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生态浙江省域绿道网规划实践

admin 2005-09-24 来源:景观中国网
绿道建设是浙江“生态省建设”战略决策的重要环节和内容.结合浙江现有生态状况,确立在省域范围内实施4种类型的绿道网建设规划。生态浙江省域范围内的绿道网骨架由条海岸线、八大水系滨河型绿道,十大山脉型绿道,两纵、两横、十八连区域交通型绿道,十条旅游通道型绿道组成。
  浙江省在经济获得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环境压力:污染物排放总量剧增,野生动物栖息地不断减少,不可再生资源消耗日趋严重,城市热岛效应加重,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危胁。为此,浙江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从2002年起做出了“生态省建设”的战略决策。

  “绿道”(greenway)是包含线性元素的绿色土地网络,是包含生态、游憩、文化、美学及土地的可持续发展等相关概念、多重目的的规划设计及管理[1]。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及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导致了自然空间的割裂和丧失。美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研究与实践表明:绿道具有线性、连接性、可及性强等特点,又兼具生态、游憩、社会文化等功能,因此,绿道建设是保护自然栖息地、河流水源及提供人类游憩场所的良好对策,尤其是在当前城市蓬勃发展时期,大面积自然空间难以有效恢复的情况下,实施绿道建设具有战略意义[2]。

  当前,我国的绿地建设事业蓬勃发展,但其层次较低,更多以普遍绿化和美化环境为目的。同时,对绿道的综合功能认识不足,绿道的建设基本上依附于道路、铁路、河流等各类型建设展开,大多属于绿道建设的初级阶段,与真正意义上的绿道建设还有较大的差距[1]。因此,从绿道建设的实质出发,按绿道综合性的功能要求在生态省的建设中实施绿道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特别是近几年,随着浙江省高速公路网建设的完善,全省4小时公路圈的形成,自然空间割裂、丧失的情况更加严重,实施绿道建设更具有现实意义。

1、绿道建设的基本原理

1.1绿道的定义

  不同的研究者对绿道的定义不尽相同,其中查理斯·粒脱(Charles Little)对绿道的定义较为全面[3]:绿道就是沿着诸如滨河、溪谷、山脊线等自然走廊,或是沿着诸如用作游憩活动的废弃铁路线、沟渠、风景道等人工走廊所建立的线性开放空间,包括所有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自然景观线路和人工景观线路。

1.2绿道的分类

  绿道形式多样,规模大小不等,而查理斯·粒脱在《美国的绿道》(Greenway for American)一书中对绿道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类,他根据绿道的形成条件及功能将绿道划分为5种基本类型:城市河边绿道、以道路为特征的娱乐绿道、生态上重要的廊道绿道、风景或历史线路绿道、综合的绿道系统或网络。

1.3绿道的功能

  在跨省、市的区域层面上,绿道在连接破碎的自然空间、重组自然生态系统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市域层面上,绿道可以结合道路、铁路、河流及市政设施等载体的建设来弥补城市集中绿地的不足;在小区场所层面上,绿道又为人类的户外活动提供了公共性空间。因此,生态功能、游憩功能和社会文化功能是绿道最主要的功能。此外,绿道还具有经济产业功能[2]。

1.4绿道的生态学意义

  绿道在生态上最主要的目的是维持和保护自然环境中现存的物理环境和生物资源,并在现有的栖息区内建立生境链、生境网络,防止生境退化与生境割裂,从而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和保护水资源[4]。野生生境是野生物种生存的空间,生境的破碎严重威胁到物种的多样性,而绿道对破碎化的生境而言是很重要的迁移通道,通过绿道把各生境岛屿连接在一起,尤其是与较大的自然斑块相连接,能够减少甚至抵消景观破碎对生物多样性造成的负面影响。

2、生态浙江绿道网建设的框架和内容

  从绿道建设的原理出发,结合生态省的实际,依托不同区域的资源特征和浙江自然山水骨架,对照生态省建设的优势条件和不利因素,结合全省道路网、主要水系等在省域范围内实施绿道网建设工程,构成省域范围内的绿道网框架。 

