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万松书院复建工程规划设计
杭州万松书院初创于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浙江右参政周木就凤凰山万松岭报恩寺故基创建,取自居易诗“万株松树青山上,十里沙堤明月中”句意,称万松书院。当时有仰圣门、大成殿、明道堂、毓秀阁,飞跃轩、居仁,由义斋、颜乐、曾唯亭,之后屡有修葺、增减。规制日益完整。清康熙十年(1671年)重建,并改名为“太和”,五十五年(1716年),又更名为“敷文”。乾隆年后逐渐荒废、湮没。如今,书院遗址只剩石狮一对,以及民国时期牌坊一座,照壁一座。
万松书院是明清时期杭城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影响最广的书院,曾是浙省文人汇集之所,作为当时浙省最高学府,书院为浙地造就了许多人才。明著名学者王守仁,清著名学者齐召南、秦瀛等,都曾在此讲学。袁枚曾就读其间。传说戏曲人物梁山伯、祝英台曾于此就读。民间亦称万松书院为粱祝书院。
书院遗址于2000年7月被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保单位。2001年9月,主管部门决定依照明代格局,对其进行复建从而对杭城历史文化名城的风貌体现,包括西湖旅游景点的丰富,以及带动整个凤凰山景区的开发,均有积极意义。
1 项目分析
1.1工程概况
书院规划用地位于杭城北部万松岭谷地,面积6.5km2,东低西高.三面环山,为一典型谷地,地形起伏较大,由东而西,共有4层台地。用地“左江右湖”,南距钱塘江2km,北迎西湖1km,与两处有着极好的视线关系和景观关系。用地内另有景观资源3处;九华山石林、于子三墓,粱祝传说。
1.2现状分析
现状的有利因素是规划用左江右湖,视野开阔;上体空间内聚.尺度合宜;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感强;景观特征鲜明,类型丰富。不利因素在于有限的面积和丰富的景观类型之间,以及一些不易调和的景观类别之间的矛盾(如现代烈士于子三墓与古代文化景观之间,正史记载的书院和仅为民间传说但又家喻户晓的粱祝之间)。
1.3各主题线索在景区建设中的定位
书院的复建设计涉及到4个相关线索,包括万松书院的复建、九华山石林景观的组织,粱祝文化的相关表达和于子三墓地的保护。根据历史上万松书院的文献资料,结合基地的现状条件,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方案确立设计工作的重点依次为:
(1)万松书院的复建 这是整个景区的中心,应成为景区的最突出的部分,并构成其主要的文化内容。
(2)九华山石林景观的组织 自然天成的石林是用地内更为古老的景观。由于有着一定的规模和相当的独特性,它可以成为与书院的复建平行发展的特征景观。其中的摩崖石刻是中国古文化特有的景观处理手法,沟通了人文与自然的联系。
(3)粱祝内容的表达 万松书院为家喻户晓的梁祝故事提供了一段背景,从丰富场地的景观内容,增加游兴的角度山发,粱祝内容可以被组织在书院建设内。但是,由于用地自然条件的限制及自身文保单位这一性质的要求,这种对梁祝内容的提及又应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宜过分铺排,以免喧宾夺主。
(4)于子三墓地的保护 于子三基地为现代省级革命文物,依据文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在其周边留足50m的保护地带。书院建筑及景区内的其他景观建筑分布在墓地50m线的外围。同时,注意在墓地和书院间密植乔木,保证墓地纪念空间和书院游览空间的各自完整和相对独立。
