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张廷皓:淮安地区运河及相关水利遗产研究

admin 2008-09-26 来源:景观中国网
  一、选择淮安作为研究点的原因分析  淮安地区是京杭运河的关键地段,史称“南北襟喉,江淮要冲” 。黄、淮、沂、沭、潁、涡、濉、泗、汴、洪泽等河流、湖泊交汇于此,水文关系复杂。黄河夺淮后,水患频仍[2],

  一、选择淮安作为研究点的原因分析

  淮安地区是京杭运河的关键地段,史称“南北襟喉,江淮要冲” 。黄、淮、沂、沭、潁、涡、濉、泗、汴、洪泽等河流、湖泊交汇于此,水文关系复杂。黄河夺淮后,水患频仍[2],水害防治问题突出。运河穿行上述河湖间,或趋之,或避之,或资用之,或防备之。水资源利用、水文规律认识、灾害防治三大问题交织与此,矛盾集中。

  明代中期以后,以防河保运、束水攻沙、蓄清敌黄、治淤减灾为核心,开展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1855年黄河自铜瓦厢决口改道后,明清两代相当多水利工程已被废弃,但遗迹遗址仍旧可寻。

  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五十多年间,淮安地区开展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收效显著。淮安清江口地段,系黄淮运三河交汇之处,史家称:“清口,咽喉也;高堰,心腹也。”我国历史上水利思想、治水方略、水利工程、漕运设施、运河管理等要素,无不在此咽喉处发挥过巨大作用,产生过重要影响;同时,这里各时代、各类型的运河及其相关水工遗址众多,承袭关系清楚,发展脉络可辨,实可誉为中国水工历史博物馆,也可作为水运水利遗址重要片区,加以保护和利用。

  二、对研究领域的划分

  淮安地区的水文史、水利史、水工史研究之重要性自不待言,而且研究成果很丰富。但是,将其纳入自然和文化遗产领域进行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领域廓清、遗产构成、问题梳理、学科交叉、方法创新都很欠缺,因此,有必要从基础做起,从局部做起,进而逐步提高和拓展。

  1、穷其源

  京杭运河可分为白漕、卫漕、闸漕、河漕、湖漕、江漕、浙漕,这是以其与不同的自然水系关系、不同的济运水源、不同的水工特点,而加以约略划分的。如《清史稿 河渠志》载,“若白漕之借资白河,卫漕之导引卫水,闸漕、湖漕分受江南之湖水”。京杭运河系人工开凿的大型水运工程,为运河供给并节宣水体便是第一要务,而水源问题则始终贯穿运河规划、工程设计、水资源调节管理、河道设施改造更新等重要环节的全过程。不仅如此,运河相当航段的河道、工程设施,在历史上亦均受济运水源和水体变化的直接影响,而发生着巨大变化,利用自然河道充当运道者,更是如此。如靳辅言,“盖自唐宋元明,漕东南以济西北者,无不仰藉黄河以为灌输,既欲去其害,又欲收其利,故治河愈难”。淮安地区正当黄淮之冲,明代李化龙开加河后,运河利用黄河行漕仍达一百八十里,当时,“重运溯黄而上,日不过数里,迟者或至两月方能进口,而漂失沉溺往往不免”。清康熙中,“靳辅开中河,避黄流之险,粮艘经行黄河不过数里,即入中河”。深入了解运河水源及其变化,应当作为运河遗产的第一个问题,加以厘清。

  2、循其踪

  京杭运河与自然水系关系密不可分,无论其水利水害,全在于兹。傅泽洪在其名著《行水金鉴》中有以下论述:“四渎治,运河亦治,相因之势也,夫治之亦甚难矣。黄水湍悍,为中州病;淮水停蓄,为高堰危;黄强淮弱,为清口梗;山左泉源涸、水柜竭,济汶诸水俱不足以济运,而运之浅阻,治之诚难。”就运河与河、淮、江、济四大水系[9]而言,以上结论明快而确当,可以总揽运河水利史研究。就局部而言,却不那么简单,必须处理好小水系和大水系的关系,运河与自然水系的关系,此运河与彼运河(如盐河、运料河)的关系,水体输运泥沙能力与运河河道复杂响应的关系,运河水利工程之间的关系,凡此种种,对运河的研究才能不断接近历史真实。从我国治理运河的实际看,历代水利工程大师为此付出极大努力,其意亦均在理顺上述关系。

