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态建筑的空间形态
admin
2012-06-13
来源:景观中国网
本文意在探索生态设计的表现形式,寻找与生态建筑相适应的空间形态语言,使生态建筑名副其实、表里如一。空间形态对于人的心理、行为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好的空间形态能够提示、激发、唤醒人的生态意识,有助于人们养成健康、节约、环保的生活方式。与生态建筑相适应的空间形态应该简约朴实、运用自然材料、呈现自然过程。低技术生态建筑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摘要:本文意在探索生态设计的表现形式,寻找与生态建筑相适应的空间形态语言,使生态建筑名副其实、表里如一。空间形态对于人的心理、行为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好的空间形态能够提示、激发、唤醒人的生态意识,有助于人们养成健康、节约、环保的生活方式。与生态建筑相适应的空间形态应该简约朴实、运用自然材料、呈现自然过程。低技术生态建筑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关键词:生态建筑,空间形态,生活方式,低技术生态建筑
一、生态建筑的技术内核与空间形态
功能、技术与形态是建筑的三个基本要素,为满足使用功能,任何一个建筑都要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材料、结构、施工)来建造,最终呈现出一定的空间形态,包括空间的形状大小、界面的色彩肌理等。
工业化以前的建筑以砖、石、土、木等材料和手工艺的方式来建造,形成简单、质朴、自然的空间形态(贵族府邸、皇宫等建筑的繁琐装饰除外);工业化时期现代主义的建筑是以钢筋、混凝土、玻璃等人工材料和机械化、批量化加工的方式来建造,形成简洁、冰冷、无人情味的空间形态;后工业时代在生态危机背景下我们提倡绿色、生态、可持续的建筑,也必然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空间形态。
当前的生态建筑大多是在原有建筑技术基础上加入生态技术的手段和措施,例如运用太阳能、保温隔热材料、节水节电设施等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这些技术基本是工业化、机械化的延续,其运用到建筑和室内当中,所呈现出的形态语言与以前的建筑没有太大区别,只不过增加了一些被称作是高科技的东西,这样以技术为核心的生态设计相比于工业化的非生态设计,在建筑的形态语言上没有大的变化,大多数建筑从外部形象到内部空间上都难以让人感知绿色和生态的意义。
我们经常会见到充满矛盾的建筑和室内设计:一方面技术上采用了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以节约能源,另一方面在室内装修时为了达到一定的视觉效果极尽奢华之能事,做得富丽堂皇像宫殿,在这样的建筑中生活,丝毫感受不到“能源短缺、环境恶化、节约环保”等概念,虽然节约用电了,但是空间对人的知觉感受似乎与“节能、环保、低碳”没有任何关系。
当然我们不能否定技术在实现节能、环保方面的实质性作用,但是对于技术的表现形式也即建筑的空间形态和外部形象,应该做出积极的探索,寻找一种崭新的设计语言,让生态设计、绿色设计名副其实、表里如一。
二、空间形态对生活方式的积极影响
格罗比乌斯曾经说过:“建筑是可以协助形成生活方式的。”建筑空间环境对生活于其中的人在心理和行为各方面都会产生影响,空间的布局、大小、造型、色彩、肌理、建筑的表皮以及环境绿化,都会对居住者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久而久之会影响和改变居住者的生活方式。
对于生态建筑,我们探索其合理的空间形态,目的是发挥建筑空间对形成人的生活方式积极作用。合适的空间形态有助于人们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通过空间的引导、暗示、唤醒和感化等方式使人直观地认识到生态危机就在身边,使人对节能环保的迫切性心领神会,让人在精心设计的空间中体验到低碳、节能、环保、健康的生活给我们带来的舒适与惬意,在现代建筑中增加更多的具有自然属性的元素,让人在生活中获得更多体验自然的机会。
