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工科院校城市规划专业培养重点及方法
admin
2005-09-24
来源:景观中国网
在新形势下,我国的工科院校城市规划专业教育以“物质形态规划”为重点,在课程设置上继续突出工程设计型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并在理论课程的教学中强调案例分析和研究,加强学生在规划技术、口头表达和文本写作等方面能力的训练。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我国城市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新的规划思想、方法不断涌现。城市规划专业作为城市建设的龙头专业,在得到各级政府空前重视的同时,城市规划专业教育如何适应形势的发展亦值得思考。
1、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理论方法的转变
在五千多年的世界城市发展史中,城市规划建设发展有两次“分水岭”:一次是1764年的工业革命,它改变了过去几千年来以农村经济为主的城市建设模式,孕育并产生了近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方法;另一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随着战后经济迅速发展和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划学科从“物质形态规划”向“多元化、多学科”转变。概括起来,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理论方法在其发展过程中有以下几次重要的转变:
1.1从“物质形态规划”向多元化、多学科规划转变
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以1898年霍华德的《明天—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Tomorrow: a Peaceful Path towards Real Reform)(二版时更名为《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的发表为标志。当时城市规划的重点是土地利用规划和功能分区规划。一个新城的总规划师往往由一位著名的建筑师担任,并由其为城市未来的发展制定一个宏伟的蓝图。这个时期城市规划理论的代表是1932年国际建协公布的《雅典宪章》(Charter of Athens),又称“都市计划大纲”。按照这个思想进行的城市规划被称为“物质形态规划”(Physical Planning)。
随着二战后大规模城市建设步伐的逐渐放慢和政治决策的日趋民主化,发达国家城市规划逐渐向多元化、多学科规划发展。城市规划不再是政府官员或专家学者等少数人的决策,公众参与成为城市规划决策的必需。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以地理学派为主的区域城市规划理论逐渐占上风,社会学、经济学、统计学等在城市规划体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现代城市规划呈现出多学科的特点。在欧美发达国家,城市规划专业(Urban Planning)已很少涉及城市空间形态问题。传统的物质形态规划基本由城市设计学科替代。
1.2从“终极蓝图式”的“静态”规划思想向“动态、弹性”规划思想转变
英国于1947年公布的《城乡规划法》,确定了“远期规划二十年,近期规划五年”的规划目标。那个时期的规划一般是对未来二十年的发展规模做出假设,并以此为依据描绘一幅美好的远景蓝图。但二次大战后西方学者普遍认为这种远景规划对未来数十年社会经济的预测是不准确的,因为这种规划思想是静态的,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正是因为如此,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规划开始强调“动态”和“弹性”,即规划目标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变化而动态变化调整;规划控制指标体系也开始从刚性控制向弹性引导转变。
现在,西方发达国家已很少做20年的远期规划,而一般只对城市未来的发展做战略性规划(或概念性规划、框架规划);注重对城市生态环境资源、城市功能定位、发展空间模式、道路基础设施骨架等进行研究,并以此确定城市总体发展的大致方向;注重对近期的、局部范围的规划。
1.3从重视规划成果向重视规划过程转变
传统城市规划思想十分重视规划理论的严密性,注重规划成果的完整性和方法的“科学性”,却忽视了规划的时效性、可变性和可操作性。由于规划的编制、审批过程十分困难、漫长,规划往往滞后于城市建设。而规划一旦获得批准,又变得十分僵化、死板,这导致规划在实施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矛盾。
现在,西方发达国家重视对规划实施过程的研究,强调通过信息反馈机制、决策调控机制等方法对城市规划项目进行调整和过程控制,使对规划实施过程的“控制”成为了城市规划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1.4从运用传统规划手段向运用现代规划技术转变
造成城市规划滞后于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传统城市规划手段、技术的落后。城市是一个包含多目标、多因子的巨系统。城市规划要处理海量图形文件和大量统计数据,故城市规划决策必须运用系统论、控制论方法,以保证城市规划决策建立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传统手工处理信息和定性分析决策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而以计算机信息自动化处理为基础的技术手段则成为了现代城市规划管理的必然,如城市地理信息系统(GIS)、城市空间虚拟技术(VR)及各种规划专业应用软件等,大大提高了城市规划工作的速度、效率和准确度。现代规划技术的应用水平基本标志了城市规划的水平。
