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湿地公园运作模式与设计概念
湿地①是重要的国土资源和自然资源,是自然界最富生 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具有巨 大的环境功能和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
自1971年《拉姆萨湿地公约》篷诞生以来,截至2000年 1月,已有117个国家加入了这个公约,有1 0ll处湿地被列 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总面积近8 000万hm2。中国湿地 面积约6 594万hmz(其中还不包括江河、池塘等),占世界湿 地的10%,位居亚洲第1位,世界第4位。我国政府于1992 年7月31日正式加入了《湿地公约》。
然而,近年来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对湿地的不合理开 发利用导致湿地受到了严重破坏,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愈来 愈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 点。特别是在一些发展快速的国家,随着城市的急剧扩张、 更多的湿地被包入了城市区域,而在城市建设中,一些不合理的开发行为导致了城市湿地功能退化甚至消失,这些城市区域中的湿地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局面。
针对这种情况,世界各国纷纷加强了对城市区域中的湿地的保护和恢复,通过制订相关法规、各方协作等方法逐步解决这一难题,而且已经有了多起成功的先例。本文介绍的英国伦敦湿地公园(London wetland center)便属于此类中令人瞩目的佼佼者,通过对这一成功先例的分析和研究,可以为我国城市区域中湿地的保存和恢复提供一定程度的借鉴。
1背景介绍
伦敦湿地公园位于伦敦市西南部泰晤士河围绕着的一个 半岛状地带:巴·艾尔姆(BamElms)区中,于2000年5月建成开放,被誉为“一个让人惊异的、奇迹般的地方,使得人类和野生生物在我们美好的城市中相聚”@。公园建成至今,已经接待了数以百万计的游客,并且赢得了很多奖项,其中包括2001年英国航空旅游协会评选的明日之星金奖。这些都验证着伦敦湿地公园在湿地景观保护和旅游实践方面、具有全球持续领先的地位。
伦敦湿地公园所在的巴·艾尔姆区有着优越的绿化环境,有96个公园和花园,其中有两个著名的皇家公园和一个皇家花园。公园的东边临着泰晤士河,为每年牛津与剑桥两个大学学生划艇比赛的必经之地,南边是大片的绿地,上有网球场、运动场等公共体育休闲设施。其余两面与居民区相邻(图1)。
湿地公园共占地42.5 hm2,由湖泊、池塘、水塘以及沼泽组成,中心填埋土壤40万土石方,种植树木2万7千株。良好的绿化和植被引来了大批的生物,使公园成了湿地环境野生生物的天堂,每年有超过170种鸟类,300种飞蛾及蝴蝶类前来此处;同时,公园也给伦敦市区的居民提供了一个远离城市喧嚣的游憩场所,营造出了大都市中美丽绿洲,改善了周围都市的景观环境。伦敦湿地公园离市中心5 km,距离白金汉宫仅有25 min的车程,是世界上第一个建在大都市中心的湿地公园,周围的交通非常便捷。伦敦市的两条主干道:A205公路和A4公 路离公园都到1.6 km,公园外围设有足够的泊车位,所以旅游者能非常方便地自行驾车前来。此外,尚有多条公交车 线路可抵达公园附近,包括一路昵称为“鸭鸭公车”的专线。
最近的地铁出口和火车站,也均在步行10 min的距离以内。
2开发模式
80年代之前,公园现有的区域曾是伦敦泰晤士供水公司的蓄水池,为沃特家族所有,称为维多利亚水库。水库由4个混凝土蓄水池构成的,面积达56.56 hm2。1980年,由于伦敦泰晤士环城水道(Thames water Ring Main)建成,维多利亚水库就被逐步废弃。
鉴于该地块原先就有多种鸟类和昆虫栖息、同时也是多种鸟类迁徙过冬的所在,水库的拥有者沃特家族决定与野禽及湿地基金会(The wildfowl&wetlands Tmst(wwT))合作,将水库转换成湿地自然保护中心和环境教育中心。《城镇和国家计划法令1990》④这为这一地块的重建提供了法律依据。因此,沃特家族以极低的租金将这个地块租赁给野禽及湿地基金会,希望能将其重建为湿地公园。紧接着,柏克利 (Berkeley)家族也加入了这一行动。
为了解决兴建湿地公园的资金问题,三方合作者制订了这样的一个方案:由柏克利家族在该地块北边建造9 hm2房产,然后从卖房所得中拨出1loo万款项、作为在剩下的42 hm2 土地上建造湿地公园的启动资金。
此外,wwT还提供了500万英镑来完成这个项目。各方面真诚的协作和努力,最终促使了这个公园的诞生。伦敦湿地公园在1995年开始动工,耗时5年后建成开放(图2)。
3规划设计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