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理性与超越——文化交融时代的设计观与批评

admin 2002-08-26 来源:景观中国网
  一、 前言  今天我国的城镇建设空前繁荣,建筑师们在忙碌之余却少有创造者的价值感;社会也并未给予建筑师期望的认可;城市在扩大的同时产生许多问题;房地产市场化一方面加
  一、 前言

  今天我国的城镇建设空前繁荣,建筑师们在忙碌之余却少有创造者的价值感;社会也并未给予建筑师期望的认可;城市在扩大的同时产生许多问题;房地产市场化一方面加快的城市发展,另一方面也渐渐成为形成城市面貌的重要因素;众多现象;众说纷纭;本文试通过种种现象的剖析去接近问题的实质;回归理性才是超越的开始。

  二、“建筑“城市;受控与失控

  在目前的城市建设体制中,有着严格的基本建设程序进行项目控制;特别就建筑方案而言也已建立了招投标体制,然而这些体制常常遭人诟病,原因在于首先建筑的艺术性决定建筑。并不具有唯一性,而目前以投票数决定一个中标方案,显然是有违艺术规律。实质上建筑设计。分两个层面:一是科学性层面;二是艺术性层面。科学性层面可以比较优劣,而艺术性层面不会是唯一的,建筑的多样化也有赖于设计师个性的充分发挥;其次专家的权威性往往经不起考究。以职称职务获得专家身份并不能说明在特定项目专业领域的权威性;另一个问题是规划局在招投标环节中的角色问题,在众多城市,规划局的宫员成为建筑方案当然评委,直接参评;其影响力足以左右其它评委和甲方,因为规划局是主管权力部门;但公务繁忙,规划局“专家”的专业权威性是大打折扣的,因此,有什么样的评审团,就有什么样的中标方案。房地产市场化让我们逐步认识到建筑的商品,就住宅商品而言,有其市场竞争的规则,商品要适应市场,要“品牌”、要个性化等等。诸如房型、环境、风格等问题,都已融为产品企划环节,评委们并不是企划专家。招投标机制某种程度上要限制和指导产品企划;故也难免牵强。

  提高城市建筑艺术水平;要提高受控体系中决策层水平,该抓的抓,该放的放。部门职能要走向信息收集、课题研究。政策制定,走向城市控制的纵深层面。事实上,目前的城市规划与管理是乏力的、滞后的,屡屡失控。例如旧城改造中,容积过高,没有真正改善市中心环境;土地利用单一。便开发项目重复,导致城市面貌单调。城市活力降低;城市规划与社会经济发展不能同步,远近期缺乏有效控制,导致区域用地性质变化,城市结构失调;影响远期面貌。例如厦门会展新城变成商品住宅区,不伦不类。CBD区变成多层住宅小区。住户既没有小区环境。又地处嘈杂环境,且不能满足未来对商业办公用地的储备需要。旧的土地批租制度表面上直接效益明显,实质上不仅影响上地的政府收益。也最终限制了房地产的效益,例如旧城改造中简单划块批租,导致每个地块规模有限。先天不足,房产重复,最终造成价格瓶颈。如果通过土地综合利用,环境改造,则可拉动地价和房价的峰值。核价格涨落的平均值提高,同时城市的形体环境也有节奏变化。有些项目一幢楼内的小商铺等于旧城一条街,再加之一哄而上开发。店铺怎会不供过于求?再如好地段无不用之极。差地段无人问津,处处留下“都市村庄“。新建文化设施被土地市场抛至郊外,市中心的文化设施也日益商业化,城市的非盈利公共空间被利润取向的城市开发排斥。如此种种;令人反思。总体规划和区域规划要结合市场。才能发挥土地最大效益。应当认识到城市建设的水平不等于开发的强度。过度的开发是破坏环境;低水平开发是土地资源浪费。建设的根本目标是营造都市环境。可持续发展城市规模。政府在建设中的职能应放在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平衡协调城市区域发展,以高度的智慧干预地产市场,以组织化的优势统筹备方面,使城市发展造福市民。

  案例;沙坡尾渔港是厦门渔业文化中心,独特的形态肌理。浓郁的渔港风情却被人们忽视。政府规划要填平这个“地标“。开发商要开发海景高层住宅。我们的方案从旧城改造的环境效益,历史文化的旅游资源价值。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增值等方面,试图描绘一个文化、环境、经济共赢的开发方式。这个构思体现了《北京宪章》的主旨。获国际建协工作组2000“北京之路“设计创作竞赛二等奖。这只是一个开始,真正实现这个“乌托邦“的道路备感艰难。

