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文化线路遗产 留住传统文脉
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拥有丰富的文化线路遗产资源,既包括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的丝绸之路、大运河、茶马古道、古代栈道、藏彝走廊、邮驿道路、豫晋朝拜之路等,也包括代表了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并将影响中国不同区域间社会、经济、文化的传承、交流和发展的“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京秦铁路、成昆铁路、川藏公路、青藏铁路、红旗渠等。这些串联起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的大动脉,首尾相联千里,见证了我国五千年灿烂文明,是一部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这些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文化线路,不仅是我国珍贵的文化财富和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其中很多在今天仍然发挥着难以估量的作用,有着其他文化遗产类别难与比拟的特点、功能和价值。
但是,在当前城市化加速发展和大规模城乡建设过程中,文化线路遗产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日益沉重的压力。
整体保护状况堪忧
在刚刚结束的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无锡论坛上,与会的专家表示,我国文化线路遗产保护的整体状况堪忧,各项基础工作相对薄弱。众多文化线路遗产资源家底不清,缺乏有效的法律依据和支持,保护管理、综合整治、合理利用等方面缺乏统筹协调,缺少具有宏观视野的总体保护规划;文化线路遗产保护的科学研究不够深入,对文化遗产内涵的认识、对保护对象和范围的认知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同时,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整体环境恶化,导致文化线路遗产面临生存威胁,文物本体不同程度地面临着水患、风化、腐蚀等病害的侵蚀。
以大运河为例,其保护现状就不容乐观。由于上千年来的历史变迁和几百年来的取直疏浚,各段河道有过不同的变化,尤其是全线河道漫长,各河段高低不一,淤积湮涸常有发生。除去自然原因,更有管理不善、乱开支渠、截流用水等人为原因,再加上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监督管理不到位,一些地区甚至把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大运河,致使大运河水质不断下降、生态环境恶化、自然和人文景观损毁、旅游和休闲功能衰退、文化遗存不断消失。
城市化带来新挑战
对于大运河沿岸不少城市而言,古桥纵横、河埠林立、古屋比邻、商铺连绵、巷弄贯穿的运河风光已成记忆。而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对京杭大运河文化遗产的各种元素、环境风貌、生态系统又是一次较大的人工干扰。大规模建设对文化遗产本体构成现实威胁,城市化带来沿河居民思想观念、文化传统、生活方式的急剧变化。在资源利用上,人们只注意“黄金水道”内河货运量的增长与否,却很少关心运河文化对生态环境、特色风貌、建筑传统等方面的巨大影响。
同时,作为流动着的传统文脉,大运河承载着千百年的文化积淀。附载在大运河两岸的民族民间文化,如地方戏曲、民间传说和民风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由于缺少详细调查和保护措施,而面临逐渐销声匿迹的危险。一些地方不注意对文化资源的积极利用,未将城市规划建设和文化资源保护齐举并重,缺乏长远战略眼光,特别是超载开发使文化遗产地不堪重负,破坏了文化线路的生存环境。
基础设施建设破坏整体性
交通道路、市政管网、水利工程的建设,往往使文化线路遗产在区域范围内被切割得四分五裂,对其生存构成严峻威胁。电力、通讯、天然气管道的建设,以及工业生产、农业灌溉、林木种植、矿业开采等,都经常出现对文化线路遗产造成损毁的现象。不少地方在遗址内乱建设施,竖立电线杆,架设高压线,铺设市政管线,各种地质、水文标识更是随处可见。长期以来,一些大、中型水库的修筑,对文化线路遗产造成了更为严重的影响。
缺少国家层面协调机制
目前,很多文化线路遗产保护管理分散,导致综合整治、合理利用等缺乏统筹协调。大运河作为航运水道,一直由各地水运局或交通局分段管理,导致不能从整体上关注沿线的文化遗存,而文物部门始终未能有效介入对大运河的监控。另外,许多文化线路遗产位于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自然风景区、自然保护区、旅游风景区范围内,分别归属各地建设、国土资源、环境保护、旅游等部门管辖,机构重叠交叉,重经济效益而轻文化内涵,造成文化线路遗产无序开发和管理混乱的局面。
近些年,一些省、市、县政府提出“谁投资、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招商引资”政策,致使一些地方政府和主管单位在旅游开发中鼓励将一些文化遗产交由企业经营,错误地将市场经济模式引入公益事业,也造成文化线路遗产保护、管理、利用的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