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区域发展呈十大趋势 大城市圈将是主导
admin
2004-04-05
来源:景观中国网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如何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进一步认清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如何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进一步认清我国当前和今后区域发展出现的种种趋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专家研究后认为——
一、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可望减缓地区差距扩大的速度
目前的地区差距低于改革开放初期的水平。进入21世纪以来,反映人均GDP地区差距的基尼系数基本保持在0.337左右。区域总体差距主要是由城乡差距和乡乡差距构成的。据测算,城乡之间的差距和乡乡之间的差距占区域总体差距的份额都各在40%以上。应当承认,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导致地区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如要素条件、产业基础、区位和人文环境等将继续存在,但抑制差距进一步扩大趋势的有利因素也正在形成:一是随着国家对地区差距扩大严重程度的日益关注,从发展战略和政策设计方面正在并将进一步出现有利于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环境条件;二是中西部地区具有后发优势,可以在体制改革、机制设计、政策制定、模式选择、先进技术的使用等方面少走弯路,实现跨越式发展;三是东部地区将更加需要和中西部地区之间的衔接与融合,特别是东部对能源等基础原材料、土地和劳动力资源等需求的扩大、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部分产业的转移,都将为中西部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尤其是随着新的发展观和“五个统筹”要求的落实,随着国家整体实力的提高和中央对于欠发达地区支持力度的加大,不同地区居民享受的福利水平的差距有可能缩小。
二、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进一步扩大
1980—2002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由19.4%提高到39.1%,提高近20个百分点。但总体上看,与世界上人均GDP水平相当的国家相比,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明显偏低。随着中央关于加快城市化进程重大战略决策的进一步实施,我国城镇体系将进一步扩大,城市规模将不断扩大。据估计,2020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0%左右。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资源向城市的快速集中,城市经济总量所占的比重将日益提高,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大城市、特大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将明显增强。城市化将进一步促进产业的聚集,促进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因而将成为下一阶段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三、大城市圈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从世界各大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发展历程来看,基本上都走过了从农村到城市,再从分散的中小城市到大的中心城市集中的过程。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快速城市化阶段,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城市间基础设施的完善,运输工具的便利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城市间经济联系的加强,大城市圈将因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而逐步形成。
在未来大城市圈形成过程中,城市之间的关系将从以中心城市辐射和带动周边城市为主体的形态,向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城市间形成功能和产业分工互补、共生共赢的形态转变,沿海发达地区的大城市圈将更具有城市群的形态。大城市圈的形成和城市圈之间的分工、合作和竞争,将主导区域甚至全国经济的发展格局。大城市圈对经济社会的作用将进一步加强,并将成为最具活力和实力最强的经济体系。
我国未来可望发展成为大城市圈的有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唐地区的大城市圈、胶东半岛和沈(阳)大(连)大城市圈等。这些大城市圈将成为我国技术和制度创新的中心,以及先进制造业的基地。它们的形成将有力促进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并对亚太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四、大企业在跨区域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按照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部署,和履行入世承诺的要求,政府将进一步减少对国有企业施加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同时,中央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方面的努力和推进全国统一市场体系建设方面力度的加大,使得地方保护将进一步受到限制,企业跨区域交流的障碍将进一步消除。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我国将在新的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的基础上,形成许多跨地区乃至跨国的企业集团。这些集团将通过跨地区组织生产和经营活动,成为推动地区间资源重新配置和分工与协作的重要主体。
五、网络型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将使地区间联系更为便利
我国地域辽阔,资源禀赋的空间分布差异较大。但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将与经济增长实现同步发展,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将适度超前,网状的、高度系统化、一体化的基础设施将逐步形成,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所形成的“瓶颈”将基本消除;全国各大区域之间的联系将更为完善和便利,地区之间经济交流的成本将进一步降低。这将进一步促进生产要素的跨区域流动和生产力布局的调整,有力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地区间协调发展。
六、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将逐步形成
发达国家在继续加速向我国转移制造业的同时,服务业的转移速度也将进一步加快。我国沿海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接纳国际产业转移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同时,沿海地区的产业将向内地和中西部地区转移,中心城市的产业将向城市周边地区和中小城镇转移。长期来看,跨地区的产业转移将不断加快。在生产要素和部分产业由东向西、由中心城市向周边地区转移扩散的同时,也将进一步由中西部地区向沿海地区转移,中心城市的积聚效应也将进一步加强。由于东部向中西部产业转移近期将主要集中在原材料加工、农副产品加工和部分高耗能产业上,中西部地区的环境压力将逐步增大。
七、跨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将进一步加强
今后10年到20年,全国由南到北有望形成由珠江经济带、长江经济带、陇海——兰新经济带、京津——呼包银经济带和大东北经济区构成的“四带一区”的经济协作基本格局。四条连接东西部的经济增长轴线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和振兴将构成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新格局。同时,珠江三角洲、泛珠江三角地区、长江三角洲、泛长江三角地区和京津唐等地区的一体化进程和合作也将进一步加速。区域合作的发展将对国土空间开发规划以及跨行政区划的各类综合的和专项的规划提出强烈要求。
八、国内统一市场建设与地方保护主义并存
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和各种整顿市场秩序工作的开展,地方保护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削弱。但据我们调查,目前地方保护主义仍然相当严重地存在着。其中,程度最为严重的手段是:(1)当地政府要求企业招工优先录用拥有本地户口的求职者;(2)对外地职员子女在当地就学收取较高的费用;(3)设置较高的外地职员落户当地的门槛;(4)不向外地职员提供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5)在进行建筑工程招投标时,照顾本地企业;(6)在进行政府采购时,优先考虑本地企业;(7)打击本地生产的假货不够严厉;(8)限制技术人员特别是重要的技术人员流动,如扣押调动人员的档案、户口等。另外,由于立法、仲裁和执法方面的原因,企业合法权益在外地通常受到各种各样的侵害,企业竞争缺乏公平的法律环境。
九、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将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随着东部地区的快速发展,东部对中西部地区的带动作用将进一步加大,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政策环境和外部环境将日益改善,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有望加快。但由于中西部地区基础条件在短期内还难以从根本上改观,其自然资源优势难以迅速启动,制约因素(包括客观环境、体制、市场、配套产业等)短期难以弱化,再加上我国低端劳动力市场的供给能力将长期过剩,落后地区劳动力素质和技能难以迅速提高,使得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依然面临严峻挑战。
与中西部地区不同,东北老工业基地自然条件较好,生态容量较大,工业基础雄厚,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科技文化和教育力量突出,发展潜力较大,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东北地区的发展可能产生投入少、见效快的效果。因此,东北老工业基地有可能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极。
十、跨国和跨区域经济合作将日益加强
由于全球生产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如纺织品、消费类电子产品)和一些资本密集型生产的相对过剩,贸易保护主义也有抬头之势。为更多地获得国际区域分工的益处和克服贸易保护主义的消极影响,各种形式的国际区域合作不断发展和加强。重视并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正在成为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跨区域的多边和双边经济合作将被置于更加优先的位置。
目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已经迈出实质性步伐,中日韩三国经济合作和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东北亚经济合作也在积极探索和酝酿;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已经设立,各成员国之间的合作已经制度化,和中亚各国在政治、经贸、科技、能源、交通等领域的合作正在有效开展;中国和南亚的经济合作也开始活跃。因此,中国对外开放正在迈向一个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崭新阶段。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