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景观的地域至境
admin
2010-03-17
来源:景观中国网
景观的“地域性”是指在一定的时间维度内,某一地区的景观与其所在地域的自然条件、文化历史背景等因素相关联而显现出的有别于其他地区的特征。为了创造和谐的人居环境,以城市景观的地域性为研究对象,分别从“环境”“情境”“心境”三个方面对地域性景观的构成要素及其运用进行了论述,以更好地营造具有地域性的城市景观。
景观的“地域性”是指在一定的时间维度内,某一地区的景观与其所在地域的自然条件、文化历史背景等因素相关联而显现出的有别于其他地区的特征。构建具有地域性特征的景观环境,无疑是面对高速而普遍的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传统意识断裂、城市同化等危机而日益显要的命题。可以说,塑造成功的城市景观形象,体现地域性是其必要条件。
景观讲究“境”的营造,境的三种层次分别是物质的环境、事件的情境与熨帖在内在的景观心境[1] 。结合新时期的地域主义特征,在城市景观地域性特征塑造的操作层面,不仅要考虑到地域景观元素的萃取与表达,还要考虑其与城市大环境中具有现代或外来属性的景观要素的共生关系。“地域至境”就是对这两方面最优化从而塑造的与城市大环境和谐共生的地域性景观之“境”。具体如何达到“地域至境”,以下通过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1 地域“环境”的营造
环境的营造是演绎地域景观的第一个层次。这里的环境是狭义的概念,即实体性的景观元素所营造出的具体的景观空间,是为人们所直接感知的。在这个层面上,景观地域性的表现多是通过地域实体元素的直接呈现,从而构成引发受众联想、形象以达到更高景观之“境”的契机。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恒常存在的自然要素,往往是首先影响受众对地域认知的重要方面。大体上有如下几种:1) 地形地貌。如《园冶》“相地”所言“相地合宜,构园得体”,古往今来造园无不强调对原始地形地貌的尊重,这不仅是基于实用性的考虑,也是对特定地域大环境的呼应之举。地形地貌从根本上决定了地域差别,也成为受众进行环境定位的要素之一;2) 气候条件。在影响地域性景观设计的自然因素中,气候条件同样是一个最为基本的因素,也是衡量城市景观形式存在是否合理的首要标尺;3) 乡土植物。这些经历自然界筛选的植物具备显著的当地特征,有效地利用乡土植物不仅大大提高景观的地域识别性,例如棕榈就代言着显著的热带风情,而且由于减少了维护成本,大幅度提高了景观的适用性;4) 地方材料。就地取材不仅是对景观的经济性要求,更是由于长期以来地方材料的质地、肌理与色彩等已经构成当地居民记忆、情感的深层内容,如白墙黛瓦能构建江南水乡的浓浓意蕴。另一种是在具体的历史情景中确定形成且传承下来的人工要素。其中一部分经历转变形成具有地域特色且承载着一定使用功能的景观构筑物,如传统的亭台楼阁至今仍有广泛应用;另一部分随着城市的新陈代谢,形式与功能逐步分离,已成为或将成为纯粹的符号,其中很多都是脱胎于当地人民生活的器具、民间工艺以及各种结构构件和装饰纹样。例如常见的扁担、石磨等器物,或是书画、门窗所呈现的图案,都构成了具有强烈识别性的地域符号。
如果说自然要素的运用很大程度上是区分区域之间的差异,那么对后者的应用则是在区域差异性的基础上对区域内的个体城市进行的二次区分。因此在苏浙一带的景观普遍利用水体作为构型元素,但是至于苏州、无锡、南京等城市之间差别的区分就必须借助于当地不同的人工元素,例如无锡的福娃、苏州的苏绣、南京的古都建筑,这些显然是标榜城市个性的有效工具。
2 地域“情境”的营造
所谓景观的“情境”,即指通过逻辑组合特定的景观要素而形成的具有场所感、场景感的物质环境。“情境”的塑造,可以说是构造具有“场所”精神的地域性秩序的过程,其成果需要受众对城市景观中所隐藏的关联性进行主动发现、积极联想,从而认知到其中结构性的地域元素。这些元素是随着城市的缓慢生成而产生的景观秩序,很少出现深层次的频繁变化或突然变异,因而可以说是受众生活中所习以为常的、隐性的稳定性因素。这种结构性的地域元素可从城市、街区、道路甚至节点等范畴进行整体识别,具体而言是中心与轴线、边缘与边界、方向与方位、形态与形式[4] 。受众首先通过对城市的整体识别认知到内在的结构性因素,通过思维的抽象,可以形成对其景观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的认知,从而完成地域“情境”的体验。可以说,经过受众思维加工而认知到的地域空间构成才是构建“情境”的本质元素,以下方面尤为重要:1) 比例与尺度。地区景观空间的比例和尺度是具有地域性差异的,例如南方较为狭窄的街巷,北方稍显宽阔的街道,这实际上就体现了空间的地域性规定。另外,传统的外部空间整体而言有异于现代大尺度的空间构造,往往都具有和谐的比例和适宜的尺度使之具有领域感和场所感,这种能营造出心理归属的“情境”的构成方式是值得学习的。2) 层次与序列。这是对景观空间组合方式的总结。层次的递进与序列的安排在
