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用品”与“精品展示”
1999年开始,上海市绿化建设从“见缝插绿”变为“规划建绿”。在市区内结合旧区改造、三废工厂拆迁,广建绿地,城市绿地系统建设骤然提速。2000年起,上海开始实施中心城每个区至少建设一块4公顷以上的大型公共绿地。延中绿地、太平桥绿地、徐家汇公园、凯桥绿地、华山绿地、长寿绿地等一批景观生态绿地相继建成,至今已向公众开放了20余块。
遍访这些绿地后,其建设速度之快,建设标准之高令人尤为感慨。作为其中之一,凯桥绿地可谓不显山不露水,并没有留给我们精彩纷呈、高潮迭起的深刻印象。但回味时,不但有关于凯桥绿地本身的,还有之外的思考。
我们在一个春夏之交的晴朗周末,到凯桥绿地里轻松地走了一走。
凯桥绿地座落于长宁区,西临轻轨明珠线的延安西路站,南接车水马龙的延安西路,占地约4.3公顷,按规划动迁旧区后建成。绿地呈狭长型,南北长,东西窄,共设有五个出入口。整个绿地地形起伏,镶嵌于山地中的下沉广场是整个绿地的中心。
乘坐的轻轨列车贴着凯桥绿地进了站,离地近还有十米,已见满目葱苔。沿着连接站台的人行天桥来到延安西路与轻轨明珠线交叉口。面向这个繁忙的交叉口,绿地的东南角布置了大片依托树林的平缓草坡,开敞舒展。从人行天桥下望,近景是大片草坪,点缀三五块大石;中景是层叠的丛林,有小路蜿蜒其中;远景是中山公园商务区的高楼群,天高云淡,的确让穿行于都市噪杂中的行人透了一口气。
下桥后取道延安西路上的绿地主入口。一踏上入口广场,迎面而来的是两排呈喇叭状夹立的榉树,用很强的透视感将游人的目光引向道路尽头的一株大桂树。扇形的入口两侧筑土堆山,密植乔木,更加强了轴线感。绕过大桂树,与凯旋路西入口的主路交汇在一片镶嵌花坛群的弧形广场上,而轴线则伴着一组层层升高的花境继续向山地延伸。循着花境台阶登高,镶嵌在山地中的下沉广场也逐渐显露全貌。
下沉广场为圆形,环绕着各式扇形植坛,与台阶穿插错落,丰富生动,可以作观演活动之用。其西侧由一弧形长廊环抱,既有主路穿过,又可倚廊观广场之景。恰逢假日,这片山谷之间的空间敞朗中有围合,很吸引人。广场中有游人打羽毛球,玩滑轮,周围的长廊中、台阶上和植坛间的座椅上都有游人闲坐。无论是景色还是人气,足令人驻足。
穿过下沉广场,左侧园路将游人引入一组红色墙阵,墙体纵横,墙间悬挂着方格木架,形成了构成感很强的空间。有些趣味空间的味道,又可以举办室外展览。而右侧的园路侧甩着大曲线进了茂密树林,一直延伸到绿地的北端。曲路弧线的外侧是密植竹林,内侧是视线可穿越的混交林。
绿地北部有一道宽且直的园路横贯东西,切开绿地。从凯桥绿地的地理位置看,这里已是较窄的绿地北端,为方便绿地东侧居民乘坐轻轨和公交车,开辟这条步行路,通达便捷,夜间也很安全。此路以北的绿地面积已不大,除了曲线主路在其中稍作蜿蜒外,以成片的树林收尾。
在视觉景观形象上,凯桥绿地比较突出的是在较小的空间中营造的山林风貌,疏密对比强烈。此外,一方面利用山林障景,遮挡了周边形象不佳的楼房,净化了游人置身山林的体验。第二方面利用山林的分隔和围合,扩大和丰富了人们的空间感受。特别是山地下沉广场的竖向处理,巧用上抬和下沉的对比关系,尽可能地增大了上上下下的趣味。第三方面,绿地边喧闹的城市道路被隔绝在山林之外,为游人乃至周边住区的居民创造了安宁的环境。在山地空间变化的基础上,绿地中的构筑物、景观墙和挡土墙进一步强化了空间的分隔与变化。人工构筑的部分采用了相对统一的材料和色彩。以木、石和土等自然材料为主,主色调为稳重的暗红,且和绿色有一定的对比,空间层次被勾勒得更加清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混凝土砌块定型产品,由于地形变化丰富,被大量应用于挡土墙。它施工方便,造价低,景观效果却很好,不仅有一定的厚重感,而且成片砌筑有肌理美感,显示了人工与自然的协调美感。