美国学者斯蒂芬•R•凯勒特在其著作《生命的栖居——设计并理解人与自然的联系》一书中,对建筑和环境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无论是定量还是定性的分析都表明,在建筑和环境中增加自然元素、让人体验自然能够积极影响人的生理和心理,好的空间环境有助于人们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的形成。
生态设计的终极目标不在于太阳能使用率达到多少,也不在于节能冰箱和空调普及到什么程度,而在于全体公民对健康、节约、低碳、环保的理解达到什么层面,是否能够自觉认识到节能环保的重要性,从而在日常的生活中自觉养成健康、节约、环保的生活方式,而不是被法律法规强制去做。
人的生态意识的形成与提高主要还是要靠社会的政治、法律、道德干预等保障体系来支持,但居住环境的教育和感化作用也不容忽视,这种“物”对人的教育作用,有时候比法律和社会的作用更加细腻、深刻。例如,一个布局合理的室内空间能提高人的行为效率,一面呈现天然木纹肌理的墙会让人感触到自然材料的亲切温馨,一个具有正确提示功能的水龙头能够时刻提醒人节约用水,一个具有良好的亲近自然特征的住宅,居住者可以每天亲身接受大自然的恩赐,通过教育和感化作用使人产生尊重自然、保护万物的慈悲情怀,久而久之心灵得到了净化,思想意识得到了提升。
由此可见,建筑空间不是被动地适应和满足于人的需求,而是能够主动积极地影响和改变人的行为,这就要得益于设计师的创意,让一个建筑不但要在技术上达到节能、低碳、环保的效果,而且还要在空间形态上有利于居住者养成健康、节约、环保的生活方式。
三、适应于生态设计的空间形态
审视身边的生态建筑,人们青睐于高科技带来的优越感,把生态建筑做得更加具有科技味道,以张扬技术的先进,节能环保的数据和指标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人的居住感受、生态保护意识往往被忽略,这些都与空间布局、造型、色彩、材质、肌理等知觉要素息息相关。我们需要探讨适合于生态设计的空间形态。
(一)简洁质朴的空间形态
要让一个建筑空间呈现生态特征,应该选择简洁、质朴的空间形态,体现低调、内敛的空间性格。简洁质朴的形态可以用最少的材料和加工费用来实现,本身很节约材料和资金,同时在视觉效果上给人以清新、朴实、温馨的感受,让人体验到环境的舒适和惬意。室内墙面、地面、顶面的处理应该摈弃繁琐复杂的装饰,采用整体、大方、简洁的造型和色彩,如果需要增加一些艺术氛围,可以选择一些和空间氛围相协调的陈设品来点缀空间。
当然简洁质朴不等于简单粗糙,对于材料和制作工艺的选择要讲究,尽量选择无污染的、具有自然属性的材料,注重细节的处理,让人在简洁中感受得到有节制的丰富度和精致感,简洁的空间同样能提升品位。
(二)自然材料的运用
目前的大多数建筑在主体技术上依然是采用工业化的手段,钢筋混凝土、钢材、玻璃等对于大多数建筑依然是无法替代的,工业化材料呈现出生硬、冰冷、无人情味的形态语言,即使加入了高科技的生态技术,对于空间的知觉特征来说还是一样的工业味十足,这与生态建筑应有的空间形态是格格不入的。
相比于工业材料,自然材料不但具有无污染、无毒害、健康环保的物理属性,而且在知觉效果上给人质朴、温暖、亲切的感受,与节约、环保、低碳的设计相适应,是生态建筑空间设计的绝好选择。虽然目前我们很难用自然材料完全取代钢筋混凝土、玻璃等工业化材料,但是在建筑和室内外设计中适当地运用自然材料能够很好地满足生态建筑空间形态设计的要求。
自然材料如木材、竹子、泥土等,不需要太复杂的表面处理,材料本身就能呈现出美丽的质感,让人产生亲近自然的美好联想,并且这种良好的知觉特征是多方面的,能唤起人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各个方面的良好感受,生态设计不光是看起来生态,而且闻起来、触摸起来、使用起来同样生态。
建筑空间的工业化味道可以通过自然形态和自然材料来弱化,例如可以把水泥墙面处理成天然毛石的效果、铁栏杆可以用藤条或麻绳来包裹、家用电器可以设计成自然的造型和表面肌理,让工业化的室内空间具有了更多的自然属性和人情味,让人能间接感知自然形态的温馨朴实。
