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晓娟:太阳能让既有建筑焕发“生命力”
“太阳能建筑一定是今后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副司长韩爱兴近日指出,如果我国450亿平方米的建筑,每户的屋面和墙都能装上太阳能发电装置,所能产生的电量将是目前发电装机容量的10倍。但目前投资光靠政府的财政几乎是不可能的,还需要全国居民的投资力量来支持,而且技术方面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据韩爱兴介绍,我国北方有35亿平方米的既有建筑等待改造,“十一五”期间改造了1.82亿平方米,“十二五”期间改造的目标是4亿平方米。但目前,既有建筑改造与国家目标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大节能改造力度。
抓住对既有建筑改造这一节能机会
韩爱兴分析指出,一直以来对既有建筑的改造就是节能减排里面一个最大的机会,当前更要抓住这个机会。从全世界的经验看,大型公共建筑、医院耗能都是比较大的,节能的潜力也相应比较大。前些年国家启动了对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工作,之后又开展了对既有公共建筑包括中小学、医院的节能改造,总体上,建筑节能工作开展的步骤是从北方向南方逐步推进,从新建建筑向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逐步推进,从城市向农村逐步推进,从住宅向公共建筑逐步推进。
素有台湾“节能教父”之称的台达环境与教育基金会董事长郑崇华分析指出,根据有关报告,建筑物排放温室气体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30%,同时也消耗掉全球40%的能源,在欧洲工业国家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40%,我们国家目前建筑能耗大概也是占了总能耗的30%左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耗能继续增长,尤其是巨大的资源和能源消耗直接影响到国家的能源供应和经济的发展,做好对既有建筑的节能工作,对于环境、生态以及资源都有重大的贡献。
在郑崇华看来,目前,建筑物的隔热、照明、空调、热水供应,以及一个建筑的朝向及气流等都有很多改善的空间。政府鼓励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筑建设,比如学校、医院以及博物馆等要率先执行绿色建筑的标准,也是基于节能环保的理念。
打造绿色低碳宜居生活
据介绍,国家在“十二五”期间积极推动重点用能建筑节能的改造工作,并且启动了一批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的重点城市。到2015年,重点城市的公共建筑单位面积能耗要下降到20%以上,其中大型的公共建筑单位建筑面积能耗要下降30%以上。对这些能耗高的大型公共建筑实施节能改造,一方面可以大幅度降低建筑物的能耗,实现环保节能的理念;另一方面可以推动新兴节能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打造绿色低碳宜居生活奠定一个好的基础。
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是建筑节能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节约能源、改善室内热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后,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在建筑节能方面发挥的作用也会越来越突出。
实际上,太阳能建筑所传播的绿色理念一直都在积极地影响着社会发展,也在影响着设计师乃至政府各个部门的理念。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太阳能建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仲继寿介绍,在节能的大环境下,太阳能和建筑达到了完美的结合。
太阳能为建筑注入新生力量
记者注意到,由国际太阳能学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主办的“2013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近日拉开帷幕,该竞赛的主题是“阳光与建筑再生”,恰好与国家“十二五”期间逐步推进高能耗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的方针相一致。
据悉,本届竞赛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支持下,选定青岛海慈医院为既有建筑改造竞赛项目,主办方将邀请国内外建筑设计院、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太阳能研发和生产企业等单位,组织建筑、结构、设备等专业人员组成竞赛小组参加竞赛。该医院范围内包括四栋主体建筑,除A座是新建综合楼外,计划针对B座进行功能更新和改造,将其改为面向病后康复的城市老年人康复中心,C座和D座则将进行内部设施调整与改造,解决外部保温、器械通风等问题。竞赛主办方希望在既有建筑改造中,利用太阳能和绿色建筑技术,在满足需求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常规能耗,藉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让太阳能焕发建筑的生命力。
郑崇华坦言,对于像医院这样的公共建筑进行节能改造,不仅仅有利于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改善大气的热循环,而且从经济角度来看,假如改造的技术和方法很好的话,改造既有建筑比新建建筑成本要节省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