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景观建设
admin
2007-01-15
来源:景观中国网
乡村景观是具有特定景观行为、形态、内涵和过程的景观类型,是聚落形态由分散的农舍到提供生产和生活服务功能的集镇代表的地区,是土地利用以粗放型为特征、人口密度较小,具
乡村景观是具有特定景观行为、形态、内涵和过程的景观类型,是聚落形态由分散的农舍到提供生产和生活服务功能的集镇代表的地区,是土地利用以粗放型为特征、人口密度较小,具有明显田园特征的景观区域。
根据多学科的综合观点,从空间分布和时间演进的角度上,乡村景观是一种格局,是历史过程中不同文化时期人类对于自然环境干扰的记录,一方面反映着现阶段人类对环境的干扰,另一方面其年代久远,也是人类景观中最具历史价值的遗产。从地域范围来看,乡村景观泛指城市景观以外的具有人类聚居及其相关行为的景观空间;从构成要素看,乡村景观是乡村聚落景观、经济景观、文化景观和自然环境景观构成的景观环境综合体;从特征看,乡村景观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复合体,具有深远性和宽广性。乡村景观包括农业为主的生产景观和粗放的土地利用景观以及特有的田园文化特征和田园生活方式。因此,乡村景观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分层次、分类型、分阶段逐步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警惕一些问题的产生。
“形象工程”带来的“暴发户意识下的美化运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很可能被部分急于追求政绩的干部简单理解为“宽马路,大洋房”,而给五千年的中国乡村大地的生态和乡土遗产景观带来不可逆转的“破坏性建设”。况且,这样改造的后果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和目的,还会使乡村集体以及个人背上沉重的包袱,弱化“生活宽裕、生产发展”等目标,使乡村缺少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发展经济”前提下的“国土安全格局的破坏”。人与土地的和谐关系是和谐社会的根基,这种和谐关系体现在健康安全的生态过程、秀美朴实的自然环境、人对土地的精神寄托和归属感。一方充满诗意和精神灵秀的土地是民间信仰和民族认同的基础。中国国土下述两个特点使维护上述和谐社会基础的任务艰巨异常:第一,本来脆弱的土地生态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巨量的人口,有限的资源,特别是土地和水、林地资源,几千年不断的开垦,使中国土地生态异常脆弱,自然灾害频繁。历史上,因自然灾害而流离失所的乡民往往是社会不安定因素,而城镇化对土地的侵占又将使这种人地关系矛盾更加突出。第二,五千年的土地充满了精神含义,是草根信仰的载体。古老的土地上,由于世代人的栖居、耕作,留存了丰富的乡土遗产景观,一条小溪、一座家山、一片圣林、一汪水池,都是一家、一族、一村人的精神寄托和认同。这些乡土的、民间的遗产景观,与他们的祖先和先贤的灵魂一起,构成了中华民族草根信仰的基础。然而,在过去城镇化和乡村建设的过程中,由于认识问题的肤浅和缺乏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乡土生态和文化景观遭到破坏,脆弱的中国大地生态景观和不可或缺的乡土遗产景观再也经不起也容不得更多的破坏了。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洋文化肆虐及对历史遗留文化精华的否定。当今,全球化的浪潮席卷世界各地,全球化已是人类进程中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已无法把自己封闭起来,与世隔绝。那样它不仅不能发展,甚至不能生存。事实上,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扩大文化交流的过程。当代的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纳入了世纪范围的多元多向文化交流之中,拒绝交流是不可能的。但文化交流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接触、文化冲突、文化移植、文化融合等过程应引起在新农村景观建设中足够的重视。在这个全球化的大市场中,“文化国界”愈发显得重要,因此,建立在东西方文化对比、交流大环境下的新农村的乡村景观建设,相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应更加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更加强调由文化的差异为地区所带来的价值和吸引力。这就需要在继承自身乡村文化遗产的同时,能够很好地整合同质文化和异质文化,并勇于文化创新。否则,在这个五千年文明古国文化的繁茂之地,或许只能看到历史文化的只毛片羽。
政府主导下的大包大揽。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乡村景观建设同样也要求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要坚持村民自愿原则,各级政府只能引导和扶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决不能起包办和替代的作用。在规划设计的整个过程中,都要充分征求农民的意见,按照村民自主、自愿、自立、自我组织、自我觉悟、自我改造的过程进行,还应防止站在城市的角度去要求乡村景观的改造,避免出现城不像城、村不像村的结果,要从农民、农村、农业的角度去审视和制订以农民得到实惠为根本出发点的评判标准。
