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鲁尔工业区持续发展的成功经验
admin
2006-05-18
来源:景观中国网
鲁尔区是德国乃至世界最重要的工业区之一。二战后,以煤、钢铁为基础的重化工业经济结构日显弊端,区域经济陷于结构老化危机之中。为摆脱危机,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发展的需要,鲁尔区开展了全面的区域整治工作,紧跟世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创新,以新技术革命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全面更新和提升,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成为老工业区持续发展的典范。
鲁尔区是德国最大的工业区,也是世界最重要的工业区之一。位于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西部,介于莱茵河及其支流鲁尔河、利伯河之间。在行政上鲁尔区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区域,通常以该区最高规划机构--鲁尔煤管区开发协会管辖范围为界,面积4 430 km2,不到全国面积的1.3%;人口约540万,占全国的6.6%。传统上鲁尔区是一个老工业区,从19世纪中叶开始发端,其显著特点一直是以采煤、钢铁、化学、机械制造等重工业为核心,并是该国的能源基地、钢铁基地和重型机机械制造基地,这三大部门的产值曾一度占全区总产值的60%。二战后,在新一轮产业革命浪潮的冲击下,世界其他一些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传统工业区纷纷陷入严重衰弱危机之际,唯有鲁尔区仍保持较强的生命力,经济持续发展。目前,鲁尔区已形成了新老工业并举、部门结构复杂、内部联系密切、布局相对合理的区域工业综合体,这与其审时度势,紧跟经济全球化趋势,面对逆工业化过程和区域衰退,利用科学技术革命,不断创新,全面进行区域整治和更新分不开的。
1 鲁尔区区域整治和更新的背景
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由于廉价石油的竞争,百年不衰的鲁尔工业区爆发了历时10年之久的煤业危机,继而又发生了持久的钢铁危机,矿区原有的以采煤、钢铁、煤化工、重型机械为主的单一的重型工业经济结构日益显露弊端,全区的经济受到很大的打击,鲁尔区的声誉开始下降,经济的中心地位减弱。面对着衰落和发展两条道路的抉择,鲁尔区选择了发展。发展的核心就是开展区域全面整治和更新,重点是改变原有单一的经济结构,使矿区经济朝着多样化综合化发展,以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发展的需要。20世纪60年代以来,鲁尔区就上述问题开展了全面的区域整治工作,至今已取得明显成效,是联邦德国区域整治中最成功的实例,也为传统工业区的改造作了有益的尝试。
2 成立权威领导机构,区域发展规划不断创新
1920年5月5日,德国政府颁布法律,成立鲁尔煤管区开发协会(The Siedlung severband Ruhr kohienbenzirk,简称SVR),是鲁尔区最高规划机构。这一规划机构的职能和权限随着区域的发展一再扩大,现已成为区域规划的联合机构(KVR),州联邦的权力部门。协会由88个成员组成的议会和7个成员组成的委员会负责日常工作。协会成员中60%是市县政府代表,40%是企业代表。行政上受州政府当局管辖,财政上由地方当局拨款和协会自身筹款,协会自身还有贷款的权力,总部设在埃森。针对鲁尔区存在的问题,协会于1960年提出了鲁尔区总体发展规划,作为法令要求全区严格遵守执行。此外,还有一个鲁尔工商局组织,作为区域性的工商经济管理机构,对鲁尔区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也起着协助和监督的作用。
在鲁尔煤管区协会成立以前,鲁尔区无论是在发展工业生产,还是在城市建设、交通以及环境保护方面,都没有统一的规划,因此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因而导致了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直接影响到工业区的生存发展。但在协会成立初期,其主要的工作也只是制定“一般开发规划”(General Settle/ment Plan)即为工业和民用地,交通线路,绿化环境等提出轮廓性布局方案。从20世纪60年代起,协会逐渐担负起对工业区的全面规划,直接与全区的建设和发展挂钩,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因而,在德国普遍认为KVR组织是一个成功的典范。
