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东:有多少建筑可以永恒
admin
2012-06-20
来源:景观中国网
联合国文化保护创新奖、英国“建筑回顾”世界新锐建筑奖、阿卡汗建筑奖……李晓东是中国当代为数不多的获得国际认同的建筑设计师。他以强大的建筑气场和人文关怀实现着传统与现代的对话,对他来说建筑不只是房子,而是要构造一种合适当下并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联合国文化保护创新奖、英国“建筑回顾”世界新锐建筑奖、阿卡汗建筑奖……李晓东是中国当代为数不多的获得国际认同的建筑设计师。他以强大的建筑气场和人文关怀实现着传统与现代的对话,对他来说建筑不只是房子,而是要构造一种合适当下并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你想造什么样的房子,得学了才知道”
对于李晓东那一代人来说,未来道路的选择和教育知识的累积与中国当时的时代背景都是紧紧相连的。问及是否在儿时便有了当建筑师的梦想,他笑着说小时候就算想当个什么都是瞎说,对世界一片未知的情况下哪会有清晰的概念。李晓东真正接触并对建筑感兴趣是选择了清华大学建筑系之后,而这却是父亲为他做的决定。“小时候喜欢养鸡,父亲发现我总爱给鸡设计鸡窝,这算是一个走上建筑设计道路的契机吧!”
1979年后中国开始了实质性的改革开放,步入清华建筑系的李晓东所面对的,是与世界现代建筑潮流隔绝了三十年的中国建筑现状:经济文化发展的多年停滞,与世界缺乏交流与对话,发展方向模糊不清。对于自己的建筑理想,用李晓东的话来说就是 “飘忽” 二字。“百年前的中国建筑一直世界领先,而后逐渐衰落由中心走向边缘,直至文革影响下与历史传统的绝对割裂后,我国建筑发展进入了空白阶段,这种与西方建筑的巨大落差,让我们对中国过去几千年的建筑文化没有了信心。” 李晓东说这样的建筑现状对他们那一代大学生而言是十分残酷的,只能向西方学习和模仿,要说将来想要造什么样的房子,得先学了才知道。
每一座建筑都是独一无二的
毕业后李晓东远赴荷兰,在国外求学、工作多年,并坦言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使他对中国本身的文化和现状看得更清楚。“没有比较的话你只有一个世界观,有了两个以上你便会对其中某一个了解得更为透彻。” 从丽江玉湖完小、福建平和桥上小学到怀柔篱苑书屋,李晓东的作品都展现了东方传统文化与当代建筑理念的精彩对话,对于为什么它们都修造在偏远乡村,他解释道:“在农村盖房子能将我的建筑理念完好地实现,是我对建筑设计的探讨,也是实验研究的过程。”
当我说起建筑师是工程师和有艺术气质的知识分子的综合组成时,李晓东紧接着补充道:“还应该是有文化气质的!” 他认为建筑所包含的内容博大而广泛,艺术和科学不足以成就一个优秀的建筑师。“对文化的广泛认识能让你更好地解读当代视角下的民族性,抽象、个体的艺术表达和技术表达只能产生独体的建筑,并不能对文化或是地域产生深远的影响。”
每一个设计方案形成前,李晓东所思考的内容一定紧紧地指向建筑背后更丰富的内容表达。“每一个建筑承载的意义不一样,做设计之前找对切入点,在哪一点上能为建筑学的发展做出某些贡献,这是一个独特的思考过程,使得每一座建筑都是独一无二的。”
对地域文化的思考,使他经手的设计项目浑然天成得像是原本就生长在那个地方。2010年阿卡汗建筑奖获奖作品——一座特殊的 “桥上小学”,便是李晓东对自我建筑理念的全新探索,实现了中医理论与建筑之间的跨界对话。中医讲究系统治疗,根据病因找到根治的方法,像针灸疗法就是通过一个点的介入从而达到整体的修复和平衡。他便是要通过建筑为切入点,调整和解决当地的实际问题。
可持续的当代建筑
建筑所蕴含的时代意义不言而喻,在李晓东的作品里,我们看到了他如何用最当代的建筑语言完美承接过去、现在和未来。“更多地使用当地的建筑材料,用蒸馏的方法将当地的特殊气场提炼出来,以当代的建筑形式表达,这样的反馈一定会出来好的建筑。可持续性就是很当代的建筑语言,高技术并不代表了当代性,有时候非常传统的手法更能得到可持续的效果。” 位于雪山脚下的私人宅邸 “淼庐” 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工程大部分由当地村民完成,以当地人所能理解的瓦片作为建筑材料,以引入的雪水改变局部微气候,参考纳西民居的 “三坊一照壁”,也应对功能和地理位置做出改变,对传统纳西文化作出新的诠释。
建筑的可持续性也是在为人们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助力,当问及李晓东是如何看待当代建筑中人与空间的关系时,他顿时感叹这是一个太大而复杂的问题。“人与环境的互动不能一概而论,和人们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建筑的发展从人与自然的不分你我到后来隔绝室内外空间、强行营造人为的环境,他希望未来的建筑多以第三生态的形式出现,提高人与外界的交流、减低对空气调节设备和技术的依赖,形成可持续的建筑形式。
“合适,是平衡两者的桥梁,恰到好处的也是可持续的,这就是非常当代的建筑概念。” 无论是高技术手段还是传统方式,李晓东都乐意将它们融入进自己的建筑设计中,说到这里他套用了一句过去的口号——实用、经济和美观,而放在当下这应该就是建筑的可持续性所表现出的最终状态。
目前,李晓东正参与设计位于巴厘岛的印尼文化中心,对热带的理解、可持续、以及建筑本身可以给世界提供什么⋯⋯是他新的思虑。李晓东坦言他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对特殊地域气场的感知,以及对文化和现代建筑的解读和反思。从功能和情感上打动人,李晓东的设计作品展现出一种非凡的人文气场和落地生根的别样美,建筑于我们不是本该如此吗?
