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陈为邦:五十年城市发展反思

admin 2004-10-02 来源:景观中国网
  陈为邦:建设部原总规划师、教授、高级工程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五十年城市发展反思   1949年,我们有136个市,现在有668个市。1978年有2000个建

  陈为邦:建设部原总规划师、教授、高级工程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五十年城市发展反思

  1949年,我们有136个市,现在有668个市。1978年有2000个建制镇
,现在有18800个。据不完全统计90年代以来,全国有2亿5千万平方米的违法建筑。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21世纪也是城市化的世纪。21世纪中叶我国要实现现代化,城市化是必然结果,也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据1998年统计,我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4%,约为3.7亿。实现现代化城市人口要占总人口的70%。我国人口峰值将为16亿。那时我们的城市人口将近12亿。这么多人口生活在城市中,其衣、食、住、行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难题。

  这样21世纪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为此,我采访了建设部总规划师陈为邦先生,看他如何规划我们的21世纪。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以稳为快

  目前,世界城市化平均水平不到50%,发达国家在70%以上,发展中国家平均在37%左右,我国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我国城市化水平已经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此,很多人都呼吁加快城市化水平。这种心情是好的,但是城市化水平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方面我们是有教训的。在五、六十年代我们也曾经大张旗鼓地搞过城市化。在1958年6月以前,全国各地招工要中央统一批准。后来放开了。1958年6月之后的3年中城市人口骤然增加了3124万人,城市化水平一下就上去了,当时达到19%。到了3年困难时期,吃饭成了问题,1962年5月中央又决定精简职工,一年内减少1887万人,加上家属减少了2600万人。这么多人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当时《人民日报》有一篇著名的文章,叫《我们也有一双手,不在城里吃闲饭》。认为在城里就是吃闲饭的。老百姓有顺口溜,叫“城市老爷,卫生部”,可见当时人们对城市的态度是有逆反心理的。

  我们现在搞城市化要吸取过去的教训,目前我们的城市化水平已达到30%左右,根据国际一般的经验,达到30%之后,城市化会进入加速期,城市人口将急剧增长,达到70%后又放缓。目前我国正处在这个临界点上,即将加速。我们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50%,这意味着每年增长一个百分点,每年将有1300万人口成为城市人口,这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水平。在这样一个急剧增长的加速期,我认为最好平缓一点,每年增长达到0.8%就非常不得了。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改革开放初期有一个外国领导人说了一句话,我印象非常深刻。“中国是一艘非常大的船,在航行当中要稳,就是快。在转弯的时候要非常小心。”中国这艘船太大了,有12亿人口在这艘船上,要城市化就会有五、六亿人口从农村走向城镇,特别在我们这个变革的时代,正是这条大船转弯的时候,这么多人从船的这边走向那边,如果来得太急不翻船才怪呢!

  在短短的几十年里,使我国的城市人口增加五、六亿,这将是21世纪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事件之一。我们要让这个大船平稳地行进,城市人口从现在的30%达到50%、60%,不造成社会的大动荡,了不起!现在每年的民工潮政府这么重视,就是求一个稳定。

  另外,我们的城市化不能像西方国家那样集中在几个特大城市,比如:墨西哥,墨西哥城的人口是全国人口的一半,这在我国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要发展小城镇,叫“小城镇,大战略”,用小城镇容纳农业剩余劳动力。我们的大、中、小城市要协调发展。中央现在提出开发西部,那么西部的发展要依托城市,要以城市为中心。

  中国城市建设成绩蜚然举世瞩目

  城市化过程表现为城市规模的发展和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人口比例只是一方面,同时还要看城市本身的现代化水平。这需要有一个指标体系。

  目前我国的城市现代化建设很快。建国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在这个期间我们建立起了自己的城市规划体系,并把城市规划纳入到法制化轨道。