1960年,协会提出了把鲁尔区划分三个地带的设想:第一个地带是“南方饱和区”,主要是指鲁尔河谷地带,这里是早期的矿业集中地区,随着采煤业的北移,地位已大大下降,但经济结构相对比较协调,今后的发展是继续保持其稳定性。第二个地带是“重新规划区”,这是鲁尔的核心地区,该区包括鲁尔区的重要城镇及埃姆舍河沿岸城镇,是人口和城市高度集中的地区,存在着许多社会和经济问题。控制人口的增长,合理布局工业企业已是迫在眉睫的问题。第三地带是“发展地区”,包括鲁尔西部,东部和北部正在发展的新区,其中北部是重点发展地区。根据三地带的不同情况,协会提出发展第三地带,稳定第一地带,控制第二地带的战略设想,这一设想为以后鲁尔区的全盘规划打下了基础。1966年在修改上述规划的基础上,协会又编制了鲁尔区的总体发展规划。这是联邦德国区域整治规划史上的第一个地区性的总体规划,也是第一个在法律上生效的规划方案。此方案于1969年又进行补充,以补充报告的形式公布于众。总体规划的主要宗旨是发展新兴工业,改善区域经济部门结构和扩建交通运输网;在核心地区以及主要城市中控制工业和人口的增长;在具有全区意义的中心地区增设服务性部门;在工业中心和城镇间营造绿地或保持开阔的空间;在边缘地带迁入商业;并在利伯河以北鲁尔河谷地及其周围丘陵地带开辟旅游和休息点,为人们提供休息和娱乐的场所。1989年,KVR制定了一个为期10年的国际建筑博览会的宏伟计划(IBA),重点是对鲁尔区核心地区800 km2、拥有200万人口、有17个城市参加的城市再造工程,使鲁尔区以令人耳目一新的面貌迈进21世纪。
3 区域创新发展的成效
3.1 以传统工业为基础,充实、调整区域产业结构
鲁尔区是德国许多大企业总部的所在地,区域产业结构的特点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大企业产业结构的特质和变动的影响。众所周知,长期以来,煤、钢两大部门一直是鲁尔区发展的两大支柱,因此这两大部门陷于危机便直接导致鲁尔区经济结构的老化,并使鲁尔区的经济发展速度明显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国家的资助下,鲁尔区首先采取了对企业实行集中化、合理化的改造 过程。从1966-1976年的10年中,政府拨款150亿马克资助煤矿集中改造,并制定相应的政策保护煤炭工业。1969年鲁尔区26家煤炭公司联合成立鲁尔煤炭公司,把采煤集中到机械化程度高,盈利多的大矿井,关闭不盈利的小企业,对整个鲁尔煤田重新规划,统一部署,安排生产,并且实行了全盘机械化,现煤炭生产就集中在7个大煤矿中。钢铁工业也从同期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关闭和合并老厂,扩建新厂,进行企业内外调整,加强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专业化与协作化;同时对钢铁工业的布局作了合理调整。其次,为了使鲁尔区的经济结构趋向多元化,联邦、州政府及鲁尔区煤管协会都想方设法改善鲁尔区的投资环境,鼓励新兴工业迁入鲁尔区,而鲁尔区也完全具备发展这些新兴工业的有利条件:劳力充足,交通便利,又是巨大的消费市场。因此新建和迁入的工业企业像雨后春笋般地不断涌现,仅1958―1973年,新建和迁入企业达459个。1985―1988年间鲁尔区新建企业数量增加41%,大大超过同期全国的平均水平。目前这类企业已遍及全区,大多是技术精良的中小企业,产品种类繁多,有汽车、炼油、化工、电子以及服装食品等等。最有名的奥佩尔汽车厂,兴建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座落在一个已关闭的矿井旧址上,现已发展成为拥有20多万人的世界最现代化的汽车厂之一。石油提炼和石油化工也由于从鹿特丹及威廉港通往鲁尔区的输油管建成发展很快。从威廉港到鲁尔的两条输油管,直径分别为71和102 cm,年通过能力约45 000 kt/a。战前,鲁尔区以煤化学工业为主,只有两个规模不大的炼油厂,目前已有10多个炼油厂,炼油能力达到30 000 kt/a,石油提炼和石油化工已成为化学工业中的主业。同时,第三产业蓬勃兴起,各城市大多已建有完善的服务业,服务网点遍及各个角落,在边缘地区开辟了不少新的旅游点,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条件。