“十一五”时期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是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取得突破进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加速推进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的关键时期。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乡村景观建设:
加强规划。按照规划先行的原则,统筹城乡发展。规划要尊重自然,尊重历史传统,根据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个方面的要求进行编制。规划的内容要体现因地制宜的原则,延续原有乡村特色,保护整体景观;体现景观生态、景观资源化和景观美学原则,突出重点,明确时序、适当超前。
推动跨文化理解。深刻理解同质文化和异质文化及相互间的关系、警惕“文化失语”现象,才能很好地整合“乡村文化”在乡村景观建设中的作用。乡村景观建设过程要倡导多元宽容精神。坚守乡村文化、民族文化精神,承认差异,宽容差异,倡导个性。要研究历史化、民族化、乡土化、个性化等问题,对海外而言要能弘扬出中国特色,对国内而言要弘扬出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对本地而言要弘扬出自我特色。积极发掘景观环境中的民族文化资源,从文化个性培育的视角,要求将民族文化传统中的优秀成分,转化成在当代具有全球意义的文化价值资源,进而对世界文化做出独特贡献。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种文化只有与时代相适应,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才能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化,一种根深叶茂的文化。
发展产业支撑,形成部门联动,坚持农民自愿。没有产业作为支撑,乡村景观建设不可能取得成功。要根据乡村自然禀赋和区域特点,寻找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产业,提高自身竞争力。乡村景观建设涉及面广,需要各个部门的关注与支持,在规划先行的前提下,形成下情上达、部门联动的支农局面。也要充分调动农民主体的积极性,使农民自愿成为旧村改造的主体。
乡村景观不仅具有朴素的自然美,而且它和人们平凡的生活保持着最为直接和紧密的联系。因此,探索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景观建设,研究全球化进程中的景观“文化失语”现象以及乡村景观建设与生态环境问题是十分有益的。根据乡村的功能要求、景观要求和经济条件,创造出优美的极具特色的乡村景观艺术形象,无疑是新农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为我国大地增添一道亮丽的色彩。
根据多学科的综合观点,从空间分布和时间演进的角度上,乡村景观是一种格局,是历史过程中不同文化时期人类对于自然环境干扰的记录,一方面反映着现阶段人类对环境的干扰,另一方面其年代久远,也是人类景观中最具历史价值的遗产。从地域范围来看,乡村景观泛指城市景观以外的具有人类聚居及其相关行为的景观空间;从构成要素看,乡村景观是乡村聚落景观、经济景观、文化景观和自然环境景观构成的景观环境综合体;从特征看,乡村景观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复合体,具有深远性和宽广性。乡村景观包括农业为主的生产景观和粗放的土地利用景观以及特有的田园文化特征和田园生活方式。因此,乡村景观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分层次、分类型、分阶段逐步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警惕一些问题的产生。
“形象工程”带来的“暴发户意识下的美化运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很可能被部分急于追求政绩的干部简单理解为“宽马路,大洋房”,而给五千年的中国乡村大地的生态和乡土遗产景观带来不可逆转的“破坏性建设”。况且,这样改造的后果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和目的,还会使乡村集体以及个人背上沉重的包袱,弱化“生活宽裕、生产发展”等目标,使乡村缺少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发展经济”前提下的“国土安全格局的破坏”。人与土地的和谐关系是和谐社会的根基,这种和谐关系体现在健康安全的生态过程、秀美朴实的自然环境、人对土地的精神寄托和归属感。一方充满诗意和精神灵秀的土地是民间信仰和民族认同的基础。中国国土下述两个特点使维护上述和谐社会基础的任务艰巨异常:第一,本来脆弱的土地生态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巨量的人口,有限的资源,特别是土地和水、林地资源,几千年不断的开垦,使中国土地生态异常脆弱,自然灾害频繁。历史上,因自然灾害而流离失所的乡民往往是社会不安定因素,而城镇化对土地的侵占又将使这种人地关系矛盾更加突出。第二,五千年的土地充满了精神含义,是草根信仰的载体。古老的土地上,由于世代人的栖居、耕作,留存了丰富的乡土遗产景观,一条小溪、一座家山、一片圣林、一汪水池,都是一家、一族、一村人的精神寄托和认同。这些乡土的、民间的遗产景观,与他们的祖先和先贤的灵魂一起,构成了中华民族草根信仰的基础。