2.1生态浙江绿道建设原理

  针对河道污染、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和野生生境减少等不利因素,设置具有综合功能特别是生态功能的绿道网,全面推进全省城乡绿化、美化向纵深发展,减缓生境割裂造成的生态影响,保持全省范围内生物廊道的整体性、连续性与有效性,恢复水系的自净功能;增加全省人们的游憩机会,保护全省的自然文化遗产,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等,从而对浙江生态省的自然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生态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2省域绿道网的建构

  绿道建设将围绕省域范围内的高速公路网、国道、八大水系、东侧滨海海岸线、主要旅游通道或主要旅游黄金线,以及沿着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来开辟生物廊道,构成全省的绿道网骨架系统[5]。省域绿道网绿道建设的主要功能是维持和保护自然环境中现有的物理环境和生物资源,保持主要的生境链与生境网络的连续性、整体性与有效性。同时,对拥有特殊景观价值的文化遗产廊道采取综合性保护措施,做到自然、社会、历史文化三者并举,重点保护具有区域性、地方性和代表性的景观。对全省风景名胜区、旅游区、森林公园实施有效的连接,形成区域内旅游资源互补优势,以提高组团内的吸引力,发挥规模效益(表1)。

2.3绿道建设类型

2.3.1自然山脊型

  这类绿道指的是沿着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的山脊线而建构的绿道,主要分布于浙江西北侧、西南侧,如天目山山脉。由于人为干扰相对较少,这类绿道的自然资源和生物资源极其丰富。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70%的陆地生态系统、80%的野生生物和60%的高等植物,大多数在自然保护区内得到了较好的保护[6],浙江也不例外。因此,对这些区域实施绿道建设,对促进全省的自然资源保护、构建生态省的保障体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说,一定比例和数量的、大的、连续的自然斑块是自然保护的重要生境条件,因此,这种类型的绿道建设主要采用保护和控制手段,特别是控制区域内人的活动影响,通过游步道走向和宽度来控制区域内的人为干扰因素,使这些区域接近或达到无人为干预的目的[7]。

2.3.2交通道路型

  结合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乡村机耕道路、城市交通道路、铁路等机动车道路及非机动车道路,在原来绿化、美化的基础上,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完善,从环境生态学角度而言,需要保证有足够的宽度来达到防尘、防噪及环境方面的要求;从景观生态学角度而言,需要分析动物迁移的路线及方式,以便在适当的位置设置穿越通道;从游憩学角度而言,应根据景观需求及道路的性质与功能,在适当的位置以适当的尺度开辟出游人步行及活动的区域[8],并在交通快速干道上设置适当的人行天桥以供行人穿越,以此改变或减缓因道路分割而产生的不利影响。

2.3.3河流保护型

  利用城市河流、小溪、泄洪道、水渠、海岸线、生态湿地等,在河流两侧留出足够绿地空间的基础上,对滨水空间作进一步的规划。首先,从分析水域空间与陆地空间的相互关系出发,考虑驳岸的处理方式、防洪要求等;其次,分析河流绿道内物种及栖地之间动物的迁移方式及生存方式[9];再次,合理协调人类活动与滨水区域的自然生态关系。规划既为附近居民,尤其是城市居民提供便利、宜人的游憩活动空间,也达到美化城市景观环境,形成宜人的线性环境的建设目标,且起到保护水资源,增强河流抗污染能力的重要作用,维护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有序的运转,形成动物栖地网络的效果等[10]。

2.3.4旅游通道型

  结合城市通向风景名胜区、旅游区、森林公园等的通道进行建设,包括景区之间廊道、自然游步道、徒步探险道等。这些地带往往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性景观,应对其采取综合性保护措施,做到自然、游憩、历史文化三者并举[11]。对于重要历史地段,需将其历史文化内涵提到首位,同时强调经济价值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能力,并采取保护和恢复的手段;同时,在选线时需处理好绿道同周边自然区域的关系,需要综合分析周边自然区域的生态过程,以防止绿道的建设对该区域的原有生态造成破坏。另外,根据旅游资源的互补性原则,绿道的设置可起到有效连接不同景区的作用,从而增强旅游吸引力。