  淮海平原自古河渠纵横,尤其是京杭运河开通后,河流湖沼的自然变迁和人工河道交相作用,才形成今天的面貌。仍在使用的河道,或拓宽,或取直,有些增添水利设施,提高了行漕泄洪能力;废弃河道,或掩埋于壤,或半裸于表,有的还在排灌行洪,发挥着某些功能性作用;新开的河道和干渠,通江达海,灌溉行运,日益发挥重要作用。这里历史上与运河相关的河流,大致有故黄河、淮河、沭河、沂河、武河、加河、涟水、老鹳河、故沙河、新河、清河、泗水、洪泽湖等,还有洪泽湖通向清口,如张福口、烂泥浅、裴家场等七条引河。我们应当利用水文和水资源科学,弄清楚各历史时期河道情况,弄清楚这些河流与运河的水利关系和灾害关系,弄清楚相关水系中各个时代水利工程与运河行漕的关系。

  3、索其隐

  钩沉索隐,是获取历史事实的必要手段,探究淮安地区运河的历史其也不可或缺。水利史专家在京杭运河研究领域,已做了大量工作,水科院姚汉源教授的成果《京杭运河史》是扒梳整理研究文献资料的巨著,其中钩沉考订,功不可没,利用文献研究京杭运河,无出其右者。广泛搜求地方史志,专心校点研究者,要数淮安荀德麟同志,他主编的《淮安文献丛刻》,收录了《漕运通志》、《漕船志》、《淮安河下志》、《王家营志》、《钵池山志》等三十一种,很多已经绝版。其刊行现世,无疑为京杭运河研究,提供了更多极为珍贵的资料。但是,对于运河研究而言,仅限于文献资料的钩沉索隐是不够的,更重要、更紧迫的寻索工作,还在于人所未识的遗址遗迹之中。1984—1986年开展的全国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黄淮海平原水域动态演变遥感应用研究”(中科院遥感所主持),首次利用遥感技术,对淮河及淮安地区河道的历史变迁作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反映了演变关系,总结了演变规律,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科学方法。而2006年开展的《空间信息技术在大遗址保护中的应用——以大运河为例》科技支撑计划(清华大学、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主持),为在遗迹遗址中搜寻大运河的人文历史信息,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空间信息新技术定将为大运河保护研究提供新的路径。

  中国有关运河的资料时可谓汗牛充栋,还应当不断发掘检索出新的宝贵资料。比如收入《四库全书》的《钦定南巡盛典》,学术界不太利用其材料,甚为可惜。书中卷三十五至卷五十四为河防部分,后四卷均为乾隆近一朝(止于乾隆五十年)钦命运河治理工程竣工形势图、相关局部重要地段形势图、相关河湖形势图及图说等,共六十一幅,仅涉及淮安地区运河工程者就有二十三幅。特别是图纸绘制精工,历史信息丰富,水工位置明确,功能关系清楚,确为京杭运河研究的珍贵资料。

  我认为,对淮安地区运河历史地理信息的研究工作,还应当努力做到文献和舆图的一致性、文献和历史遗存的一致性、历史地理信息和现代地理信息系统科学表述的一致性,唯其如此,大运河的研究才能真正做到脚踏“实地”,研究成果才能真正落实到中国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当中。

  4、辨其形

  运河水工文物遗存的辨识,历来是研究的薄弱环节。考古发掘遇到的水工遗址,本来就很少,加之对文献中各类水利工程结构、做法不熟悉,对其辨识更加不易。比如,在山东省汶上县南旺京杭运河分水枢纽工程的发掘中,发现排桩和平铺的树木枝条层,可是一直未能识别,既不知其功用,更不知其名称,这对进一步研究的障碍很大。如果,熟知中国古代水工文献,即可寻到其线索。查清人帐鹏翮《治河全书 运河内桩埽工程》,可定其名为埽工遗址,两重证据法之实证一端有据矣。

