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寻找中国园林

admin 2003-02-18 来源:景观中国网
本文从国内80年代开始园林的风格变幻,讨论中国园林的发展方向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在新城深圳兴起一股美化环境,大搞园林绿化的新潮,大规模的绿地,大片大片的草地,大笔大笔的投资,让国人大开眼界,从此以后,中国园林步入了一个崭新的旅程。然而,也是从此,园林的风格在中国步入了一个迷乱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主要的绿化内容包含市政绿化,主题公园,和一个新角色——房地产绿化,房地产绿化在中国来说是一件新鲜的而又古老的事情,说新鲜是因为作为商业用途的房地产绿化是新鲜的,说其古老是因为我们的苏州园林本身就是房地产绿化,而且世界上如此讲究的房地产绿化是罕见的。而作为现代房地产来说,它不但要考虑环境营造的纯美效果,更多的是要考虑其广告的卖点和成本核算,所以开发商在决定方案的时候会考虑方案的独特性和卖点。为了起到好的效果,他们往往要求助于国外的设计机构,他们设计出来的效果许多是纯粹的西方园林风格,随着房地产业在全国的迅速发展这种外来文化的冲击便遍及全国,体现在建筑风格上面,到处是罗马柱和欧式雕塑,在植物的配植上讲究群植,花团锦绣,豪华气派,中国传统风格的园林艺术难觅其踪。在其出现的初期,人们感叹其气派和豪华,同时,对其手法也倍感新奇,认同其开敞奔放的风格,使这种风格和款式在九十年代末达到了高峰,以顺德碧桂园为代表,单从其豪华的造价不菲的凯旋门式大门就可强烈地感受到这种影响的。同样,在其他的园林绿化上面也受到很深的影响,如道路绿化,街头小品,广场铺装等都有了很强的西方园林色彩,传统园林风格受到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受到一次很好的洗礼,不可避免地印上了时代的烙印。

  在深圳有人提出了抽象园林的概念,其实也就是想在西方的几何园林和中国的传统园林当中寻找新的切合点,想在几何图案里加入中国人的概念和意识,为园林风格的发展提出了一个很好的课题。

  西方园林文化的大举入侵,并不是偶然的,一方面,西方园林在房地产方面有很长时间的结合基础,西方社会多年的经济发展为其设计内容和经营运作提供了完备的模式;另外一个方面,国内的园林设计力量和机构力量薄弱,传统的园林风格缺乏变化和缺少新的想象力的加盟,社会风气的浮躁也是一个原因。就是室内装修也是同样的受其影响,从室内设计软件“方圆”的图库里你就会看到全是欧式的模式。但是现在我们可清楚地看到这种情况正在发生着快速的变化。

  当时,作为新时期的园林工作者,面对这种情况,我们的感受是痛苦的,这种巨大的变化暗示着对传统园林风格的否定,笔者曽经非常的彷徨,暗想中国几千年的园林文化会不会就此沉沦进而淹没?其实,传统的对抗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深圳华侨城有世界之窗有欢乐谷,同样也有锦绣中华和民俗文化村,而且后者比前者更有吸引力,我本人进民俗文化村观摩就有8次之多,这是一种文化和灵魂的共震,而不是单纯的大开眼界,我们感叹那儿建筑风格和用材及工艺的奇巧,同时对凝集着先民们智慧和感情的用品有着深深的敬意。

  随着社会消费群体结构的变化和消费者的成熟,人们也越来越讲究居住的环境对应自己的品味,我们的血液里流传的是中华几千年文明的积淀,我们的潜意识里边是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渴望,对园林的欣赏更多是它的深刻意境和造型的文化内涵,我们寻找的是时代和历史的完美结合。对传统文化我不是很能透彻地理解,但是从一件小的古玉器,我就能找到感觉它们对自己的那种说服力,是一种骨子里的亲切感,不论是良诸文化的玉兽还是红山文化的玉龙,都一样地表达着它们的独特的历史。这是一种本土文化的潜意识,我们要寻找的是“自己”的居住环境。

