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应用生态美学理论指导城市园林建设

admin 2004-10-01 来源:景观中国网
  生态园林美学,是研究以人为本的现代城市生态风景园林多维空间艺术景观造型的审美特征和审美规律的一门多边科学。人类社会发展必然是城市化,为求人类健康、文明生存和确保

  生态园林美学,是研究以人为本的现代城市生态风景园林多维空间艺术景观造型的审美特征和审美规律的一门多边科学。人类社会发展必然是城市化,为求人类健康、文明生存和确保城市永恒持续发展,则必须优先搞好城市生态风景园林建设。

  中国传统园林的审美情趣,与世界各国迥然不同。中国风景园林是多维空间的艺术造型,有史以来就始终坚持在以讴歌自然、推崇自然美为特征的美学思想体系下求发展,以期达到“虽由人作”却“宛如天成”之审美、游览、环保效果。它的主要特点是:

  一、强调艺术美与自然美,形式美与内容美之辨证统一,以艺术为手段,以展示自然美为目的;以形式美为框架,以内容美为核心,力求体现不是自然却胜似自然的生态效益和人文景观。

  二、强调动静结合,静中寓动,动中求静。静态景物中有动感,动态事物里蕴藉着无限清幽纯朴的静溢之趣。

  三、强调远与近、大与小、明与暗、露与藏的对比,烘托、借衬,更注重疏与密、高与低、俯与仰的搭配,尤重林冠线的变化和色彩调配。

  四、强调意境深邃,以悟性去意会风景园林艺术的灵性和内蕴意趣。尤重含蓄,禁忌一览无遗,拙陋平淡。

  五、强调以植物组景为主,并追求色相与季相变化,特别注意追求形象美、层次美、风韵美。

  六、强调景物之间的相互借衬与烘托,并注重外景的亲和、融合、呼应、渗透。

  遗憾的是:上述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美学观点,未能够得到很好地继承创新和发展。

  在上世纪70年代末,党和国家一系列有关决策和法规,给中国生态风景园林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全国城镇的风景园林建设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而美中不足的是一哄而上的“大园林”建设,缺乏生态美学理论指导,更兼域外规则式造园手法的渗入,特别是“草坪热”和“大色块”等狂飙袭来,致使一些城市的园林景观不古不今,不土不洋,成为“四不象”。这种以草代树,以灌木代乔木的所谓城市风景园林景观,既不能体现城市园林应有的吸尘、消音、杀菌、防风、防火、防震和调节气温等应有的本能功能,而且无论形式和内容,均如出一辙,没有一点地区特色和艺术个性。

  社会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所有城市居民无一不渴望回归自然,无一不向往居住一个生态健全、环境优美的城市。

  笔者认为:现代中国城市生态风景园林建设,应该运用新的民族生态美学作指南,强化生态效益,多植乔木,特别是常绿阔叶乔木,少选些一马平川的草坪。把自然和生活中发现的生态美,通过裁剪、舍取、概括、提高,用于城市生物多样化的组景中。中国素有世界植物王国之美称,有多少风景园林植物未被利用,要敢于创新,创出划时代的中国生态风景园林新风采。

  在应用植物多维空间组景时,还应借鉴传统文人写意派的一些杰作,这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历史时尚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政治表现、艺术欣赏、历史见证等方面的作用,而且这方面的作用并不随历史的发展而衰退,亦不随时代、科学、艺术的进步而落伍。现代城市生态风景园林布局,首先必须满足城市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良性循环需求,让人们身居闹市却宛如置身大自然一般,极目所致,都是郁郁葱葱,花团锦簇,连空气都含有甜润和芳香。

  生态美学,是研究自然生态艺术美的一门新兴学科,只有应用生态美学,才能把植物界的乔、灌、藤、花、草组合成多姿多彩的有机艺术整体,亦才能创造城市生态风景园林植物群落的多样化、地方化和艺术化。

  最后,笔者衷心期望我国园林艺术界的大家名流,能同舟共济、集思广益共同研究和创新一种中国式生态风景园林美学,并使之成为跨世纪的水平,借以指导中国城市生态风景园林建设,使中国园林艺术永远是世界园林的楷模。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