和设计,绿化空间的布局与设计,生态敏感区的保护性设计;城市水系整治,遗产廊道的复新[13]。
因此,景观规划设计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景观规划设计是对人类从摇篮到坟墓的关怀”(俞孔坚)。同时,景观规划设计也是对自然的关怀。
2 景观设计途径探索——场地信息解读
景观(Landscape)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景观设计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是一门关于如何安排土地及土地上的物体和空间来为人创造安全、高效、健康和舒适的环境的科学和艺术。景观设计涉及到很多领域的理论:生态学理论、美学理论,历史学理论,感知理论,认识论,设计过程理论,相关法学理论等。而景观设计途径又有诸如“风水”途径、“城市印象”途径、“场所精神”途径、“设计遵从自然”途径、“景观生态”途径等等,再加上东西方各种设计思潮、设计原则,设计师难免手足无措,在设计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面对一块基地,我们用什么途径才能设计出一处适用的、生态的、有思想内涵的……美观的景观?我们在景观规划设计领域内孜孜不倦的探索新方法,甚至在绘画、雕塑、音乐等相关领域寻求灵感;在寻找更好的设计方法的过程中,我们只试图去发现新的形式,但形式并不是规划的本质。我们应该探索的并不是借用的形式,而是一种有创造性的规划哲学。
“天人合一”、“设计遵从自然”已成为现代景观设计学的规划原则。成功的景观设计使所有的元素——土地、水体、植物、构筑物、道路……都处于和谐的关系中。当我们试图达到这个目标的时候,需要什么样的方法和途径呢?面对一个景观设计项目复杂的场地现状和种种环境矛盾,怎样达到设计目标,我们急需探索一条科学实用的设计途径。
纵观中外园林史上著名的景观设计作品,其悠远的生命力和魅力都在于其拥有独特的景观特质,或地理的、或人文的、或自然生态的……研究这些特质,我们会惊喜的发现,它们都与场地信息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场地信息是各种物质作用于场地的历史积淀,这种“信息”记载着场地在历史长河中时间、空间、人文、自然、地质……的烙印,场地信息包含了场地具有的所有特质。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人门对信息重要性的认识表现在它的功能特性上,即信息也是人们(包括生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种必须资源。所以对场地信息进行解读,从场地信息中寻找景观设计的线索,将是景观设计中的科学实用的途径。
2.1 场地信息的概念
设计师设计的目标有一定的地方、特定的环境,而且这个环境还有自己的历史。铭刻着岁月沉积的多种痕迹,这些痕迹既有物理形态存在,也有人们的记忆存在,在对场地进行设计之前,将此类痕迹找出来进行解释,并了解其蕴涵意义。土地岁月的痕迹,可以通过道路、城市构造、遗留的建筑物等等以及自然的多重作用表现出来。这多种多样形态存在的痕迹是铭刻千年历史的场地遗迹。“场地信息”就是指各种物质作用于场地的历史积淀,这种“信息”记载着场地在历史长河中时间、空间、人文、自然、地质……的烙印,场地“信息”包含了场地具有的所有特质。
2.2 场地信息的分类
景观设计就是将各类事物和事件在其特定的环境中进行创造与组织,使景观的形象、意境、风格能有效地表达与显现。景观的形象是指外部形态的形状、尺度、色彩等等;景观的意境是指设计者通过对各个元素在空间结构的组织,对各元素的符号化处理,使景观表现出设计者的意愿及内涵,以充分显示其环境特征、性质及可识别性[42];构成景观的元素虽然众多,归纳起来不外乎三个方面:一是自然因素,即自然的山川地形、气候、河流、植物、岩石、土壤及其他各种自然材料;二是文化因素,主要是指各类建筑物及各种人工设施及历史印迹等,三是审美因素,即视觉、听觉、味觉、形状、尺度、色彩、文化等;这些素材的相互组合,相互作用,使景观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态及不同的景观效果。因此根据景观的诸多要素,“场地信息”可划分为:自然因素、文化因素和审美因素三大类。
2.2.1 自然因素场地信息
自然因素场地信息,是指自然界长期生成的一切遗留于某一地域内的所有印迹。包括地质因素,既岩床的类型和地表特征;地貌因素,包括地形、地势;水文情况,包括地面水径流、溢流槽、地下水、湿地;土壤类型及其用途的划分的土壤因素;地面植被及植物生态类型;野生动物及其生活环境;气候,包括产地的朝阳性、风向、风力、降水量、湿度等情况。
2.2.2 文化因素场地信息
文化因素场地信息,泛指一切人类行为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历史与艺术层面,包括潜在于景观环境中的历史文化、风土民情、风俗习俗等与人们精神生活世界息息相关的东西。包括场地的使用性质及其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场地的干扰情况;场地内外车辆、行人的交通与运输;场地容量;区域社会经济因素,包括人口构成、年龄构成、性别构成、职业、收入情况;公益设施的分布情况——污水及雨水排放系统、供水、电力、电话、暖、燃气等市政设施的配套情况;安全设施,即是否需要设置防火通道、紧急避难场所;现存建筑物、构筑物的功能,结构,损毁程度;历史因素,即历史性建筑物、历史文化遗迹、考古学的状况等。
2.2.3 审美因素场地信息
审美因素场地信息,严格讲,不是存在于场地的信息,而是存在于生活在场地区域内的人群的感性信息,根据审美过程分为两类:其一是感性的审美认识,即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感知因素。其二是深层的审美体验,包括人群的社会经验和文化经历等可以引起联想与想象的审美基础[45]。
我国几千年的文化时代给每一块土地都留下了人类活动的印记,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通过经济活动和开发活动制造并保留了许多独特的文化景观,蕴藏着有关文化因素的许多信息,是反映过去人类土地利用的历史和遗迹的证据,可以作为人类土地持续利用的活样板,并为人类提供享受美和愉快以及自然与文化多样性的机会。充分提取相关信息,进行深刻的分析评价,可能获得许多有益的信息资源。文化因素的场地信息提取包括:场地的使用性质及其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场地的干扰情况,交通与运输,场地容量,社会经济因素,公益设施,安全设施,现存建筑物,历史因素等。
场地的审美因素的信息提取,就是把存在于场地周围一定区域内的传统审美习惯、审美特征进行分析,以确定重要的审美因素。发掘场地的自然美感和其使用者的审美体验是同等重要的。人的审美过程大致经过感觉、知觉、联想和想象等阶段即感性的审美认识及深层的审美体验。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