3、生态浙江绿道网络建设规划实践

3.1 总体布局

3.1.1自然山脊型

  沿着主要山脉(雁荡山山脉、括苍山山脉、天台山山脉、会稽山山脉、四明山山脉、天目山山脉、清凉峰山脉、仙霞岭山脉),由西南—东北构筑以环境廊道和自然资源保护为主要功能的绿道。由于各个山脉间的环境相对独立,山脉之间需通过其它类型的绿道有效连接,以达到整体效果,如天台山山脉与括苍山山脉可通过交通型绿道衔接。对于因道路、建筑等人工设施造成山脊线完整性被破坏的地段,需结合地势和人工设施影响域等特点开辟人工性质的自然生态走廊,以保持自然山水格局的完整性。通过绿道的有效连接,可以促进区域之间生物流、能流的流动,对保持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积极意义。 

3.1.2滨河滨海保护型

  沿着全省八大水系(钱塘江、苕溪、运河、甬江、椒江、欧江、飞云江、鳌江)和东侧滨海海岸线,建立以自然保护型为主题的绿道。八大水系和一条海岸线构成了全省水文的骨架,其中苕溪江流入太湖,运河连通长江水系,其余均流入大海。当前,八大水系总体水质良好,大部分河段达到或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水系本来是一片连续地,与湿地、湖泊、山林构成一个完整的自然系统和景观整体,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设施”,是多种乡土生物的栖息地和通道,影响范围极其广泛。因此,通过省域范围内骨架性水系绿道网的建设,既可促进八大水系生态环境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又可防止连续体被城市建设切割。

  浙江东侧滨海海岸线经过温州、宁波、台州、舟山、杭州5个地区,海岸线全长1 840 km,许多地段都途经重要城镇地段,所以,当前的滨海绿道建设可以进一步结合沿海滩涂湿地保护区的建立、沿海防护林的建设、沿海生态经济的发展等方面进行深化,可以在被城镇切割的地段设置滨海游憩绿道,使之联成整体[12]。从而,滨海绿道与自然山脊型绿道网共同构成生态保护型绿道网络(图1)。

3.1.3区域交通型

  根据浙江省高速公路网络的规划布局,浙江省将形成“两纵、两横、十八连、三绕、三通道”的布局。“两纵”指的是甬台温高速公路、沪杭和杭金衢高速公路,“两横”指的是杭宁、杭甬高速公路和舟山大桥连岛公路、金丽温高速公路,十八连指的是上三高速公路、杭徽高速公路、龙丽温高速公路等。省域内还有318、320、329、330、104国道线南北贯穿,并有浙赣线、金丽温、杭甬线、杭千线等线路构成的铁路网。据2002年底统计,铁路线路总长度已达到1 212 km,高速公路网总里程达到5 000 km[13],这些交通网分布于平原、山区、丘陵、城郊等不同类型的地域,对浙江省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割裂极其严重,沿国道、省道等实施绿道战略,在现有的绿色通道基础上深化道路两侧的绿化建设,实施生态修复技术,对保护全省自然生态格局,减缓道路割裂带来的生态负面影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对拟建的高速公路和铁路,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实施多重目的选线工作,在考虑道路畅通和行车安全的前提下,要重点考虑对原有植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力求将这种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改变以往高速公路选线时只考虑道路工程的便捷性、经济性等做法,注重保护自然山脊型绿道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对已建的高速公路和铁路,需加强因道路工程建设而形成的上、下边坡的绿化工作,在确保交通安全的前提下,在不违反自然原则的基础上,设计仿自然的植被群落,注重对乡土树种、地被的选用,并尽可能地增强视觉的景观效果,体现地方特色。沿高速公路两侧设置林带,林带的结构宜仿当地的自然植被结构,突出区域性绿色廊道的植物物种组成、结构配置特色[14],改变当前以意杨、垂柳等速生林为主的林带结构,开辟纵向、横向生物通道,并在途经城镇地段的林带中设置游步道,布置游憩设施,发挥游憩功能,从而形成集生态、防护、游憩、景观于一体的绿道网络(图2)。

  区域交通网的绿道设置在布局上主要体现三方面的作用:一是固土护坡、防尘、防噪音等生态防护功能,美化沿线景观环境;二是沿线的林带形成省域范围内的生物通道,并与其它类型的廊道实施有效连接;三是减小道路工程建设带来的生态负面影响。当前第一项的作用已具备一定的基础,第二、第三项还有待深化。

