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综合型、全面发展——对景观设计专业教育的建言
一、 中国城市景观建设到了最后关头和千钧一发的时刻
1、中国特色的城市风貌保护到了最后关头
500年前,地理大发现时代,欧洲的商品和金融中心从地中海边意大利城市共和国,向大西洋沿岸的民族国家及其中心城市转移。由此开始了至今不歇的全球化进程。全球化舞台上追光灯从地中海沿岸移向安特卫普、阿姆斯特丹、巴黎、伦敦、纽约。并且从大西洋向南再分别向着东西方向,使“物质的和社会的空间均逐步屈从于资本的法则”。(雅克•阿达:《经济全球化》)
如同是经济全球化的一种代价,亚洲城市的文化基因在迅速地消解。从地理上看我们的地球分为五个大洲,从城市风貌来看,美洲和澳洲的城市都属于欧洲。而亚洲非洲的沿海港口城市,象香港、新加坡、上海、大连、青岛、开普敦、马六甲、东京和大阪,都已在得全球化风气之先的同时,在城市风貌上打上了深深的欧化的烙印。全球化在城市空间风貌上的结果,是全球城市风貌的欧化。
荷兰建筑师库哈斯说,亚洲热带地区涌现出人口达千万以上的大城市,正在成为无特色、无历史、无规划、无中心的“普通城市”(Generic City)。这种城市可以说是自生自灭,无所谓保护,旧了就弃之,因之也没有什么积淀或层次,它随建随弃,追求新奇,建筑学也成了人人可做的事(史建,2002)。韩国建筑师金锡澈也分析了汉城的城市环境,认为由于城市的迅猛而无节制的发展,导致了一种基础设施的超饱和状态,城市街道与外部空间的联系遭到破坏,街道已退化为单一的“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通道”。
遍及全国各地的旧城改造,不仅在毁灭着城市的存量资产,而且在清除着旧城区中街道坊巷空间建筑所历经千百年酿造出来的城市记忆。“巴洛克规划师们对一切妨碍建设的累赘物用推土机清除掉,以便他自己死板的数学线条式的设计图得以在空荡荡的平地上开始建设。这些“累赘”常常使一些人们的住家、商店、教堂、住宅区、珍贵的纪念性建筑物,是当地人们生活习惯和社会关系赖以维持的整个组织结构的基础。把蕴育着这些生活方式的建筑整片拆除常常意味着把这些人的一生(而且常常是几个时代的)合作和忠诚一笔勾销。在进行“清除”任务时,规划师必须消灭一些珍贵的社会器官,这些社会器官一旦被消除后是不易恢复的,不像重建一片房子和重铺一条街道那样容易。为了机械化的效率和外表上的整齐美观,工程师全然不顾城市的社会结构,他们为了提高交通速度,却阻碍了交通理应为之服务的那些人们的相互聚会和合作。这类规划,尽管被当地长官们仍然天真地认为是“现代化”的,实际上,只不过是和尚念经那样单调地重复了君王权利的愚蠢与无能”。(芒福德)
中国的城市空间的确需要更广阔、开放,但其中国的韵味则是世界的瑰宝。中国人有一个使命,就是在快速的城市化中保护弘扬自己的文化,保护自己城市的灵魂。保护中国人的审美自尊。这是中国城市的民族责任,和世界使命。
2、城市生态建设处在千钧一发的时刻
北京的三海水系、纽约的中央公园、维也那森林都不是“拆违透绿”拆出来的。正如俞孔坚教授倡导的,在城市化的起飞阶段,我们尤其需要对城市的绿地、水面和历史文化街区做反规划,或如其他专家所说的“不建设的规划”。以地方法规的方式、以城市宪章的形式将这些地方的“影子地价”设定为零!