2、我国城市规划教育院校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规划日益受到重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100多所大学开办了城市规划专业。这些院校按学科背景基本可以分为以下3种类型。
2.1以工科建筑学专业为主建立城市规划专业的院校
这类院校以“文革”以前就创办建筑学专业的8所大学,如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华南工学院、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等为代表。这类院校都是在建筑学专业的基础上增设的城市规划专业,学制为五年。其中,清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不设本科,只招收研究生。
这类院校的特点是重视对学生工程设计能力的训练,因而各种类型的课程设计、实践学时占了总学时的1/3。设计课从大一开始,每周至少8个学时,贯穿大学五年的全过程(很多学校大一至大三的城市规划专业教学内容基本与建筑学同步,到大四才分开)。此外,这类大学建筑和城市工程类型的课程比较齐全,如建筑技术、设备课程,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规划方面的课程,以及建筑历史、城市历史、美学方面的课程等。在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融入大量的“形态创造”训练,对美学观念的培养在城市规划专业课程中仍然占据重要作用。这类院校培养的学生设计思维能力强,擅长城市空间形态的规划设计,不足之处是对社会经济等宏观城市问题分析训练少,对专门的规划技术掌握不够。
2.2以文科地理学专业为主建立城市规划专业的院校
这类院校以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学校为代表。这类院校都是在地理学科的基础上设置的城市规划专业,学制为四至五年。其特点是地理类、经济类、法规类课程较多,注重城乡区域规划理论研究,在规划技术方面重点培养学生在社会调查、数据整理、地理信息分析、预测技术和遥感技术等方面的能力。
这类院校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分析研究能力和文字组织能力,具有研究型人才特点,可以在城市经济发展方向、产业结构等宏观决策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但相对来说图面表达和工程设计能力较弱。
2.3以林业、农业风景园林专业为主建立城市规划专业的院校
这类院校以北京林业大学、中南林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学校为代表。其特点是以园林绿化景观规划设计的课程为主,同时兼顾建筑学的部分设计课程。
这类院校培养的学生主要从事风景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方面的工作,在城市环境建设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在宏观的城市规划和微观的建筑设计方面的训练比较欠缺。
此外,还有一批大学的城市规划专业不具备上述学科优势,它们主要结合原有学科的特点,如交通规划、土地规划、环境保护规划、测量学、房地产开发等开办城市规划专业。这类大学的学制一般为四年。
综上所述,将我国不同院校城市规划专业培养重点与国外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相对照,可以发现我国以建筑学和风景园林为基础设置城市规划专业的院校以形态规划设计为专业培养的重点,这适应了城市大规模建设阶段的人才需求,与二次大战以前国外城市发展特点相似;而以地理学科为基础设置城市规划专业的院校偏重的是软科学的研究,这与国外二战以后的城市规划发展相接近。
3、工科院校城市规划专业培养重点
为使我国城市规划专业教育接近并达到国际水平和适应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我国在借鉴发达国家的专业教育经验及注册规划师执业制度的基础上,于1995年提出了“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本科(五年制)教育培养方案”,并于2000年首次开始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因此,在新形势下,工科院校城市规划专业教育必须明确改革方向,保持优势、突出重点和特色。
3.1“物质形态规划”仍是城市规划的重点
尽管西方发达国家城市规划思想已从“物质形态规划”转变为多元化、系统化的理性决策规划,城市规划师也由过去的“设计师”的角色转变为“科学系统分析者”的角色,但“物质形态规划”在规划中的作用并没有被取代,特别在城市更新类型的“地方”规划层面上,仍继续从城市设计和美学价值角度来评价开发计划的优劣。我国目前进入了城市建设的活跃期,城市处于快速的变动发展之中,“物质形态规划”仍是城市规划的重点,在此基础上必须重视加强对城市开发项目的社会和经济影响的分析预测,使之与城市“物质形态规划”项目有机结合。
3.2突出工程设计型人才培养模式特色