  三、城市建筑:被遗忘的秩序

  随着城市建设经验教训的积累,人们终于认识到城市最终是由建筑构成,因此如何让城市建筑最终形成理想的城市形态,是人们讨论的焦点。尽管城市设计已成为建筑界耳熟能详的术语,但收获的却并不都是硕果鲜花,城市败笔触目惊心。比比皆是。究其所以然,这是思维的惯性,认识的误区,心态的失衡。人们大谈表面的文化种种,风格特色的同时,忽略了环境形象的基本问题:轮廓与密度,个体与群体,界面与空间,定位与品质等。

  1、轮廓与密度。

  轮廓是城市区域形象的第一特征,轮廓的重要性未被充分认识。如厦门鼓浪屿原来的轮廓是自然的山体植被和个别若隐若现的欧风建筑,在其轮廓的峰谷处有幢新建学校故意突出一个坡顶尖塔,为了单体的轮廓破坏了环境的轮廓。密度是环境形象的肌理特征, 也是基本的形象要素。而许多人认为只要外观相似,风格协调就能与环境“协调”,实质密度的变化对环境形象的影响是根本性的。鼓浪屿原来以“海上花园“著称,满山葱绿中掩映几片红屋顶,齐康先生设计的鼓浪别墅是比较成功的,而更多的项目只顾加上红瓦顶就认为延续了环境文脉,密度的加大导致景观面貌大打折扣,如今已是半是群楼半是山,尤其坡顶的形式也千姿万态。闹哄哄一气。

  2、个体与群体。

  城市是由建筑群构成,城市与乡村最大的差别即建筑处于建筑群中。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是城市设计的本体。然而由于种种因素个体对立,群体失和的现象竟然在许多大都市的“心脏”工程上出现,令人扼腕。广州二沙岛集中新建了省级文化艺术设施,如广东省美术馆、星海音乐厅等等;应当承认建筑师的创作态度是认真投入的。创作激情也是不言而喻的,每个单体都想语不惊人死不休,然而就群体而言在建筑艺术上是失败的, 毫无群体协调性。这是典型的“好心办坏事”,深层原因在于缺乏协调机构,项目操作各自为政。上海人民广场的建筑单体,在技术或材料上都堪称精品,但群体关系也是不成功的,尤其是城规展示馆为求对称颇有点东施效缓的后果。汕头市中心广场早期的土地开发策略,完全是开发商的“广场“,而不是市民的广场,由于地块的权属问题,市图书馆与林百欣会展中心两大公共建筑的摆局成了犄角相抵的关系,加之色彩一深一浅反差鲜明,十分触目。应当承认市图书馆单体设计颇见功底,亦徒留惋惜尔。

  3、界面与空间。

  界面是街道的形象。空间是城市的本体。市场经济下的城市开发往往在乎实的建筑,不在意虚的空间。传统的城镇和市中心的废力就在于亲切的街道和热闹的广场,这也是城市生活的灵魂--公共交往的场所。过去外滩附近的开发是一个项目消灭一条街。百米长街道变成尺度庞大面目冷淡的高层裙房,单体变大了,街道变窄了,尺度完全改变。现在南京东路开辟步行街,徐家汇港汇广场也提供了中庭商业街,室外休闲广场等尺度宜人亲切温馨的交往场所,成为名副其实的地段中心,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反厦门旧城禾祥路沿线改造却不注重城市空间的营造,开发商各自为政,开发方式重复,十里长街,千人一面,没有节奏起伏,没有收放开合,单调乏味。也影响了房价的上升。以此为鉴,我们在策划设计厦门金额时尚广场的过程中,以单个项目出发,营造步行街、小广场,使之成为城市中亮丽的街景,也尽可能为公众提供了休闲空间。城市建筑要与空间相辅相成,城市建筑要有城市性构造。

  4、定位与品质。

  当下无论是开发商还是领导对项目品质要求都很高。二十年不落后。国际标准等等己成为口头禅。但实际的效果却多是画虎类犬,画蛇添足一类。问题有诸多原因。如片面理解创新为花俏;脱离实现可能性,模仿国外“大制作“建筑;不顾项目自身条件,一味追求标志性,盲目跟风,如欧陆风,红砖风等等。其实品质与项目定位应相匹配,这里所说的定位既包括投资水准也包括建筑类型,住宅就应着眼于住宅的形象性格,不能把住宅包装成玻璃大厦:低投资就不要追求高技派,与其用白面砖与模仿“KPF”高楼,不如回归现代派。就设计本体而言,品质并不完全依赖风格与材料,高品质来自设计的完整性,来自材料表现的适当与明晰,品质来自建筑与空间的气质。