凯桥绿地以林为主体,注重乔灌木和地被结合,成林效果较好。整体上以常绿乔木为主,在主要的广场和道路旁种植落叶乔木,夏遮冬透。广场上的大量植坛内灌木的色彩和形态配置细腻,围绕广场的成片图案化灌木更能烘托气氛。而在外围及北部,采用自然式配置,相对轻松自由。由于乔木覆盖率高,从轻轨车站俯瞰,广场及设施均掩映在丛绿之间。建成初期就能有这样的效果固然很好,不过会不会因株距太近,几年后生长空间拥挤而需要移植?由此想到,上海新绿地建设中有一定程度的攀比现象,大乔木的移植过多过密,不仅投入过大,而且大乔木的移植成活率也相对较低,值得三思而行。根据上海的气候特点,合理的方式应该是在人活动多的场地和道路上种植能尽快成荫的落叶乔木,使游人不惧夏日,提高绿地利用率。而在大片种植区域适当降低苗木规格,并采用部分速生树种,以求适度经济投入的最佳效果。
在游人行为心理上,凯桥绿地以观游坐赏为主。
道路交通是“游”的基础。绿地中的道路广场衔接清晰而紧密,中心突出。道路广场的铺地形式和材质体现了其使用功能上的不同,比如绿地中部直线主路功能是快速穿越,因此采用广场砖铺筑,以方头弹石勾边;而绿地北部的弧形园路以卵石铺筑,引导游人漫步赏景;山地下沉广场则用彩色广场砖、卵石、方头弹石、花岗岩和黑色磨光大理石等共同铺筑,用材较华丽,做工细致,其中心地位凸显。不足之处有四,一是对于常常光顾的区内居民来说,游线还欠丰富。山林起伏其实可以容纳更丰富的步行线,让游人琢磨不透,增加其多次游历的新鲜感。二是在临延安西路的东南角草坪上,管理者在树间用毛竹杆拦住穿越者,这正恰恰反映了人流走向,说明此处需设小入口。而且这一区域起土堆坡,密植水杉,较为荫蔽,人流稀少,如能增加小路的出入口,反而有助于早、晚两段时间的安全性。三是绿地北部的三个入口处均安置了数块大卵石,可能是为了限制自行车进入,或是减缓其进出人行道的车速。但这些石头对轮椅的限制似乎要大于自行车,略欠考虑。四是部分广场铺地和置石的搭配稍过繁琐。比如在花境台阶上,夹入了一条模仿枯山水的卵石带,不仅视觉上不美,而且增加了造价和施工难度。
休憩设施是“坐”的基础。绿地中的休憩空间,包括覆盖、半覆盖、包围、半包围、开敞等各种形式,游人还可以选择林荫、向阳、私密和公共等各类坐憩感受。绿地中有大量的高差变化,因而激发了游人的想象力,他们在花坛、树穴、台阶、矮墙、挡土墙、置石、甚至构筑物的孔洞中自在地坐着。游人大都坐在背靠绿树挡墙,面向远远有人行走或活动的区域,十分符合行为心理学的动态。因此,根据“人看人”的造景思路,被看的区域应该适合多样性的活动需要,鼓励出现练操、游戏、寻找、阅读、散步等鲜活的场景,让游人共享乐趣。
就凯桥论凯桥之余,红色墙阵区中的一面墙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这面墙上镶嵌着从动迁老房上拆下来的29块绿色门牌和一方铭文:“本绿地共动迁居民1257户,企事业单位12家。”凯桥绿地恬淡优雅的社区气息,让我们可以感受到它的从前。以这种方式记录历史,朴实而有力量。在这里我们读到了的不仅是建设绿地前的历史,也读到了市民支持城市建设的奉献精神。
同时,我们又在想:这些搬迁走的居民还好吗?也能享受到这样的绿地吗?看着凯桥绿地旁正在新建的多幢高层住宅楼,我们可以想象能有几户是回迁户?根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有关数据,上海中心城区内环线以内的人口因旧城改造部分向外迁移,内环线和外环线之间的人口密度大大增加。应该说,他们为城市的更新和优化作出了贡献。那么,我们所要关注的就不仅是每区一块的标志性绿地,更要建设好新居住区周围的绿地。在资金还不是那么宽裕的情况下,甚至还要控制标志性绿地的资金投入,转而支持新区的绿地建设,让这些绿地也能有较好的初期投入,确保其持续发展。广大市民需要的绿地是更多的“日常用品”,而不是少量的“精品展示”。
上海很快就将成为国家园林城市,一些硬性指标已经达到了,但要良性的、合理地统筹全市的绿地系统建设,让市民公平地享受绿地系统建设带来的好处,都还有很长的路程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