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晓飞:建筑师理应活在城市的风骨里
admin
2015-07-29
来源:景观中国网
7月19日,国内知名建筑师、北京NEXT建筑事务所合伙人蒋晓飞参与了由构筑空间文化传媒主办的以“【景】与【城】——探求设计与城市生活的空间联系”为主题的沙龙对话,他从三个理念出发,详细阐述了他关于城市,建筑和生活体验的深刻见解,他对建筑创作独到理念的坚持令人动容。
7月19日,国内知名建筑师、北京NEXT建筑事务所合伙人蒋晓飞参与了由构筑空间文化传媒主办的以“【景】与【城】——探求设计与城市生活的空间联系”为主题的沙龙对话,他从三个理念出发,详细阐述了他关于城市,建筑和生活体验的深刻见解,他对建筑创作独到理念的坚持令人动容。从他口中听到的不是求新求异的高谈阔论,而是像他的建筑一样,从容不迫,充满力量和智慧的声音。
关于蒋晓飞
毕业与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并在清华大学取得硕士学位,于新世纪初在北京建立自己的建筑事务所,事务所业务涵盖商业,酒店,办公,会展及住宅等项目类型,在中国各地有众多设计作品建设实施,在进行建筑实践的同时还致力于关于建筑设计的国际交流及建筑理论出版物的发行
城市·生活·愿景
我曾经走过许多城市,最终选择落脚在北京是因为这个城市满足了我对城市生活的所有渴望,尽管它依然有很多不足,但在我看来,它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更多的是给作为建筑师的我们提供了更多能在规则的状态下尝试一些新鲜思路的可能性。很显然,既混乱又整洁是城市所普遍的两个很复杂的矛盾点,如何在这种差异中用心去寻找契合点的专注将是我们建筑师在未来的重中之重。
作为上大学时才进入城市的人来说,我一直以来都很向往大城市的生活,原因在于人栖身在这个庞大的空间里,会发现城市对自己来说其实是一个既熟悉又相对陌生的地方,不想被打扰时你可以瞬间湮没在人群中,但同时,你又可以随时通过一个电话,微信跟你熟悉的人见面。看似很孤单但其实一直在一个团体里生活,这种感觉会很容易让人有一种别样的归属感
我们在设计中寻找着别人和自己的影子,我们在寻找中把感性、情感、文化、艺术进行升华和组合,成为建筑,成为我们自己与世界的纽带。
相对于北方跟南方我比较倾向于认可北方的城市,北方城市具备一年四季应有的变换,而这一点在南方城市是没有的,即便是在海南这样四季如春的城市,虽然很漂亮,但会让人有缺失。那种冬去春来的触觉就像一个人早上睡醒忽然发现窗外天光大亮,会带着一种很强烈的释然,这种季节性给人带来的调节之感是南方城市所无法比拟的。
建筑师应具备对生活的一种特殊想象力
很多时候我们设计师都不是在做一栋房子,更不是试图去打造一个足以让自己成为永恒的作品,而是规划一种生活方式。而这一点也是设计的本源所在,即体验人对设计和生活之间的关联性。
作为建筑师来说,生活中的阅历和自然而然的领悟是必须的,如果在这方面有不足将很容易导致建筑师更多的去关注设计本身而对设计背后的理念,文化等视而不见。
所以,有时候如果你忽然发现在设计过程中开始出现很多局限性,那很大一部分可能性跟你的技巧性无关而主要取决于你在生活上的局限性。
但相对来说,建筑师永远不是这个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因此不可能体验所有的生活,所以应当对生活具备一种特殊的想象力但同时又不能被生活所束缚,在过往生活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去猜测未来房子成型后的状态和房间使用者的内心。
对于我们NEXT来讲,经常性的会去尝试一些颠覆性的思维和突破式的判断,从而试图给我们的作品带来一种全新的触动。
建筑师应当抽离技巧性的东西去,体现他对于人和城市在空间体验上的特别性
近几年,我们相继在长沙完成了十几个桥的设计,当时我看到今天的主题就在想,城市空间的几个要素,作为建筑或者建筑的衍生物,毫无疑问,建筑师最重要的一环,然而,作为建筑外部衍生的空间来说,桥梁同样是至关重要的载体,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将关系到两地的交流,甚至于掌握着经济和发展的命脉,因此,桥梁设计同样是我们一直以来所关注的焦点之一。