一个建筑师的成长类似于“修行”,你对自己的建筑师之路有什么感悟?
在这条路上有很多的契机,把握住他们很重要。另外,不做庸俗的烂建筑很重要,现在做的每件事情对未来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就像我们的身体,有毒素进来后排毒便成为一个艰难的过程。在建筑师的成长过程中,所谓排毒就是不做烂建筑,避免不好的因素进入到脑子里。现在大部分的建筑师很难坚持自己的想法和态度,他们受到了太多的制约而难以保证建筑质量,毒素便由此产生。
你最欣赏的建筑师是谁?
有很多,比如路易斯·康,他的作品通常表现得十分简洁,建筑的结构、审美和功能结合得非常好。对于审美,由内而外的散发会比从形式上的特意凸显要强很多。
什么样的建筑能成为打动人们心灵的经典之作?
认真做好建筑的品质和功能,以及个性化的审美,从情感上打动人。每个人对审美的理解都不一样,就我而言,喜欢的是一种很静、很完整的美。在我的作品中,与环境相关的每一点我都会认真思考它在整体上的氛围和气场。交流、对话和换位思考一定能成就优秀的建筑作品。
你曾说过“高智商和学建筑没有必然的联系”,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建筑设计师需要那些性格特质?
高智商能产生强大的逻辑思考,广泛的游历产生新的视角,最后天生的灵感也是擦出建筑火花的必要条件,因为设计是创造一个过去不曾完全出现的事物,是对未来的一种解读。
“你想造什么样的房子,得学了才知道”
对于李晓东那一代人来说,未来道路的选择和教育知识的累积与中国当时的时代背景都是紧紧相连的。问及是否在儿时便有了当建筑师的梦想,他笑着说小时候就算想当个什么都是瞎说,对世界一片未知的情况下哪会有清晰的概念。李晓东真正接触并对建筑感兴趣是选择了清华大学建筑系之后,而这却是父亲为他做的决定。“小时候喜欢养鸡,父亲发现我总爱给鸡设计鸡窝,这算是一个走上建筑设计道路的契机吧!”