  1949年,我们有136个市,现在有668个市。1978年有2000个建制镇,现在有18800个。值得提出的是深圳,人称“一夜城”呀!在短短的10年里从一个小渔村变成了一个大城市。1979年深圳只有两万人,3平方公里;1999年达到400万人,320平方公里。深圳的城市总体规划在世界第20届建筑师大会上获奖。还有一批城市得到了联合国人居奖,像大连、珠海、厦门等。

  90年代后期,我国每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是2万亿,有一半在城市建设上。也就是说我国每年有1万亿的资金用在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上来了。在近20年内我们建造了47亿平方米的城市住宅。在90年代后期,每年有3亿平方米的住宅竣工。1998年达到4.7亿平方米。我们建成了几千个住宅小区。有些住宅小区的规划是非常成功的,甚至成了城市对外的窗口。比方说北京的恩济里、上海的三林苑小区是我国参加伊斯坦布尔人居——Ⅱ大会的示范小区。最近反映不错的是浙江湖州市的白渔潭小区,环境是很优美的。很多小区还没有建成,就卖完了。北京正在兴建的回龙观的龙宛小区也是很不错的。

  最关键的是我们群众的规划意识,对住宅的环境意识都增强了。“为了阳光、百姓告状”的事时有发生。人们越来越注意保护自己的居住环境。兰州的规划局长就成了被告。他先批准建一栋住宅,然后离住宅不到10米的地方又批了一栋综合楼,综合楼起了两层居民不干了,说是遮挡了阳光,联名告状。这是一种进步。

  城市建设问题很多亟待解

  在我们的城市建设中,由于体制的原因出现了很多混乱的情况。首先是违法建筑,违法用地数量很多,屡禁不止。简直可以称得上“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了。据不完全统计,90年代以来,全国有2亿5千万平方米的违法建筑。北京市有730万平方米,在国庆50年大庆时加强了治理力度,拆除了430万平方米,广州拆了230万平方米,上海拆了100多万平方米。贵阳有一个违法建筑盖到城市主干道上面了,后来坚决拆除了,损失2000多万元人民币,真让人心疼呀!西部贵州有多少贫困人口呀!把2000万元的房子拆了,你说老百姓骂不骂呀?可是不拆不行呀!不拆整个城市建设布局就乱了。

  现在最难治理的是城乡结合部,我们称之为市区边缘部。这些地区有大批农民盖的违法建筑,这些房子租给外地来打工的,出现了许多社会问题,藏污纳垢,成了犯罪分子藏身的地方。打架斗殴的、吸毒的、卖淫的,乱七八糟什么都有,我们称之为“市区边缘溃疡”。有些基层组织和企业之间有利益关系,去治理的时候交点罚款就算过去了,违法建筑就算合法了。利益趋动使一些基层政权组织不舍得下大力度管理。对于这个问题听说北京已把一些街道社区办工业和政府脱钩了。

  还有就是开发区的问题比较严重。开发区布局松散,用地浪费。全国有4千多个开发区,有一半以上都是随意搞的,有的镇上也在搞什么开发区。

  大城市的中心区建筑密度过高也是一个问题。东方广场作为国庆的成就向世人展示,猛一看是挺气派的,但是从规划的角度讲,这是一个不理想的成就。盖得太高太大,它的容积率是8,它超过我们的规划标准2.7倍。现在比原来的还好一点,原来设计得更高、更大,一直从麦当劳到菜市场。我们规划界不断反映,后来是一个妥协的产物,成了一个集装箱,从西往东高一点,高一点,又高一点。这哪里是东方广场,这是东方大楼。

  还有就是交通不畅。特别是北京,汽车塞车的时候,排放氮氧化物最多,所以叫“交通不畅,环境够呛。”