(三)呈现自然过程的设计
建筑设计中采用自然材料、引入自然元素不失为一种实现生态设计的方法,但是静态的自然元素往往不能持续地刺激人的知觉,因此对人的生态意识的唤醒作用还是有限的,而动态的自然过程却不一样,自然界的风霜雨雪、鸟语花香、草长莺飞能带给我们持续的、永不疲劳的审美享受。
也许我们还记得儿时在农家小院安静地欣赏下雨天屋檐滴水的情趣,也许我们在一次远足旅行时看到白雪皑皑的美景而惊叹不已,也许我们回到农村田野看到庄稼的生长过程欣喜万分。如今我们屈居于钢筋混凝土的盒子,离自然越来越远,风霜雨雪、万物生长的自然过程被无情地阻隔于视野之外。如果生态建筑能把这些自然过程呈现出来,必定是激动人心的,比起那些冰冷的高科技产品带来的便捷和优越感,创造一个亲身感受自然过程的空间更让人心动和向往,也更能够唤醒我们的环保意识。
2010年上海世博会瑞士馆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典范,建筑内部各个界面被郁郁葱葱的绿色植物覆盖,参观者乘坐缆车游览整个场馆,像蜜蜂一样穿行于绿地与鲜花之中,参观的过程就是在完成一种体验自然的旅程,真正使人们体会到“小空间、大自然”的生态建筑的魅力。
此外,在建筑和室内设计中,可以巧妙地利用建筑结构和空间,把自然过程捕捉到人的视野中。例如,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的校舍建筑,把传统建筑的小青瓦屋檐加在建筑外立面上,下雨天同学们可以看到遗忘已久的屋檐滴水的美丽情景,既解决了建筑排水问题,又创造了体验自然过程的机会。
四、向低技术生态建筑学习
低技术生态建筑是指不采用工业化材料和工艺、直接利用自然材料和生态原理建造的建筑,例如黄土高原的窑洞、福建的客家土楼以及一些农村的土胚建筑。在生态原理方面,直接利用自然土层保温隔热的特性、利用自然通风的原理或者利用大面积植被来改善建筑的微气候环境;在可实施性方面,低技术生态建筑成本低廉,工艺简单,便于施工;在知觉特征方面,土、木、竹子、草皮等自然材料,具有朴质无华的表面肌理,由此围合的空间界面能给人们创造直接体验和触摸自然的机会。
如果说在高技术生态建筑中营造朴实、自然的空间形态有时略显矫揉造作,那么低技术生态建筑的空间形态往往呈现给我们一种真实的“绿色感受”,对低技术生态建筑尤其是一些乡土建筑进行研究,我们从中可以学习和借鉴很多节能环保又不失自然之美的设计创意。赖特曾说:“对建筑艺术进行认真的研究,基础在于那些简陋的乡土建筑。它们对于建筑,正如民间传说对于文学以及民歌对于音乐。”
以陕西的窑洞民居为例,当地的地质条件、水文条件、气候条件、经济状况、生产和生活方式决定了窑洞民居的产生和发展,而这样的建筑形式又反过来促进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饮用水窖中储备的水让人感受水源的珍贵,而且这是大自然的直接赏赐,泥土包围的空间使人时刻都能看得见自然的色彩、闻得见泥土的味道、触摸到土地的温度,居住的过程也是人与自然亲密接触的过程,因而窑洞民居的居住方式潜移默化地形成了当地居民健康、自然、节约、淳朴的心理和行为。
对于低技术生态建筑的学习,一方面是研究并改善它的技术原理运用到现代建筑之中,例如对陕西地坑窑洞进行研究,利用冬暖西凉的微气候原理并改善通风采光问题,进而在城市现代建筑中进行新的探索;另一方面是从环境美学的角度研究它的空间形态,包括造型、色彩、材质、肌理、绿化等,并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研究空间对人的心理、行为和生活方式的作用。
综上所述,生态建筑不仅要在技术上实现节能、环保、低碳,而且还要在空间形态上让人感知得到绿色、朴实、真实的自然之美,空间形态应该能够提示、激发、唤醒人的生态意识,有助于人们养成健康、节约、环保的生活方式,最终达到生态设计的终极目标,即从“硬件”(建筑)到“软件”(生活方式)的全面生态。
参考文献
[1][美]斯蒂芬•R•凯勒特.朱强、刘英、俞来雷、俞孔坚译.生命的栖居——设计并理解人与自然地联系.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5月.