但是正如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初期,以效率优先,城市生态迅速恶化。以流经城市的河流为例,工业化初期的城市里,人类几乎都是“背对”着河流在发展: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日本的工业化时期,河流都严重污染。中国早期的近代城市上海、重庆都是将工业作沿江布局,而改革开放中的后起之秀珠江三角洲,密布的河网正经受污染的严峻挑战。今天野生鱼类的捕捞已被池塘精养所取代、人们不必到河边浣纱而是在家中使用自来水、水路客运日渐萧条,因为高速公路已经非常的发达和快捷。我们的生活似乎与河流日益疏远。
番禺的后海傍街是背对着河流发展的、虎门的珠江边垃圾触目惊心。深圳的每一条河都成了臭水沟。我们向着河流倾倒和排放。深圳更将珠江口的大铲岛做为危险品仓库用地。河流在围追堵截下,城市失去了风貌。许多当年的水乡,没有了当年的情调。
二、景观设计师的使命:为当代城市解除病痛、为子孙后代建造摇篮
形而上学的专才教育,和“愚蠢的唯物主义”的评判标准,使城市规划和建筑学科受到了比其他学科更大的破坏。中国人吃了几千年的中药,今天依旧在吃,中国人的体质已经大大好于几十年前和千百年来。可是中国人看了几千年的城市风水,现在不看了。于是中国人摘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但几乎所有的城市都程度不同地害着风水病:
巴塞罗那在经济复苏初期,城市空间恶化、百废待兴。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开展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也没有可能象今天中国的城市那样透支未来举债建设。他们采用了从一个一个城市公共空间的改造入手的方法,来激发周围社区的活力。他们称之为“针灸法”,巴塞罗那的景观设计师如同解除城市病痛的医生。
“针灸法”——巴塞罗那城市更新的经验 1970年的西班牙,“建筑、住宅、基础设施和公共空间破败而简陋,引起居民强烈不满,成为政治性的难题”。1975年佛朗哥独裁政府结束,城市财政拮据,第一位民选市长制定了一系列改变城市使城市居民可以得到更好的居住环境的计划,随着计划的逐步实施,巴塞罗那成为一个令人向往的魅力城市。 巴塞罗那通过在“特定点”规划来改造环境,从建茸建筑物的正立面和建设小型公共空间入手,称为“针灸法”。 如在一个高密度低收入的住区旁,有一个当年的军营现在的停车场。政府按照高低落差,营造一串平台。为居民的不同活动安排了不同的区域,有孩子们踢球的空间,大面积的草坪、树,营造树荫为那些带孩子的人们休息。 巴塞罗那已经建成了450个公共空间,这是一个永续的过程,许多这样的公共空间改善了城市的品质,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巴塞罗那证明了一个道理:政府改善一个公园,周围的居民也会改善自己的住房。 |
本次研讨会的发起方认为:城市与环境的设计,实质上是不同尺度的人居空间的设计,而按照中国古代的哲学,人居空间是“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人的心理与他所生活的空间是同构的。因此今天建造的城市就是子孙后代的摇篮,是文明陈陈相因的摇篮。
除了大家都常常在谈的交通、环境、风貌等等之外,我特别想提出一个带普遍性的问题:就是中小城市的城市肌理与空间结构。未来将有不少于三分之一的中国市民生活在中小城市、将有不少于三分之二的城市是中小城市。在城市景观设计方面,中国的中小城市是“弱势群体”(郑小平,2004)。中小城市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中小城市,体量不大,但功能上是一个区域的中心地,其对于区域的服务功能错综复杂。在空间形态上应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但是我们看到很多的中小城市被规划成了“鸡腿”。规模上是中小城市,但肌理上则是大城市的一个街区,甚至是一个房地产“大盘”。[NextPage]
三、景观设计师是具有健康综合的心智结构、富于个性全面发展的人
“中国的建筑、规划、园林、环境等设计学科分别设在建筑类、工程类、环学类、林学类的院校中,而中国目前的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建设模式急需综合型的高级设计人才,才能把人类的活动与土地、与自然和谐统一起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俞孔坚)
1、 全面发展的人
以人为器的教育,怎能设计出以人为本的城市?翻一翻当今高校的招生简章,字里行间充斥着培养各种“高级专门人才”的字眼。这种工具取向的培养目标令人堪忧。我们需要培养的不仅仅是完成某种专门作业的工具,而是具有主体意识、主体精神、全面发展的人。
在当代中国高速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常常有一些触目惊心的事件令人百思不得其解:那些在修桥架路中破坏文物遗址、在城市改造中破坏本地原有的建筑风貌、在发展工业的同时破坏了周围的生态环境、在所有这些破坏性的建设和建设性的破坏的后面,当地政府中那些负有领导责任的官员们,不都是这些年来我们的高等学校所培养出来的“高级专门人才”吗?从知识结构来看,这些“高级专门人才”对他们所学专业之外一些常识性的问题视而不见,倒是必然的。
1936年10月15日,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召开了美国高等教育300周年纪念会。纪念会邀请爱因斯坦到会讲演。在这次讲演中,爱因斯坦提出了对于学校培养目标的看法:“有时,人们把学校简单看作是一种工具,靠它来把最大量的知识传授给成长中的一代。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知识是死的;而学校却要为活人服务。它应当发展青年人中那些有益于公共福利的品质和才能。但这并不是意味着个性应当消灭,而个人只变成象一只蜜蜂和蚂蚁那样,仅仅是社会的一种工具。相反,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的”。
“人才”是什么?“人才”是“人”的他者化。在现代汉语中,“人才”永远是作为宾语在使用的,比如“尊重人才”,“爱护人才”,“选拔人才”,“起用人才”等等。关于“人才”两字的写法,此前曾作“人材”,大概在书写者的潜意识里,这“人材”是很难不和木材、钢材、石材之类原料等量齐观的。
五十年来专家教育的惯性,使我们的专家以不懂其他专业为天经地义。而这种分科从中学就已经开始。昨天晚上我打的来北大,司机师傅问我一个问题,是说他的孩子在分科时应选文科还是理科。我问他孩子几年级了,他说是初二!