城市与城市之间富有变化,例如北京的中轴对称与重庆的依山而建。3) 开敞与封闭。这主要是指向空间的虚与实、限定与突破、连续性与非连续性,是景观秩序节奏性的体现。这是构成景观独特艺术氛围的重要手法,在各地区的应用多有不同。
这些蕴含在地域景观中的隐藏秩序正是营造地域“情境”的重要突破口。究其原因,正如俞孔坚教授所总结的:场所感来源于定位和认同,前者说明人是否感觉到以某地方为中心或节点的秩序的存在,后者则表明人自身秩序是否能与客观的秩序发生共鸣与和谐[2] 。这已经涉及到受众的“心境”,以下将作进一步探讨。
3 地域“心境”的营造
如果说上文所探讨的“环境”的塑造是通过实体的地域景观要素“, 情境”的塑造是借助地域城市中所隐藏的景观秩序,那么地域“心境”的塑造,则需要萃取当地城市内在的地方精神、地域情结、民俗意境,这是最为抽象也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只有把握住存在于城市生活细节中的意蕴以及市民情感中的共同点,才能使所创造出的景观环境再现具有地域性特征的“心境”。
首先,地域“心境”的营造需要借助当地的民俗民风,其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和生活气息。例如,南方端午节的赛龙舟,东北特有的二人转等,这些习俗与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可以成为体会地域风情的重要契点。其次,在当地城市所发生过的有纪念价值的事件,诸如革命事迹、名人事件或是近年内有一定影响力的活动等,这些都成为城市生活中的一部分,同样在城市景观的营造过程中极易引起受众的共鸣。
4 结语
在传统文化流失、城市特色趋同的今时今日,营造具有地域性城市景观的呼声越来越高,如何淋漓尽致地表现地域性成为构筑城市景观的要点所在。本文通过将“环境—情境—心境”这三种层次与地域性景观形象的塑造相结合,是对地域的深层含义愈加贴切而深刻的理解过程,也是对地域元素的运用从低级到高级的提炼以达到地域“至境”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李开然. 景观“意、境、流”概念及其语义学解读[J] . 中国园林,2007 (4) :91-94.
[2] 俞孔坚. 景观的含义[J] . 时代建筑,2004 (1) :14-17.
[3] 黎继超. 谈城市景观的生态设计[J] . 山西建筑,2008 ,34(19) :38-39.
[4] 何 依,李锦生. 后现代视角下的旧城空间更新[J] . 城市规划学刊,2008 (2) :99-103.
景观讲究“境”的营造,境的三种层次分别是物质的环境、事件的情境与熨帖在内在的景观心境[1] 。结合新时期的地域主义特征,在城市景观地域性特征塑造的操作层面,不仅要考虑到地域景观元素的萃取与表达,还要考虑其与城市大环境中具有现代或外来属性的景观要素的共生关系。“地域至境”就是对这两方面最优化从而塑造的与城市大环境和谐共生的地域性景观之“境”。具体如何达到“地域至境”,以下通过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1 地域“环境”的营造
环境的营造是演绎地域景观的第一个层次。这里的环境是狭义的概念,即实体性的景观元素所营造出的具体的景观空间,是为人们所直接感知的。在这个层面上,景观地域性的表现多是通过地域实体元素的直接呈现,从而构成引发受众联想、形象以达到更高景观之“境”的契机。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恒常存在的自然要素,往往是首先影响受众对地域认知的重要方面。大体上有如下几种:1) 地形地貌。如《园冶》“相地”所言“相地合宜,构园得体”,古往今来造园无不强调对原始地形地貌的尊重,这不仅是基于实用性的考虑,也是对特定地域大环境的呼应之举。地形地貌从根本上决定了地域差别,也成为受众进行环境定位的要素之一;2) 气候条件。在影响地域性景观设计的自然因素中,气候条件同样是一个最为基本的因素,也是衡量城市景观形式存在是否合理的首要标尺;3) 乡土植物。这些经历自然界筛选的植物具备显著的当地特征,有效地利用乡土植物不仅大大提高景观的地域识别性,例如棕榈就代言着显著的热带风情,而且由于减少了维护成本,大幅度提高了景观的适用性;4) 地方材料。就地取材不仅是对景观的经济性要求,更是由于长期以来地方材料的质地、肌理与色彩等已经构成当地居民记忆、情感的深层内容,如白墙黛瓦能构建江南水乡的浓浓意蕴。另一种是在具体的历史情景中确定形成且传承下来的人工要素。其中一部分经历转变形成具有地域特色且承载着一定使用功能的景观构筑物,如传统的亭台楼阁至今仍有广泛应用;另一部分随着城市的新陈代谢,形式与功能逐步分离,已成为或将成为纯粹的符号,其中很多都是脱胎于当地人民生活的器具、民间工艺以及各种结构构件和装饰纹样。例如常见的扁担、石磨等器物,或是书画、门窗所呈现的图案,都构成了具有强烈识别性的地域符号。