  据文献载,淮安地区历代运河水工极其丰富,从水工工程的名称看,即有坝、堰、堤、闸、木龙、桥、涵、引河、纤道等;仅从堤堰功能命名看,即有长堤、缕堤、遥堤、子堤、格堤、撑堤、戗堤、刺水堤等;从工程技术的名称看,即有石工、土工、版工、砖石工、草工、埽工等,不一而足。然而,确实从文物遗址中得到实证者,十不足一,更不用说进行深入研究了。而且,各水利工程所选地点和做法,均以解决当时存在的实际问题而定,因此,辨其形、识其所应当作为重要的基础研究加以重视。

  此还要特别提出,我非常赞成水利史研究专家张卫东同志的观点,他说“无意之中,清口被塑造成为中国历史上水利工程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废黄河、古运河及其闸坝、洪泽湖大堤以及许多现代水利工程如中运河、里运河、二河、淮沭河、张福河在清口来了个大聚会,堪称九龙聚首。这就给我们留下了一道大题目:尽力保全古代水利工程群原始面貌,保护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为当代文化建设、经济建设以及进一步的历史文化与科学研究提供宝贵的资料和条件。尤其是码头镇地区,一砖一瓦、一墩一塘、一段旧河、一座废闸、一块铁锭、半截石碑,乃至几根腐朽的木桩,都应受到保护。”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辨其形,我们就能实现张卫东同志等一大批有识之士的夙愿。

  5、通其变

  傅泽洪称:“运道有迹可寻,而通变则本乎时势。”不仅如此,而且变化可以说是中国运河的常态:水系在变,河道在变,水情在变、水工施在变,治水理念在变,治水方略在变,管理机构在变,运行机制也在变。仅嘉庆九年(1805年)至道光七年(1827年)的二十二年间,在清口黄淮交汇处区区一隅,就新筑、迁建、更名束清坝、拦河土坝、临清堰、二坝、草闸、盖黄坝、束水坝等工程,到咸丰时,此处水工经完备。康熙三十八年(1773年)至四十年(1775年)两年间,淮安府山阳县运口汛一地,河工、堤工、闸、坝均发生变化。河工:新修七里闸河一道,长1573丈7尺;堤工:南岸3368丈,北岸2913丈5尺,七里闸西岸大山湖周围一代2556丈6尺,武家墩后横堤1132丈,临湖钉桩埽;闸、坝等:南岸石墈,建一石闸,引三岔河水济运。明清两代,此类记载比比皆是。文物遗址体现了其变化的常态,而且其真实性、完整性也寓于变化之中。运河的变迁,是自然水系变迁的结果,是灾害预防和应激反应的结果,是技术、材料更新的结果,其变化“本乎时势”。认真研究此种中国运河文物遗址的特点,并予以认可、尊重和保存,无疑会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方法作出新的贡献。

  6、察其今

  当今的淮安地区运河水利,是历史淮安的发展。不温故,安知其新,不察今,安知其未来。正因如此,我们在重视淮安运河水利史的同时,有必要对淮安当今的运河水利工程作一番归纳,并进行比较研究。我国历史上有四个时期治理淮海水运水利规模最大,创新成果明显:一是明朝永乐年间的陈瑄时期,以开清江浦、建五闸为其代表;二是明朝万历年间的潘季驯、李化龙时期,以“筑堤束水、以水攻沙”为理论指导,修高家堰蓄淮,用淮治黄,开加河避黄工程是其代表;三是清康熙年间的靳辅(含于成龙、张鹏翮)时期,以“疏海口导黄注海,辟清口障淮敌黄”,“避黄改运,以水刷沙”为方略,开中运河开洪泽湖尾引河、疏浚清口至云梯关河道、建百里夹水堤为主要工程成就,使运河又维持了相当时段;四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五十年间,是以根治淮河,综合利用水资源,发挥运河综合效益为指导方针,展开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淮河治理。最著名的工程有:分流入湖、改造淮河支流、开通淮河入江水道、开凿淮河入海水道和苏北总干渠、开挖淮沭新河、整治黄河故道和洪泽湖尾闾引河、兴建三河闸、高良涧闸、二河闸等,在保护中运河、里运河的同时,提高运河航道等级,目前京杭运河苏北段475公里, 完全达到二级标准。这几个时期有着截然不同的历史背景,前三者是中国社会农业文明时期水利技术程度达到顶峰的时期,而后者则是伴随中国社会工业文明成长的大规模水利建设时期,因此,集中体现我国水利成就的水工设施也有很大区别,当前研究总结几个时期间继承发展的脉络,必定对淮安地区未来的水利建设提供有益的经验。