[2]俞孔坚.绿色景观:景观的生态化设计原理.为中国而设计——第二届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展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5月.
[3]马春东.生态•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8月.
[4][西]莫斯塔第.低技术策略的住宅——可持续营造建筑丛书.韩林飞等 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9月.
关键词:生态建筑,空间形态,生活方式,低技术生态建筑
一、生态建筑的技术内核与空间形态
功能、技术与形态是建筑的三个基本要素,为满足使用功能,任何一个建筑都要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材料、结构、施工)来建造,最终呈现出一定的空间形态,包括空间的形状大小、界面的色彩肌理等。
工业化以前的建筑以砖、石、土、木等材料和手工艺的方式来建造,形成简单、质朴、自然的空间形态(贵族府邸、皇宫等建筑的繁琐装饰除外);工业化时期现代主义的建筑是以钢筋、混凝土、玻璃等人工材料和机械化、批量化加工的方式来建造,形成简洁、冰冷、无人情味的空间形态;后工业时代在生态危机背景下我们提倡绿色、生态、可持续的建筑,也必然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空间形态。
当前的生态建筑大多是在原有建筑技术基础上加入生态技术的手段和措施,例如运用太阳能、保温隔热材料、节水节电设施等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这些技术基本是工业化、机械化的延续,其运用到建筑和室内当中,所呈现出的形态语言与以前的建筑没有太大区别,只不过增加了一些被称作是高科技的东西,这样以技术为核心的生态设计相比于工业化的非生态设计,在建筑的形态语言上没有大的变化,大多数建筑从外部形象到内部空间上都难以让人感知绿色和生态的意义。
我们经常会见到充满矛盾的建筑和室内设计:一方面技术上采用了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以节约能源,另一方面在室内装修时为了达到一定的视觉效果极尽奢华之能事,做得富丽堂皇像宫殿,在这样的建筑中生活,丝毫感受不到“能源短缺、环境恶化、节约环保”等概念,虽然节约用电了,但是空间对人的知觉感受似乎与“节能、环保、低碳”没有任何关系。
当然我们不能否定技术在实现节能、环保方面的实质性作用,但是对于技术的表现形式也即建筑的空间形态和外部形象,应该做出积极的探索,寻找一种崭新的设计语言,让生态设计、绿色设计名副其实、表里如一。
二、空间形态对生活方式的积极影响
格罗比乌斯曾经说过:“建筑是可以协助形成生活方式的。”建筑空间环境对生活于其中的人在心理和行为各方面都会产生影响,空间的布局、大小、造型、色彩、肌理、建筑的表皮以及环境绿化,都会对居住者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久而久之会影响和改变居住者的生活方式。
对于生态建筑,我们探索其合理的空间形态,目的是发挥建筑空间对形成人的生活方式积极作用。合适的空间形态有助于人们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通过空间的引导、暗示、唤醒和感化等方式使人直观地认识到生态危机就在身边,使人对节能环保的迫切性心领神会,让人在精心设计的空间中体验到低碳、节能、环保、健康的生活给我们带来的舒适与惬意,在现代建筑中增加更多的具有自然属性的元素,让人在生活中获得更多体验自然的机会。
美国学者斯蒂芬•R•凯勒特在其著作《生命的栖居——设计并理解人与自然的联系》一书中,对建筑和环境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无论是定量还是定性的分析都表明,在建筑和环境中增加自然元素、让人体验自然能够积极影响人的生理和心理,好的空间环境有助于人们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的形成。