然而,在过去城镇化和乡村建设的过程中,由于认识问题的肤浅和缺乏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乡土生态和文化景观遭到破坏,脆弱的中国大地生态景观和不可或缺的乡土遗产景观再也经不起也容不得更多的破坏了。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洋文化肆虐及对历史遗留文化精华的否定。当今,全球化的浪潮席卷世界各地,全球化已是人类进程中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已无法把自己封闭起来,与世隔绝。那样它不仅不能发展,甚至不能生存。事实上,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扩大文化交流的过程。当代的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纳入了世纪范围的多元多向文化交流之中,拒绝交流是不可能的。但文化交流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接触、文化冲突、文化移植、文化融合等过程应引起在新农村景观建设中足够的重视。在这个全球化的大市场中,“文化国界”愈发显得重要,因此,建立在东西方文化对比、交流大环境下的新农村的乡村景观建设,相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应更加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更加强调由文化的差异为地区所带来的价值和吸引力。这就需要在继承自身乡村文化遗产的同时,能够很好地整合同质文化和异质文化,并勇于文化创新。否则,在这个五千年文明古国文化的繁茂之地,或许只能看到历史文化的只毛片羽。
政府主导下的大包大揽。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乡村景观建设同样也要求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要坚持村民自愿原则,各级政府只能引导和扶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决不能起包办和替代的作用。在规划设计的整个过程中,都要充分征求农民的意见,按照村民自主、自愿、自立、自我组织、自我觉悟、自我改造的过程进行,还应防止站在城市的角度去要求乡村景观的改造,避免出现城不像城、村不像村的结果,要从农民、农村、农业的角度去审视和制订以农民得到实惠为根本出发点的评判标准。
“十一五”时期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是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取得突破进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加速推进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的关键时期。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乡村景观建设:
加强规划。按照规划先行的原则,统筹城乡发展。规划要尊重自然,尊重历史传统,根据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个方面的要求进行编制。规划的内容要体现因地制宜的原则,延续原有乡村特色,保护整体景观;体现景观生态、景观资源化和景观美学原则,突出重点,明确时序、适当超前。
推动跨文化理解。深刻理解同质文化和异质文化及相互间的关系、警惕“文化失语”现象,才能很好地整合“乡村文化”在乡村景观建设中的作用。乡村景观建设过程要倡导多元宽容精神。坚守乡村文化、民族文化精神,承认差异,宽容差异,倡导个性。要研究历史化、民族化、乡土化、个性化等问题,对海外而言要能弘扬出中国特色,对国内而言要弘扬出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对本地而言要弘扬出自我特色。积极发掘景观环境中的民族文化资源,从文化个性培育的视角,要求将民族文化传统中的优秀成分,转化成在当代具有全球意义的文化价值资源,进而对世界文化做出独特贡献。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种文化只有与时代相适应,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才能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化,一种根深叶茂的文化。
发展产业支撑,形成部门联动,坚持农民自愿。没有产业作为支撑,乡村景观建设不可能取得成功。要根据乡村自然禀赋和区域特点,寻找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产业,提高自身竞争力。乡村景观建设涉及面广,需要各个部门的关注与支持,在规划先行的前提下,形成下情上达、部门联动的支农局面。也要充分调动农民主体的积极性,使农民自愿成为旧村改造的主体。
乡村景观不仅具有朴素的自然美,而且它和人们平凡的生活保持着最为直接和紧密的联系。因此,探索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景观建设,研究全球化进程中的景观“文化失语”现象以及乡村景观建设与生态环境问题是十分有益的。根据乡村的功能要求、景观要求和经济条件,创造出优美的极具特色的乡村景观艺术形象,无疑是新农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为我国大地增添一道亮丽的色彩。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