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格网城市模式
1 前言
格网型城市形态最早出现在3000-4000年前的古埃及和古印度,之后也应用在许多古罗马和中世纪的城镇中。在欧洲殖民者肆虐的16-18世纪的美洲,这种形式的城市布局因为能够提高效率而被广泛运用。从19世纪开始,在亚非的一些殖民城市也开始具有上格网型城市的特征,如中国的上海、汉口、青岛和大连等。
格网型城市是建立在交通格网基础上的城市形态,通常给人的感觉是:布局僵化、空间单调雷同、只考虑平面构图、与自然地形不易结合;城市结构松散。但这些看法的产生多是由于对格网型城市缺乏深入认识和客观分析。事实上,格网型城市具有诸多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如:城市规模的弹性化,土地再分的标准化,土地买卖批租的公平性,临界街面比例的增加,交通的可达性,街道界面的连续性,市政施工和规划管理的整齐化一等(梁江等,2003)。格网型城市虽然产生于马车时代,是资本主义应付工业与人口集中的应策略(沈玉麟,1989; Yokohari, etc., 2000),但仍然适用于现代化城市发展的需要。
城市生态基础设施(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EI)从本质上讲是指城市所依赖的自然系统,是城市及其居民能持续地获得自然服务的基础。面对中国未来巨大的城市化前景,通过“反规划”的手段建设前瞻性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反规划”即指城市规划和设计首先应该从规划和设计非建设用地入手,优先规划和设计城市EI,并应用EI来引导城市土地开发,定义城市空间结构和形态(俞孔坚等,2001,2002, 2003,2004,2005)。
本文以台州市永宁江中心段城市设计为例,应用“反规划”或“负规划”的城市设计方法,在宏观区域及中观河流廊道生态基础设施基础上,提出以绿网为基础而非交通格网为基础,来建立城市形态。
2 描述模型与过程模型——对现状信息的认识和分析理解
2.1 概况
此次设计地段位于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南部与黄岩旧城中心区隔永宁江相望,北面与郊野自然山体交接,总用地面积约为790公顷(图1,图2)。在原有城市总体规划中,此地段定位为未来城市的新区,主要用地性质为居住、公共建筑用地。
2.2 用地
场地现有建筑、果园、水塘、农田等多种用地类型。其中建筑类型为不同时期建筑类型组成,既有传统的村落民居建筑,也有近年来开发新建的住宅小区、办公楼、商业楼等建筑类型。目前沿江部分布置了大量污染型工业,对永宁江造成极大的危害。现有的桔林、池塘等生态用地在城市建设迅猛发展期面临着被吞噬的危险。总体上看,设计场地内用地类型混杂,建筑形式缺乏统一规划指导。
2.3 交通
设计地段西部与一条过境高速公路相邻,交通条件便利。区内现有一条城市级主干道解决区内外联系,但同时由于缺乏分流,引入了大量不必要的过境交通,对该地区造成不必要的干扰。其余道路多为该地段长期发展形成的街道,其中有些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对地段场所感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2.4 生态环境信息
场地内水系、池塘密布,本是重要的可供利用的景观元素,但目前水体污染严重,洪涝灾害爆发频繁。另外,场地内现有植被以人工栽培植被为主,有经济林和稻田等,其中大面积的桔林成了该地重要的生态景观元素,同时也是黄岩城市形象的重要代表。
2.5 人文景观信息
黄岩是台州市建制最早的地区,区内旧城护城河至今依稀可见。另外,有大量零星分布于区内的大小佛塔寺院以及传统民居、祠堂,为场地提供了丰富的人文景观信息。但从目前区内的建设情况来看,缺乏对现有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建筑群体空间混乱,建筑单体毫无特色可言。
3 评价模型——对相关信息的比较研究
在台州市黄岩区永宁江中心段城市设计中,设计师考虑到未来该城市及设计地段发展所面临的普遍问题,并考虑如何通过规划与设计的途径来寻求解决的答案。在对现场及相关资料的详细分析之后,首先认到本设计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图3)。
3.1 设计面临的挑战
(1) 生态基础条件不容乐观
设计场地内有丰富的水资源,但大多数水质差,不能发挥其正常的生态效益。同时,整体生态基础设施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匀,各生态元素间缺少应有的联系。另外,原规划出于泄洪考虑,提出将流经设计地段的河道进行截弯取直的做法会增加对现有生态元素的破坏,也会对原有城市意象空间产生消积的影响。
(2) 空间结构无序