  现在,随着这一意识的唤醒,欧式园林已经逐渐退出房地产市场,进而寻找更接近我们文化意识的设计,即转向东方园林风格的设计,表现在今年广州房地产业中最为突出的一点是“贝尔高林”的环境设计,贝尔高林号称世界五大环境设计事务所之一,在大陆有业务的是贝尔高林香港有限公司,今年推出的楼盘当中,以占地9.2万平方米的“中海名都花园”最为代表性。其中园林绿地占地5万平方米,全部由贝尔高林香港有限公司设计,其设计的费用是7位以上的数字。在这个小区里,他们讲求的是“都市,生态,家园”为主题,力求室内外的空间有所沟通。有一条300米长的循环水贯穿整个园林小区,有不规则的自然的驳岸,由水生植物和石头点缀,有原木制成的小桥,有瀑布等园林景观,据说是具有“新加坡”风格的设计,我看就是中国山水园的演绎,这不就是“小桥流水”吗?

  从今年推出的楼盘看,无一不是以园林环境作为卖点,而且清一色的都是东方园林,但是却没有人说是中国园林,有的说是日式,有的是新加坡式,不过不要急,很快就有国产的了,因为中国园林应当还是中国人最了解才是正常的。

  按道理,中国泱泱大国不会缺乏园林设计专才,但实质上确实有这个问题,普遍恢复园林专业的教育是八十年代中期的事情,根据九十年代末的统计全国园林中级以上职称技术人员只有2000多人,存在着人才的断层,另外,缺乏实际的训练和商业运作模式的不成熟造成了把国内市场拱手外让的现实。目前,我们要做的事情首先是:

  第一,培养高素质的设计人才,这里指的不单是高文凭的人员,而是指一批通晓中国文化,对传统文化有着很深的感情的设计师,同时他们训练有素,熟悉商业经济运作,对新材料新工艺有得心应手的应用等才能。中国园林最难的一点就是它的意境,只有好的意境才会使作品有生命力,才会百看而不厌,这就要求设计者在文化在美术方面都要有很高的素养。象苏州园林,绞尽脑汁的讲究,一丝不苟的安排,目的是为了营造一个完美的如诗如画的环境,而设计者往往都是当世有名的大画师,他们的作品能够得以留传是绝非偶然的,请问我们能行吗?

  第二,建立自己的设计机构,打出民族品牌,这一点是并不容易的事情,中国现在的情况是对知识产权的不重视,轻设计重施工,希望能通过广大有识之士改变这一状况,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园林一定会有自己的世界级的设计品牌。其实,对于园林艺术来说,它是一门艺术,讲的就是把美好的东西展示给人看,那么最重要的就是设计了,设计的不好,从某些方面来说就可以说是一钱不值的,你花多少钱又有什么用?

  中国园林今后的发展方向会是什么样子呢?我想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一,意境的升华,传统的意境和表达的方式有的已经不适应现代人的口味,这就是说要换一种面貌来出现。发掘更多更加美好的意境,能在古人的基础上加以发展。我们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许多的美好的意境会产生和升华,一个好的设计师应当是生活当中的有心人。传统的表达方式由于已经被大家所熟悉,我们要探讨更新的更能被人从心底里接受的表达方式,而不是强辩和说教式的;

  二,如何在传统的山水园的基础上加上现代人的需要和喜爱是我们要考虑的因素,如把游泳或者游乐的设施加进去,同时又不会影响造景等问题;

  三,对国外园林艺术成果兼收并蓄,加以消化吸收,如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在保持风格的基础上改头换面,以崭新的面貌出现。

  总而言之,在这个快速变化的年代一切都在变,不变的应当是我们对美的不懈的追求。

  抽象园林的概念是由深圳的沈葆久先生提出来的,主要的观点是运用几何图形和线条去划分空间,然后通过对这些图形和种植或铺装后的色块等来表达一定的意思的造景方式,当时来说对国内的造园界起了一定的影响作用,并不能只用一阵风而过来形容,作者要探索的问题是如何学习国外的几何构图,并在其中加如中国式的意境,我觉得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尝试。《深圳新园林——抽象式园林》一书,沈葆久等著 海云出版社 1994年10月

  至于在高楼大厦的纹缝里求生存的庭园设计,我们还能有更好的方法吗?一方面城市规划已经形成这样的一个残酷的环境,园林也只能是尽所能带给人们一些安慰和带来一点可怜的田园牧歌的幻想,有点类似于动物园里的狮山虎山,哈哈。用水泥来造一个水池并不代表不具环保概念,难道只有泥土才是环保吗?中海所用的“原木”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原木,而是经过处理的类似德国板之类的木材,经得起风雨的。至于重施工,我的意思是说在资金的分配上,认为设计不该花大价钱是现在业主的普遍意思。

