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保兴:“互联网+”如何治愈中国城市病?
admin
2015-12-25
来源:景观中国网
新型城镇化是主要动力,农业现代化是基础,信息化是协调创新,绿色化是整个文明的转型方向,这是我们社会发展的背景。
在2015中国“互联网+”开放合作大会暨第三届中国智慧城市高峰论坛上,国务院参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仇保兴发表了主旨报告。本文根据报告内容整理。
我想跟大家共同探讨的,是智慧城市建设的背景、内容和途径。刚刚过去的全国工作会议和去年、今年召开的中央各个会议上,都强调要走集约、智慧、绿色的新兴道路,这些道路都必须通过“互联网+”和传统的经济思维结合在一起。传统的经济思维相当于西医疗法,“互联网+”相当于中医疗法,中西结合应该是中国智慧城市的建设方针。
新型城镇化是主要动力,农业现代化是基础,信息化是协调创新,绿色化是整个文明的转型方向,这是我们社会发展的背景。
现在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城市病非常严重,主要是交通拥堵、能源紧张、空气污染、水体污染、资源短缺等。这些问题怎么通过智慧城市解决呢?
要创新城市发展的模式,就要从城市的发展转向城乡互补性的发展,从高能耗的建设主题转向低能耗的绿色健康,从大城市盲目的扩张转向大中小城市的协同发展,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从先污染后治理转向保护环境、顺应自然、爱护自然。
从手段上来讲,应该通过智能方式,在整个管理方式上应用信息化的成果。数字成果的平台是我们现代化城市管理的基础性的数据共享,数字管理是实现城市管制效能提高的基础。把网络化、精细化管理升级到城市运营中来,可实现城市的节能减排,可以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首先,要通过智慧城市建设促进节能减排。节能减排有很多问题必须要用新的机制来解决。比如说绿色建设,按上一个芯片能够感知,使绿色建筑的节能节水和能源的利用,都能够充分的检测出来。通过互联网对每个建筑的节能减排进行统计,对建筑的使用者、建造者、设计者都可以进行节能减排的指导。再比如说用智慧的手段,把城市的排水、污水处理,防洪以及水的循环利用都能够展示出来。我们做过一个统计,如果家里的电视机跳出一个数据来,说你们家的用水量处在这个城市人均耗水量的顶端,请你节水,把节水节能做成可视化,就能达到节约15%的水和能源,是最高效的节水和节能方式。
第二,智慧城市要促进城市生态的建设。比如说海绵城市用了一些智慧手段,从水量的改制、经报到管网的管制,使更多的水转化成地下水,把地表水和地下水沟通起来,这样城市就像海绵那样多储存水。然后,每一个屋顶都装上太阳能,可以产生两个三峡电站的发电量。通过非常简单的智能电网,使更多的人可以享受住宅不仅用电,还可以发电。
再比如说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推进绿色建设。现在有很多文章都在分析空气污染物是怎么来的,我要说的是,每个季度、每个月、每天空气的污染物的来源有可能都是不一样的。这些要用多种措施去应对。比方说到医院里去,每天那么多的病人生的病都不一样,不能让他们吃一种药。
智慧城市门类众多,假货不少。我们应该有这么三种绿色建设类型。
首先,通过智慧城市建设,使城市管制的现代化和管制的绩效大大提高
第二,智慧城市必须实现节能减排,使节能减排的旧设施可以极大的发挥效益。
第三,智慧城市能够治理城市病,使老百姓的生活更加舒适,更加健康。
如果不是着眼于这三个方面的智慧城市,都可以说这是一个假智慧,空智慧。
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对城市的未来进行规划,进行顶层设计,才能帮助地方政府看准城市病,治理城市病,预防城市病。现在,很多智慧城市的设计专家,都不懂给城市看病,相当于你生病了想跑到医院里去,结果跑到兽医站去了,怎么能够看病呢?还有,很多设备供应商来帮助建设智慧城市,实际上他也不懂,相当于你本来去看病,结果跑到医药公司去了,他卖了一大堆药给你。这样的思维形式可以说浪费了我们很多钱,而且糟蹋了智慧城市的名义。
所以,无论旧城的建设还是智慧城市的建设,都应该围绕问题导向,都应该围绕能够诊断城市的主要矛盾在什么地方,最后能够治病和预防城市病。
我想跟大家共同探讨的,是智慧城市建设的背景、内容和途径。刚刚过去的全国工作会议和去年、今年召开的中央各个会议上,都强调要走集约、智慧、绿色的新兴道路,这些道路都必须通过“互联网+”和传统的经济思维结合在一起。传统的经济思维相当于西医疗法,“互联网+”相当于中医疗法,中西结合应该是中国智慧城市的建设方针。
新型城镇化是主要动力,农业现代化是基础,信息化是协调创新,绿色化是整个文明的转型方向,这是我们社会发展的背景。
现在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城市病非常严重,主要是交通拥堵、能源紧张、空气污染、水体污染、资源短缺等。这些问题怎么通过智慧城市解决呢?