蜿蜒而过的永宁江本身已形成该地区重要的空间认知要素,但场地内的现有城市结构却极其混乱,这是由于该地区发展历史较早,各时期建筑及其用地之间缺少必要的联系。
(3) 缺少人性化的考虑
场地内缺乏城市居民生活所必须的生态基础设施,永宁江两岸也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区内考虑到防洪的需要,许多地方以硬质堤岸为主,剥夺了城市居也与水体亲近的权力。
(4) 场所感消失
场所的意义随着城市的混乱无序建设正在一步步消散,事实上许多原来富有意义的场所空间都已经或正在被现在该地区内的城市建设所破坏:原有的池塘在房地产开发中逐渐被蚕食,场地内幸存的文化遗迹已彻底失去了往日的意义,成为城市中一个个被混凝土与玻璃所包围着的孤岛,就连对场地场所感有重要影响的永宁江也面临着被亵渎的危险。
3.2 设计的机遇
在面临挑战的同时,本方案的设计也充满了机遇。这些机遇既包括场所的客观基础,也包含着经济、社会与政策的因素,这里仅讨论物质的因素。
(1) 与旧中心的关系
与黄岩原有市政文化中心隔江相对是本场地的又一大特点。在规划中可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加强中心区的集聚效应,增强此地区的总体城市空间意象。原有旧城市区有明显的格网型城市结构,因此,如何延伸原有的城市结构并在该区域营造富有特色的城市空间是本方案首先考虑的问题,也是方案构思的来源。
(2) 原有的文化遗迹、街道、大片的桔林
黄岩地区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虽然近些年城市建设发展速度很快,对文化遗迹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目前在设计地块范围内仍存在较多的文化遗迹和古街。另外,代表黄岩区农业文化的大片桔林仍然成片出现在设计地块内。因此,如何充分认识、理解场地原有的文化景观,在设计中加以提炼、利用则是设计师在设计中需要考虑的。
(3) 与郊外自然山体的联系
设计地块在整个城市大环境中背山面水,区域生态基础条件好。如何在方案中加强设计地块的生态要素与郊外自然景观基质的联系也是本方案的重点。
(4) 自然水体及原有的水渠、池塘等
台州市具有典型江南城市的特点,滨水区成为城市中重要的开放空间。因此,对场地内现有的水体进行利用开发是增强城市意象,发杨城市水文化的重要基础。防洪功能与景观的功能并不矛盾,处理得当的滨水景观即能很好的解决河流的防洪与美化功能,也能满足滨水区自然过程的需要。
4 改变模型——设计方案的提出
4.1 方案核心理念
本方案的主要设计理念有以下几点:
(1)“反规划”与“生态基础设施”的主要思想
本方案以“反规划”或“负规划”的思想以及生态基础设施的理论和战略(俞孔坚等,2001,2003,2004)为核心指导思想,在宏观区域及中观生态基础设施规划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原有的条件,预先设计出规划地段微观尺度上的生态基础设施(绿廊、绿色斑块、滨水绿带等),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各项建设用地的规划。在设计过程中,建设用地规划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规划,同时又根据场地特点,对EI进行微调,以使EI更加合理,更能满足生态、游憩、生活、娱乐、文化等综合功能的需要。
(2) 原有城市结构的延伸
本方案的道路系统和建筑空间结构系统以希腊古典城市结构原理为范例而设计为网络结构,以作为对黄岩旧城区原有格网型城市结构的延伸。整个规划地段由单元格为150×150m的用地模块与模数化的建筑组合构成特殊的网络结构与模数系统(图4)。格网单元尺寸参考国外城市街区尺寸及格网尺度,但比一般一个街区尺度(国外一般作法为60m至150m不等,见《世界建筑导报》,2003(1))略大。这样一方面可与该区作为中小城市中心区的用地性质相适应,另外也可以降低区内机动车交通的干扰并为居民提供更多的院落式绿色开放空间。
(3) 创新的格网结构
传统格网结构的作法多是快速城市建设的产物且很容易产生单调、交通阻塞、光照条件差、绿化不足等问题。本方案在总体格网结构的基础上作了较明显的创新:若干个单元地块事实上组合成了更大的整体性地块,而并不像以往每个格网单元格周围都有城市干道通过。这种将主要机动交通置于更大地块外部并将建筑物沿格网边缘布置的处理手法一方面可以降低中心区建筑物的层数与密度,另一方面也可以在中心区形成更大面积且更利用城市居民利用的绿色步行开放空间(图5)。在中心区天际线的处理上局部地段采用传统作法,以增加空间的变化。
(4)组织结构的条理性
现代城市中心区的发展应该依赖于一个有条理的空间结构的组织原则。在每个建筑单体及地块和整个地区建立起一种关联性。其组织原则必须能将各个建筑单体有理地分区并调整好其功能布局。
(5)制约和自由的平衡