1.4书院建置的文化要求
在古代社会,书院承担着讲学、祭祀、藏书三大功能”。它们在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学文化方面,有其独特功用。书院建筑因此不仅是材料和结构方式的结果,同时也是儒学文化观念熏陶的结果。无论是其环境选择,还是内部格局,都有着普遍而深刻的伦理色彩和文化象征意义。
具体而言,书院建筑有如下特点:
(1)型制端庄、素朴、淡雅,而少有刻意雕饰。书院谈“礼”问“道”,求“仁”行“义”,强调“求之于心而无假以雕饰”。
(2)中轴递进,左右对称的空间格局。书院知书达“礼”,强调等级序别的礼文化对书院建筑的空间布置起决定作用——次要建筑如斋舍分立左右,重要建筑如讲堂居中,尊崇建筑如祠堂,圣殿更据后进。
(3)讲堂建筑空间,多取面阔大于进深或与进深相同的横向方形式。堂前庭要求宽敞开阔。书院教学讲究师生切磋、对话交流,前述的空间要求正是适应这种讲学方式的结果。
1.5万松书院的功能内容及平面布置原则
自明弘治初创,至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原址停用,400年间,书院屡修屡圮,屋舍多有增减、位置也有变动。但不外是围绕着讲学和祭祀等功能布置。具体修建情况,历代修建碑文虽有记载,但多有不详之处,前后也无法一一应证。无论是其原状、还是历史修建状,都难以确知,而现状又遗存极少、破坏极多,无法确定一“标准平面”供复建设计工作完全参照。
考虑到完全的复原性重建不可能,也无甚必要——因为本处遗址的价值主要在于其历史文化方面,而非建筑技术本身,因而允许复建设计有一定的主动选择。但必须坚持如下3个标准:
(1)围绕书院的主要功能——讲学和祭祀,考察并取舍万松书院历史上曾出现的书院建筑配置,保证主要建筑配置的完备。
(2)参考一般书院的布置格局(见前),组织书院空间序列,保证书院空间的完整和妥帖。
(3)以基地的自然条件,包括遗存情况,以及未来的考古、勘探工作成果做最后依据,检验平面布置是否贴切、可行。
2书院复建设计
2.1总平面配置
根据前述确立的万松书院功能内容及平面布置原则。复建后的书院计有:万松书院、德侔天地、道贯古今三座牌坊(引导);仪门、仰圣门(门区);明道堂(讲堂),居仁斋,由义斋(学斋);曾唯亭、颜乐亭、大成殿,孔子祭台(祭祀);毓秀阁(祀魁星,兼藏书)。从而可以保证书院主要建筑配置的完备。
2.2空间序列
根据现状遗存情况,参考了一般书院的布置格局,书院空间山外而内,从低到高,分别安排了外部引导空间--书院门区过渡空间--讲堂空间--室内祭祀空间--露天祭祀空间,从而构成完整而贴切的书院院落空间体系;明道堂置于前面,突出了书院以讲学为中心的特有空间组构方式,从而有别于以礼殿为中心的学宫。大成殿位于后一进院落,则反映了先师先圣的尊贵地位;同时,又与现状遗有的最后一进的露天祭祀空间构成一个完整的空间。整个书院空间因此显得收放得体,开合有致
同时,还需特别指出的是整个序列的首尾呼应的处理手法,即作为书院特征景观之一恢复的三座“品”字形排列的牌坊群作为整个空间的外部引导空间。分列桃李坪的南、两、东三面,中部虚空而待。作为高潮的最后一进空间,则是孔子照壁和祭桌露天居中而立,直接面对周边的山体和上部的白云,在对自然的重新开放中,整个书院空间在此实现最后的凝聚,圆满地表现了“德侔天地”的无量功德。
2.3建筑设计与文化陈设
依据文献中的相关记载,以型制素朴,形式端庄、色彩淡雅,强调书卷气为总的要求。形式以单檐硬山为主,大成殿取歇山样式,以示尊贵。粉墙、栗柱、青瓦,材料自然古朴。主轴线上的建筑按明式建筑的风格,工整柔和,雅淡明快,简洁利落。尺度权衡与细部设计依据明代建筑通例。其他辅助建筑仿明式建筑的特征。根据各建筑在总体中的功能和地位进行单体设计。