我们的设计师一直希望可以打造出一种城市所专有的空间体验,而这一次我们在长沙将这一理念化为现实。我们在长沙做的桥叫中国结桥,是以红色中国结为形态的桥梁,这个大桥有两个意义,首先它被称为‘中国结大桥’,但从西方的角度,它可以被称为‘莫比乌斯环’
整座桥是以莫比乌斯带和中国结造型为设计原型,大桥长150米、高24米。设计造型新颖独特,桥身连绵起伏,行人可在不同高度选取路线过桥。
我们试图以此为契机去寻找国际理念与中国国情相融合的一个中心点,并希望打造一个全新的同时又符合长沙特质的空间体验标志,所以我们最终把空间体验的概念抽象为一种意境之感。
长沙是一个温婉秀美的城市,我们的设计团队充分的尊重这一地域的特质,尝试去理解中国的境界与诗意的精髓所在,之后去抽离掉所有趋于表面的技巧性运用而去更多体现他对人和城市在空间体验上的特别性。
所以,我们以颠覆性的思维摒弃了传统桥梁所有组成部分,使整个建筑与地域结构融为一体,最终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并被国CNN评选为十大“世界最性感建筑”之一。
现在,这些桥已经陆续建成,成为了长沙最具特色的城市景观带,包括周边的雕塑所有都是由我们独立完成,我们只希望在未来可以带给每一个经过这座桥的人以特别的空间感受。
同时我们在今年将以此为契机出一本有关于桥梁与城市之间关系的书籍,现在整个文稿已经完成预计年底将出版与大家见面。
总结
对于城市,理性的建筑师们回答:城市是物质空间,建筑和城市的物质实体环境;
抽象的哲学家们说:城市是时间和空间的化合物,承载着过去,现在和未来;
敏锐的经济学家们回答:城市是一个“市场”运作的模型;
思辨的社会学家们回答:城市是人的集合,凝聚了文明和社会的灵魂。
而在蒋晓飞看来,城市是一个无法被定义的空间,承载了人们对于生活和梦想的所有渴望。
说起设计师,算是少数普遍被大众所认可的自带光环的职业。
通常他们的作品体量巨大和复杂程度因空间而异,当大楼拔地而起,蓝天白云的倒影伴着反光穿透建筑里外的时候,成就感这种东西就油然而生— —不过总有人并不在乎这样的成功学,而更关注细节和文化、建筑和生活。
我想蒋总就属于这种人,他并不在乎那些虚无缥缈的成功学,更在乎的是建筑本身,和作为建筑师的理想与坚持。
有人说,艺术家都有一种共通点,洒脱中带着一种对于理想的专注,这一点在蒋总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而同时身为企业管理者和建筑师两种身份,陈总对于未来则有着更加清晰的描绘。因为他始终相信,在今天所走的每一步都将关系着之后你将最终成为什么样的人。
关于蒋晓飞
毕业与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并在清华大学取得硕士学位,于新世纪初在北京建立自己的建筑事务所,事务所业务涵盖商业,酒店,办公,会展及住宅等项目类型,在中国各地有众多设计作品建设实施,在进行建筑实践的同时还致力于关于建筑设计的国际交流及建筑理论出版物的发行
城市·生活·愿景
我曾经走过许多城市,最终选择落脚在北京是因为这个城市满足了我对城市生活的所有渴望,尽管它依然有很多不足,但在我看来,它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更多的是给作为建筑师的我们提供了更多能在规则的状态下尝试一些新鲜思路的可能性。很显然,既混乱又整洁是城市所普遍的两个很复杂的矛盾点,如何在这种差异中用心去寻找契合点的专注将是我们建筑师在未来的重中之重。
作为上大学时才进入城市的人来说,我一直以来都很向往大城市的生活,原因在于人栖身在这个庞大的空间里,会发现城市对自己来说其实是一个既熟悉又相对陌生的地方,不想被打扰时你可以瞬间湮没在人群中,但同时,你又可以随时通过一个电话,微信跟你熟悉的人见面。看似很孤单但其实一直在一个团体里生活,这种感觉会很容易让人有一种别样的归属感
我们在设计中寻找着别人和自己的影子,我们在寻找中把感性、情感、文化、艺术进行升华和组合,成为建筑,成为我们自己与世界的纽带。
相对于北方跟南方我比较倾向于认可北方的城市,北方城市具备一年四季应有的变换,而这一点在南方城市是没有的,即便是在海南这样四季如春的城市,虽然很漂亮,但会让人有缺失。那种冬去春来的触觉就像一个人早上睡醒忽然发现窗外天光大亮,会带着一种很强烈的释然,这种季节性给人带来的调节之感是南方城市所无法比拟的。