制约来源于植根于城市结构中空间组合构成的“规矩”系统,这个系统制约着道路,室外空间,建计用地和建筑高度等的形成,而令它们符合一个统一的模数系统。在这个规范的空间组织结构系统中,各个建筑和地块之间又应拥有足够的自由度,而发展出富有特征的个性公间。
(6)简洁性和多样性
基于网络结构与模数系统的规划结构突出反映出了简洁性的特征,增强了设计地段的可识别性与场所感。绿色廊道与绿色斑的引入使得格网结构中容易产生的单调、呆板的特性消失,而更多产生的是在统一结构下的多样性变化:格网方向的改变,格网与自然元素如滨水区的结合,格网内建筑组合的变化(图6)。
4.2 方案介绍
(1) 规划结构
本方案以150×150m为模块的格网系统为基础,对规划地块进行划分。整个格网系统结合绿廊和滨水绿带的位置在方向上作适当变化,增加了整个格网系统的多样性,同时体现对原有城市脉络的尊重(图7)。
五条绿色廊道位置的选择尊重场地原有特性,从北向南的分别与河流、永宁江、山体、老街及西江发生联系。
(2) 绿地系统
由于本方案的规划结构构思从一开始就以“反规划”思想为指导,因此规划结构本身就是由绿地系统在城市结构层面的反映(图8)。整个规划地段的格网形结构本身就是由道路或绿带强化与限定,在此绿色格网系统基础上,五条平均宽度为120m左右的绿色廊道和单侧平均宽度为150左右的滨水生态绿带从城市中心区向郊外延伸,将城市内部生态基础设施与郊野景观基质高强度的联系起来,并尽可能扩大与城市建设用地的接触面。此外,若干个以75m为模数的绿色斑块直接嵌入商业区或居住区等人口密度高的中心地带,成为城市居民与自然亲密接触的直接要素。
绿色斑块、滨水绿带与绿色廊道再加上整个地区的绿色格网系统从点线面三个方面构成了整个地区高强度的的生态基础设施。
城市中绿色元素的出现不仅仅是作为生态功能的载体,还应是所在地段及整个城市文化、社会功能的象征以及市民娱乐、休闲与体育锻炼的好去处。本方案中出现的每一种绿色元素都有其特定的设计主题:五条绿色廊道每一条都设计成反映台州文化的带状主题公园,如柳廊(Willow Corridor)以杨、柳及其它水生植物结合各种形式的水体,反映台州的水文化特色;桔廊(Orange Corridor)以台州特产的桔树品种为主,结合柿树、杨梅等当地主要果树品种,反映桔乡这一主题;还有松廊 (Pine Corridor)以当地山地特产松、杉、柏等山地植物为主,结全微地形的营造,反应台州市的区域背景与山地文化等。另外,为保证绿色廊道的连续性,在绿廊与主要道路交汇处设计步行桥,桥上作自然式绿化配置。
(3) 土地利用与功能分区
总体规划中规定此块用地性质为居住和公共建筑用地。本方案将其定位为整个黄岩区的新商业中心以及高品质居住社区所在地。靠近原有旧区中心的部分集中作为高密度的商业、商务区,新商业中心区被永宁江分为东西两个部分。新商业中心区与旧中心在永宁江两岸呈三足鼎立之势,并通过环路将这三个部分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加强了中心区的核心地位。
居住用地分为高密度与地密度两种类型,其中低密度主要为别墅等高尚住宅,主要集中在沿永宁江的滨水区附近,由滨水区向外建筑高度逐渐递增。在规划地段西北角一块预留为工业用地,主要用作低污染工业的用途,如民间手工业等(图9)。
(4) 交通系统
在规划地段总共有五种类型与等级的机动车交通系统(图10),原城市过境快速交通从规划地段西部边界通过。为减少规划地段内的过境交通负荷,在原有道系统的基础上规划一条环绕此地区的环路系统。在规划地段内另外有三级道系统供内部交通使用,其中棕色代表的道路等最高,用来规划地段内各主要功能区之间以及与外部的联系。黄色表示的道路为区内二级路,主要用来解决规划地段内各功能区内部及各功能区与区外的联系。第三级路主要用来解决各居住小区的内部交通联系。本方案的机动车道路交通系统尽量使用环路和尽端路系统。
本规划在整个地段建立起完善的步行与非机动车交通系统,滨水绿带内设滨水步道与非机动车道,绿廊内步道与自行车道混用,再加上各功能区内设计的人车分流系统,在整个规划地段形成了完全适合人们需要的步行林荫道网络。同时,结合道路系统的规划,在永宁江上发展水上旅游观光交通设施,一方面可以适当缓解道路交通的压力,同时也可以充分利用水上旅游资源,发展水上观光旅游。
(5) 模数化系统
整个用地地块划分以150m为模数,在此基础上所有的用地类型和功能分区都以其为基本单位进行划分。同时,每一模块内的建筑物组合也构成一定的模块化单元,通过改变组合的方式,从而产生出多样化的建筑空间。
5 影响模型——对方案的影响评价
(1) 经济效益分析
本方案设计地段作为城市中的商业及高品质的居住区,必将为黄岩及整个台州市的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合理的分级土地开发模式为项目的实施创造了必要可行的条件,身处绿中的高品质商品住宅必将为地区的房地产开发提供契机,道路处理上的整体人车分流系统提高了交通运营的效率。
(2) 生态效益分析