生态设计的终极目标不在于太阳能使用率达到多少,也不在于节能冰箱和空调普及到什么程度,而在于全体公民对健康、节约、低碳、环保的理解达到什么层面,是否能够自觉认识到节能环保的重要性,从而在日常的生活中自觉养成健康、节约、环保的生活方式,而不是被法律法规强制去做。
人的生态意识的形成与提高主要还是要靠社会的政治、法律、道德干预等保障体系来支持,但居住环境的教育和感化作用也不容忽视,这种“物”对人的教育作用,有时候比法律和社会的作用更加细腻、深刻。例如,一个布局合理的室内空间能提高人的行为效率,一面呈现天然木纹肌理的墙会让人感触到自然材料的亲切温馨,一个具有正确提示功能的水龙头能够时刻提醒人节约用水,一个具有良好的亲近自然特征的住宅,居住者可以每天亲身接受大自然的恩赐,通过教育和感化作用使人产生尊重自然、保护万物的慈悲情怀,久而久之心灵得到了净化,思想意识得到了提升。
由此可见,建筑空间不是被动地适应和满足于人的需求,而是能够主动积极地影响和改变人的行为,这就要得益于设计师的创意,让一个建筑不但要在技术上达到节能、低碳、环保的效果,而且还要在空间形态上有利于居住者养成健康、节约、环保的生活方式。
三、适应于生态设计的空间形态
审视身边的生态建筑,人们青睐于高科技带来的优越感,把生态建筑做得更加具有科技味道,以张扬技术的先进,节能环保的数据和指标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人的居住感受、生态保护意识往往被忽略,这些都与空间布局、造型、色彩、材质、肌理等知觉要素息息相关。我们需要探讨适合于生态设计的空间形态。
(一)简洁质朴的空间形态
要让一个建筑空间呈现生态特征,应该选择简洁、质朴的空间形态,体现低调、内敛的空间性格。简洁质朴的形态可以用最少的材料和加工费用来实现,本身很节约材料和资金,同时在视觉效果上给人以清新、朴实、温馨的感受,让人体验到环境的舒适和惬意。室内墙面、地面、顶面的处理应该摈弃繁琐复杂的装饰,采用整体、大方、简洁的造型和色彩,如果需要增加一些艺术氛围,可以选择一些和空间氛围相协调的陈设品来点缀空间。
当然简洁质朴不等于简单粗糙,对于材料和制作工艺的选择要讲究,尽量选择无污染的、具有自然属性的材料,注重细节的处理,让人在简洁中感受得到有节制的丰富度和精致感,简洁的空间同样能提升品位。
(二)自然材料的运用
目前的大多数建筑在主体技术上依然是采用工业化的手段,钢筋混凝土、钢材、玻璃等对于大多数建筑依然是无法替代的,工业化材料呈现出生硬、冰冷、无人情味的形态语言,即使加入了高科技的生态技术,对于空间的知觉特征来说还是一样的工业味十足,这与生态建筑应有的空间形态是格格不入的。
相比于工业材料,自然材料不但具有无污染、无毒害、健康环保的物理属性,而且在知觉效果上给人质朴、温暖、亲切的感受,与节约、环保、低碳的设计相适应,是生态建筑空间设计的绝好选择。虽然目前我们很难用自然材料完全取代钢筋混凝土、玻璃等工业化材料,但是在建筑和室内外设计中适当地运用自然材料能够很好地满足生态建筑空间形态设计的要求。
自然材料如木材、竹子、泥土等,不需要太复杂的表面处理,材料本身就能呈现出美丽的质感,让人产生亲近自然的美好联想,并且这种良好的知觉特征是多方面的,能唤起人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各个方面的良好感受,生态设计不光是看起来生态,而且闻起来、触摸起来、使用起来同样生态。
建筑空间的工业化味道可以通过自然形态和自然材料来弱化,例如可以把水泥墙面处理成天然毛石的效果、铁栏杆可以用藤条或麻绳来包裹、家用电器可以设计成自然的造型和表面肌理,让工业化的室内空间具有了更多的自然属性和人情味,让人能间接感知自然形态的温馨朴实。
(三)呈现自然过程的设计
建筑设计中采用自然材料、引入自然元素不失为一种实现生态设计的方法,但是静态的自然元素往往不能持续地刺激人的知觉,因此对人的生态意识的唤醒作用还是有限的,而动态的自然过程却不一样,自然界的风霜雨雪、鸟语花香、草长莺飞能带给我们持续的、永不疲劳的审美享受。
也许我们还记得儿时在农家小院安静地欣赏下雨天屋檐滴水的情趣,也许我们在一次远足旅行时看到白雪皑皑的美景而惊叹不已,也许我们回到农村田野看到庄稼的生长过程欣喜万分。如今我们屈居于钢筋混凝土的盒子,离自然越来越远,风霜雨雪、万物生长的自然过程被无情地阻隔于视野之外。如果生态建筑能把这些自然过程呈现出来,必定是激动人心的,比起那些冰冷的高科技产品带来的便捷和优越感,创造一个亲身感受自然过程的空间更让人心动和向往,也更能够唤醒我们的环保意识。
