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重建设西北五环路,不给历史留下遗憾
椐悉,北京城市五环路西北就分,将从清河南岸向西经过体育大学-中央党校-洪山口-玉泉山(北)-香山环岛,从香山环岛一直向南,从宛平城和卢沟桥之间穿过连接京原高速公路,规划方案已经通过,有关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已在进行。
由于这一部分五环路经过的地区生态敏感,地面文物众多(见附表),我们认为五环的西北段应该慎重建设,不能给历史留下遗憾。
一、五环西北段建设对文物保护、自然环境和城市建设的综合影响
规划中的五环西北段穿越北京生态和文物保护都十分敏感的地段,将对文物、生态环境和景观产生重大负面影响需要慎重考虑:
1. 对圆明园的影响
圆明园是牵动所有中国人良知的文化遗产,城市建设对其影响将倍受关注。历史上圆明园的选址与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圆明园座落于清河南岸,是由于这里是永定河故道的河谷谷底,地势低平,南临万泉河,北依清河,水源十分丰沛,从明代起就是园林选址的理想之地。圆明园在设计上与清河之间保持了一个狭长的空间,一方面是由于清河河道弯曲,另一方面是由于海淀诸园的周围和园林内部都开辟了许多稻田,圆明园亦不例外,在它与清河之间是连片的稻田。它既反映了清朝皇帝的重农思想,也是水乡景色的体现,园林与田园一体是西郊园林的特色。将五环设计到圆明园与清河之间,不但是对园林本身的直接威胁,和景观上的破坏,也是与圆明园的设计思想相背离的,文物保护应该同时应该保护与其密切关连自然和人文环境,不能只顾围墙之内,不顾围墙之外。
现有的五环路的设计路线紧贴圆明园北墙,将体现圆明园设计思想的田园绿地完全侵占,从而严重破坏了圆明园的人文与自然环境。目前,圆明园东、南、西三面的环境都已遭到破坏,河道、田园不复存在,尤其在东面、东南面和西面,道路紧贴园墙,甚至在有的地段,道路红线已侵入园墙,惟有北面尚有恢复昔日景观的可能,如果仅为了一时的利益得失,而将围墙外的这仅存的一片绿地也用来修路,圆明园将完全被道路所紧箍,哪里还能有一点儿余地来体现它的环境特征?这对圆明园的保护是极为不利的。不仅如此,五环的修通还将严重破坏圆明园的整体环境质量,使圆明园在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里笼罩在五环强烈的汽车尾气污染和噪声污染之中。从国外经验看来,汽车技术的进步远远赶不上因为交通总量增加而造成的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在圆明园的西北角离圆明园围墙很近的距离内还将建设一个跨越清河的立交桥,立交桥的交叉的中心点与圆明园围墙的直线距离只有约100米,道路红线已在园墙之内,那里恰是圆明园重要景观紫碧山房的遗址。从目前北京市城市道路通行现状来看,立交桥周围交通状况是最混乱的,来自立交桥周围的噪声、超量排放的汽车尾气将极大地危害圆明园内的环境。
2. 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地颐和园的影响
五环的修建不仅将破坏红山口的植被、同时还会形成巨大的豁口与五环跨越清河和京密引水渠的高架桥一起成为环绕在颐和园万寿山北边的一条腰带,大大地破坏由万寿山北眺的观景效果。颐和园景观的一大特色是它对周围自然山体的借景,高大立交桥的修建和对山体的切削,必然会破坏颐和园的景观效果。而且,作为世界遗产,红山口正在保护地周边的控制范围之内,不应轻易破坏。
3. 对玉泉山的影响
玉泉山是北京西郊重要的标志性自然和人文景观。五环近距离从玉泉山北侧穿过,切开玉泉山与小西山相连的一条微起的岗地,犹如斩断了龙脉,不仅将摧毁玉泉山北侧成片的油松林,而且将全面全面破坏玉泉山的宁静,加重空气污染。现在玉泉山高墙深院,普通百姓无从知道其功能,但从北京的历史文化看,玉泉山是北京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其文物保护价值不亚于万寿山、卧佛寺。五环对玉泉山的生态、文物保护的影响同样应该十分慎重地考虑。
4. 对小西山风景区的影响
吴良镛先生曾提出在西山建立大型国家公园的构想,将西郊园林和小西山以及部分大西山作为整体加以保护,为北京这个特大型都市提供一个良好的休闲场所和大片绿地,认为这是关系到首都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五环所经之地正是西山与园林之间的衔接点,地理位置至关重要,尤其是红山口,低斜的山梁隔河与青龙桥旁的小山相望,与万寿山呈若即若离之势,是当地景观环境的关节所在。在此开山架桥,需十分的慎重,否则将会对景观环境造成无可挽回的破坏。同时,包括香山在内的小西山地区位于北京的上风方向,良好的植被是北京市重要的生态基础设施,对北京城市总体环境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⑴是北京的天然氧吧,对改善北京城区的空气质量十分重要;⑵由于空气质量好,环境优美,是北京市民尤其中老年人的重要休闲区域。值得关注地是香山周围还是环境十分敏感的地区,其北部和西部的山地构成的弧形山或类似盆地的地形,使得就地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不容易扩散。五环是连接京昌高速-京原高速的最便捷连线,其交通量将十分巨大,因此而带来的交通污染将可以肯定会造成香山地区的空气质量恶化,甚至有可能导致严重的二次污染--光化学烟雾的发生,这里具有形成光化学烟雾的稳定的地理环境条件。