  今天如果我们泛舟淮安运河,既可见湖光山色、江村小景,又可领略现代化城市和大型水利工程雄浑气势;有的河段运输繁忙,拖船队队,汽笛声声;有的河段青谷通幽,渔舟荡波,恬静闲逸;有的地段,虽已是苍翠农田,其间突兀耸起的坝址堤工,又向人们提示着运河水利的巨变沧桑。这正是两千多年,大运河发展至今所具有的景观和精神风貌。

  随着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实施,大运河又将赋予新的功能,大运河的文明依然会在流淌中得到延伸和发展。这些二十世纪的伟大工程,也将会作为当代的文化遗产,传之后世。

  7、知其事

  围绕京杭运河发生的事很多,条分缕析最为重要,基本可作如下分类:漕议、漕工、漕政。元明清三代,参与漕议者甚众,宏观领域和微观领域的问题均有所涉及,漕议既是治运思想的阐述和表达,也是重要事项的决策过程,如果将其纳入我国思想史和政治史的范畴去研究,也会填补空白的。漕工属于技术领域,以历史上的关键工程、重大工程的文献和遗址遗迹为依托而展开研究,均可收获重要成果,比如五坝工程、中运河工程、清口的运口工程,高家堰工程,对攻沙工程可还可进行综合研究等等。漕工最重实效,简单技术用于关键工程,在历史上是经常出现的,主要衡量标准应当是,能否解决重大问题,对此应格外重视。漕政是对运河的管理,涉及各个历史时期制度、机制、水资源保护和分配、治河防河的人力资源调配、延伸行业和产业的管理与发展等问题,需要认真加以研究。上述三类,还可细分为小的研究领域和方向,在此不予赘述。总之,这几类事项,均系人之所为,人离不开特定的历史环境,每个人、每件事都有历史的局限性,在分析研究中不可苛求,这是重要的思想方法。

  淮安地区是京杭运河最重要的关键地段,《清史稿 河渠志》称,“黄河南行,淮先受病,淮病运亦病”,从而明确表述了黄、淮、运三者的关系。据此,明清两代治漕方略确定为“治河、导淮、济运”,从政策上明确将正确处理三河关系作为保证漕运的大政方针。于是乎,全国的水利专家和官员“群萃于淮安、清口一隅”。长期以来,这里工程之浩繁、费帑之巨大,灾害依然之频仍,未有甚于此者。就连康熙、乾隆皇帝也多次到此视察,反复听取意见,撰写治理黄淮运的长篇批示(有的实可称之为水利科学论文),钦定治理河淮运的工程项目。在这里,大事发生的多,名人参与的多,历代著名水利大师规划、设计、营建的工程比比皆是,也可以说,淮安与运河历史相关的人和事,均属国家层面,因此,应当纳入此框架予以研究。

  8、究其因

  中国运河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史上都是一个独特的历史现象,它产生于一个对水有着极大需求的国度,它产生于一个对水有着独到理解的国度,它产生于一个有能力处理水资源复杂问题的国度,它是中国人对人类最伟大的贡献之一,它的历史影响至今还在发生着作用。中国运河之生于中国的必然性和特殊性,是研究其历史动因的首要问题。人和自然的关系是研究其历史动因的钥匙。在研究中,必须是联系的观点,而不是孤立的观点;必须是变化的观点,而不是静止的观点。就淮安的特殊地位而言,研究运河利病的历史动因更离不开此。

  三、研究方法与课题思考

  京杭运河的研究是综合性研究,涉及比较多的学科。其研究方法的确定,首先应当从运河需要解决的问题出发。由此,根据研究对象确定相关学科(包含其二级学科,甚至在某些关键问题上,更加重视二级学科的作用),特别重要的是不可遗漏必要学科。由此,引入各学科的研究方法,特别重要的是不可忽视传统方法。由此,根据运河研究的需要,创新研究方法;还要注意各学科研究方法上的联系和区别,集成创新研究方法。从而,形成中国运河独特的研究体系和方法。即使是局部关键地点,也需要综合研究,也需要方法的创新。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