“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本科(五年制)教育培养方案”参考了建筑学培养方案,对学生除了提出德、智、体等基本要求外,还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方面提出了训练要求。在课程设置方面,该方案通过对10门“核心课程”的规定,达到控制各类城市规划院校的基本规划教育内容的目的。2003年7月建设部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和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评估委员会对实施近四年的城市规划专业教育方案做了修改和完善,将原方案的10门核心课程减少到8门,以便留出更大的空间给各院校自主办学。这8门课程大部分是工科院校原已开设的,达到“培养方案”的要求并不困难。需要指出的是工科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应继续突出工程设计型人才培养模式特色。但由于城市规划专业涉及的工程门类繁多,学校课程内容和训练往往在深度和精度上达不到要求,导致学生虽然学了不少规划理论和方法,但在做具体规划项目时却感到很困难,还时常出现不会土方平衡计算、不会场地设计、不熟悉工程规范的情况,这也是建筑学专业学生的通病—忽视工程技术的训练。因此,工科院校结合自身地域特点和学科优势强化、突出工程设计特色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近几年在城市规划专业课程设计训练方面突出亚热带地区的规划设计的特点,引导学生在规划设计中重视对地方湿热气候环境的分析和研究,并通过充分利用环境分析软件,提出适应性的空间环境设计模式。
3.3加强对规划技术运用技能的训练
与其它工科专业不同,城市规划专业以城市、社会为研究对象。对于工科院校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来说,社会调查、数据统计和整理、分析和预测是必须掌握的技能,应注重加强这些方面的训练。例如,在广东某镇总体规划修编项目规划前期,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要求四年级组学生在现场调查过程中,进行百分之一随机抽样的市民问卷调查,工厂、村委会访谈调查,道路交通观测、车流量分类统计,工厂固体垃圾量统计、建筑质量评价等;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量化指标。这种做法避免了过去城市规划依靠主观判断和一般定性的方法,提高了规划的科学性。
加强城市规划专业学生对城市环境质量的观测和对各类数据的采集分析的能力也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发的Dest环境分析软件,可对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进行气流、风速、温度、建筑能耗等多方面的量化分析,为改进居住区规划布局提供可靠的数据。目前,建筑学院正在开展的高水平大学学科建设平台项目,已经建立了GIS系统实验室、城市健康住区设计定量研究实验室、大型公共建筑与城市设计虚拟现实研究平台,力求通过设备、专用软件的全面开发应用,提高城市规划设计研究的科学水平。笔者在指导学生参与大学校园规划的设计实习中,应用Arcview GIS软件,进行相关地形空间分析和GIS表格处理,并制作相关专题图,包括坡度分析、坡向分析、山体阴影分析、剖面线绘制等,为复杂地形的用地适宜性评价和规划空间结构的选择提供了最为基础且又十分重要的依据,提高了方案的科学性。
3.4理论课程强调案例分析和研究(Case Study)
城市社会经济的复杂性决定了城市开发项目的极少重复性。目前,城市规划理论学说仍不严密、不完整。因此,城市规划项目的案例分析和研究(Case Study)就显得十分重要。城市规划原理等理论课教学应该借鉴工商管理MBA课程的教学方法,通过大量案例分析说明城市现象和问题,总结规划设计经验。每门理论课都应建立案例分析库,对大量案例的分析研究将作为学生规划设计训练的一部分。在“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中,笔者尝试结合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完成课外实地调研报告—居住区规划实例比较分析,鼓励学生进行现场调查研究,并将调查研究的结果与文献资料相结合,使学生通过对居住区个案的对比分析(包括住宅区的区位、外部环境分析,住区道路交通组织分析,动态及静态交通设施分析,空间形态结构分析,公建布局、组团布局分析,环境景观分析、绿化系统分析,住宅建筑风格形式分析),发现、总结个案的优点和规律,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尝试寻找解决的途径,为下学期居住区规划课程设计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和累积实证经验。
3.5加强口头表达能力和文本写作能力的训练
根据多年教学经验,笔者感到工科院校城市规划专业学生的语言交流、文字表达能力需要特别加强。因为在实践中,规划项目的文字说明和方案介绍非常重要。规划方案概念的文字是否准确、简明;在对方案进行口头介绍时,语言表达是否清晰,语言是否具有感染力,往往决定了方案能否中标。在四年级总体规划课程设计教学中,笔者尝试采用角色替代的方法,由老师、学生分别模仿政府官员、规划技术人员、市民等不同角色,对规划设计方案进行分析、讨论,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辩能力。学生规划文本的编写、方案介绍的电子演示文件(Powerpoint)的制作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全面的训练,为学生的职业选择和今后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光宇,龙 彬.改革城市规划教育 适应新时代的要求[J].城市规划,2000,(5).