2、 健康综合的心智结构
但是自从50年代初院系调整以来,我们的培养目标就是专门性的,换言之就是功能上有缺陷的;在专业设置上就是条分缕细的;课程设置上,是急功近利的。学工程的不懂经济、学理工的不懂历史、学文科的不懂自然科学基本知识和方法。除了学法律的外都可以不懂法律。作为工具来说,也许这种教育达到了目的,但是从人的全面发展来说,这难道不是对人的摧残?从社会的需要来说,这难道不是造成各种“有学问的无知”或者“有学历的无知”的渊源么?
——济世胸襟
1959年,英国作家斯诺曾经在剑桥大学作了一次轰动世界的演说,演说的主题是“两种文化”。他认为现代社会存在一种文化上的分裂,这就是在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之间存在着一个相互不理解的鸿沟,有时还存在着敌意和反感。在他看来,人文学者对于科学一无所知十分有害,他们常常对那些没有读过莎士比亚作品的科学家嗤之以鼻,认为那是没有文化的表现,却没有认识到自己不知道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含义,甚至不知道加速度的确切意思更是一种无知的表现。斯诺认为,一个人文学者不懂得热力学第二定律好比一个科学家没有读过莎士比亚作品,而一个人文学者不懂得加速度相当于一个科学家干脆没读过文学作品。斯诺认为,任何人都应该明白科学是人类智力的最高表现形式,对科学无知就是对现代社会的无知。而文化的分裂造成的一个恶果就是,今天既使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无法在同一水平上就任何重大的社会问题开展讨论。大多数知识分子都只了解一种文化,因而会使我们对现代社会作出错误的解释,对过去进行不适当的描述,对未来作出错误的估计。产生文化分裂的重要原因,是我们对专业化教育的过分推崇,他说:“所有这一切只有一条出路,自然,这就是重新考虑我们的教育。”
为什么给不同政党出谋划策的经济学们,往往会提出南辕北辙的政策建议?是他们所宗奉的经济学不同么?不是,是他们的立场不同,胸襟不同!经济学作为一种对于客观规律的描述,其本身是不讲“道德”的,但我们在建设一个城市的时候是不能回避道德选择的。一个城市在区域城市化中的责任是什么?对于区域内的农民是否承担着什么义务?对于进城打工的人们是不是应该报以最基本的关怀?对于低收入阶层应如何看待?对于城市中的低成本生活区应取什么样的政策?这都不是逻辑可以推出来的。相反,不同的立场则决定了推理的结果。
——全局眼光
隔行不隔山,隔层如隔山。城市设计人员的思维层次非常重要。上海海事大学教授宗蓓华提出,零库存是不合理的。零库存不等于JIT。她以此证明:局部优不等于系统优。
城市景观设计与城市规划城市设计一样,是着眼于城市的整体的。各个局部如行政、商业、居住、工业等等区域不应该做到极致、而水利、交通、环保、等等部门也不应把自己的工作标准定在满分。因此观设计师应有全局的眼光。
——政治智慧:城市规划与城市财政一样本质上是公共资源在各个利益集团间的分配,是政治;平衡各种利益集团需要艺术,需要妥协,需要对社会实际的丰富经验与把握。
——人文关怀:
著名红学家周汝昌认为:中国文化的精气神就是两个字“体贴”,这是中国文化的灵魂的灵魂。什么是“体贴”?“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文化的核心就是处理好自己和他人的关系。
作为红学家的周先生以贾宝玉为例,每当他见到一个人,不是说他对我有没有利,而是他遇到了什么难处、正在经受怎样的困苦,我怎样才能救他,如果救不了怎样才能帮助他减轻痛苦?这就是“仁”,是真正伟大的精神。[NextPage]
首都规划学会牵头,联合清华大学等6家单位组成的课题组,从环境行为学的角度,对西长安街街道沿线行人的行为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后发现,长安街还有不少不完善和不合理之处。
课题组指出,长安街有些人行过道间距过长,行人通行不便;沿街公交站点均无候车棚,不利于乘客骄阳下和阴雨天乘车;在长安街不准上、下出租车,不许旅游大客车行驶的规定,不便于游客观光;缺少饮料商亭;公厕数量少且标识不明显;无障碍设施不完善;绿化景观与行人的亲和力不强。因此,课题组建议,要设法增强街道的公众性和亲切感,增强街道的历史文化内涵(据《北京青年报》2003年1月9日报道)。
