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谢映霞:“海绵城市”与行业趋势主旨报告

admin 2015-04-23 来源:景观中国网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水务与工程院副院长谢映霞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非常高兴有机会在这么美丽的校园,在这么有特色的建筑里,来研讨海绵城市的问题。尤其今天有这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水务与工程院副院长谢映霞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非常高兴有机会在这么美丽的校园,在这么有特色的建筑里,来研讨海绵城市的问题。尤其今天有这么多学生在场,对象并不单一,所以我介绍下海绵城市的定义。海绵城市导则是建设部出台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实际指我们的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能够有“弹性”,运用在雨水方面,即下雨时城市能够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蓄存水能够“释放”并加以利用。因为政策的力量,总书记直接提出要建设自然机制、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所以全国上下形成一股海绵城市建设热潮。实际在海绵城市概念中融入了很多新理念,吸收了国内外经验及在雨水方面的多年研究,把新的治水理念,融入到城市的开发建设中。因此城市在应对雨水,应对灾害时,应该因势利导,适应自然。海绵城市不再是过去管子快排,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来应对城市病的做法,而要系统地渗透、滞留,能够蓄存、净化、使用、排放,成为系统地解决城市雨水问题的方案。

  同时海绵城市的提出促成了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变。海绵城市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如何实施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它统筹考虑了城市在水安全、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中的问题,在减缓城市面源污染,包括改善水体环境、治理河流、溢流污染等方面都能够发挥一定作用,同时也能有效地提高城市应对防涝的能力,较好解决雨水的收集利用,缓解水资源短缺压力。更重要的是它实现了传统城市不顾自然、只追求GDP的发展模式,向着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良性循环模式的转变。

  我原本想谈论海绵城市的热与冷,喜与忧。总书记提出海绵城市理念,全国上下都在学习,财政部也有明确的资金支持。在1月15号,财政部、建筑部、水利部发表文件,要支持六个城市做试点,结果全国上百个城市申报,最终十六个城市成为第一批试点。十六个海绵城市试点,意味着财政部预算将从原本40-50亿变成200亿。而在竞争及评审时,各个城市书记、市长亲自带队,进行几分钟的讲话,所以这真是政策的力量,促使了海绵城市建设热潮,领导希望能够转变发展模式,找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学术也希望如此。我很高兴看到经过多年研究,技术转变成了政策,学科注入了很多新理念,与国际接轨,能够在全国推广,学生、厂家、开发商都将从中受益的双赢局面。

  但我认为作为学子、专业技术人员,应该冷静一点,在热的背后冷一点,在喜的同时,要察觉到忧。我们离国际真正达到雨水综合管理的水平和程度,实际还差得很远,我们才刚刚开始,在很多方面,技术上远远不成熟,我觉得应该意识到这一点。相较而言,国外研究水文、水利市政有一百多年,相对学科也较成熟,在专业的一致性、专业的协调等方面,也较有优势的。以水文为例,部门上属水利部管辖,城建部便不参与建设。专业上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学过水文学,其实我向好多学校都建议开设城市水文学这门课,水都是一体的,应该深入了解。所以我们专业的分割,部门的分割,实际制约了国内学术发展。其次国外制定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设计导则等较成熟,更有针对性,会针对一州,一市,甚至针对一个地区来定。而在国内现在还做不到,我们的技术数据远远不支持,国内制定一个普遍使用,指导全国的导则已属不易,然而全国这么大,地形、地理条件等都不一样,因而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对比国内这样一个交叉的综合学科,发展时间短,部门相对分割,地域辽阔,又缺乏细分层次的导则,我们今后面临的困难会很多,这也是我提倡在“热”的大背景下,要冷静一些的原因。

  关于技术问题,我发表下对径流总量控制率的认识。因为导则里有图示,而现在被普遍效仿使用,然而具体该如何使用,如何更科学地规划,如何合理计算设施的规模则仍需探讨。因为海绵城市是由海绵体组成,而海绵体的规模如何确定,确定完如何发挥作用,如何控制流量等,我们的研究还远远不够,我们对海绵城市和LID关系,绿色基础设施和灰色基础设施的认识都需进一步探究。