明道堂 主要反映先前的教学空间特征景观。廊外檐明间布置“明道堂”匾额和“正谊明道,养士求贤”的对联。讲堂明间正中设讲台,屏风正面刊明·王守仁作《增修万松书院记》,背刊书院全景摹刻壁画。讲堂内壁做木刻、石刻多方,刊学箴、学规、题诗等。
居仁斋 为文物史料陈列室,展示万松书院不同时期的文献、资料,包括碑文、题刻。
由义斋 收集与万松书院有关的名人(老师或学生)作品、画像或蜡像等。
大成殿 为书院供祀之所。外檐明间布置“大成殿”匾额和“入则孝,出则悌,守先王之道以待后学;颂其诗,读其书,友天下之士尚论古人”的对联。殿正中有孔子行教立像。上有清康熙手书“万世师表”匾额,像下有石龛,有象征性的石香炉和石花瓶。殿中左右有线雕四圣像(亦称四配),像前亦有石质神龛。左右两侧壁有十二贤(亦称十二哲)线雕石质小像,立于石质神龛之上。
毓秀阁 为书院藏书所在,并祭祀魁星。
3 书院外部环境设计
万松书院所处环境高明幽雅,极适合书院氛围的营造。以下只是对环境的整理。
(1)主入口:入口部分原来过于贴近万松岭路,设计中适当后退,利用现有高差,做壁刻,上书万松书院重修记。两侧台阶引导入中轴线上的甬道。入口旁植松树。在主入口对面石壁上刻写乾隆皇帝手书“浙水敷文”字样。
(2)泮池:因用地限制而居于一侧,与轴线两侧的牌坊成一副轴线。泮池半圆形,周边围以栏杆,并在池内植栽水草和莲花。
(3)九华山山脊一线:书院西部山脊一带为岩溶地貌,石峰林立,上有历代摩崖石刻多处。现修整游步道,保证石景的最佳展示。择地复建史书载“见湖亭”,留出透视空间,以取得与西湖的景观联系。拓展一定的台地,在其南部改造原有杂乱无章的地形,挖池堆山建亭,复建史载之“浣云沼”、“振衣亭”、“可汲亭”。
(4)梁祝景点:适合在书院中展示的梁祝故事,主要是其中的三年同窗一段。设计选择在书院的毓秀阁别院的厢房内展示,其中之一可名为梁祝书房。同时在书院外侧建读书台一座。
(5)植物:现状植被良好,具浓郁山林气息。但主要以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树为主,少针叶树。设计中尽可能保留原有大树,伐去长势差的植物,补植松树,恢复唐·白居易“万株松树青山上,十里沙堤明月中”景观。在建筑前后片植竹类,点植梅花,形成以松、竹、梅“岁寒三友”为主题的植物景观,共同完成对书院整体气氛的营造。同时,插植银杏、枫香等秋色叶植物,丰富山林景观的季相变化。
后记
万松书院复建工程于2001年9月开始,至2002年10月1日建成对外开放,历时一年。这是各方面努力的结果。从建成效果看,书院总体规划时的意图得到实施。虽然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地形高差的变化,与原设计有些小的出入,但基本上保持了原来的设计格局。规划中所设计的由初始三座牌坊组成的外部引导空间与最后一进的露天祭祀空间的应和,观者在现场能强烈地感觉到一进进院落空间体现的书院特有的文化氛围。
书院落成了,杭城又多了一处景点,或说多了一处文化建筑。设计者不仅关心书院的建设完成,还更关心书院的使用。古代书院主张的是自由研究学术,重视学术上的讲辩讨论。因此万松书院的复建,并不仅仅是一处旧有史迹的恢复,也应是书院自由学术精神的恢复。书院使用者不要把书院停留在供游人游览、观赏这一狭隘观念上,而应让书院更多地参与到城市乃至全国的文化活动上来。正如岳麓书院定期组织的“千年论坛”,万松书院也可以举办一些文化讨论和学术讲座,发挥书院在现代城市文化建设及活动中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