由于采取了上述措施,使鲁尔区的经济结构得到了调整、充实和提升。煤钢比重大幅下降,现产值仅占全区的16%,煤、钢两大部门职工人数也从20世纪50年代初占工业部门总数的60%降至90年代初的33%,而同期非煤钢工业的就业人数却从32%上升到目前的54%多,第三产业部门的比重则从29.8%提高为56%。尤其是新兴工业的发展趋势方兴未艾,在信息技术领域中鲁尔区的发展速度在德国遥遥领先,仅1994-1997年,北威州的软件企业从241个增加到2 720个,这些企业大多落户在鲁尔区。鲁尔区正朝着一个既有强大传统工业作基础、又有日渐壮大的新兴产业为增长点的多部门的综合工业区方向发展。
3.2 合理调整区内生产力布局
鲁尔区早先的产业布局都以接近原料地为原则,如采煤业是在鲁尔河以南,
靠近煤田,以后随着煤炭作为燃料和化工原料的重要性日益提高,煤矿也逐渐向北推移,因而生产力布局历史上也是由南向北发展。到二次大战前,基本形成东西延伸,以中部为核心的工矿区。尤其是从杜伊斯堡-多特蒙德条状地带,城市鳞次栉比,已找不到一块面积大于100 hm2的空地。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在20世纪60年代区域总体规划中提出了划分三个不同地带、平衡全区生产力布局的设想,并规定在布局新企业时应首先考虑到安排在边缘发展地带,同时控制杜伊斯堡,埃森等大城市的发展,有计划地从核心地区向外缘迁厂。同时对传统产业依据不同的情况实行关、停、并、转。调整变化最明显的是钢铁工业,原来钢铁生产高度集中在蒂森、惠施、克虏伯等几家大公司之中,布局上形成了沿鲁尔河东西走向的生产格局。通过改造调整,钢铁工业面貌一新,如为增强竞争力,同为钢铁生产巨头的蒂森钢铁公司与克虏伯公司在1998年实行了强强联合,现钢产量占全区的一半左右;在布局调整中又针对目前区内钢铁工业所用的几乎全是进口铁矿的新趋势,考虑从鹿特丹经莱茵河到杜伊斯堡每吨矿石的运费要比到多特蒙德便宜得多,于是就以最低运费为原则,一改过去钢铁工业布局就煤的东西向布局格局为就铁的南北向格局,在莱茵河沿岸港口以杜伊斯堡为中心的南北17 km2的狭长地带内形成了29 000 kt/a钢铁生产能力,杜伊斯堡便成了名副其实的"钢城"。电力生产主要集中在费巴和来因-威斯特法伦电力股份公司,化学工业则集中在休斯、舒尔文和格尔贝克三家化学公司。由于大公司科技力量强,现代化水平高,生产成本低,产品精良,煤、钢、化工、机械等一大?quot;鲁尔制造"的特色产品在国内外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为鲁尔区赢得了很高的声誉。现整个鲁尔区的生产力布局格局已突破原来的鲁尔煤田范围束缚,向西(越过莱茵河)向北(越过利伯河)发展。
鲁尔区区域结构的变化同样集中体现在其城市的职能演变上。鲁尔区是一个人口和城市的密集地区,城市的发展经历了单一的煤矿城市-钢铁城市-化工城市-综合性城市的发展道路;城市规划也从早期的杂乱无章的无规划状态向全面规划的现代化城市发展。在区域更新过程中,许多城市从原先的单一职能演变成为一专多能的综合性城市,但大企业的业务性质仍为这些城市打上深深的烙印。如费巴公司总部所在地杜塞尔多夫,是以能源、化工、钢铁、机械、电气等工业的中心,同时又是德国最大的银行所在地;蒂森公司所在地杜伊斯堡是以钢铁、机械、化工颓岱墓ひ档闹行模
1 鲁尔区区域整治和更新的背景
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由于廉价石油的竞争,百年不衰的鲁尔工业区爆发了历时10年之久的煤业危机,继而又发生了持久的钢铁危机,矿区原有的以采煤、钢铁、煤化工、重型机械为主的单一的重型工业经济结构日益显露弊端,全区的经济受到很大的打击,鲁尔区的声誉开始下降,经济的中心地位减弱。面对着衰落和发展两条道路的抉择,鲁尔区选择了发展。发展的核心就是开展区域全面整治和更新,重点是改变原有单一的经济结构,使矿区经济朝着多样化综合化发展,以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发展的需要。20世纪60年代以来,鲁尔区就上述问题开展了全面的区域整治工作,至今已取得明显成效,是联邦德国区域整治中最成功的实例,也为传统工业区的改造作了有益的尝试。
2 成立权威领导机构,区域发展规划不断创新
