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刘庆柱:隋唐运河与京杭运河不可同日而语

admin 2009-11-05 来源:景观中国网
  第五届中国大运河文化节大运河保护与“申遗”高峰论坛在安徽淮北举行。  本次论坛由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办,淮北市人民政府承办。论坛共收到来自部分全国政协委员,城建、交通、水利、文物等领域的专家

  第五届中国大运河文化节大运河保护与“申遗”高峰论坛在安徽淮北举行。

  本次论坛由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办,淮北市人民政府承办。论坛共收到来自部分全国政协委员,城建、交通、水利、文物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和运河沿线各城市的论文50余篇。与会代表将围绕“世界遗产视野下的中国大运河”的主题进行深入研讨。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庆柱在高峰论坛上做精彩演讲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庆柱参加了会议,并做了《关于隋唐大运河的历史价值与遗产保护的探讨》的精彩演讲。

  在演讲中,刘庆柱最关注的是隋唐大运河真正的、深层的历史意义及价值,他说,关于隋唐大运河的历史意义、价值应该将其置于长时段的历史进程中去考察。隋炀帝开凿永济渠,使涿郡蓟城(今北京)的地位,逐渐从秦汉以来的地区性中心走向全国。隋唐时代的永济渠为巩固东北边疆地区提供了重要保障,辽金元时代又为北方及东北地区少数民族进入内地、共同构建并促进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重要的历史作用。从这个角度来看,隋炀帝永济渠的开凿,其在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历史过程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在谈到文化遗产的“可视性”问题时,刘庆柱认为隋唐大运河遗址与京杭大运河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也是无法相比的。正如现代“摩天大厦”与古代希腊神庙废墟,其“可视性”各有特色。前者的欣赏,满足了人们的视觉要求;后者的参观,引起人们美好的遐想。隋唐大运河遗址的展示,象其它文化遗产中的古代遗址一样,其“完整”中的“不完整性”、“壮观”中的“沧桑感”,正是它的科学“魅力”所在。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