  在国内推广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里,提出了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概念,它确实推动了海绵城市和LID的发展,至少在总书记提出以后,我们有一本指导全国的技术指南,可以指导行动是很不错的,可以成为设计依据,在建设海绵城市实施方案和评审时,技术导则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是非常重要的具体量化的指标。但其中也存在一定问题,对于初始条件的考虑,如土壤情况、地质情况、坡度情况、植被情况等,现在根据导则查表即可。可根据不同的降雨情况,统计出对应的降雨的频次,即降雨的控制率,最后对应降雨的量。但是实际做规划时,相当多的城市达不到80%的控制率。如云南等很多地方,红土根本不渗透,重庆地区坡度大,降水很快便流失,所以很难控制在80%。若把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分解到每一个地块,但能否实施还有待验证,如清华做的项目是通过软件计算,将控制率落实到每一个小地块,最后平均达到75%-80%。但这种做法在很多地区都无法实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实际和土壤的饱和度、湿度等都密切相关,真正实施时,需要考虑连续的降雨还是初次降雨,是怎样的地质条件,怎样的坡度,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所以怎么通过年径流总更合理地作为理论依据来支持设计,欢迎大家继续研究。

  关于规划我不细讲,因为在导则里明确列了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管理施工等,但这更多是一个过程。海绵城市建设从源头到结束,是整个的一个过程,但其中的某一个环节,还包含很多内容,比如如何保护水生态敏感区,怎么节约利用土地,怎么合理控制不透水的面积,怎么控制地表径流,如何明确开发设施建设策略,落脚点落于何处等。国内如今海绵城市规划参考了国外绿色基础设施规划,但并不系统,如果要系统地从规划层面解决问题,就需要类似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而规划的重点在于空间的整合和系统的梳理,这些方面现在也处于探索之中,其中组合的学问颇多,只有深入探究才能使海绵城市落地。

  那么设施怎么控制它的规模?现在更多的是比较单一的指标和调蓄,但实际上,指标应该是多目标的,对应多指标的计算,更有许多可以细化的方面。如建一个塘,它的容积怎么确定,调蓄的水位是多少,滞蓄的水位是多少,消风多少,都要进行计算。

  但海绵城市建设以后,如果没人管,则根本不能发挥作用,这是国内海绵城市实施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也是我担忧的方面。现在国内都急于建设,但最后真正想发挥作用的时候,才发现它没有发挥作用,也许是设计不够合理,也许是管理过程控制不到位,这些都需要考虑。如今刚开始申请海绵城市试点,也许会在实践中摸索,但这些问题有必要及时提出,与大家共同在这个沙龙探讨。

  关于绿色基础设施和灰色基础设施的关系,有人可能认为一建就包治百病,好像海绵城市、LID是万能的,其实不然。它可以在调蓄前期起作用,如下雨前期,滞一部分,蓄一部分,但是到一定量级时,它不一定起作用。所以灰色基础设施也是必不可少的,它们是一个组合。有些山地,它与周边设施组合,绿色设施能够发挥很大作用,如镇江山地,通过在河旁边的这些设施,就能应对30年一遇的降雨,但对别的城市就不一定可行,所以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我们生活多年的城市已不可能回到原始状态,因此追求原始状态,建设林地、水池等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最后一定要依靠绿色与灰色基础设施的组合。

  最后,我总结我的观点。规划时,既要考虑海绵城市中的“小海绵”,也应该考虑山、水、林、田、湖的大格局,大的海绵城市问题。其次,如何认识海绵城市,如何处理好绿色基础设施和灰色基础设施的关系,将来如何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等。在法律法规层面,我们缺少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在规划上,我们缺少上位规划;在技术上,缺少成熟的技术体系。对于技术体系的建立值得高兴,但我认为这还是初步的,并不很成熟,所以还需要继续探讨。今天我主要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