3.1.4旅游文化型

  据2003年底统计,浙江省拥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5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6处、国家森林公园12处,此外,还拥有省级风景名胜区34处。旅游文化型绿道的建立需从省域范围出发,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进行连接,使省域范围内的旅游活动便捷、顺畅,并提升沿线景观的文化品位,突出不同区域地段的地方文化特色,提高旅游吸引力,注重保护文化景观的自然环境载体,体现绿道的综合功能。

  浙江是文化大省,开辟旅游文化型绿道,对保护文化遗产廊道和自然资源,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杭州为中心点,以各地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地区所在城市为辅助中心点,结合全省的交通网络,包括省级、县乡级公路,开辟旅游通道型的绿道(图3),连接各处国家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同时,在不同区域、线路之间反映地方文化景观特色,如“杭州—绍兴”的旅游通道体现“古纤道”文化主题,“杭州—富春江—千岛湖”的旅游通道体现“富春江”文化主题[15],注重保护沿线的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在历史文化核心区域,设置停留站,采用步行、无机动车道或无污染电瓶车方式进入核心景区,控制环境容量,合理安排沿途的游憩活动,将人为干扰因素降低到不损害自然生态系统的程度。

3.2布局说明

  在省域范围内实施自然山脊型、区域交通型、滨河滨海型、旅游通道型(旅游文化型)4种不同类型的绿道网络,以使同类型的绿道网尽可能成为连续整体,各类型段落性的绿道需通过其它类型绿道相连,使之具备连续性、网络性和整体性特征,从而构成省域范围内的绿道网骨架(图4)。

  在设置不同类型绿道网时,可能会出现功能上相抵触的现象(如游憩开发和自然保护),面对这种情况需从大局出发,分析某主题功能的绿道建设对整体环境廊道的影响,以保持整体自然山水格局的连续性和整体性为最高目标,突出保护省域范围内绿道骨架网络的整体性和连续性。

  根据以上分析,省域范围内绿道网骨架为:一条海岸线、八大水系滨河型,十大山脉型,两纵、两横、十八连区域交通型,十一条旅游通道型的绿道网络,涉及绿道生态、游憩、文化、经济等不同功能,以体现绿道的综合效益(表2)。

  实施绿道网战略工程,是一项事关全局的任务,必须采取行政、法律、经济、宣传、教育等多种手段,从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政策法规、完善管理体制、强化公众参与和扩大交流合作等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同时,需强化政府在绿道网建设方面的综合协调能力,全面落实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和任务[16]。 

作者简介
徐文辉,男,浙江林学院园林与艺术学院讲师。

参考文献]
[1]刘滨谊,余 畅.美国绿道网络规划的发展与启示[J].中国园林,2001,(6):77-81.
[2]刘滨谊,徐文辉.生态浙江绿道建设的战略设想[J].中国城市林业,2004,(6).
[3]Little C.E. Greenways for American[M].London: The Johns Hopkins Press Ltd,1990.1-25.
[4]Forman,R.T.T.Land Mosaic: the ecology of landscape and region[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
[5]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的通知(浙政发[2003]23号)[Z].
[6]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项目组.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战略卷[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7]李月辉,等.道路生态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03,(3).
[8]徐文辉,等.绿道理念的设计探索——以诸暨入口段公园规划设计为例[J].中国园林,2004,(8):49-53.
[9]张 谊,论城市水景的生态驳岸处理[J].中国园林,2003,(1):52-54.
[10]钱镬铭.浙江省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的对策和措施探讨[J].浙江水利科技,2003,(5):38-42.
[11]王志芳,孙 鹏.遗产廊道—一种较新的遗产保护方法[J].中国园林,2001,(5):85-88.
[12]陆州舜,等.浙江海洋环境保护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J].海洋环境,2003,(6):75-58.
[13]浙江省统计局.浙江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14]徐文辉,等. 甬台温高速公路温州段绿化景观设计[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4,(3):319-324.
[15]林正秋.浙江旅游指南[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16]杨 锐.美国国家公园规划体系评述[J].中国园林,2003,(1):44-47.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