[2]赵红红.城市规划专业介绍[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5.
1、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理论方法的转变
在五千多年的世界城市发展史中,城市规划建设发展有两次“分水岭”:一次是1764年的工业革命,它改变了过去几千年来以农村经济为主的城市建设模式,孕育并产生了近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方法;另一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随着战后经济迅速发展和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划学科从“物质形态规划”向“多元化、多学科”转变。概括起来,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理论方法在其发展过程中有以下几次重要的转变:
1.1从“物质形态规划”向多元化、多学科规划转变
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以1898年霍华德的《明天—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Tomorrow: a Peaceful Path towards Real Reform)(二版时更名为《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的发表为标志。当时城市规划的重点是土地利用规划和功能分区规划。一个新城的总规划师往往由一位著名的建筑师担任,并由其为城市未来的发展制定一个宏伟的蓝图。这个时期城市规划理论的代表是1932年国际建协公布的《雅典宪章》(Charter of Athens),又称“都市计划大纲”。按照这个思想进行的城市规划被称为“物质形态规划”(Physical Planning)。
随着二战后大规模城市建设步伐的逐渐放慢和政治决策的日趋民主化,发达国家城市规划逐渐向多元化、多学科规划发展。城市规划不再是政府官员或专家学者等少数人的决策,公众参与成为城市规划决策的必需。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以地理学派为主的区域城市规划理论逐渐占上风,社会学、经济学、统计学等在城市规划体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现代城市规划呈现出多学科的特点。在欧美发达国家,城市规划专业(Urban Planning)已很少涉及城市空间形态问题。传统的物质形态规划基本由城市设计学科替代。
1.2从“终极蓝图式”的“静态”规划思想向“动态、弹性”规划思想转变
英国于1947年公布的《城乡规划法》,确定了“远期规划二十年,近期规划五年”的规划目标。那个时期的规划一般是对未来二十年的发展规模做出假设,并以此为依据描绘一幅美好的远景蓝图。但二次大战后西方学者普遍认为这种远景规划对未来数十年社会经济的预测是不准确的,因为这种规划思想是静态的,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正是因为如此,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规划开始强调“动态”和“弹性”,即规划目标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变化而动态变化调整;规划控制指标体系也开始从刚性控制向弹性引导转变。
现在,西方发达国家已很少做20年的远期规划,而一般只对城市未来的发展做战略性规划(或概念性规划、框架规划);注重对城市生态环境资源、城市功能定位、发展空间模式、道路基础设施骨架等进行研究,并以此确定城市总体发展的大致方向;注重对近期的、局部范围的规划。
1.3从重视规划成果向重视规划过程转变
传统城市规划思想十分重视规划理论的严密性,注重规划成果的完整性和方法的“科学性”,却忽视了规划的时效性、可变性和可操作性。由于规划的编制、审批过程十分困难、漫长,规划往往滞后于城市建设。而规划一旦获得批准,又变得十分僵化、死板,这导致规划在实施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矛盾。
现在,西方发达国家重视对规划实施过程的研究,强调通过信息反馈机制、决策调控机制等方法对城市规划项目进行调整和过程控制,使对规划实施过程的“控制”成为了城市规划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1.4从运用传统规划手段向运用现代规划技术转变
造成城市规划滞后于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传统城市规划手段、技术的落后。城市是一个包含多目标、多因子的巨系统。城市规划要处理海量图形文件和大量统计数据,故城市规划决策必须运用系统论、控制论方法,以保证城市规划决策建立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传统手工处理信息和定性分析决策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而以计算机信息自动化处理为基础的技术手段则成为了现代城市规划管理的必然,如城市地理信息系统(GIS)、城市空间虚拟技术(VR)及各种规划专业应用软件等,大大提高了城市规划工作的速度、效率和准确度。现代规划技术的应用水平基本标志了城市规划的水平。
2、我国城市规划教育院校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规划日益受到重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100多所大学开办了城市规划专业。这些院校按学科背景基本可以分为以下3种类型。