2010年上海世博会瑞士馆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典范,建筑内部各个界面被郁郁葱葱的绿色植物覆盖,参观者乘坐缆车游览整个场馆,像蜜蜂一样穿行于绿地与鲜花之中,参观的过程就是在完成一种体验自然的旅程,真正使人们体会到“小空间、大自然”的生态建筑的魅力。
此外,在建筑和室内设计中,可以巧妙地利用建筑结构和空间,把自然过程捕捉到人的视野中。例如,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的校舍建筑,把传统建筑的小青瓦屋檐加在建筑外立面上,下雨天同学们可以看到遗忘已久的屋檐滴水的美丽情景,既解决了建筑排水问题,又创造了体验自然过程的机会。
四、向低技术生态建筑学习
低技术生态建筑是指不采用工业化材料和工艺、直接利用自然材料和生态原理建造的建筑,例如黄土高原的窑洞、福建的客家土楼以及一些农村的土胚建筑。在生态原理方面,直接利用自然土层保温隔热的特性、利用自然通风的原理或者利用大面积植被来改善建筑的微气候环境;在可实施性方面,低技术生态建筑成本低廉,工艺简单,便于施工;在知觉特征方面,土、木、竹子、草皮等自然材料,具有朴质无华的表面肌理,由此围合的空间界面能给人们创造直接体验和触摸自然的机会。
如果说在高技术生态建筑中营造朴实、自然的空间形态有时略显矫揉造作,那么低技术生态建筑的空间形态往往呈现给我们一种真实的“绿色感受”,对低技术生态建筑尤其是一些乡土建筑进行研究,我们从中可以学习和借鉴很多节能环保又不失自然之美的设计创意。赖特曾说:“对建筑艺术进行认真的研究,基础在于那些简陋的乡土建筑。它们对于建筑,正如民间传说对于文学以及民歌对于音乐。”
以陕西的窑洞民居为例,当地的地质条件、水文条件、气候条件、经济状况、生产和生活方式决定了窑洞民居的产生和发展,而这样的建筑形式又反过来促进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饮用水窖中储备的水让人感受水源的珍贵,而且这是大自然的直接赏赐,泥土包围的空间使人时刻都能看得见自然的色彩、闻得见泥土的味道、触摸到土地的温度,居住的过程也是人与自然亲密接触的过程,因而窑洞民居的居住方式潜移默化地形成了当地居民健康、自然、节约、淳朴的心理和行为。
对于低技术生态建筑的学习,一方面是研究并改善它的技术原理运用到现代建筑之中,例如对陕西地坑窑洞进行研究,利用冬暖西凉的微气候原理并改善通风采光问题,进而在城市现代建筑中进行新的探索;另一方面是从环境美学的角度研究它的空间形态,包括造型、色彩、材质、肌理、绿化等,并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研究空间对人的心理、行为和生活方式的作用。
综上所述,生态建筑不仅要在技术上实现节能、环保、低碳,而且还要在空间形态上让人感知得到绿色、朴实、真实的自然之美,空间形态应该能够提示、激发、唤醒人的生态意识,有助于人们养成健康、节约、环保的生活方式,最终达到生态设计的终极目标,即从“硬件”(建筑)到“软件”(生活方式)的全面生态。
参考文献
[1][美]斯蒂芬•R•凯勒特.朱强、刘英、俞来雷、俞孔坚译.生命的栖居——设计并理解人与自然地联系.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5月.
[2]俞孔坚.绿色景观:景观的生态化设计原理.为中国而设计——第二届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展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5月.
[3]马春东.生态•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8月.
[4][西]莫斯塔第.低技术策略的住宅——可持续营造建筑丛书.韩林飞等 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9月.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