本方案从一开始就遵循生态城市的设计理念,绿色廊道与斑块构成的生态网络系统为该地区的城市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支持,按此方案建成后的该地段绿化率保证在6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生态城市。在绿色元素的设计中考虑到生态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通过绿色步行系统联系起来的连续开放空间网络也是本方案的特色所在。
(3) 社会效益分析
格网城市方案提出将原有城市结构加以延伸,在用地功能分区上考虑到与原有旧城中心的结合,有利于增强黄岩城市特色和整体空间意象并有利于城市中心功能的正常发挥。
丰富的生态元素的引入有利于对场地内原有的池塘、桔林等基础生态基础设施以及文物古迹的保护利用和环境效益的提高,从而促进居民生活的舒适与社会的安定。
不同等级的内聚型城市空间形态有利于社区氛围的形成,从而更利于形成各具特色的社区开放空间,增强场地的归属感和可识别性,使城市居民真正找到家的感觉。
6 结语
事实上,格网形城市有着许多优点。正如有学者所说,格网是一个发生器(Martin, 2000),我们可以灵活的对其内部的各个“零件”进行组装从而形成丰富多样的城市空间结构。我们应该认真分析格网型城市结构所具有的优缺点,在实践中加以合理应用。本文应用“反规划”及生态基础设施的基本理念,探讨了格网型城市模式在现代城市设计中的新形态,也是对这种城市结构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重新理解与阐释,使之更具有人文和生态的内涵。
[主要设计人员]
俞孔坚,李迪华,朱强,赖纳•施密特(Rainer Schmidt, 德国),纽曼•莫亨纳(Neumann Morena, 德国),姜斌,方琬丽。
[参考文献]
[1] Yokohari, Makoto; Takeuchi, Kazuhiko, etc. Beyond greenbelts and zoning: A new planning concept for the environment of Asia mega-cities[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0(3-4):159-171.
[2] Martin,.Leslie The grid as a generator[J]. in Time-saver Standard for Urban Design, Jhoh Wiley & Sons, Inc. , 2000.
[3] 梁江,沈娜,方格网城市的重新解读[J],国外城市规划,2003,18(4): 26-30。
[4] 沈玉麟编,外国城市建设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5] 俞孔坚,李迪华,李伟,论大运河区域生态基础设施战略和实施途径,地理科学进展,2004,1:1-12。
[6] 俞孔坚,李迪华,城乡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设事业技术政策纲要,2004,115-124。
[7] 俞孔坚,黄刚,李迪华,刘海龙,景观网络的构建与组织——石花洞风景名胜区景观生态规划探讨,城市规划学刊,2005,3:76-81。
[8] 俞孔坚,李迪华,潮洛濛,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十大景观战略[J]. 规划师, 2001. (6):9-17。
[9] 俞孔坚,李迪华,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们交流[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10] 俞孔坚,李迪华,论反规划与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C].杭州城市绿色论坛论文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
[11] 俞孔坚,李伟,李迪华,李春波,黄刚,刘海龙,快速城市化地区遗产廊道适宜性分析方法探讨 ——以台州市为例,地理研究,2005, 1:69-76。
[作者简介]
朱 强,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博士生
李迪华,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讲师
方琬丽,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研究生
图1 在台州市的位置
图2 在永宁江位置
图3 场地现状
图4 总平面
图5 创新的网络结构
图6 规划概念分析
图7 构造肌理
图8 绿地系统分析
图9 土地利用与功能分区
图9 交通系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