  四、神化的枷锁:传统观误区与影响

  革新原创的时代,大师们横空出世;话语泛滥的时代,我们无法回避对传统的认识。建筑界自八十年代以来的历次讨论以及建筑学术研究中纠缠不清的问题是传统与创造的关系。其该心是如何面对历史话语。以往的讨论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文革后的“传统继承”热,它停留在对传统的回归与确认,比较笼统,反映了百废待兴之中。寻找一种价值观认同的急切欲望,模仿一些传统形式和空间片断便成为本土化创作的时尚。二、八十年代中后期,受后现代主义的文脉思想,乡土主义思想的影响,人们对笼统的传统观发生怀疑,致力于地方建筑文化的继承与表面,涌现出以“某某民居”为创作起点与旗帜的各种新乡土作品,这是对传统形式即语境的具体化。这次地方主义的“寻根运动“发展到后期必然结果:尽管大家刻意寻觅地方的独特性并在新建筑中“重构”,却屡屡撞车,以致于新建筑面目十分相似。

  地方主义也遭遇着时代的挑战,人口迅速城市化,城市改造与建设日新月异,与乡土建筑赖以存在的稳定、保守。封闭的时代环境截然不同。以“新某派”自居的建筑师纷纷离乡奔赴南方特区新城,失去了操练旧把式的理由。问题的根结在于:关于传统的认识的两个阶段,表面上看第二个阶段是对第一个阶段的否定;但其实深层次上认识论,方法论没有改观,未有质的超越。这两个阶段传统观的共同病症在于对传统认识是片面的、静止的。也即把建筑看成独立于社会系统之外的“客观”生命系统,似乎新的建筑形式的产生不可能脱离历史上产生的建筑形式而存在,只能存在于原先的建筑类型之中、如此严重束缚了认识的主体性和创造的主代的讯速到来,信息的传播与共享深入每一个角落,以符合为形式的信息的复制几乎淹没了思维的空间,简单的工作从根本上反讽了以往对新乡土建筑的小心翼翼“腌制”的神圣性,地方主义的瓦解夺走了许多人的“法宝”,也揭示了创造性的本质,创造力的源泉,那就是回归主体,回归人脑,回归建筑的存在本质。

  传统观的误区不仅存在于建筑师意识中,还弥漫在建筑教育界,专家评审团,规划主管者;在实践中常常出现舍本求末,事与愿违的案例。如近年全国试点小区崇尚表现地方居住文化。纷纷有屋顶上做花样,而在居住形态和环境理论方面几乎没有实质进展。试点小区的参与者们都以拿奖为目标,模仿往年获奖案例,并接受同一个评审回的验收,信息封闭,观念更新缓慢。而同时期市场竞争下,品牌房产崛起,其示范作用已上升为主流。因此,把握生活的脉博,参与市场竞争,才是创造今天居住文化的真正动力。从建筑学角度看,某些金牌小区以莫须有的传统文化观,断章取义地对待地方建筑形式,杂烩一锅,违背了形式美的基本原则,(见瑞景新村照片)其示范性负面效应深广。由传统而泛言文化是时下的通病。设计非得扯上的说法,使“房子越来越不象房子“(张永和语),例如某海滨高层住宅,主事者前后修改外观设计一年多,最终找到说法;外墙采用海兰涂料与邻近的大海关联;屋顶采用白色锥形桁架,说是仿佛沙滩上的帐篷,实际效果色彩过重,屋顶累赘多余。(见图〕诚然建筑的形式确实是有隐喻表意作用,但建筑语言不等于文学语言,它道德是造型语言,视觉艺术,不能为了说法失却建筑美感,这种舍本求末的现象并不偶然。素以“嘉庚风格“著称的厦门大学校园,近年出现的新建筑比较注重屋顶红瓦,而建筑艺术的形式本体如轮廓,群化、体量、界面等却大都忽视了,导致视觉环境品质被破坏。实质上建筑艺术的形式本体是创新与继承的话语转换基础。

  传统观的认识误区不仅束缚我们超越历史语境,阻碍人们认识当下;在文化交融的今天,更无力面对外来强势话语和职业环境的变化,导致创作上的“失语症”。正确认识传统是理性的基础,创新的开始。
  
  五、“人”的发现;超越的传统观及其方法

  作为人类生活场所的演革,建筑传统的本质属性是人的存在性,这是第一性的。任何营造活动都是人类与环境适应的过程,是人与自然共生的结果,故广义而言,建筑的传统就是人类栖居的传统。建筑的发展离不开人对当下生活和传统语境的认识,这种对广义存在的体悟,是主客体互动的审美关系邓小平是孤立的客体存在,这就是传统的主体性。基于上述基本认识,面对二十一世纪世界性时代课题“知识创新”的召唤,跨越认识论与方法论,提出以下观点:

  (l)、建筑学(建筑文化)的发展可以抽象描述为四个轮子共同作用的跑车,四个轮子为广义栖居方面/社会样态方面/建筑艺术方面/建筑技术方面,这既表现为作品的不同倾向性,也表现为建筑师的状态差别;另外建筑对应于当代社会是有商品性、艺术性、科学性(存在发展)。

  (2)、传统一建筑的发展之道,传统是因“人”而在,永不停止,归于人的运动,以往误读“传统”的应是“传统建筑”(物)。是运动的痕迹。

  (3)、以往的传统讨论,无论是大屋顶还是乡土派,有见“物”不见人的问题,这个人是本质的人和主体的人;以往从建筑师角度讨论传统的问题,常回避当下的现代化困惑。

                                        适应
  (4) 形式生成的两个公式:一、历史原点的形式;人的存在时空环境    〈-〉
                                        还原
                二、历史中的形式:生活现象——存在    时空环境。

  (5)、东西方及各地方传统形式(物态)由于祖域隔阂,经济发展缓慢,使形式产生差异,差异源于时空环境,但形式背后的运动之道(本文所指的传统)却统一于存在性。传统物态的考察让我们一次次接受存在空间本质的洗礼,使我们始终怀着建筑的人文关怀,在创作中延续本质的人文性;而形式片断(言语)既是一种艺术品欣赏,其中某些言语应可以表达当代语义,这往往是情感言语。

  (6)、今天各地方、中西正处在现代化和融汇一体化的洪流,中西积淀的传统形式是当下人的同一个生活语境,这是今天跨文化的时空环境的主要特征和趋势。

  (7)、今天和未来的设计师的基本趋势是:对存在的理性把握,有时代的广阔的文化视野,并通过与个人经验,具体设计的“时空”特征的互动,产生个性的形式,以后文化原创的态势将会归结到团体、学派或个体,是全世界的泛对话景观。本士化不是区域概念和民族概念,而是时空特征在艺术形式上及创作者主体意识上的投射。

  (8)、形式(创新)生成的方法分为深层基本方法和浅层方法。深层方法有:
  1、向存在还原(向本质探求)--路易斯·康/何布西埃
  2、空间结构还原(向原型心理图式探求)--公共建筑/居住小区
  3、环境感应(主客体互动)

  浅层方法可称为泛方法--形式生成的可能途径不一而足,如:
  还原历史语境——罗西
  异向化与同构——矾崎新、格雷夫斯
  虚构与叙事——安藤、哈迪特。罗克斯、生态学应用
  社会领域变革的呼应——数字化空间与新场所

  要说明深层方法不是普适方法,更多的为一种创作理性或知性,在特殊项目上能直接产生形式;浅层方法因项目特性也有不同的应用可能,但虽然聚焦于物态的个性生成,实质也含有了深层方法相关广义理性过程。

  在浅层方法范畴,应当允许有相当大余地的多向实现,唯一性的取向不符合建筑艺术个性的价值取向,这种宽容实际是真正科学的理性的智慧。

  (9)、业界关于传统与现代,保守与创新等相关论证也可从新的角度来解释,即人的基本心理通性:即因为人是一个生命的过程,由过去向未来,即是记忆者也是梦想者,故与生俱来一对矛盾的情绪。怀旧与觅新。这可以解释浅层方法范畴中的不同走向,也可解释建筑史上不同时期风格交替轮口现象,这也是在认识的另一个角度向主体回归,这种广义主体情感因素仍是今后这一问题的重要因素,本文强调它只属于浅层范畴,不能由此掩盖深层方法的共时发生及永恒性。

  在此,深层方法与浅层方法都归结于人(存在)。因此超越的传统观关现了“人”, 研究了“人”,由此贯通过去现在未来的通路,于是所有的讨论就回到了理性的阳光下。


作者简介

刘晓平
1971年生
199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建筑系 获学士学位
1996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建筑系 获硕士学位
1996年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
1998年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厦门分院、 现为一所主任建筑师助理 、厦门分院总建筑师助理

主要从事建筑设计工作,同时从事“观念与形态“,“建筑与城市“, “居住环境创新“等相关实践研究,自93年起参加学术会议并发表论文 十多篇,曾组织“93“厦门建筑艺术局“和“99“厦门青年建筑艺术沙龙“。

曾获重要奖项;
92“厦门大学嘉庚奖学金
93“一94“台湾洪四川财团法人建筑优秀人才奖
95“南方建筑建筑画竞赛三等奖
96“上海新江湾城示范居住区国际竞赛一等奖《主创者之一》
2000“国际建协“北京之路“建筑创作竞赛二等奖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