5. 五环过境车辆对核心景区的影响
作为市区的外围环路,五环路有着疏导过境车辆的功能,因此五环应尽可能避开城市的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区域,避开重要的文物区,以减少过境车流对环境和景观的影响。西北五环恰恰要穿过北京西郊最为敏感的园林风景区的核心区域,一旦道路修通,将会把大量过境车辆引入该区,不但会加重该地区的交通负担,也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在世界的发展以环境可持续发展、生态建设、文物保护为主题的今天,我们的工程如何向后人交待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6. 对宛平城和卢沟桥的影响
宛平城和卢沟桥地段虽已出了西北五环的范围,但它所面临的问题和西北五环是一样的,故在此顺带提出。按照设计五环路将经由宛平城和卢沟桥这两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间穿过,这样的设计将斩断维系二者的环境纽带。即便是隧洞式的建设方式,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噪声和地面干扰,但也无法避免对地上和地下的文物造成不利影响。宛平城与卢沟桥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两个文物,它们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尤其是七七事变之后,宛平城和卢沟桥已经成为民族精神的象征,在这一层意义上它们是一个整体。今后应该做的是尽可能复原它原有的风貌,而不应该在它们之间开挖沟槽,再铺设与原来面貌格格不入的地面。在文物保护意识日益高涨的今天,从两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间修建过境性质的快速公路无法向后人解释当代人对待重要文物的态度和做法。
二、关于西北五环替代方案的一些设想
1. 寻求替代方案的必要性
北京市政府很早就认识到西郊香山地区的环境对于全市总体环境质量的重要性,长期以来对西郊尤其香山地区的城市建设进行严格的控制,也是卓有成效的。这些控制性的工作其实就是为了保护北京城区西北和香山地区的文物和环境而做出的艰难的努力。顺着这一思路,本地区的总的交通流量,尤其过境的车流也应该严格限制,因此寻求五环的替代方案是完全必要的。决不能因为五环的修建而使最少两代人数十年的工作成就毁于一旦。
2. 上地高科技园区的交通问题
修建西北五环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解决上地高科技园区的交通问题,因此首要回答的问题就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的措施解决:①修通五环北线从京昌高速到体育大学段,同时适当改善上地至清河南桥、小营环岛和西三期环岛的交通联系,多途径解决上地高科技园区的东线向东、东北和东南的交通状况;②修通中关村大街从清华西门以北圆明园东至体育大学段,解决上地高科技园南出口问题;③修通上地经过北安河往军庄的道路,改善上地与规划中的北京公路二环的连通状况,改善上地的向西、西北和西南的交通状况;④拓宽清河北侧道路、圆明园西路经过万泉河路通向北四环的道路,改善上地通向西南的出入条件。通过以上举措,应该有望解决上地高科技园的交通问题。
3. 通往香山地区的交通问题
香山对北京重要的生态和文化价值,对其保护应该从一种战略高度和公益事业的角度认真地加以解决。可以设想为了进一步改善香山地区的环境,未来香山的旅游车流应该通过地下或者半地下式的轨道交通解决,尽可能缩减流入香山地区的车流,从而给未来北京描绘一个宏图:香山地区将更美、更加宁静、空气更加清洁。目前,目前从香山环岛向东和向南的道路网络已经基本上可以解决本地车流问题,而在旅游高峰季节可以通过适当限制私家车辆的进入等管理措施控制车流。
4. 从北边过来的过境车辆问题
主要是沿八达岭高速公路和京张公路从北边来的过境车流可能通过两种途径解决,一是经未来公路二环向西,或者向东,从北京城区和城郊以外的区域先行分流;二是从已经部分竣工的五环向西,然后再向南。以上两种绕行的方式都可以通达京沈、京津、京开和京原高速。过境车辆绕行北京城市周围的大公路环路系统,这种通行方式实际增加的公路里程数在20公里左右,对于长距离过境车辆而言,这个增加的距离是完全可以接受的,而对于改善北京城市总体环境质量的意义却十分深远。
三、结语
城市公路建设不是画圈,一个完整的五环路固然好看,但为了保护自然、保护文物、保护香山栖居环境给后人留下一个缺口,一段弯曲,相信我们的后人会欣赏前人的智慧的。
作者简介
李迪华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北京 100871
岳升阳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北京 100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