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城市公园的生态完善与建设
admin
2010-05-24
来源:景观中国网
随着现代社会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传统城市公园的生态完善建设也相应展开。如何协调好公园的传统景观与现代城市生活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挖掘传统城市公园的潜力,使之重新焕发活力,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城市绿地系统的整体可持续发展。
城市公园是以城市生态保护和恢复为目的的一种城市绿地类型,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精神文明生活的重要载体。在其发展过程中,会因年岁延长等相关因素的制约,产生“综合性老化”的现象。目前我国部分传统城市公园的老化状况日渐严重,逐渐出现林相老化、群落层次单调、品种单一、生物多样性较低,管理粗放、土地利用率较低,设施陈旧、环境功能单一、景观特色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已无法适应和满足城市现代生活的基本要求。
1 传统城市公园生态完善规划的指导思想及目标
以自然生态系统为依托,确立游乐与休闲两大主题,以满足市民游憩需求为目标,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充分利用公园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逐步完善建成特色明显、生态效益显著的城市生态公园;管理维护与建设并重,动态发展,建造以游乐为主,集文化、休闲、游览、科普和生态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城市公共绿地,使其在假日休闲旅游中大有作为。
2 传统城市公园生态完善规划的原则
2.1 功能原则
突出城市综合性公园的娱乐、休闲、文化、健身和生态功能,坚持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增加绿化面积,提高土地使用率。把维护居民身心健康、维护自然生态过程作为园林的主要功能。
2.2 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突出公园景观规划与大众行为相结合的原则,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营造空间尺度适宜、环境优美、公共设施配套齐全、具有凝聚力和特色的人文景观。
2.3 独创性原则
努力创造独特新颖的公园格局,明确游览线路,加强轴线引导,将各景区、景点、景物等融合于大自然当中,形成景点、景区、道路统一的“点-线-面”格局和完整的风景游览体系,达到步移景异、随景赋情、完整而有节奏的游憩效果。
2.4 尊重自然和本土文化,体现地方风情原则
城市公园是地方风情体现的好地方,构建城市生态公园应强调保护和继承地方历史文化传统和遗产及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其自然的原生韵味和地方的传统文化,避免开发建设带来的破坏和污染。如兆麟公园内的欧式小品等,就增添乐历史文化氛围,形成了地方特色。
2.5 整体与连续性原则
城市公园不是一个独立的游乐空间,而是城市绿地系统乃至大地综合体的有机部分,应作为人类生活空间和自然过程的连续体来完善和管理。
2.6 景观多样性原则
保护自然环境,加强植被抚育,丰富林相,突出植物景观,辅以必要的休息、观赏及服务设施,达到生态多样、视觉多样和景观多样的效果。
2.7 保护生物多样性原则
强调城市公园绿地是乡土植物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堡垒,保护和发展乡土植物,增加生物多样性。
2.8 植物配置科学合理多层次的原则
城市公园植物配置要发挥最大生态效益和观赏价值,探索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原则是生态完善设计的重要任务之一。
3 传统城市公园生态完善建设的关键技术
3.1 构建稳定、美观的植物群落
植物种类选择以乡土植物为主,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乡土植物,加强乡土植物资源专项调查。发现新资源要注意合理开发,有计划地引种,因地制宜地合理增加所缺层次的树种,使之能快速形成结构稳定、层次合理、观赏性强、舒适怡人的植物群落。
3.2 努力营建保健型植物群落
人类在有限的生命期间能与绿色植物混成一体,吸收氧气、香气和负离子(空气维生素、生长素),以防治疾病、增强体质,无疑是现代人的生活追求,而城市生态公园是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和广大市民强身健体的重要场所。因此,营建保健型植物群落对城市生态公园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3.3 协调人工干预与自然化过程
改变公园精耕细作的管理传统,保护自然更新种,顺应群落进展演替规律。通过人工干预,合理调整更替公园的植物配置,加快群落优化过程。
3.4 提高公园绿地的水土涵养能力和改善土壤肥力
尽可能提高公园下垫面(铺装)的透水透气性,新开发的地方采用分散排水方式,尽量少设排水管,减少影响绿地水土涵养能力的密闭性铺装,使天然雨水直接渗透进土层,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面积内绿地植物总量的承载力;绿地施工过程能及时对土壤作改良,为植物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3.5 减少并控制环境污染源
公园管理中应严格控制公园内所有废气、废水源和噪音源,在公园周边建立隔音林带,减少人为的粉尘污染,减少园内花木释放花粉可能造成的污染,同时尽量减少光污染。在公园的建设中,提倡采用环保型建筑材料,不使用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材料;减少建设过程中人为的污染。此外,对病虫害防治逐步采用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残留污染,采用无污染肥料。以期为游人提供健康和谐的休闲场所。
结论
随着生态园林城市理念的提出,城市公园在和谐社会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主体和现代文明的标志,城市公园的生态完善规划建设将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生活质量、增加城市生物多样性、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因此,传统城市公园的生态完善规划建设将成为我们今后不断探索和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王祥荣.生态园林与城市环境保护[J].中国园林.1998;14-16.
