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设计的后现代思想
1.多样性
“生态设计的最深层的含义就是为生物多样性设计”,而多样性、多选择性、复杂性正是后现代思想的典型特征。后现代思想推崇平面,反对深度。它认为人们要寻找的不是单一的本质(深度),需要抛开惟一的范式规律,通过表面多现象(平面)的堆积,寻找事物的多样',哇,体现事物的多选择性、复杂性。它认为事物是复杂的,不可能用一个模式去表现所有的事物。现代主义提倡“少就是多”(Less is More),而后现代思想则认为“少则乏味”(Less is a Bore)。
大自然是广阔的,它包容了丰富多样的生物。与自然合作的生态设计就要尊重和维护其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就是保持和维护乡土生物与生境的多样性。多类型的复合生境是生态设计的基本条件,挖掘和发挥原有生境生态潜力,利用以土和水为主的自然环境异质性,构建多样的生境类型或创造全新的动植物环境,给野生生物提供丰富多样的栖息环境。
城市生态设计应该以植物种类丰富的草地代替单一的草坪,建造带自然边缘的水体和湿地系统,构建水生和湿生群落。改变传统园林以视觉观赏为主的环境修饰和美化景观的方法,采取多样性和多元化方式,构筑多功能和多用途的绿色空间。除了特殊地段外,道路绿化可通过改变树种单一、排列整齐的群落结构,追求绿色空间的自然性,形成具有生态演替过程、层次分明的复层群落,增加绿色空间和营养空间的多样性,为生物多样性创造适宜的生境和通道。
2.不确定性
后现代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不确定性,表现为事物的模糊性、自由形式、弹性变化。同样,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自组织、自调节并有人参与的开放系统。其目标是多维的,而不是一维的;其环境是多变的,而不是确定的;其参数是不确定、不完全的,而不是可辨识、可预测的。这也就是后现代思想的体现。
城市生态设计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城市化设计,城市需要的不再是独立的一块块草坪、一排排行道树、一个个公园、一片片农田。生活及工作方式在改变,城市形态也将改变,城乡差别将缩小,城市在“溶解”。绿色基质成为城市功能体的“溶液”,渗透到城市各个机体之中。公园不再是公园,农田不再是农田,绿地不再是绿地,它们都将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一份子,共同构建一个完整的生境;它们的界限逐渐模糊;它们已经不是确定意义上的城市绿化,已经成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的每一部分都能给人以多样化的生态体验,都能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都能成为动植物栖息、繁衍的庇护空间,都是弥漫在城市用地中的“绿色液体”。
3.场所性
后现代思想中的场所性具体表现为领域性与环境认同。后现代思想重视当地的自然历史特征,着力表现与众不同的特色,即场所性。它反对现代主义的标准化设计、单一的尺度、趋同的文化、地方特征的丧失。
人类文明的发展无不与当地区域特性发生联系。数千年来,世界各个地区不同的文化无不打上了当地地理、气候、地貌、生物的烙印。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与其所在地区的环境特性密切相关。从生态位原理的角度看,每个城市所在地域都有不同于其它地域的生态因子组合和生态条件,这就造成各个地域生态位的差异,形成了纷繁多元的大干世界。
然而,现代主义的规范化模式在全球重复使用,已经很少考虑地方文化和场所特征,使得从纽约到上海的摩天大楼如出一辙。城市生态设计应该强调、利用城市所在地域区域环境特性,保持和维护特定区域环境及生态位的独特性,因势利导地造就各个不同生态位的城市人居环境;应该根据不同的生物区域而有所变化,设计应遵从当地的土壤、植物、材料、文化、气候、地形等条件。
虽然中国各地气候差异明显,乡土植物种类多样,但人们在城市大街上可以见到的绿化植物品种单调,且往往多源于异地。城市不顾当地实际的生态情况,过分注重奇花异草,结果得不偿失。从生态学上看,奇花异草并没有特殊价值,只是一种病态审美观的体现而已。自然是各种因素平衡的结果,合理的设计应与自然相结合而不是相抗衡。
4.拼合性
拼合实质上就是要用一种全新的态度去重新思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后现代思想要把碎片多要素拼合在一起,就是为了显露碎片的各个特性,来真正认识整体。这一思想应用在城市生态设计中则可表现为:显露自然元素与自然过程,让人们来体验自然,唤醒人们对自然的关怀。
现代人的生活离自然越来越远,自然元素与自然过程日趋隐形。人们无从触摸到自然,也就无从关心生态环境,节制日常行为。因此,每一个碎片的显露、每一个自然元素的呈现,都能让人们感受到花开花落、冬去春回,都能让人们真实地理解自然、体会自然、感受自然,从而自觉地珍惜自然、保护自然、关怀自然。
5.边缘性
后现代思想认为,边缘本与中心相连,在边缘的模糊上做足文章,很快就暴露了中心的人为性和构建性,同时也就敞开了它在本体论意义上的可解构性。后现代思想偏爱边缘,反对现代主义那种只顾中心不顾边缘的思想,认为边缘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就与城市生态设计中的边缘效应思想不谋而合。
由于交错区生境条件的特殊性、异质性和不稳定性,使得毗邻群落的生物可能聚集在这一生境重叠的交错区域中,不但增大了交错区中物种的多样性和种群密度,而且增大了某些生物物种的活动强度和生产力,这一现象被称为“边缘效应”(Edgeeffect)。边缘区在相邻地区间物能流作用过程中所具有的“媒介和半透膜作用”,决定了它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从区域范围的流域沿边地带、国家的沿海与沿边地区、城镇间的分隔带、自然生态单元与城市建设用地间的绿色交接带,到联结城市中各功能单元的街道、广场、建筑檐廊……,在地理区位上都属于边缘区。边缘为相邻地域所共有的属性赋予其地域间的关联纽带作用,区位优势显著,资源组成更为丰富,加之生境的多样,,哇(包括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的复合、延展,其所蕴藏的生态位数量与质量都远高于地域腹心区(中心),进而使个人及团体社会、经济活动的选择机会增多。这也是沿海城市发展快于内陆的原因之一。