要创新城市发展的模式,就要从城市的发展转向城乡互补性的发展,从高能耗的建设主题转向低能耗的绿色健康,从大城市盲目的扩张转向大中小城市的协同发展,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从先污染后治理转向保护环境、顺应自然、爱护自然。
从手段上来讲,应该通过智能方式,在整个管理方式上应用信息化的成果。数字成果的平台是我们现代化城市管理的基础性的数据共享,数字管理是实现城市管制效能提高的基础。把网络化、精细化管理升级到城市运营中来,可实现城市的节能减排,可以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首先,要通过智慧城市建设促进节能减排。节能减排有很多问题必须要用新的机制来解决。比如说绿色建设,按上一个芯片能够感知,使绿色建筑的节能节水和能源的利用,都能够充分的检测出来。通过互联网对每个建筑的节能减排进行统计,对建筑的使用者、建造者、设计者都可以进行节能减排的指导。再比如说用智慧的手段,把城市的排水、污水处理,防洪以及水的循环利用都能够展示出来。我们做过一个统计,如果家里的电视机跳出一个数据来,说你们家的用水量处在这个城市人均耗水量的顶端,请你节水,把节水节能做成可视化,就能达到节约15%的水和能源,是最高效的节水和节能方式。
第二,智慧城市要促进城市生态的建设。比如说海绵城市用了一些智慧手段,从水量的改制、经报到管网的管制,使更多的水转化成地下水,把地表水和地下水沟通起来,这样城市就像海绵那样多储存水。然后,每一个屋顶都装上太阳能,可以产生两个三峡电站的发电量。通过非常简单的智能电网,使更多的人可以享受住宅不仅用电,还可以发电。
再比如说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推进绿色建设。现在有很多文章都在分析空气污染物是怎么来的,我要说的是,每个季度、每个月、每天空气的污染物的来源有可能都是不一样的。这些要用多种措施去应对。比方说到医院里去,每天那么多的病人生的病都不一样,不能让他们吃一种药。
智慧城市门类众多,假货不少。我们应该有这么三种绿色建设类型。
首先,通过智慧城市建设,使城市管制的现代化和管制的绩效大大提高
第二,智慧城市必须实现节能减排,使节能减排的旧设施可以极大的发挥效益。
第三,智慧城市能够治理城市病,使老百姓的生活更加舒适,更加健康。
如果不是着眼于这三个方面的智慧城市,都可以说这是一个假智慧,空智慧。
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对城市的未来进行规划,进行顶层设计,才能帮助地方政府看准城市病,治理城市病,预防城市病。现在,很多智慧城市的设计专家,都不懂给城市看病,相当于你生病了想跑到医院里去,结果跑到兽医站去了,怎么能够看病呢?还有,很多设备供应商来帮助建设智慧城市,实际上他也不懂,相当于你本来去看病,结果跑到医药公司去了,他卖了一大堆药给你。这样的思维形式可以说浪费了我们很多钱,而且糟蹋了智慧城市的名义。
所以,无论旧城的建设还是智慧城市的建设,都应该围绕问题导向,都应该围绕能够诊断城市的主要矛盾在什么地方,最后能够治病和预防城市病。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