如果说自然要素的运用很大程度上是区分区域之间的差异,那么对后者的应用则是在区域差异性的基础上对区域内的个体城市进行的二次区分。因此在苏浙一带的景观普遍利用水体作为构型元素,但是至于苏州、无锡、南京等城市之间差别的区分就必须借助于当地不同的人工元素,例如无锡的福娃、苏州的苏绣、南京的古都建筑,这些显然是标榜城市个性的有效工具。
2 地域“情境”的营造
所谓景观的“情境”,即指通过逻辑组合特定的景观要素而形成的具有场所感、场景感的物质环境。“情境”的塑造,可以说是构造具有“场所”精神的地域性秩序的过程,其成果需要受众对城市景观中所隐藏的关联性进行主动发现、积极联想,从而认知到其中结构性的地域元素。这些元素是随着城市的缓慢生成而产生的景观秩序,很少出现深层次的频繁变化或突然变异,因而可以说是受众生活中所习以为常的、隐性的稳定性因素。这种结构性的地域元素可从城市、街区、道路甚至节点等范畴进行整体识别,具体而言是中心与轴线、边缘与边界、方向与方位、形态与形式[4] 。受众首先通过对城市的整体识别认知到内在的结构性因素,通过思维的抽象,可以形成对其景观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的认知,从而完成地域“情境”的体验。可以说,经过受众思维加工而认知到的地域空间构成才是构建“情境”的本质元素,以下方面尤为重要:1) 比例与尺度。地区景观空间的比例和尺度是具有地域性差异的,例如南方较为狭窄的街巷,北方稍显宽阔的街道,这实际上就体现了空间的地域性规定。另外,传统的外部空间整体而言有异于现代大尺度的空间构造,往往都具有和谐的比例和适宜的尺度使之具有领域感和场所感,这种能营造出心理归属的“情境”的构成方式是值得学习的。2) 层次与序列。这是对景观空间组合方式的总结。层次的递进与序列的安排在
城市与城市之间富有变化,例如北京的中轴对称与重庆的依山而建。3) 开敞与封闭。这主要是指向空间的虚与实、限定与突破、连续性与非连续性,是景观秩序节奏性的体现。这是构成景观独特艺术氛围的重要手法,在各地区的应用多有不同。
这些蕴含在地域景观中的隐藏秩序正是营造地域“情境”的重要突破口。究其原因,正如俞孔坚教授所总结的:场所感来源于定位和认同,前者说明人是否感觉到以某地方为中心或节点的秩序的存在,后者则表明人自身秩序是否能与客观的秩序发生共鸣与和谐[2] 。这已经涉及到受众的“心境”,以下将作进一步探讨。
3 地域“心境”的营造
如果说上文所探讨的“环境”的塑造是通过实体的地域景观要素“, 情境”的塑造是借助地域城市中所隐藏的景观秩序,那么地域“心境”的塑造,则需要萃取当地城市内在的地方精神、地域情结、民俗意境,这是最为抽象也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只有把握住存在于城市生活细节中的意蕴以及市民情感中的共同点,才能使所创造出的景观环境再现具有地域性特征的“心境”。
首先,地域“心境”的营造需要借助当地的民俗民风,其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和生活气息。例如,南方端午节的赛龙舟,东北特有的二人转等,这些习俗与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可以成为体会地域风情的重要契点。其次,在当地城市所发生过的有纪念价值的事件,诸如革命事迹、名人事件或是近年内有一定影响力的活动等,这些都成为城市生活中的一部分,同样在城市景观的营造过程中极易引起受众的共鸣。
4 结语
在传统文化流失、城市特色趋同的今时今日,营造具有地域性城市景观的呼声越来越高,如何淋漓尽致地表现地域性成为构筑城市景观的要点所在。本文通过将“环境—情境—心境”这三种层次与地域性景观形象的塑造相结合,是对地域的深层含义愈加贴切而深刻的理解过程,也是对地域元素的运用从低级到高级的提炼以达到地域“至境”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李开然. 景观“意、境、流”概念及其语义学解读[J] . 中国园林,2007 (4) :91-94.
[2] 俞孔坚. 景观的含义[J] . 时代建筑,2004 (1) :14-17.
[3] 黎继超. 谈城市景观的生态设计[J] . 山西建筑,2008 ,34(19) :38-39.
[4] 何 依,李锦生. 后现代视角下的旧城空间更新[J] . 城市规划学刊,2008 (2) :99-103.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