  中国的意识观念和西方国家的意识观念确实存在有相当大的差别,这是任何人都承认的事实,举个例子:中国人对于黄色很崇拜,认为是最高贵的颜色,皇帝的衣服和住所都是采用它作主色调,而西方人却认为这是最贱最下流的颜色,把最不堪入目的淫秽的东西叫做黄色东西,如黄色图片,黄色电影等等。但是随着世界文化的交流,这种差距在缩小,但是如何保留我们文化的精髓和特色是我们这一代人所要努力的方向,我们不但要引进先进的理论和观念,而且要研究历史,研究中国的文化。

  传统园林对于意境的表达方式并不复杂,大多来源于诗和画,以及神话传说等,这些题材都已经被熟知,如果再简单的翻炒冷饭当然没什么意思了,时代在发展,任何简单的回归都只能是暂时性的现象,就象现在的人不可能再去穿十八世纪的服装一样,同时,不同的个性和文化向多元化发展,也不可能有谁一统江山的了,任何的潮流都会过去.

  在中国搞景观一定要了解中国文化,如果老是搬别人的东西,最后的结果就是全世界的景观都一个样,去到哪儿都有回家的感觉,就象现在,无论去哪个城市,一下车,看到的街道和建筑都一样,中国这么多年的城市景观建设是多么的失败!(幸好大连不能种椰子树,要不就象海南了)

  搞景观一定得有特色,有个性,有文化特色。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地理和人文的差异,尊重历史,尊重文化,就是尊重你自己,是民族的尊严,你连自己的祖宗都忘了姓啥,谁会看得起你?

  虽然俺不是历史学家,但我认为要了解历史必须要了解和研究历史文化的载体,什么是载体呢?
  一是文字,文字的内容太广,包含的信息也最多,读中学的时候俺总是以为历史就是那几本课本,长大才知道那几本课本只是大海中的一滴水而已,多么的可笑。
  二是先民的用具,包括生产用具生活用具,战争用具等等
  三是建筑,中国的建筑种类繁多,包罗万象,值得骄傲。
。。。。。。。。。。。。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点,这在本地的规划部门应该了如指掌,可惜实际上他们只是看哪里的建筑新潮就往回搬,完全不顾实际情况,和领导的外行和跟风思想有关,五十年代人民大会堂建成的时候,看到那里的玉兰造型灯具好看,不用多久,全国各地都是这种造型的灯了。

  全国的大城市,如北京,有很明显的故都特色,是多么不可多得的优势,可现在除了几个公园和博物院还有哪里象北京呀,那个可怜的观象台,象一个小孩蹲在高楼大厦的大人缝里,呼吸着旁边大马路密集车辆放出的废气,想当初它曾经很高大,是古人天人沟通的图腾呀。
。。。。。。

  中国园林应该是中国特色的园林,而且这个园林的概念已经和以前的有了很大的不同,我们所谓的古典园林,很多只是指庭园,现代的园林应该是整个国土内的生活,自然环境的美化和改善,必然要引进更为先进的宏观的规划思想。

  至于中国园林是否等于中国古典园林,我想你的意思是说是否在造景的风格上只有古典的造形才算中国园林,其实中国园林的风格应该是体现中国文化特色的园林艺术,这种文化是多元性的,有的是上古时期的,有的是吸收外来的,有的是过去了的,有的是未来的,所以并不一定是古典的造形,文革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同样也留下它的文化特点。

  那我们为什么要提倡中国式的园林?这和我们的中国人的审美观以及民族文化的发掘和保护有关,目前的美术界也是这个样子,中国画没有突破,西洋画法又画不过人家,然而用油画来画的仕女和江南风光在国外却很受欢迎,因为在这里所表现的是中国人的文化特点,着装,表情,乐器,陈设,建筑等,园林也是这样,如果你画的都是圣母等题材,那么得到的将会是别人的不屑一顾,道理是这样,实际的艺术实践又是多种多样的,复杂的,能象巴西的马科思将巴西的造园艺术推上世界水平的造园艺术家才是中国所需要的。

作者单位:林潇 湛江海洋大学园林系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