以环境行为学的方法评价城市空间是一个开创性的工作。明天的城市研究的主导学科应当是社会学,是研究人的需求、人的心理的学科。
——美学修养
纪成在《园冶》中提出最美好的空间是“会心处”。
人不仅具有生理的需求,作为中国文化的传人还会有文化上的需求。凯文•林奇讲城市“意象”,我相信他如果熟读中国的诗词一定会提出“城市意境”。
建筑大师贝聿铭:“古代哲学家老子说过,一个容器的精华在于空。一个城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容纳人和生活的容器。而城市的精华,正如容器一样也正在其空,也就在于它的公共场地……它的街道、广场、河流和公园。”
——自然伦理
“阅读大地,与大地谈恋爱,读懂她的血脉肌理,再将城市安放在她的胎座中”。要具有对自然的一种敬畏之心,一种自然伦理与自然祟拜。象俞孔坚那样视土地为神。在高等教育中重建风水教育。
其实,许多风水理论,是经过了几千年城市建设经验印证的,例如河流的眠弓(河流弧线的内侧)比起反弓(河流弧线的外侧)更有利于人类社群的聚居。这种宝贵的经验总结虽然不具备现代自然科学的公理化形式,但如同中国的哲学和中国的医学一样,是闪耀着中国智慧之光的。遗憾的是,风水理论并没有在中国的建筑教育中获得中医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或许是因为江湖上一些风水先生们在宣扬迷信,所以为了划清界限就不设这门课,可是江湖上卖假药的人也不少啊。
把风水理论拒斥于教育之外,就是把阵地让给江湖术士。
——经营意识
一片资源应当如何使用、花谁的钱为谁造什么样的景观,这是景观设计时隐含的问题。例如深圳华侨城,通过空间的整合使空共空间成为全体市民共享的资源。而在高档住宅前面营建水面,调动高收入阶层对景观敏感的心理帐户,使他们为美好的景观付费;又如香港半山,让极少数富豪以极低的建筑密度入住,既满足了他们至尊至贵的心理需求,又实际上让他们为全体市民“认养”了一片城市的绿肺。
四、 景观教育的机制创新
1、 从“教育”到“成长”
爱因斯坦曾说过这样的话,一个学生毕业之后将学校所教的都忘记,脑子里剩下的就是教育。他说一群向上的学生在一起哪怕没有老师,也会健康地成长。因此学校的作用就是为学生地成长创造最适宜的环境。
2、 培养人而不是人才
爱因斯坦对于学校应培养专家这种说法非常不以为然,在这次演讲中他特别谈了对专才教育的看法:“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照我的见解,在某种意义上,即使对技术学校来说,这也是正确的,尽管技术学校的学生将要从事的是一种完全确定的专门职业。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的学科的基础理论,并且学会了独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必定会找到他自己的道路,而且比起那种主要以获得具体知识为其培训内容的人来,他一定会更好地适应进步和变化。”
3、 学问而不是学答
杨振宁先生在谈到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的表现时说,中国人比较勤奋,这给了美国人和别的国家的留学生一个很深的印象。是不是有些欠缺的地方呢?我想是有的,中国留学生比起美国的学生或者别的国家的留学生,普遍讲起来有一个特点,就是兴趣比较窄,还有一个就是胆子比较小。
从教授知识到培养品位与能力。哈佛大学的案例教学,高度综合、张扬学生的个性、教师以丰富的经验点评学生的城市设计,在短短的时间里对于许多隐含的意识进行反思。
4、 大量的“临城实习”
城市的建设不象机械电子工程,没有唯一解或最优解,只有各种方面的协调。因此更象是一种艺术。如同一个医术高明的医生一定是掌握了众多的病例而具有丰富的经验一样,城市景观设计师也一定要通过大量的“临城实习”,学会从更多的方面考虑问题,并且了解各种城市景观设计的手法可能带来的后果,从而担起为城市治病、为后代造摇篮的伟大使命。
讲者为 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
城市经营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