[2]于志熙.城市生态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43-56.
[3] 生态园林论文续集[C]. 上海:园林杂志社,1993,162.
[4] 王发曾. 城市生态系统的综合评价及调控[J].生态与环境.
1 传统城市公园生态完善规划的指导思想及目标
以自然生态系统为依托,确立游乐与休闲两大主题,以满足市民游憩需求为目标,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充分利用公园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逐步完善建成特色明显、生态效益显著的城市生态公园;管理维护与建设并重,动态发展,建造以游乐为主,集文化、休闲、游览、科普和生态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城市公共绿地,使其在假日休闲旅游中大有作为。
2 传统城市公园生态完善规划的原则
2.1 功能原则
突出城市综合性公园的娱乐、休闲、文化、健身和生态功能,坚持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增加绿化面积,提高土地使用率。把维护居民身心健康、维护自然生态过程作为园林的主要功能。
2.2 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突出公园景观规划与大众行为相结合的原则,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营造空间尺度适宜、环境优美、公共设施配套齐全、具有凝聚力和特色的人文景观。
2.3 独创性原则
努力创造独特新颖的公园格局,明确游览线路,加强轴线引导,将各景区、景点、景物等融合于大自然当中,形成景点、景区、道路统一的“点-线-面”格局和完整的风景游览体系,达到步移景异、随景赋情、完整而有节奏的游憩效果。
2.4 尊重自然和本土文化,体现地方风情原则
城市公园是地方风情体现的好地方,构建城市生态公园应强调保护和继承地方历史文化传统和遗产及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其自然的原生韵味和地方的传统文化,避免开发建设带来的破坏和污染。如兆麟公园内的欧式小品等,就增添乐历史文化氛围,形成了地方特色。
2.5 整体与连续性原则
城市公园不是一个独立的游乐空间,而是城市绿地系统乃至大地综合体的有机部分,应作为人类生活空间和自然过程的连续体来完善和管理。
2.6 景观多样性原则
保护自然环境,加强植被抚育,丰富林相,突出植物景观,辅以必要的休息、观赏及服务设施,达到生态多样、视觉多样和景观多样的效果。
2.7 保护生物多样性原则
强调城市公园绿地是乡土植物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堡垒,保护和发展乡土植物,增加生物多样性。
2.8 植物配置科学合理多层次的原则
城市公园植物配置要发挥最大生态效益和观赏价值,探索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原则是生态完善设计的重要任务之一。
3 传统城市公园生态完善建设的关键技术
3.1 构建稳定、美观的植物群落
植物种类选择以乡土植物为主,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乡土植物,加强乡土植物资源专项调查。发现新资源要注意合理开发,有计划地引种,因地制宜地合理增加所缺层次的树种,使之能快速形成结构稳定、层次合理、观赏性强、舒适怡人的植物群落。
3.2 努力营建保健型植物群落
人类在有限的生命期间能与绿色植物混成一体,吸收氧气、香气和负离子(空气维生素、生长素),以防治疾病、增强体质,无疑是现代人的生活追求,而城市生态公园是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和广大市民强身健体的重要场所。因此,营建保健型植物群落对城市生态公园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3.3 协调人工干预与自然化过程
改变公园精耕细作的管理传统,保护自然更新种,顺应群落进展演替规律。通过人工干预,合理调整更替公园的植物配置,加快群落优化过程。
3.4 提高公园绿地的水土涵养能力和改善土壤肥力
尽可能提高公园下垫面(铺装)的透水透气性,新开发的地方采用分散排水方式,尽量少设排水管,减少影响绿地水土涵养能力的密闭性铺装,使天然雨水直接渗透进土层,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面积内绿地植物总量的承载力;绿地施工过程能及时对土壤作改良,为植物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3.5 减少并控制环境污染源
公园管理中应严格控制公园内所有废气、废水源和噪音源,在公园周边建立隔音林带,减少人为的粉尘污染,减少园内花木释放花粉可能造成的污染,同时尽量减少光污染。在公园的建设中,提倡采用环保型建筑材料,不使用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材料;减少建设过程中人为的污染。此外,对病虫害防治逐步采用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残留污染,采用无污染肥料。以期为游人提供健康和谐的休闲场所。
结论
随着生态园林城市理念的提出,城市公园在和谐社会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主体和现代文明的标志,城市公园的生态完善规划建设将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生活质量、增加城市生物多样性、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因此,传统城市公园的生态完善规划建设将成为我们今后不断探索和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王祥荣.生态园林与城市环境保护[J].中国园林.1998;14-16.
[2]于志熙.城市生态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43-56.
[3] 生态园林论文续集[C]. 上海:园林杂志社,1993,162.
[4] 王发曾. 城市生态系统的综合评价及调控[J].生态与环境.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