1979年后中国开始了实质性的改革开放,步入清华建筑系的李晓东所面对的,是与世界现代建筑潮流隔绝了三十年的中国建筑现状:经济文化发展的多年停滞,与世界缺乏交流与对话,发展方向模糊不清。对于自己的建筑理想,用李晓东的话来说就是 “飘忽” 二字。“百年前的中国建筑一直世界领先,而后逐渐衰落由中心走向边缘,直至文革影响下与历史传统的绝对割裂后,我国建筑发展进入了空白阶段,这种与西方建筑的巨大落差,让我们对中国过去几千年的建筑文化没有了信心。” 李晓东说这样的建筑现状对他们那一代大学生而言是十分残酷的,只能向西方学习和模仿,要说将来想要造什么样的房子,得先学了才知道。
每一座建筑都是独一无二的
毕业后李晓东远赴荷兰,在国外求学、工作多年,并坦言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使他对中国本身的文化和现状看得更清楚。“没有比较的话你只有一个世界观,有了两个以上你便会对其中某一个了解得更为透彻。” 从丽江玉湖完小、福建平和桥上小学到怀柔篱苑书屋,李晓东的作品都展现了东方传统文化与当代建筑理念的精彩对话,对于为什么它们都修造在偏远乡村,他解释道:“在农村盖房子能将我的建筑理念完好地实现,是我对建筑设计的探讨,也是实验研究的过程。”
当我说起建筑师是工程师和有艺术气质的知识分子的综合组成时,李晓东紧接着补充道:“还应该是有文化气质的!” 他认为建筑所包含的内容博大而广泛,艺术和科学不足以成就一个优秀的建筑师。“对文化的广泛认识能让你更好地解读当代视角下的民族性,抽象、个体的艺术表达和技术表达只能产生独体的建筑,并不能对文化或是地域产生深远的影响。”
每一个设计方案形成前,李晓东所思考的内容一定紧紧地指向建筑背后更丰富的内容表达。“每一个建筑承载的意义不一样,做设计之前找对切入点,在哪一点上能为建筑学的发展做出某些贡献,这是一个独特的思考过程,使得每一座建筑都是独一无二的。”
对地域文化的思考,使他经手的设计项目浑然天成得像是原本就生长在那个地方。2010年阿卡汗建筑奖获奖作品——一座特殊的 “桥上小学”,便是李晓东对自我建筑理念的全新探索,实现了中医理论与建筑之间的跨界对话。中医讲究系统治疗,根据病因找到根治的方法,像针灸疗法就是通过一个点的介入从而达到整体的修复和平衡。他便是要通过建筑为切入点,调整和解决当地的实际问题。
可持续的当代建筑
建筑所蕴含的时代意义不言而喻,在李晓东的作品里,我们看到了他如何用最当代的建筑语言完美承接过去、现在和未来。“更多地使用当地的建筑材料,用蒸馏的方法将当地的特殊气场提炼出来,以当代的建筑形式表达,这样的反馈一定会出来好的建筑。可持续性就是很当代的建筑语言,高技术并不代表了当代性,有时候非常传统的手法更能得到可持续的效果。” 位于雪山脚下的私人宅邸 “淼庐” 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工程大部分由当地村民完成,以当地人所能理解的瓦片作为建筑材料,以引入的雪水改变局部微气候,参考纳西民居的 “三坊一照壁”,也应对功能和地理位置做出改变,对传统纳西文化作出新的诠释。
建筑的可持续性也是在为人们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助力,当问及李晓东是如何看待当代建筑中人与空间的关系时,他顿时感叹这是一个太大而复杂的问题。“人与环境的互动不能一概而论,和人们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建筑的发展从人与自然的不分你我到后来隔绝室内外空间、强行营造人为的环境,他希望未来的建筑多以第三生态的形式出现,提高人与外界的交流、减低对空气调节设备和技术的依赖,形成可持续的建筑形式。
“合适,是平衡两者的桥梁,恰到好处的也是可持续的,这就是非常当代的建筑概念。” 无论是高技术手段还是传统方式,李晓东都乐意将它们融入进自己的建筑设计中,说到这里他套用了一句过去的口号——实用、经济和美观,而放在当下这应该就是建筑的可持续性所表现出的最终状态。
目前,李晓东正参与设计位于巴厘岛的印尼文化中心,对热带的理解、可持续、以及建筑本身可以给世界提供什么⋯⋯是他新的思虑。李晓东坦言他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对特殊地域气场的感知,以及对文化和现代建筑的解读和反思。从功能和情感上打动人,李晓东的设计作品展现出一种非凡的人文气场和落地生根的别样美,建筑于我们不是本该如此吗?
一个建筑师的成长类似于“修行”,你对自己的建筑师之路有什么感悟?
在这条路上有很多的契机,把握住他们很重要。另外,不做庸俗的烂建筑很重要,现在做的每件事情对未来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就像我们的身体,有毒素进来后排毒便成为一个艰难的过程。在建筑师的成长过程中,所谓排毒就是不做烂建筑,避免不好的因素进入到脑子里。现在大部分的建筑师很难坚持自己的想法和态度,他们受到了太多的制约而难以保证建筑质量,毒素便由此产生。
你最欣赏的建筑师是谁?
有很多,比如路易斯·康,他的作品通常表现得十分简洁,建筑的结构、审美和功能结合得非常好。对于审美,由内而外的散发会比从形式上的特意凸显要强很多。
什么样的建筑能成为打动人们心灵的经典之作?
认真做好建筑的品质和功能,以及个性化的审美,从情感上打动人。每个人对审美的理解都不一样,就我而言,喜欢的是一种很静、很完整的美。在我的作品中,与环境相关的每一点我都会认真思考它在整体上的氛围和气场。交流、对话和换位思考一定能成就优秀的建筑作品。
你曾说过“高智商和学建筑没有必然的联系”,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建筑设计师需要那些性格特质?
高智商能产生强大的逻辑思考,广泛的游历产生新的视角,最后天生的灵感也是擦出建筑火花的必要条件,因为设计是创造一个过去不曾完全出现的事物,是对未来的一种解读。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