建筑师应具备对生活的一种特殊想象力
很多时候我们设计师都不是在做一栋房子,更不是试图去打造一个足以让自己成为永恒的作品,而是规划一种生活方式。而这一点也是设计的本源所在,即体验人对设计和生活之间的关联性。
作为建筑师来说,生活中的阅历和自然而然的领悟是必须的,如果在这方面有不足将很容易导致建筑师更多的去关注设计本身而对设计背后的理念,文化等视而不见。
所以,有时候如果你忽然发现在设计过程中开始出现很多局限性,那很大一部分可能性跟你的技巧性无关而主要取决于你在生活上的局限性。
但相对来说,建筑师永远不是这个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因此不可能体验所有的生活,所以应当对生活具备一种特殊的想象力但同时又不能被生活所束缚,在过往生活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去猜测未来房子成型后的状态和房间使用者的内心。
对于我们NEXT来讲,经常性的会去尝试一些颠覆性的思维和突破式的判断,从而试图给我们的作品带来一种全新的触动。
建筑师应当抽离技巧性的东西去,体现他对于人和城市在空间体验上的特别性
近几年,我们相继在长沙完成了十几个桥的设计,当时我看到今天的主题就在想,城市空间的几个要素,作为建筑或者建筑的衍生物,毫无疑问,建筑师最重要的一环,然而,作为建筑外部衍生的空间来说,桥梁同样是至关重要的载体,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将关系到两地的交流,甚至于掌握着经济和发展的命脉,因此,桥梁设计同样是我们一直以来所关注的焦点之一。
我们的设计师一直希望可以打造出一种城市所专有的空间体验,而这一次我们在长沙将这一理念化为现实。我们在长沙做的桥叫中国结桥,是以红色中国结为形态的桥梁,这个大桥有两个意义,首先它被称为‘中国结大桥’,但从西方的角度,它可以被称为‘莫比乌斯环’
整座桥是以莫比乌斯带和中国结造型为设计原型,大桥长150米、高24米。设计造型新颖独特,桥身连绵起伏,行人可在不同高度选取路线过桥。
我们试图以此为契机去寻找国际理念与中国国情相融合的一个中心点,并希望打造一个全新的同时又符合长沙特质的空间体验标志,所以我们最终把空间体验的概念抽象为一种意境之感。
长沙是一个温婉秀美的城市,我们的设计团队充分的尊重这一地域的特质,尝试去理解中国的境界与诗意的精髓所在,之后去抽离掉所有趋于表面的技巧性运用而去更多体现他对人和城市在空间体验上的特别性。
所以,我们以颠覆性的思维摒弃了传统桥梁所有组成部分,使整个建筑与地域结构融为一体,最终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并被国CNN评选为十大“世界最性感建筑”之一。
现在,这些桥已经陆续建成,成为了长沙最具特色的城市景观带,包括周边的雕塑所有都是由我们独立完成,我们只希望在未来可以带给每一个经过这座桥的人以特别的空间感受。
同时我们在今年将以此为契机出一本有关于桥梁与城市之间关系的书籍,现在整个文稿已经完成预计年底将出版与大家见面。
总结
对于城市,理性的建筑师们回答:城市是物质空间,建筑和城市的物质实体环境;
抽象的哲学家们说:城市是时间和空间的化合物,承载着过去,现在和未来;
敏锐的经济学家们回答:城市是一个“市场”运作的模型;
思辨的社会学家们回答:城市是人的集合,凝聚了文明和社会的灵魂。
而在蒋晓飞看来,城市是一个无法被定义的空间,承载了人们对于生活和梦想的所有渴望。
说起设计师,算是少数普遍被大众所认可的自带光环的职业。
通常他们的作品体量巨大和复杂程度因空间而异,当大楼拔地而起,蓝天白云的倒影伴着反光穿透建筑里外的时候,成就感这种东西就油然而生— —不过总有人并不在乎这样的成功学,而更关注细节和文化、建筑和生活。
我想蒋总就属于这种人,他并不在乎那些虚无缥缈的成功学,更在乎的是建筑本身,和作为建筑师的理想与坚持。
有人说,艺术家都有一种共通点,洒脱中带着一种对于理想的专注,这一点在蒋总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而同时身为企业管理者和建筑师两种身份,陈总对于未来则有着更加清晰的描绘。因为他始终相信,在今天所走的每一步都将关系着之后你将最终成为什么样的人。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