然而,常规设计往往忽视生态边缘效应的存在,或者把边缘区置于“三不管”地带,或者只注意了中心区的生态效应而忽略了边缘效应。
城市的绿地水系,本来应该建立在多种植物和生物栖息的水陆过渡带上,现在却建立在了生硬的水泥护衬或冰冷的石块铺装上。在公园里丛林的边缘,自然的生态效应本应产生一个丰富多样的林缘带,但人们通常看到的是修剪整齐的草坪。在建筑物的基础四周,本应是一个非常好的潜在生态边缘带,而通常所看到的却是硬质铺装和单一的人工地皮。
6.自然性
现代主义遵循机械的原则, 因此毫无生机。它认为可以利用一切科技手段去征服、利用、改造自然,漠视自然对人的重要性。后现代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同一性,反对人类中心主义。事实上,激进的后现代思想强调“否定一切、摧毁一切”的同时,也就暗含着“保留一切、建设一切”的意思。所以,它要构建一个“有机整体”,即一个生态的世界。
应该认识到技术圈是依附于生物圈之上的,不管人类的智慧如何发达,技术圈都应在生物圈许可的范围内发生作用。人类不应奢望用自己创造的技术圈来代替生物圈,而应以生态道德和生态责任来协调两者的关系。
城市生态设计主张的是自然而非机械的深层生态学思想,城市应该是一个自然的生态城市,如作为绿色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河流,不应将其以水泥衬砌或将其截弯取直,应还其自然状态,形成水生到陆生的生物系列,使水流和岸边生态系统和谐统一。另外,通过建立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形成城市污水生物处理的新途径。
深层生态学(Deep Ecology)与浅层生态学(Shallow Ecology)是性质截然不同的两种生态思想。例如在解决污染问题上,浅层生态学通常利用技术来净化空气和水,缓和污染程度,或通过法律把污染限制在许可范围内。但与此相反,深层生态学从生物圈的角度来评价污染,它关注的是每个物种和生态系统的生存条件,提倡的是系统范围内的“自净”,而不是把注意力集中于它对人类健康的作用方面。
深层生态学认为,经济的目的应该是以最小的消耗取得最大的幸福。其并不追求技 术的复杂化、大型化,且对高技术的未来前景持审慎态度。它主张走中间道路,更倾向于人性化的、对环境有利的技术。适宜技术、软能源道路是深层生态学的主要目标。深层生态学的技术主张并不意味着要回复到过去,恰恰相反,它要求发展的是那些更具人性的和独创性的新技术。
7.参与性
理性是现代主义的核心。它试图依赖科学方法与人类智慧来寻求自然和社会的真 理,它认为任何事物都能找到一个规律模式,把一种理性的逻辑强加到其它被整合的文明之上,是不符合全球时代的现实发展的。而后现代思想则认为世界是由无数个个体组成的,是无数意愿的集合。每个人都是参与者,强调个性与可识别性。
城市生态设计既是人与自然的合作,也是人与人合作的过程。生态设计强调人人都是设计师,人人都应参与设计过程。城市生态设计包含在每个人的一切日常生活之中,生态设计必须走向公众,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城市是人性的而非理性的,城市设计是为公众的设计而不是为设计师自己的设计,城市生态设计不仅仅为公众的需求服务,更重要的是让公众参与。市民大众参与生态城市的建设才能从根本上体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的宗旨。
8.延续性
现代主义强调与古典主义不同的表现手法与理念,致力于表现现代的手法(如简单、机械、异化)。而后现代思想用历史思维来思考当代世界,提倡保持历史文脉,主要通过隐喻、联想等手法来表达并融合各种历史符号来体现现代技术是对世界破坏的一种思想。
城市生态设计思想也认为,城市是文化的博物馆,要把各种文化沉淀汇合,利用各种传统符号的拷贝,隐射历史机理。要尊重城市过去发展与建设的历史,保护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
“3R”,即减少资源消耗(Reduce)、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Reuse)、资源的循环再生(Recycle)是进行城市生态设计的3个重要的方法。而在“3R”中正深刻体现着后现代思想。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废弃的工厂可以在生态恢复后成为市民的休闲地,这不仅可以节约资源与能源,还可以恢复历史片段,延续城市文脉。如德国景观设计师彼得·拉茨(Peter Latz)设计的(Landscape Park Duisburg-Nord)杜伊斯堡北景观公园,就充分利用了原有工厂设施,在生态恢复后,生锈的灶台、斑驳的断墙,在“绿色”的包围中讲述着一个辉煌工厂帝国的过去。中山岐江公园的设计也是这样一个充分体现着后现代思想的例子。那里的古树讲述了这场地的历史,厂房和机器加深了人们对城市的记忆。
参考文献
[1] 俞孔坚,李迪华,吉庆萍,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概念与原理[J].中国园林,2001,(6)
[2] 沈基清 论城市规划的生态思维[J].城市规划汇刊,2000,(6)
[3] 雷毅,深层生态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4] 俞孔坚,李迪华,潮洛蒙,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十大景观战略[J].规划师,2001,(6)
作者简介
卢丹梅,女,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