2.1以工科建筑学专业为主建立城市规划专业的院校
这类院校以“文革”以前就创办建筑学专业的8所大学,如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华南工学院、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等为代表。这类院校都是在建筑学专业的基础上增设的城市规划专业,学制为五年。其中,清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不设本科,只招收研究生。
这类院校的特点是重视对学生工程设计能力的训练,因而各种类型的课程设计、实践学时占了总学时的1/3。设计课从大一开始,每周至少8个学时,贯穿大学五年的全过程(很多学校大一至大三的城市规划专业教学内容基本与建筑学同步,到大四才分开)。此外,这类大学建筑和城市工程类型的课程比较齐全,如建筑技术、设备课程,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规划方面的课程,以及建筑历史、城市历史、美学方面的课程等。在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融入大量的“形态创造”训练,对美学观念的培养在城市规划专业课程中仍然占据重要作用。这类院校培养的学生设计思维能力强,擅长城市空间形态的规划设计,不足之处是对社会经济等宏观城市问题分析训练少,对专门的规划技术掌握不够。
2.2以文科地理学专业为主建立城市规划专业的院校
这类院校以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学校为代表。这类院校都是在地理学科的基础上设置的城市规划专业,学制为四至五年。其特点是地理类、经济类、法规类课程较多,注重城乡区域规划理论研究,在规划技术方面重点培养学生在社会调查、数据整理、地理信息分析、预测技术和遥感技术等方面的能力。
这类院校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分析研究能力和文字组织能力,具有研究型人才特点,可以在城市经济发展方向、产业结构等宏观决策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但相对来说图面表达和工程设计能力较弱。
2.3以林业、农业风景园林专业为主建立城市规划专业的院校
这类院校以北京林业大学、中南林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学校为代表。其特点是以园林绿化景观规划设计的课程为主,同时兼顾建筑学的部分设计课程。
这类院校培养的学生主要从事风景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方面的工作,在城市环境建设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在宏观的城市规划和微观的建筑设计方面的训练比较欠缺。
此外,还有一批大学的城市规划专业不具备上述学科优势,它们主要结合原有学科的特点,如交通规划、土地规划、环境保护规划、测量学、房地产开发等开办城市规划专业。这类大学的学制一般为四年。
综上所述,将我国不同院校城市规划专业培养重点与国外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相对照,可以发现我国以建筑学和风景园林为基础设置城市规划专业的院校以形态规划设计为专业培养的重点,这适应了城市大规模建设阶段的人才需求,与二次大战以前国外城市发展特点相似;而以地理学科为基础设置城市规划专业的院校偏重的是软科学的研究,这与国外二战以后的城市规划发展相接近。
3、工科院校城市规划专业培养重点
为使我国城市规划专业教育接近并达到国际水平和适应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我国在借鉴发达国家的专业教育经验及注册规划师执业制度的基础上,于1995年提出了“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本科(五年制)教育培养方案”,并于2000年首次开始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因此,在新形势下,工科院校城市规划专业教育必须明确改革方向,保持优势、突出重点和特色。
3.1“物质形态规划”仍是城市规划的重点
尽管西方发达国家城市规划思想已从“物质形态规划”转变为多元化、系统化的理性决策规划,城市规划师也由过去的“设计师”的角色转变为“科学系统分析者”的角色,但“物质形态规划”在规划中的作用并没有被取代,特别在城市更新类型的“地方”规划层面上,仍继续从城市设计和美学价值角度来评价开发计划的优劣。我国目前进入了城市建设的活跃期,城市处于快速的变动发展之中,“物质形态规划”仍是城市规划的重点,在此基础上必须重视加强对城市开发项目的社会和经济影响的分析预测,使之与城市“物质形态规划”项目有机结合。
3.2突出工程设计型人才培养模式特色