1920年5月5日,德国政府颁布法律,成立鲁尔煤管区开发协会(The Siedlung severband Ruhr kohienbenzirk,简称SVR),是鲁尔区最高规划机构。这一规划机构的职能和权限随着区域的发展一再扩大,现已成为区域规划的联合机构(KVR),州联邦的权力部门。协会由88个成员组成的议会和7个成员组成的委员会负责日常工作。协会成员中60%是市县政府代表,40%是企业代表。行政上受州政府当局管辖,财政上由地方当局拨款和协会自身筹款,协会自身还有贷款的权力,总部设在埃森。针对鲁尔区存在的问题,协会于1960年提出了鲁尔区总体发展规划,作为法令要求全区严格遵守执行。此外,还有一个鲁尔工商局组织,作为区域性的工商经济管理机构,对鲁尔区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也起着协助和监督的作用。
在鲁尔煤管区协会成立以前,鲁尔区无论是在发展工业生产,还是在城市建设、交通以及环境保护方面,都没有统一的规划,因此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因而导致了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直接影响到工业区的生存发展。但在协会成立初期,其主要的工作也只是制定“一般开发规划”(General Settle/ment Plan)即为工业和民用地,交通线路,绿化环境等提出轮廓性布局方案。从20世纪60年代起,协会逐渐担负起对工业区的全面规划,直接与全区的建设和发展挂钩,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因而,在德国普遍认为KVR组织是一个成功的典范。
1960年,协会提出了把鲁尔区划分三个地带的设想:第一个地带是“南方饱和区”,主要是指鲁尔河谷地带,这里是早期的矿业集中地区,随着采煤业的北移,地位已大大下降,但经济结构相对比较协调,今后的发展是继续保持其稳定性。第二个地带是“重新规划区”,这是鲁尔的核心地区,该区包括鲁尔区的重要城镇及埃姆舍河沿岸城镇,是人口和城市高度集中的地区,存在着许多社会和经济问题。控制人口的增长,合理布局工业企业已是迫在眉睫的问题。第三地带是“发展地区”,包括鲁尔西部,东部和北部正在发展的新区,其中北部是重点发展地区。根据三地带的不同情况,协会提出发展第三地带,稳定第一地带,控制第二地带的战略设想,这一设想为以后鲁尔区的全盘规划打下了基础。1966年在修改上述规划的基础上,协会又编制了鲁尔区的总体发展规划。这是联邦德国区域整治规划史上的第一个地区性的总体规划,也是第一个在法律上生效的规划方案。此方案于1969年又进行补充,以补充报告的形式公布于众。总体规划的主要宗旨是发展新兴工业,改善区域经济部门结构和扩建交通运输网;在核心地区以及主要城市中控制工业和人口的增长;在具有全区意义的中心地区增设服务性部门;在工业中心和城镇间营造绿地或保持开阔的空间;在边缘地带迁入商业;并在利伯河以北鲁尔河谷地及其周围丘陵地带开辟旅游和休息点,为人们提供休息和娱乐的场所。1989年,KVR制定了一个为期10年的国际建筑博览会的宏伟计划(IBA),重点是对鲁尔区核心地区800 km2、拥有200万人口、有17个城市参加的城市再造工程,使鲁尔区以令人耳目一新的面貌迈进21世纪。
3 区域创新发展的成效
3.1 以传统工业为基础,充实、调整区域产业结构
鲁尔区是德国许多大企业总部的所在地,区域产业结构的特点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大企业产业结构的特质和变动的影响。众所周知,长期以来,煤、钢两大部门一直是鲁尔区发展的两大支柱,因此这两大部门陷于危机便直接导致鲁尔区经济结构的老化,并使鲁尔区的经济发展速度明显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国家的资助下,鲁尔区首先采取了对企业实行集中化、合理化的改造 过程。从1966-1976年的10年中,政府拨款150亿马克资助煤矿集中改造,并制定相应的政策保护煤炭工业。1969年鲁尔区26家煤炭公司联合成立鲁尔煤炭公司,把采煤集中到机械化程度高,盈利多的大矿井,关闭不盈利的小企业,对整个鲁尔煤田重新规划,统一部署,安排生产,并且实行了全盘机械化,现煤炭生产就集中在7个大煤矿中。钢铁工业也从同期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关闭和合并老厂,扩建新厂,进行企业内外调整,加强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专业化与协作化;同时对钢铁工业的布局作了合理调整。其次,为了使鲁尔区的经济结构趋向多元化,联邦、州政府及鲁尔区煤管协会都想方设法改善鲁尔区的投资环境,鼓励新兴工业迁入鲁尔区,而鲁尔区也完全具备发展这些新兴工业的有利条件:劳力充足,交通便利,又是巨大的消费市场。