  在北京人们批评最多的就是北京火车站那一片。妇女活动中心、交通部、海关大厦。什么原因呢?交通部、妇联、海关各有各的要求;建筑师要实现自我的价值;地产商要尽可能多地赚钱,这些要求交织在一起。这些建筑单独建立一个地方都不错,但盖在一起就要考虑相互关系。形象图出来后别的楼都是虚拟的,以自我为中心,其他楼都是配角。好啦,几个主角都站出来后就显得极不协调。这里面有长官意志,高科技领导不敢随便发表意见,建筑这种东西哪个领导都敢说话,就是用红的,就是用白的,你敢不听?搞东方广场时,当时的市长陈某人就一拍桌子说,就这样干,不赞成你回家。把我们北京市一个老总心脏病都气出来了,后来死了。因为城市规划没有绝对错和对的问题,只有好与不好的问题,而好与不好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好不好只有让大家评价,而大家看到效果后都建成了,可是建成后不好也没办法了,你不能去扒了它。现在我们的市长管得细,连垃圾箱的颜色也管。

  另外,我们的小城镇建设比较混乱。发达地区农民有了钱就盖房子,房子盖成什么样呢,有一句顺口溜叫:“室内大洋全,室外脏乱差,室内绣花鞋,室外穿雨鞋,新人进不去,死人出不来。”怎么回事呢!就是结婚时接新娘车开不进去,死了人连尸体也拉不出来。没规划、没路。在湖北有一个小城镇走了另一个极端,修了一条宽70米的大道,号称“楚天第一大道”。

  区域建设也很够呛,长江下游300多公里的地带有100多个码头,江阴以下每公里就有一个码头。这都是浪费。有些地方没有水就靠路吃路,沿高速公路两边搞建设,还美其名曰“工业走廊”、“路边经济”。这也许只对那个具体企业有好处,但实际上是降低了交通效率,也不安全。把城市建设拉成条型,各种基础设施都无法跟上,同时也是一种浪费。

  我们的家园是花园

  如何建设好我们未来的家园,从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方面来讲有几个方面。首先要讲整体美,一个城市的设计是群体形象设计,一个街区,一条路,一个地段都要讲究一种整体美;然后是协调美,北京火车站那一片就属于不协调,所以难看;还有一种真实美,商业可以搞包装,城市不能搞单纯的外部包装,没有功能只是为了好看,这种设计非失败不可,所以要体现一个真实。

  最重要的是自然美,要尊重自然,有山有水,自然是美的,这是人的天性。北京花这么多钱治理水系就是为了使城市有水的滋润。

  还有就是道路,道路是城市规划的骨架。道路合理布局,交通才方便,人们的生存才方便。

  另外,要有广场。现在我们的广场建设有点热,有些求大。山东有个小城镇,搞了一个广场和天安门差不多,连灯都是用的天安门广场上的那种华灯,显得不伦不类。广场要有绿化,否则人留不住。绿化不等于草坪,绿化是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结合的体系,在城市规划中叫点、线、面的体系。

  点就是公园,线就是街道绿化,面是指整个城市。花园在城市中,城市在花园中。要搞草坪,但不能只有草坪。草坪很重要,但是草坪只是绿化的一种。

  雕塑是城市的一道风景,在这方面有不少成功的例子。比方深圳的“拓荒牛”,珠海的“珠海渔女”。但是也有一部分是失败的作品,成了雕塑垃圾。北方某城市搞了一个什么“明珠”。用4根不锈钢的柱子把一个不锈钢的球托起来。四周是政府、党委、人大、政协的办公所在地。由于这个城市经济搞得一团糟,老百姓就编着顺口溜骂,叫“四大班子顶个球”。在整个城市经济、文化没有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搞雕塑适得其反,雕塑是纯艺术化的东西,没有实际的用处,要搞就要是精品,拿出来就能站得住,否则只能遭老百姓骂。要画龙点睛,不能搞雕塑一条街、雕塑公园。我们要建设好我们的家园,搞城市的现代化就要和国际接轨。不能简单地把现代化看成是“高楼大厦,玻璃幕墙,立体交叉,汽车排成队”。要建立指标体系,从各个方面来考核。最终,我相信我们未来的家园一定会像我们小时候唱的儿歌那样——我们的家园像花园。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