“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本科(五年制)教育培养方案”参考了建筑学培养方案,对学生除了提出德、智、体等基本要求外,还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方面提出了训练要求。在课程设置方面,该方案通过对10门“核心课程”的规定,达到控制各类城市规划院校的基本规划教育内容的目的。2003年7月建设部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和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评估委员会对实施近四年的城市规划专业教育方案做了修改和完善,将原方案的10门核心课程减少到8门,以便留出更大的空间给各院校自主办学。这8门课程大部分是工科院校原已开设的,达到“培养方案”的要求并不困难。需要指出的是工科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应继续突出工程设计型人才培养模式特色。但由于城市规划专业涉及的工程门类繁多,学校课程内容和训练往往在深度和精度上达不到要求,导致学生虽然学了不少规划理论和方法,但在做具体规划项目时却感到很困难,还时常出现不会土方平衡计算、不会场地设计、不熟悉工程规范的情况,这也是建筑学专业学生的通病—忽视工程技术的训练。因此,工科院校结合自身地域特点和学科优势强化、突出工程设计特色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近几年在城市规划专业课程设计训练方面突出亚热带地区的规划设计的特点,引导学生在规划设计中重视对地方湿热气候环境的分析和研究,并通过充分利用环境分析软件,提出适应性的空间环境设计模式。
3.3加强对规划技术运用技能的训练
与其它工科专业不同,城市规划专业以城市、社会为研究对象。对于工科院校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来说,社会调查、数据统计和整理、分析和预测是必须掌握的技能,应注重加强这些方面的训练。例如,在广东某镇总体规划修编项目规划前期,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要求四年级组学生在现场调查过程中,进行百分之一随机抽样的市民问卷调查,工厂、村委会访谈调查,道路交通观测、车流量分类统计,工厂固体垃圾量统计、建筑质量评价等;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量化指标。这种做法避免了过去城市规划依靠主观判断和一般定性的方法,提高了规划的科学性。
加强城市规划专业学生对城市环境质量的观测和对各类数据的采集分析的能力也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发的Dest环境分析软件,可对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进行气流、风速、温度、建筑能耗等多方面的量化分析,为改进居住区规划布局提供可靠的数据。目前,建筑学院正在开展的高水平大学学科建设平台项目,已经建立了GIS系统实验室、城市健康住区设计定量研究实验室、大型公共建筑与城市设计虚拟现实研究平台,力求通过设备、专用软件的全面开发应用,提高城市规划设计研究的科学水平。笔者在指导学生参与大学校园规划的设计实习中,应用Arcview GIS软件,进行相关地形空间分析和GIS表格处理,并制作相关专题图,包括坡度分析、坡向分析、山体阴影分析、剖面线绘制等,为复杂地形的用地适宜性评价和规划空间结构的选择提供了最为基础且又十分重要的依据,提高了方案的科学性。
3.4理论课程强调案例分析和研究(Case Study)
城市社会经济的复杂性决定了城市开发项目的极少重复性。目前,城市规划理论学说仍不严密、不完整。因此,城市规划项目的案例分析和研究(Case Study)就显得十分重要。城市规划原理等理论课教学应该借鉴工商管理MBA课程的教学方法,通过大量案例分析说明城市现象和问题,总结规划设计经验。每门理论课都应建立案例分析库,对大量案例的分析研究将作为学生规划设计训练的一部分。在“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中,笔者尝试结合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完成课外实地调研报告—居住区规划实例比较分析,鼓励学生进行现场调查研究,并将调查研究的结果与文献资料相结合,使学生通过对居住区个案的对比分析(包括住宅区的区位、外部环境分析,住区道路交通组织分析,动态及静态交通设施分析,空间形态结构分析,公建布局、组团布局分析,环境景观分析、绿化系统分析,住宅建筑风格形式分析),发现、总结个案的优点和规律,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尝试寻找解决的途径,为下学期居住区规划课程设计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和累积实证经验。
3.5加强口头表达能力和文本写作能力的训练
根据多年教学经验,笔者感到工科院校城市规划专业学生的语言交流、文字表达能力需要特别加强。因为在实践中,规划项目的文字说明和方案介绍非常重要。规划方案概念的文字是否准确、简明;在对方案进行口头介绍时,语言表达是否清晰,语言是否具有感染力,往往决定了方案能否中标。在四年级总体规划课程设计教学中,笔者尝试采用角色替代的方法,由老师、学生分别模仿政府官员、规划技术人员、市民等不同角色,对规划设计方案进行分析、讨论,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辩能力。学生规划文本的编写、方案介绍的电子演示文件(Powerpoint)的制作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全面的训练,为学生的职业选择和今后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光宇,龙 彬.改革城市规划教育 适应新时代的要求[J].城市规划,2000,(5).
[2]赵红红.城市规划专业介绍[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5.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