因此新建和迁入的工业企业像雨后春笋般地不断涌现,仅1958―1973年,新建和迁入企业达459个。1985―1988年间鲁尔区新建企业数量增加41%,大大超过同期全国的平均水平。目前这类企业已遍及全区,大多是技术精良的中小企业,产品种类繁多,有汽车、炼油、化工、电子以及服装食品等等。最有名的奥佩尔汽车厂,兴建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座落在一个已关闭的矿井旧址上,现已发展成为拥有20多万人的世界最现代化的汽车厂之一。石油提炼和石油化工也由于从鹿特丹及威廉港通往鲁尔区的输油管建成发展很快。从威廉港到鲁尔的两条输油管,直径分别为71和102 cm,年通过能力约45 000 kt/a。战前,鲁尔区以煤化学工业为主,只有两个规模不大的炼油厂,目前已有10多个炼油厂,炼油能力达到30 000 kt/a,石油提炼和石油化工已成为化学工业中的主业。同时,第三产业蓬勃兴起,各城市大多已建有完善的服务业,服务网点遍及各个角落,在边缘地区开辟了不少新的旅游点,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条件。
由于采取了上述措施,使鲁尔区的经济结构得到了调整、充实和提升。煤钢比重大幅下降,现产值仅占全区的16%,煤、钢两大部门职工人数也从20世纪50年代初占工业部门总数的60%降至90年代初的33%,而同期非煤钢工业的就业人数却从32%上升到目前的54%多,第三产业部门的比重则从29.8%提高为56%。尤其是新兴工业的发展趋势方兴未艾,在信息技术领域中鲁尔区的发展速度在德国遥遥领先,仅1994-1997年,北威州的软件企业从241个增加到2 720个,这些企业大多落户在鲁尔区。鲁尔区正朝着一个既有强大传统工业作基础、又有日渐壮大的新兴产业为增长点的多部门的综合工业区方向发展。
3.2 合理调整区内生产力布局
鲁尔区早先的产业布局都以接近原料地为原则,如采煤业是在鲁尔河以南,
靠近煤田,以后随着煤炭作为燃料和化工原料的重要性日益提高,煤矿也逐渐向北推移,因而生产力布局历史上也是由南向北发展。到二次大战前,基本形成东西延伸,以中部为核心的工矿区。尤其是从杜伊斯堡-多特蒙德条状地带,城市鳞次栉比,已找不到一块面积大于100 hm2的空地。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在20世纪60年代区域总体规划中提出了划分三个不同地带、平衡全区生产力布局的设想,并规定在布局新企业时应首先考虑到安排在边缘发展地带,同时控制杜伊斯堡,埃森等大城市的发展,有计划地从核心地区向外缘迁厂。同时对传统产业依据不同的情况实行关、停、并、转。调整变化最明显的是钢铁工业,原来钢铁生产高度集中在蒂森、惠施、克虏伯等几家大公司之中,布局上形成了沿鲁尔河东西走向的生产格局。通过改造调整,钢铁工业面貌一新,如为增强竞争力,同为钢铁生产巨头的蒂森钢铁公司与克虏伯公司在1998年实行了强强联合,现钢产量占全区的一半左右;在布局调整中又针对目前区内钢铁工业所用的几乎全是进口铁矿的新趋势,考虑从鹿特丹经莱茵河到杜伊斯堡每吨矿石的运费要比到多特蒙德便宜得多,于是就以最低运费为原则,一改过去钢铁工业布局就煤的东西向布局格局为就铁的南北向格局,在莱茵河沿岸港口以杜伊斯堡为中心的南北17 km2的狭长地带内形成了29 000 kt/a钢铁生产能力,杜伊斯堡便成了名副其实的"钢城"。电力生产主要集中在费巴和来因-威斯特法伦电力股份公司,化学工业则集中在休斯、舒尔文和格尔贝克三家化学公司。由于大公司科技力量强,现代化水平高,生产成本低,产品精良,煤、钢、化工、机械等一大?quot;鲁尔制造"的特色产品在国内外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为鲁尔区赢得了很高的声誉。现整个鲁尔区的生产力布局格局已突破原来的鲁尔煤田范围束缚,向西(越过莱茵河)向北(越过利伯河)发展。
鲁尔区区域结构的变化同样集中体现在其城市的职能演变上。鲁尔区是一个人口和城市的密集地区,城市的发展经历了单一的煤矿城市-钢铁城市-化工城市-综合性城市的发展道路;城市规划也从早期的杂乱无章的无规划状态向全面规划的现代化城市发展。在区域更新过程中,许多城市从原先的单一职能演变成为一专多能的综合性城市,但大企业的业务性质仍为这些城市打上深深的烙印。如费巴公司总部所在地杜塞尔多夫,是以能源、化工、钢铁、机械、电气等工业的中心,同时又是德国最大的银行所在地;蒂森公司所在地杜伊斯堡是以钢铁、机械、化工颓岱墓ひ档闹行模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